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60章

作者:废纸桥

将琐碎杂务,再一次甩出去的曹柘,又进入了轻·闭关状态。

除了帮神雕调养身体,摸索它的身体结构与探索可能性之外,曹柘最多的还是向独孤求败讨教剑法。

在独孤求败的帮助下,曹柘又分别创造出了多种一流、二流的剑法,用来充实武当底蕴。至于绝学级的剑法,在悟通剑意这条道之前,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就是剑气,更粗、更强、更大、更持久的剑气,只要剑气足够充沛,那这剑法,就是无敌。

譬如六脉神剑,曾经号称天下第一的剑法,它究竟是剑法吗?

曹柘都不好意思拆穿它!

段誉要是多长几根手指,出家后都可以转头去拜加特林菩萨了!

还有曹柘的三尺剑气,独孤求败的草木皆可为剑,都是如出一辙。

就是仗着无与伦比的内功,进行暴力的火力输出。

所以,当今天下,当今武林,有绝学,却并没有真正绝世的剑法。

这个短板,或许还要曹柘来补足。

这一日,当曹柘将《碧水剑法》创造出最后一招,收录入铜殿之后,便对漂浮在一旁的独孤求败随意问道:“前辈既然能以一缕残魂,留存在木剑之内,可见是晚年悟出了剑意,不知这剑意究竟有何妙处?又是怎么形成的?”

曹柘自身的意志力或者说精神力十分的强壮,精神展开甚至可以笼罩住整片武当山主峰。

但是这是属于学习道家法门,通过观想、放空思维、心近自然等等方式,获得的整体提高,而不像独孤求败这样,分明没有专门打磨过精神,却在某种状态下,凌空一跃……使得灵魂在失去了肉身的依凭下,依旧可以长存。

说实在话,就连曹柘,其实也不敢保证,假设当他的肉身陨灭后,灵魂还能如独孤求败这样,继续留存在某件物品之中,保持数十年之久。

曹柘现在拓宽的是精神的厚度与广度,却似乎还及不上独孤求败的凝聚度。

独孤求败似乎早就料到曹柘会问这个问题,甚至还诧异,曹柘怎么会等了这么久才问。

所以被问到时,也早就有了腹稿。

“剑意,其实我听这个词,还是从你口中得知,不过也算不错,便这么称呼吧!”

“依老夫之见,所谓剑意,大可不必看的太高,或者太玄奇。它更像是执念,只是执着的人,特意执着于剑而已。”独孤求败说道。

曹柘玩笑道:“那这执着,是诚于己,诚于剑,还是极于情,极于剑?”

独孤求败闻言稍稍有些发愣,接着点头说道:“你说的,其实和我要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情感、真诚或者杀戮、仇恨,它们都需要一个载体,可以是某件物品,也可以是某个人,当然也就可以是剑!”

“剑客练剑,长年累月,形成了本能习惯,剑已经成为了他生命、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剑合一。”

“这不是一种固有的力量阶段或者实力水准,仅仅只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可能会更容易将剑法练的更高些,但也有可能实力依旧一般。”

“我就杀过几个剑客,他们将剑看的比一切都要崇高,胜过自己的生命和所有,但是他们的剑法……属实稀松,不过寻常。”

曹柘听了这话,总结归纳一下,独孤求败就是在说,有些人虽然爱剑,且极端推崇剑道,却是属于又菜又爱玩。

天赋不够,别拿热爱来说事。

热爱解决不了实力问题。

就像那些把联盟看的比爹妈还亲,各个英雄技能、背景如数家珍的骨灰玩家,也未必都能上王者,很有可能还在白银……。

热爱和擅长,本来就两回事。

熟练和能从熟练中,获得某些提升,且灵机一动的展开属于自身的奇迹,是决然不同的。

曹柘没有打断独孤求败的话。

果然独孤求败的话语迎来了转折。

“但是热爱和痴迷,也并非毫无意义。或许天赋存在差距,但是将两个绝顶的剑客区分高下的,就是他们对手中之剑的热爱与真诚的区别。”独孤求败似乎回忆着什么,语重深长的说道。

