聊斋大圣人 第672章

作者:佛前献花

“我走了,你们好自为之吧。”

李修远站了起来,拔起泰阿剑放回剑鞘之中,然后转身离去。

“以后这古月观就叫狐观吧,只要积德行善,这道观就能兴衰不败,你们也有了容身之处。”

他走出了道观微微抬头看了看外面昏暗的天空。

随手一挥。

顷刻之间乌云散尽,金色的阳光洒落下来,笼罩在了他的身上,只是脚步一迈,身形便骤然消失在了原地,很快就和腾云子两人不知道去往何处了。

一只狐精呆呆的看着外面的天空,它忍不住问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的道行啊。”

丑娘看着手中的帝流浆,开口道;“永远不能,他的道行是上天授予的,人间仅此一人,如果可以的话,两百年后真想再见见这个人,偿还今日的恩情。”

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向着李修远离去的方向看去。

她知道,今日一别,以后是再也看不到这个道人了。

两百年后,他必定已经死了。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长存于世哪该多好。”丑娘心中默默的想到。

路上。

腾云子询问:“师弟不是说镇压那个狐精两百年么?师弟难不成改变主意了?”

“我已经镇压了丑狐两百年了,师兄不是看见了么?镇压一只狐精靠法力和道行是下策,我送她两枚帝流浆,她就欠我两百年道行,这份因果她要还就必须得完成我的嘱托,看守那些精怪两百年,若是做不到的话她将来必定无法成仙。”

“为了成仙,为了了结因果,丑娘别无选择……这就是镇压。”李修远开口道。

“师弟此言大善,丑狐遇到师弟真是天大的恩泽啊。”腾云子欣然点头。

“我也希望她能不辜负我的嘱托。”

李修远道:“不过我家三姐被擒了,我心中很是担忧,希望她不要遇害,否则……我怕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毕竟我只是一介凡人,并不是鬼神,也不是仙人,没办法克制住七情六欲,有时候亲人受到了伤害心中还是会暴怒的。”

说到这里,他微微闭起了眼睛,尽量克制内心的怒火。

三姐是一只有福德的精怪,在金陵城的时候助他平息战乱,虽然有时候喜欢胡闹,但李修远心中是希望见到三姐成仙的。

“师弟放心,不会有事的,天姥山是神仙聚会之所,怎么会去谋害一只又福德的精怪呢。”腾云子道。

“希望如此吧,只是人也好,妖也要,成仙之前和成仙之后是不一样的。”李修远道。

腾云子道:“师弟何出此言?”

李修远道:“修行之人,或者是精怪成仙之前忌惮因果,害怕恶报,劫难,但成仙之后却是能斩断因果,不惧劫难,报应……就像是凡人一旦没有了律法的约束一样。”

“师弟是说仙也有恶仙?”腾云子道。

李修远微微摇头道:“对仙而言没有善恶之分,人才有善恶之分,而善恶的理念是古往今来的圣贤所制定下来的。”

“可天姥山都是仙人和修行高人,若说人的话只怕就只有师弟一人了。”腾云子道。

李修远目中精光闪动:“所以,仙人的善恶我来定。”

腾云子沉默不语,他能感受到李修远心中的怒火。

修道多日,本以为在凡尘所染的戾气以及被磨灭了很多,没想到这狐三姐一事却再次激起了这股戾气。

虽然这股戾气不会让人失去理智,但一些事情怕不能心平气和的解决。

“天姥山必有一劫。此非人意,乃天意。”腾云子心中暗暗想到。

否则,为什么连圣人的狐也会被人擒住?还送去了天姥山。

仿佛冥冥之中已有诸多人和事,指引着这尊人间圣人去天姥山,而李修远还未去,人就先怒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镜湖

天姥山并非在凡间。

它和天宫一样,是属于一方小世界,只是通往这个小世界的入口坐落在凡间而已。

传闻,天姥山山势高不可攀,遮断天空,雄伟超过五岳,仙人隐其中,瑞兽住山林,可以与传说中的瀛洲,方壶,蓬莱等仙家福地媲美。

世上有诸多神仙之地,很多不怎么出名。

不过要论名头,最出名的就要算是天宫了。

而之所以天姥山会被世人知晓,只是因为前朝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山,将这处神仙之地的雄伟壮丽描绘了出来,供后人传唱。

否则凡人怎么会知晓天姥山三个字。

这里是一处不知名的深山大川。

环境幽静,流水瀑布,美不胜收。

然而这里的美景却不为外人所知,便是居住在这附近的百姓也不知道这山中的情况,或许有某位老猎户,偶然踏足过此地,但却因为无缘欣赏这里的美景,很快便又匆匆离去。

正好是第三日的清晨。

晨雾还没有散去,山中便有两位道人穿过密林走了出来。

虽然山路崎岖,荆棘极多,可两位道人却是不染尘埃,不沾露水,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上。

顺着岩石一路往上,有一条好似天然形成的台阶,婉转直上,最后消失在了山中的一条瀑布之后。

“师弟,到了,这就是天姥山在凡间的入口。”腾云子脚步一停,微微抬头指着那瀑布道:“那瀑布后面有一石门,走进里面就是天姥山了。”

“这等隐蔽地方,还真是难找啊。”李修远看了一眼。

那瀑布之后的确是有一扇厚重的石门,这石门被法术隐匿了,凡人是看不到的。

“既然到了,那还等什么,进去看看吧。”李修远说着便顺着台阶而上。

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忽的神色一动,心中略有所感,回头张望了一眼。

“呼!呼!呼!”

林中吹起了一股风声,却见一位发须皆白,剃度受戒的和尚坐在袈裟上,带着一个年轻的沙弥,向着这里飞来。

很快,老和尚带着沙弥从天而降落在了之前修远所站着石头上。

上一篇:极品吹牛系统

下一篇:机械王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