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20章

作者:废纸桥

“好凌厉的剑,四十岁以后不滞于物,单听其意,以为是入了禅境,实则不过是由剑器之凌厉,转变成了剑招、剑气之凌厉。”

“快!他的剑应该很快,起先是依仗剑之形体,之后举重若轻,再重的剑,都能快如惊雷……。”

“至于什么料敌先机,攻敌必自救……我倒是没瞧出来有这样的苗头。”

“毕竟就这两个字,能看出这些玩意来,还得我悟性惊人,一半靠猜。”

“后世流传的独孤九剑,究竟是不是独孤求败所创,其中是还是存疑。或许是杨过所创,假借独孤之名,或是又有后人闯入山谷,得剑石刻留字,有所感悟,也不一定。”

剑冢二字旁边,那一行小字,要看起来更模糊一些。

直接缺失了一大半。

仅余下‘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这一句。

依旧是凌厉之意扑面而来的同时,也带着一种被世界限制、束缚的悲愤。

曹柘从数据上来看,远远还未登顶,感受不到这其中的那种不甘与愤恨。

但是料想,若是张三丰到了晚年,进无可进之时……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绪?

只是老张或许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出口,将精力更多的填入了对‘道’的追寻与探索之中,其中或还有所得,比独孤求败往前又多走了两步。

石板是被掀开的状态,剑冢之内,就连那把腐烂了的木剑也没有留下,被暴力强拆的‘强盗’,一并洗劫了去。

至于那几行字,倒也都还留着。

曹柘也一一抚摸过去,感受着字里行间的骄傲与悲愤,寂静与虚无。

传闻中的剑意这种玩意,在眼下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曹柘不知道。

至少他的指尖,没有感觉到类似于被剑割般的刺痛,只有青石本质上的冰凉。

剑意……或许是没有的,但是曹柘希望有。

只可惜……独孤求败终究是没能给他以惊喜。

逝者已矣,再无敌的强者,如今躺在荒山旧冢之中,也只能任小人欺凌。

往日一人一剑,战尽天下英雄的豪气,事到如今也雨打风吹去。

“前路……又在何方?”曹柘叹息一声。

他来独孤剑冢,满足一些少时的幻想,自然是其中重要的缘由。

但是最关键的是,曹柘想要看看……独孤求败究竟有没有踏足前路。

曹柘如今虽未登顶,但是在集齐了少林大半绝学的前提下,其实已经看到了如今武道尽头的风景,给他最多三年,势必可以拳试天下,挑战绝顶的那几人。

如今所谓的绝顶,不外乎是以外功淬炼肉体,达到逼近巅峰之体能,以内功强劲气力,维系动能,以至非人,辅佐以化境绝顶之招法,洞察人心、武道,博取天下之长,而自取其上……这便是世界的极限,也是当前世界所呈现出来的至高之境界。

少林七十二绝学……名头响亮,任何一种拿到江湖上,都足以掀起腥风血雨。

曹柘如今看来……也不过就这样。

“独孤求败!独孤求败……你求个die的败,你当世无敌,可你曾战胜过先人?可曾无解于后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才是真正的无敌,才是真正的孤独。”曹柘想到此处,顺手一撸,便从一旁崖壁上,扯下一根树枝来,持手做剑。

小小的平台上,曹柘手持树枝,比划剑招。

“剑锋凌厉,势不可挡……怎么不能挡?我只需以粘沾之劲,连消带打,连绵不尽,便能让你节奏乱掉,你能举重若轻,我便能举轻若重,你能窥尽破绽,我便能临时创招,永不重复。”曹柘挥剑说道。

唳!

一声雕鸣,却是那躲在远处偷瞄的神雕,听着不服气,然后用爪子抠着石壁,走到了石台上。

它看着曹柘,眼神中原本的惊惧之意消退,反而带着一种‘战意’。

作为独孤求败唯一的真传‘弟子’,神雕不愿听有人否定独孤求败的剑,否定他的道。

“你不服?”