曹柘想到的却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他们是同时代的剑道双壁,却最终西门吹雪胜于诚,或许就是独孤求败口中,真正热爱所形成的细微差别。

“其实老夫曾经也并不真钟情于剑,对老夫而言,剑曾经与刀,与棍棒,与其它兵刃没有区别。它们只是我拿在手中的兵刃,用来复仇,用来证明自己的一种手段。”

“选择了剑,只是因为老夫正好获得了一本剑法秘籍,如此而已!如果老夫得到的是刀法,或是掌法,江湖上传名的,必然是刀魔,或是拳魔。”独孤求败深谙凡尔赛大法,同为装道中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夫直到了晚年,才开始真正的明悟过来,并且时常回望一生,所有荣耀与经历,都系于剑上。”

“剑于老夫而言,已然也不再只是工具或者杀戮方式,而是朝夕相伴的朋友,日夜相对的伴侣。”独孤求败逐渐入神的说着。

曹柘也继续安静的聆听。

独孤求败曾被称之为‘剑魔’。

如果单单只是依照他的留字,以及其中他对剑道的感悟,似乎会觉得‘剑神’‘剑圣’这样的称谓,更适合他才对。

为什么是剑魔?

因为他在他的时代,他仗着手中的利剑,杀的血色滔天,将江湖杀的一片凋零。

也正是因为有独孤求败的存在,所以那个年代,整个江湖岁月,群雄黯淡。

剑魔独孤求败之前,往上推有梁山好汉,有天龙群雄。

而剑魔之后,天下五绝成名都是在青壮之年,也就王重阳的年纪稍微大了些,却也是半路出家,以前其实也没怎么在江湖上混过。

当时能和五绝争锋的前辈高人,可谓是几乎没有,这不符合常理,但如果在此之前横着一位独孤求败,那就再合理不过了。

“剑意乃是任侠气!”

“一股不平之气,留于胸中,纵使化身白骨,也仍旧愤愤不平!”

“这就是老夫,对于所谓剑意的感悟。”

“以之为骄傲、热爱、虔诚的信仰,都只是一种加固。”独孤求败最终给出了他的结论,而曹柘也隐约有了较为清晰、完整的认知。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门意境武学

强烈的灵感与澎湃的创造欲望,正在朝着的心底里泛滥,即将喷涌而出。

已经高达一百七十几点的悟性,让曹柘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具体的实施执行力,都达到了一个极为不可思议的层次。

此时曹柘,同时也想到了原本属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

这是整个神雕世界里,唯一真切出现过的意境武学。

其强大毋庸置疑,心如死灰下的杨过,施展此掌法,让龙象般若功练到了十龙十象境界的金轮法王,也无法抵挡。

“强大的技艺,深厚的内力,是一切的基础,就像任何表现抽象的艺术,其本质都需要极为坚实的写实基础,而不是谁到画纸上乱描一通,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而某一瞬间迸发出来的强烈且鲜明的情感,便是收束精神,化作意志的钥匙。”

“独孤求败和杨过不同,他对手中剑的信任与骄傲,是几乎永筑的。这是他一生无敌,所塑造出来的绝强信念。”

“而杨过的绝望与心如死灰,则是在重逢他的姑姑后,便尽数消退,黯然销魂掌也就此被封印,成为了绝响。”曹柘越想,越有灵感。

虽然任何一种极致、绝对的情感心境,都是难寻、难求的,但是毕竟已经有了方向,那么往着这个方向前进便可。

此时天光大亮,又是一个好天气。

黎明前下了一场小雨,此时已经完全放晴。

武当弟子们,也都伴随着钟声,开始了新一天的修行。

入了道门的弟子,照例要去参拜三清道祖和真武大帝,随后跟着年长的老道士们背诵经文,学习道经典籍。

而仅仅只是上山学武的弟子,则是在各处开阔之地,展开拳脚或是兵刃架势,开始活动筋骨。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响起了阵阵雷鸣。

厚实的阴云突然笼罩了整个山峦上空。

乌压压的云层上,骤然浮现出一张鲜明的大脸。

这张脸,众人抬头瞧着,便只觉得越来越熟悉。

“是掌教!”

