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416章

作者:废纸桥

有一个婴儿糊在手里,吃喝拉撒……全都得他亲自来。

他堂堂西伯侯,又当爹又当妈还得当奶娘……这像话吗?

不像话啊!

这可如何是好?

尴尬之后,姬昌还想再争取一二,便对曹柘问道:“孤亲自带去朝歌,倒是不妨,就是这孩儿,与你这师父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

这话说的奇怪。

有他姬昌在,还需要什么‘作证’?

曹柘听懂了姬昌的暗意,却当做没听见,一本正经道:“此子电过现身,古松为护,降生之时,雷霆相伴,风云皆变,不如便唤作……树生吧!”

“啊?”姬昌第三次愣住。

“这……这么随便的吗?”

“树生……这听起来,像是天降将星,应该有的名字吗?”姬昌心中咆哮,脸上却还要露出笑容,好难喔!

“风雷而生……雷震子!好名字!果真好名字!”姬昌哈哈大笑,然后与曹柘牛头不对马嘴道。

曹柘坚持道:“就叫树生,听贫道的,贱名字……好养活。”

“雷震子……霸气侧漏,找死!不利于在朝歌生存。”

姬昌心中一跳,这话什么意思?

天降的将星,自当是洪福齐天,怎么就要贱名好养活了?

意思是,这孩子跟着他,可能活不成咯?

曹柘冲着姬昌点了点头。

然后说道:“贤侯此去,多灾多劫,便是有此子天生福运庇佑,也当属九死一生。”

早已经接回婴儿的姬昌闻言,将怀中婴儿紧抱,原本的不情愿,瞬间转变出几分情愿。

他虽擅长推演,测算天机,却也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倘若真有这般能耐,何必受制于商王?

至于借这婴儿之福运渡劫,会不会连累其跟着一道赴死……姬昌倒是没有这个心理负担。

能够坦然吃亲儿子的肉剁馅做包子的狠人,就别提什么于心不忍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曹柘不理会姬昌的心绪变幻,并拢双指,在婴儿眉心划开一道天目。

随后将大量的知识,暂时性的封入这孩子的脑中。

一甩长袖,哈哈笑道:“贫道去也!”

说罢之后,脚下祥云顿生,人已经飘然远离。

姬昌原本还打算,曹柘走后,将这怀中婴儿,暂时给打发了。

如今听了曹柘的话,倒是不再做这个打算。

便是自己苦些、累些,也不会舍弃怀中婴儿。

如此一想,再看这孩子,倒是又多生出了几分亲近。

原本不过是逢场作戏般的利用之心,莫名的淡去了许多。

怀抱着树生,不由叹道:“儿啊!儿啊!此番为父入朝歌,生死未卜,便全靠你我父子,相依为命了!”

怀中婴儿,仿佛听懂一般,咯咯笑着,似乎是在回应。

曹柘看着一行走远的姬昌等人,心中却是有其计较。

“雷震子变成树生,这是小事。”

“便是彻底没了雷震子这么一号人物,将来封神战场上,于胜负影响也不大。或者没有雷震子,还能有风震子,云震子……这本就是天帝为参与这一场封神大战,落下的棋子。作为封神大战后,少数肉身飞升,真灵不入封神榜的存在,这么个角色,与天帝之间的关系,必然要是十分亲密。”

“所以雷震子是普通的,但雷震子代表的身份与含义,却又是特别的。”

“以雷震子化树生,作为一个简单的突破口,还算是……合格!”

“不过,这只是最表面的一层。”

“我真实的目的,是釜底抽薪!”

“我在树生的脑子里,留存了大量的教员屠龙术,有他与姬昌朝夕相伴,不自觉中就会将这些想法,零零碎碎的泄露给姬昌,就是我这一手操纵,最真实的目的。”

“如此会引发怎么样的后果,我不好说全。但以姬昌为要点,先落下一子,却也不坏。”

想到这里,曹柘的思维,不自觉稍稍有些走远。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

阐教十二金仙,乃至那些根脚优等,来历不凡的阐教修士,是否就像极了世家豪门子弟?

像极了那些奢靡之权贵,鱼肉众生的门阀?

他们占有着话语权,占有着天道正义,甚至可以‘代表’黎民,审判王权,行王朝更迭之事。

至于君王是否真的昏聩、残暴……都可以先撇开事实不谈。

姜子牙呢?

他就像是那些出身寻常,却又极力向高门大户靠拢,却始终受到排挤,不得门而入的寻常书生。

苦苦在高门大户的夹缝里挣扎求存,直到遇到那改天换地的大事,才被安排出来,充当先锋官,试探一下水温。

而截教诸仙,有教无类,各有来历。

类比之下,就相当于,他们中有一些也出身豪门大户,但也有更多,来自寒门,甚至是来自真正的乡野民间。

他们是更适合代表底层阶级的。

底层大多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所以显得良莠不齐,人才不少但更多是粗鄙野蛮之辈。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纲领引导,没有好的人选进行教育、改造。

那么有那些不良者扯后腿,即便是其中优秀者再如何的优秀,也只能被拖进泥潭,难以自拔。

一如李闯王的农民起义,都已经席卷了整个江山,最终却还是没能坐稳江山,一败涂地。

用乌合之众,来形容截教,其实是一点都不过份的。

曹柘让树生转述给姬昌教员屠龙术,就是多给他一个选择。

是选择继续受那些代表高门大户、权贵阶级的挟制,做一个傀儡般的人间帝王。

还是选择真正的改天换日,代表广大的群众阶层,效仿上古三皇五帝,做人间人皇。

第六百三十二章 寻找二号工具人

“不能用暴力蛮推,需要智取,就要找准正确的打开方向。”