“那我们练练?”曹柘对神雕说道。

神雕看了看曹柘手里的树枝,露出不屑之意。

而曹柘也对神雕用了鉴定术。

神雕,体七十七,力八十九,内力九十一,技能独孤剑法?(怪异),根骨??,悟性??,备注,这是一只受到眷顾的大雕,四个字的书名,它占了两个字,所以它才是主角?

“神雕的悟性和根骨鉴定不出来?”

“难道是因为它身为异类?”

“等等,如果是这样,要是以后到了更大的世界,遇到神仙妖怪什么的,我的鉴定术岂不是废了?”

曹柘不甘心的再鉴定一次,这一回原本是问号的根骨与悟性,倒是发生了变化。

显示出来,神雕的根骨是八十八,悟性是六十一。

看起来似乎要比无明还要高很多。

“无明的根骨和悟性,还不如一只雕?”曹柘有些疑惑。

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神雕再聪明,其实也远比不上人类思想的复杂。

就像一条再聪明的狗,如果人对它带有恶意,总能轻易的将它伤害。

暂时想不穿其中的问题,曹柘一甩手中的树枝,随后道:“就这样来吧!你主人可以做到草木均可为剑,我亦然。”

神雕长鸣一声,挥动着重重的左翅,向着曹柘挥来。

这一击锋利凌厉,果真如同门板般的阔剑,朝着曹柘扫荡而来。

还未临身,便感觉到了一股窒息之意。

曹柘却不急不慌,手中的树枝朝着神雕的翅膀点去,一拉一扯,那庞大的力道,瞬间消减了一大半,剩下一半在曹柘将手中的树枝绕了个圈后,也跟着一同消除。

树枝本是柔韧的,去硬接神雕的一击,定会在一瞬间被打的粉碎。

但是曹柘利用了这股柔韧劲,顺势化解力道,反而让树枝本身的‘质地’,成为了一种优势。

一路行走,一路见闻,经历了一月左右的时间沉淀,以曹柘的成长速度,其身体数据,自然也与同黄蓉一战时,又有了极大的成长。

若是再遇到黄蓉,曹柘便是不取胜,也绝不会败,更不会逃。

神雕一击未能如愿建功,顿时不解的歪头。

在它的记忆里,它的老主人也曾用树枝草木为剑于它对打。

只是记忆里,主人以草木为剑的模样……似乎与眼前这个人,用树枝为剑的模样,并不相同。

第三十八章 人在山上就是仙

当然以神雕相对于人,还是简单许多的思维,它无法理解那么复杂的武学原理,所以它只能对着曹柘再次挥动翅膀。

这一次,它被直接弹开了。

势大力沉,且快如奔雷的挥翅,却在曹柘以树枝化出半圆弧线之后,被直接弹开,连带着强劲的力道,也倒转回来。

如此再三,神雕倒是锲而不舍,屡败屡战。

曹柘却已经觉得没意思了。

神雕终究不是人,它的身体不够灵活,限制了它的力量与内力的输出,简单来说就是只能玩碾压局,玩不了竞赛局。

“不打了!不打了!”

