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278章

作者:废纸桥

有寻常百姓,有修行者,也有大家族的队伍,亦有来自各国朝堂的人马。

他们都想弄清楚,这些城市突兀冒出来的缘由。

然后他们会发现,这些城市,对外来之人,并不设防。

这将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奇迹宝地。

不过这些城市,又注定不会有完整且固定的主人。

曹柘创造这些城市,目的是增幅与勃发人道气运。

绝不可能沦为某些私心者、野心家,彰显他们权利与欲望的场所。

第四百四十七章 更好的封神之法

曹柘早已经过了那种普普通通人前显圣的状态。

虽然于刹那之间,创造了三百五十座主城,却并没有立刻出面认领的意思。

只不过,因为是他随手创造的主城,所以主城里,处处都存在着与他相关的‘痕迹’。

或许会有聪明人,在经历了多年的钻研后,找到与他相关的蛛丝马迹,稍稍定位他的身份。

当然……后续竞赛者们的加入,也可以成为‘解谜’的推动力。

站在神秘的背景里,去做那个被探索的存在,可比平铺直叙……直接硬怼到无数人眼前,显得有趣多了。

创造主城之后的曹柘,暂别了黄药师,遁出了世界之外,开始复刻界外大阵。

无论如何,增强整个世界的能量底蕴,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单单只是增幅了人道气运,而不增长元气类能量,达到双项的齐头并进,那结果就是,越往后走,所谓‘神灵’与修士的实力便越弱。

因为是早就做过的事情,所以曹柘再次布阵起来,可谓是轻车熟驾。

短短数日时间,此界世界之外,便构架起了一座宏伟庞大的巨阵。

由巨阵吸收注入的能量,将会呈现递进式的解封。

以不同的阶段方式,融入到这方世界里。

而不会造成短时间内的能量大幅度增长,以至于原有格局的快速崩盘,对现有的状态,造成极为剧烈的冲击。

有时候,进步也要讲究循循渐进。

步子一次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再次回归这方世界的曹柘,开始进行‘牧神计划’的第三步。

创造更适合,也更合用的封神之法。

旧的封神之法,就像是赌博或者投资。

有能力的修行者,培养出一尊‘灵’,然后一步步的借用香火、气运,帮助这尊灵,踏上神途。

如果这尊灵最终得到了正神之位,那么依照契约和相互之间产生的情感,作为正神的‘灵’,就会反馈给推举他上位的修行者,大量的规则讯息以及纯净的炁。

就好似一位强大的修行者,不计得失的为另一个修行者传功。

这其实就是一种‘转换’机制。

神灵是天地规则的代行者,而修行者是解读天地规则的寄生虫。

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循环。

当然,这种借力般的修行,有着很大的破绽与疏漏。

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脱离了当前世界,境界和修为就会大幅度下滑。

甚至许多拿手的法术、神通,都无法施展。

因为作为修行者,他们对道的理解,来源于神灵的‘直接灌输’。

其中缺乏了自身领悟、了解的过程,自然也就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因地制宜,进行小幅度的删改变化。

可以说,通过封神反馈,而得到仙神位格的修行者,是比普通的修仙者,还要容易‘软’的一批人。

更别提与武者相比了。

除了修行者与神灵相互‘对照’修行之外。

朝廷在这些修行法门的基础上,打造了阴土龙庭。

走的却是孤重神道的路子。

同等比例的人道气运,朝廷选择了大量的自行消化。

找一批道人充当工具人,然后引气运入将死或已死之人的体内,强行封神。

把那些有功于国,或者忠诚于某些帝王的臣子、大将,转化为神灵。

“武者将神灵封入体内,不是为了成为他们,或者是干脆吸收他们,而是借用他们的力量,更进一步的强大自身的肉体,撑开更加庞大的小世界。”

“神灵于武者的作用,更像是助燃。”

“所以,新的封神之法,必须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特长……神灵的特长!”

“如今的神灵,多注重香火多的神权,比如财富、姻缘、出行等等,虽然说起来好像不如风火雷电那样自然威慑,但举目望去,人间浩土,究竟是前者的香火更甚,还是后者?”

“可以说,神灵的倾向,是人们欲望的倾向。只有在原始野蛮时期,人们朝不保夕,又对自然界充满了恐惧与未知的时候,才会特别的崇拜一些自然气象。”

“然而对武者而言,反而是那些更具备了自然倾向的‘神灵’,更有收服价值。不是说财富、姻缘一类的神灵不好,而是他们与武者相合之后,产出的‘助力’,随机性很强。”

“可能会因此诞生出极为稀有、强大的能力,但也有可能很拉胯,只能提供一点来自基础力量层面的帮助,来自于神通方面的助长,就完全忽略不计。”

“而类似于自然能量方向的神灵,他们的特征明显,标志性明显,相互组合搭配起来,效果也很显著,具备更强的可控性。”

“比如,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可以组合五行类神通,地火水风可以组合镇压、造化类神通,阴阳可以组合、生死可以组合、毁灭与复苏可以组合……”曹柘此刻念头正在急遽闪烁,灵感在他的脑海中,正澎湃爆发。

同时一面玉牌之中,关于曹柘此刻的全部思想,都在被迅速的记录。

曹柘之所以将这些记录下来,是为了一会更好的整理,同时也好查漏补缺。

“第二,封神的方式!”