“掌教又显圣了!”众人大声喊道,显得极为兴奋。

只是这种兴奋过后,在那厚实的人脸阴云的注视下,莫名的每个人都燃起了一股昂扬之志。

不少弟子拔剑,开始在黑云磅礴之下,疾风骤雨般的舞剑。

原本不解之处,随着酣畅淋漓的舞剑、打拳,而豁然开朗。

所有的障碍都只源于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甭管前面堵着的是什么,闭上眼,不去管它,只管做……然后迎头撞上去!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就是一个字……莽撞!

莽撞,听着不雅!却也是平凡人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

懦弱的智慧,赐予不了成功。

因为它总是在思考失败的可能。

在失败和危险可能的胁迫下,始终徘徊不定。

内功卡瓶颈,抚平气息,然后冲上去。

剑法不通畅,不用怕,手持利刃,往着巨大的山石猛力的劈砍。

轻功不够好,那就站在悬崖孤壁之上,快速的跳跃攀爬,享受如在云端翱翔的感觉。

这当然都很危险,一个不查就会走火入魔,甚至付出生命。

但是这就是习武的意义所在,甚至是很多时候,人生的意义所在。

练武,练的本身就是一股上头的血气,一股徘徊于胸中的任侠气,不平意。

没有这股气,这股意,又怎么去攀登高峰?

此时,整个武当山上的人,都被曹柘‘点化’了。

而厚实的阴云,却开始在雷、风、火、电四种表象中来回交替转变。

却又分别呈现出怒、喜、乐、哀四种不同的情绪,干扰着山上所有人的意志。

让身处其间的人,一时狂怒不止,一时欢声大笑,一时满脸喜色,一时哀痛嚎叫……整个武当山上下,都充斥着不堪直视的社死现场。

到了中午时分,这种情绪波动极大的特殊状态,才缓缓收敛下来。

而站在大青石上的曹柘,也终于收了他的‘神通’。

“你这是……什么武功?”已经带回了情花和断肠草的洪七公,早就闻讯赶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鼻涕和眼泪,老脸一红然后问道。

“此功融入了情绪,带着极为强烈的主观意志,以意志驱动天象,以人意代替天意,便叫……天意四相决吧!”曹柘随口说道。

这是曹柘创造的第一门意境武学。

具有一定划时代的意义。

喜怒哀乐,是人性中最常见的情绪,也是最容易细分且极致化出来的情绪。

只要掌握好了这四种情绪的供给,在强大精神力的压缩下,将它们化作意境,结合独特的内功心法,就能够做到以心意操控四种天象。

“天意四相决……这真的是武功吗?”

“为什么会如此恐怖?”洪七公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曹柘的神奇,却依旧被震的心口酥麻。

曹柘转身道:“这当然是武功,你想学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教你!”

曹柘很是大方!

因为曹柘认为,降龙十八掌其实是很有潜力进阶为意境武学。

或者,那位北宋年间的萧峰,曾经就通过降龙掌,触摸到意境武学的层次,只是他本身对此钻研不深,故而没有将相关讯息流传下来。

又或者流传了,只是丐帮失传了!

毕竟降龙十八掌传到洪七公手中时,是只剩下十五掌的。

剩下三掌,属于洪七公依靠自身见识和理解,在原本五掌的基础上,进行的补足。

也已然算不得原本的十八掌了。

“我……我能学?”

“这是我老叫花子不花钱就能学的?”洪七公被震的更麻了。

曹柘神奇非凡的手段不少,比如三尺剑气,比如腾云驾雾,比如阴阳五雷,但是这些手段,入门条件都过于苛刻,所需要的基础也太过艰难,很难做到传授给他人使用施展。

但是天意四象决不同。

它是有痕迹,有轨迹,有脉络可以顺着攀上去的。

“自然可以学!你不仅要学,还要化为己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