“也难为了独孤前辈,竟然还能教会你几招,虽然一招鲜吃遍天,但是这套对我不管用。”曹柘已经渐渐习惯自己的优秀,以他现在的模板,是不适合套用常理的。

收起树枝,曹柘从石台上一跃而下。

随后站在山谷里,眺望着远处的山林。

他准备继续在这山谷里停留两日,细细感受一下独孤留字中,残存的那种韵味,试着去接近或是模拟独孤求败晚年的心境,同时……也收集一些菩斯曲蛇的蛇胆。

曹柘虽然觉得,这玩意对他应该没什么效果,持续不间断的大小周天贯通,来自天地自然的反馈于他而言,便是最大的‘补药’,但是收集一些……或许可以另做他用。

比如将来学会炼丹术,开炉炼丹什么的……。

神雕远远的站在曹柘的身后,虽然依旧不肯太过靠近,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警惕。

两天之后,曹柘收集了几十颗蛇胆,等到了城市,便会找烈酒泡起来。

至于独孤求败的剑冢留字,曹柘也一再体悟过了,所得不算多,却更坚定了曹柘的决心。

临走之前,曹柘问神雕要不要随他出谷,神雕摇头拒绝,选择了继续留守独孤剑冢。

“如果有一天,我见到了独孤前辈的遗物,会替你带回来,送回剑冢!”曹柘对神雕说道。

神雕高兴的鸣叫两声。

虽然原著里,神雕主动将玄铁重剑送给杨过,但那是它在替独孤求败寻找传人,弟子继承师父的遗物,理所应当。

而现在,剑冢里的几把剑,分明是被强夺走的,神雕当然记挂在心。

“走了!”

“道友,咱们再会。”曹柘说罢,脚下生风,往襄阳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等到了襄阳城,处理好蛇胆后,曹柘便搭乘商船,走汉水自襄阳到丹江口,上岸后直奔武当山。

此时,江湖上已经流传起‘张三丰’的名号。

他与黄蓉那一战,被宣扬流传出去。

当然因为对手是黄蓉,所以谈不上半点侠名,却也因为能与黄蓉过招不落下风,从而得了一个冰火指的绰号,听起来和小蜜蜂一样……一样不靠谱,总觉得有什么歧义。

新编的江湖新秀榜上,张三丰三个字,位列第三。

排在第一的是郭破虏,这个懂得都懂。

第二名则是昆仑何足道。

昆仑派远在西域,目前的昆仑掌门青灵子在江湖上,只能说是有这么一号人。

而何足道却自出道行走江湖起,便连挑西域金刚门,白驼山等西域大派,蒙古大汗三次下诏,邀其入勇士营,他都避而不见。

如此在江湖上的名头愈发响亮。

倘若不是郭破虏身份尊贵,只怕这个第一就是何足道的了。

至于曹柘……他以张三丰的名号活动,虽然能与黄蓉战的势均力敌很惹人瞩目,却毕竟战绩太少,说出去不够震撼,故而屈居第三。

此时,曹柘已然在采购了一些生活物资后,上了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便已然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

所以武当山上并不是只有武当派,在张三丰在这里传道之前,便已经是许多寻仙修道之人的隐居避世之所。

当然,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大派坐镇此处,所以山上的道观,大多数占着一小块地方,立下一方窄小天地,自成一派,又有了别样自如。

曹柘一路深入此山中,见到不少隐修之人,仅仅只是结庐而居,半日修行,半日耕种,自给自足,怡然自乐。

也有一些人,却是在沽名钓誉,学那太公钓于渭水,诸葛隐于南阳,期待有一日会有达官显贵,前来请他们出山。

至于是否有真本事,便见仁见智了。

一路进山,曹柘对自己接连使用了几十次鉴定术。

每一次的坚定结果差别都不大。

因为时刻贯通大周天的缘故,身体数据一直在增长,速度且不慢。

但是最关键,也最重要的悟性,却并没有得到加持。

“或许……是我想错了?”

“张三丰的悟性提升,只能通过追逐其本性,将本性扩大,而不能通过契合其原本的某些轨迹,而达到同等效果?”曹柘有些说不出的失望。

剑冢之行,本就不太顺意。

如今上了武当山,依旧只能是白跑一趟?

在山里转了三四天,见到了不少山中清修之士。

这群人中,通晓武学者甚少,便是会……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健身、强体、防身的功夫,多数是与山中的一些野兽搏斗历练出来的。

如此不免让曹柘更加失望。

只是就这么下山离去,难免不甘心。

站在武当天柱峰顶,眺望着远处的云海浮沉,曹柘正想着心事,杂念四起。

却突然听到了远处,有担柴的老道,正在高歌。

歌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