“一神一封太慢了,没有效率。”

“所以,要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为世界填补大量的神位空缺。”

“有必要的就是,专门诞生一个‘封神’类的职业,这个职业大可不必显得那么的‘高端’,甚至可以尽可能的平民化。”

“它必须就像是‘设计师’,创造一个概念,然后再交由多个渠道去具体的实施、执行,这样可以有效的杜绝,来自‘设计师’的垄断。哪怕这类职业,依旧具备了一定天然的优先性,却还在可控范围以内,不至于喧宾夺主。”

“同时,它也应该是可以‘兼职’的,这样就提供了其存在方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避免了形成绝对的垄断版块,导致权利之间相互勾结,反而抹杀了创造性与积极性。”

“第三,种族内神灵,自身的衍生性与繁衍性。”

“创造源于认知,而认知如果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那么短期内,可能存在‘饱和期’。”

“被敕封的一族神灵,如果可以自行繁衍,那么就极大的满足了日常的消耗,避免了入不敷出。”

三个问题,都是难题。

哪怕是以曹柘的能耐,想要全都完整的解决,也绝非易事。

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不急!不急!问题有点多,但是我们一个个来。”

“其实,只要将多个世界,通过时光塔串联起来,那我们的可行性,以及可选方案,就有很多。”

“比如到聊斋世界里去修炼传统武道,再穿越到恶西游的世界里去吸纳煞气,再来到当下世界,封印神灵入体。”

“结合多个世界的资源,培育出最强大的战士。最丰富知识面的后勤工作者。”

“让所有的世界都串联起来,而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各自如孤岛。”

“虽然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让大量的竞赛者,在不同世界之间挪移的办法,只能让那些得以进入时光塔的竞赛者们,在时光塔内交流。但目标定下了,接下来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了!三百年的时间,即使不够我走遍所有的世界,哪怕是走下十分之一,甚至是三十、五十分之一,也是好的。何况……我只是火种,只要后续有更多,能够混沌行走的武者出现,这种世界与时光塔之间的串联,亦可达到爆发式的增长。”曹柘的心绪波澜,逐渐的缓缓平复下来。

总结到了这个地步,当前世界的改造,其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毕竟,将诸神封于武者体内,是强行拔高武者生存、战斗、行走能力的‘捷径’。

为曹柘的‘火种计划’,提供着基础的动力基础。

归纳出了目前要做的,以及以后要做的事情,曹柘的思维也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关于如何细致解决‘封神三问’的具体法门,也在他的脑子里,快速的创造,又飞快的被暂时搁置与否定。

这些法门,有些差点意思,有些则是太行了!

差点意思,是因为耗时日久,不符合现在的状态与局势。

无论时间如何的拉伸、延展,总体第三轮竞赛时间,就是三百年。

所以,太过‘漫长’的规划,注定不合时宜。

而太行了也不行,是因为曹柘必须要留一线,给后来的修行者们,让他们得到‘喘息’的空间,去挖掘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向与潜能。

这也是所谓的‘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

留一线破绽,也便是留一线生机。

曹柘将路子走绝了,后来者只能按部就班的跟着来。

看似省了力气,却等同于失去了多样性。

一旦手段被破解,那么整条体系链,都有可能迎来崩溃。

这方面,曹柘很有发言权。

诡灵、恶源,都属于这种毛病。

他们的能力很强大,也无解,也很恶心。

但只要被破解了,那几乎所有的诡灵、恶源照面,都只有被血虐的份。

相比起来,孢子生命、隙人的处境就绝不是如此。

哪怕是曹柘分析着他们,却也不可能在面对不同的个体时,都采取相近的手段,做到一招鲜,吃全族。

就是因为这些种族内部,个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它们只是拥有相近的性质,却不代表选择、方向如出一辙。

东海桃花岛,黄药师正在分批次的接见他曾经的老部下。

曹柘虽然没有给黄药师交代具体的任务,但是主城已经立下了,那接下来的方向,无疑便是将大量的百姓,迁徙到这些主城中去。

黄药师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强的。

虽然抱大腿当咸鱼,就能过的很好。

然而,他并不甘心只做咸鱼。

奋斗,以及扛起人族大旗,并不只是曹柘一人的责任。

黄药师也看到了责任,所以他竭尽全力,做到所有力所能及之事。

将主城塞满。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方主城虽然建造的各有特色,宛如一座座的奇迹之城。

但是,俗话说的好,故土难离。

还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除非是走投无路的人,否则很少有人愿意离开熟悉的土壤,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来过。

吃穿用度,生活起居,日常生产生活,这些才是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

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些可以居住的建筑,便能让他们无所顾忌的归心。

宣传主城,为有意向‘移民’的百姓,提供生活、生存上的便利。

以此通过第一批移居百姓为核心,吸纳更多的百姓,进入主城生活。

这就是目前为止,吸引‘移民’的主要策略与方针。

这是在挖掘各国朝廷的根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