“挽救……甚至是真正的壮大截教和拯救商朝,那不是一回事,尽管很多时候,它们看起来好像是一回事。”

“武王伐纣,以周代商,从人间的角度出发,是商王朝与各大贵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而必然出现的大爆发。从神话的角度出发,是天地间的劫数累积到了极点,由于天地规则不严密,而引导出的一场仙神大战。”

“也就是说,如果我不硬性干预,这场大战,这场浩劫,是无法避免的,并且也势必要向商亡周兴滑落。”

“当然这一点并不能说是百分百,商要亡,这是规律,是定论,逆天不难……但对我没有什么益处,但周却不一定大兴,它现在还只是最具备资质而已。”曹柘很老实,也很本份,除了伪装成云中子之外,没有做更多的干涉,至少……他没有直接将天地大网铺开,算尽众生,将一切都尽在掌握。

就像一名影帝,现实中身家过亿,进入到了具体的角色里,就得收敛锋芒,要是扮演的是乞丐,就得把那种饥寒交迫给表现出来。

“姬昌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了,即便是有树生在他身旁影响,却也不一定保险。”

“所以接下来,我得去西岐,在文王诸子中,寻找一个真正可以认可、承接赤旗之人。”

“虽然说,教员的思想、纲领,还得有一定生产力配合。但在神话显世的世界里,纠结生产力……这就未免太可笑了一些。”

“稍稍改变,因地制宜是必然的,但也不必过于纠结,是否能套用。”

虽然说姬发是命定武王,曹柘却并不见得选他。

时势造英雄,在一个神话彰显的世界里,人间的英豪都是适逢其会。

以已知来逆推现在,迟早会吃大亏。

走剧情流,在低武世界里能混得开,在高阶段的神话世界里,那就是妥妥找死了!

很多神话世界里的机缘,甚至是某一段‘故事’,都是有它们注定的‘主人’的。

随意截胡,还没靠山的话,想死都难。

简单而言,在封神的世界里,大劫兴起,群仙陨灭后上封神榜,以补全周天规则,这是大势,如不逆天,便不可改。阐截之争,以周代商,这些就都是小势,是完成那个注定结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西伯侯姬昌有百子,乃为人间吉瑞。

一百个孩子,那得有多少个老婆给他生儿子?

毕竟西伯侯不能只生儿子吧!

如果加上女儿,那直系儿女,岂不有几百号?

用一个很‘现代’的质疑来看姬昌,难免会嘲讽这位文王有圣贤之名,却生有百子,这就是说他后宫佳丽甚多,与之相比,被冠以LSP之名的纣王,后宫反而显得‘寡淡’了些。

但其实并非如此。

姬昌有一百个儿子,但其中多半,都是如雷震子一般的义子。

只有十几个属于亲生子。

而这十几个亲生儿子里,又有十人都是由姬昌发妻太姒所出。

这么一看,就只能说姬昌和他老婆能生了。

其次,姬昌即便是‘好色’,也不曾因美色,而耽误正确的治理国家、管理百姓。

和纣王的酒池肉林,以及没有底线的宠幸妲己比起来,当然就是妥妥的圣贤。

曹柘首选目标,肯定是姬昌的那些个亲儿子。

如果亲儿子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再考虑义子。

至于义子没有继承权这个问题……这算问题吗?

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的便宜女婿呢!

按下云头,曹柘已经来到了西岐城。

还未入城,便已然看到一番盛世繁华之景。

等入城之后,看到这里的百姓,虽不言人人面带和善,却也少有面容愁苦之辈,可见生活、生计都有着落。

相对比之下,此时的朝歌城里,虽也是奢靡铺张,但许多底层百姓,都有惶然、慌张之感,可见朝不保夕。

“这个世界的竞赛者……有点少啊!”曹柘在城中看了一眼,一眼看尽竟然也只找到了几十个竞赛者。

时光塔下,人族诸天万界贯通,封神演义的故事,大家也自然都开始耳熟能详。

西岐城作为未来的龙兴之地,却只有区区几十名竞赛者盘桓于此,就已经足以证明,还留在这个世界里的竞赛者,只怕最多只有几千之数目。

“也不奇怪!”

“越是高等级的神话世界,想要接触到真正的上乘法门,反而越难。”

“这就好比,元气丰富的世界里,想要得到修行宝典,要么拜入山门,受诸多考验,要么经历血海尸山,从地狱里杀出来,夺得最终的胜利。而在末法时期的世界里,什么大门大派的修行秘典,都有可能在网上下载得到,烂大街到五块钱一本,批量印刷。”

“那些没有足够本事的竞赛者,来到高等级的神话世界里,对他们而言这可能并不是机缘。”曹柘没有去管这些竞赛者。

而是开始搜寻他认为合适的目标。

“长子伯邑考,这个未来被剁碎做成肉羹的倒霉蛋,死后倒是上了封神榜,还得了紫薇大帝的尊位。”

“此处确有疑点,究竟是天帝担心三教中人掌控天庭大量核心权柄,将其架空,所以安排伯邑考成为紫薇大帝,以此进行挟制,还是因为伯邑考本就是紫微星转世,入凡间渡劫?”曹柘虽知晓很多,却也并不是无所不知。

关于许多古代神话中的隐秘,他当然做不到完全洞彻。

身形一闪,曹柘已经入了伯邑考的府邸。

此时的伯邑考正在亭中抚琴,听其琴声淡雅素远,志存飘渺,颇有几分仙音雅意。

就在亭外池塘中,有吉祥水鸟,在其中欢快雀舞,姿态伶俐,显然是感受到了伯邑考琴声中的善意与温和。

作为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这个时候本该代替父亲执掌西岐大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