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诸天也要好好学习 第23章

作者:三七分发型

耶律洪基与儿子耶律浚漫步在潭州的街头。

此处比起上京都不差了吧?

不,这里比上京还要繁华。

要说城池大小,潭州应该不到上京的一半吧。

为何上京会比潭州差了这么多。

就在这是,萧峰龙行虎步的独自前来,到了耶律洪基面前后,萧峰立刻单膝跪地:“臣,萧峰,拜见陛下。”

“兄弟,你可还记得当初朕说过,你不许叫朕陛下,只能喊朕大哥。”耶律洪基故作不满的说道。

“陛下,兄弟之称私下里叫便是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不可僭越。”萧峰说道。

“这潭州在你的治理下,当真是井井有条,昌盛繁荣,真是不可思议,兄弟,你是如何做到的?”

“倒也没如何做,不过是大力扶持工商农,稳定税收。”

事实上萧峰也就会这点,他一直主管的是军事,对于管理几乎一无所知。

“若是没有这战乱,燕云十六州在你的治理下,该是何等的繁盛。”耶律洪基叹了口气:“等将来打下大宋之后,你就是南王,为朕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在原著中,耶律洪基就承诺过萧峰,打下大宋后,萧峰就是南王,管理整个中原。

虽然不管是在小说还是现实,这个承诺永远不可能兑现。

不过在此时此刻的耶律洪基心目中,萧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

至少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除了将燕云搞的一团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可是萧峰成为南院大王才两年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还处于战乱之中,居然就将潭州治理的民生安乐,由此可见萧峰的能力有多出众。

“陛下,先不谈国事,卑职已经在府中设宴,还请陛下与太子赏脸,另外行宫还在准备之中,还请陛下与太子担待两日。”

“兄弟不用解释,此番是朕来的匆忙,先带朕去你府上,今日你我定要喝个不醉不归。”

“卑职再去将随行的将军也请来。”

“去吧去吧。”

耶律洪基带来了二十多万人,这二十多万人是辽国最后的根基。

不过因为不方便入城,所以现在这二十多万人都还驻扎在城外,等着调配差遣。

晚上在萧峰的府内,耶律洪基和一众辽国文武官员喝的酩酊大醉。

这一路上的奔波,上至耶律洪基,下至文武百官,全都心神绷紧,就怕女真大军突然冒出来。

如今到了潭州,总算是能够得以喘息。

萧峰也喝了很多酒,他很想把自己灌醉,只有醉了,他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

可是他醉不了,喝的越多他就越是清醒。

……

耶律洪基一觉醒来,感觉到神清气爽,走出卧房后就开始寻找萧峰的踪影。

不多时,耶律洪基就找到了萧峰。

“陛下。”

“免礼,都是自家兄弟。”耶律洪基笑着摆了摆手:“陪我走走,与朕说说,你到底是如何治理这燕云之地的,也让朕学学这治理之道。”

“大哥,其实我不会治理,我这两年一直在领兵。”

“如此说来是另有大才帮你治理?”

“不是一个,是一群,治理一方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萧峰说道。

“你能有一群良才,说明你也有伯乐之才。”

萧峰自嘲的摇了摇头:“大哥,你相信这世上有神人吗?”

“不信。”耶律洪基摇着头说道:“你如此问,可是你遇上了什么了不得的大才?”

“大才可能都不足以形容此人。”萧峰苦笑着说道:“在我还是丐帮帮主的时候,他就已经谋划起我的未来,他说辽国楚王将会与大哥不利,并且在秋狩发动政变,然后让我来楚王封地,助大哥脱离险境,而且他还预测了大哥会封我为南院大王。”

耶律洪基的脚步一顿,脸色惊疑不定的看着萧峰:“你是说,当年你救我是蓄意筹划的?”

“大哥,你觉得此等人物比之韩信张良如何?”

“韩信张良差之许多。”耶律洪基脸色阴沉的说道。

“再然后他跳动大宋皇帝,兵法燕云之地,将大辽与大宋拖入战场,每年十万军民投入,数千万贯钱财砸进来,实际上燕云之地没有一点战火。”

萧峰坦诚的说着,没有任何的隐瞒,他也没有为此感觉到一丝一毫的骄傲得意。

不管是他还是耶律洪基,都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而已。

“此刻城外的那十万精兵……”

“昨夜陛下圣旨,他们已经去了幽州,并且将领也都已经换人了。”

“哈哈……”耶律洪基大笑起来,笑的眼泪直流:“这就是你口中的神人?好好好……不费一兵一卒,灭我大辽,想来那大宋也为期不远了吧。”

“大宋十道,其中七道被那人完全掌控。”

“如何掌控的?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大宋年年兵灾战乱,只不过近年来,每逢兵灾战乱,不出五日就会被扑灭,华亭会趁机将该地据为己有,同时继续对朝廷方面放出消息,表示兵灾还在继续,因为路途遥远,朝廷根本就无法佐证具体情况,又没有当地官员传信,所以朝廷所能知道的非常有限,再有朝中内应,不断的混淆视听,所以即便偶尔有消息传入皇帝耳中,也很快就会被假消息覆盖。”

“想来大辽朝廷内也是如此吧?”

“有,却也没有如大宋那么一叶障目。”

“设下如此大局,玩弄大辽大宋两个大国,甚至还侵吞天下,当得起你口中的神人,只是终归只敢躲在幕后,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大气魄。”

萧峰听的出,耶律洪基的语气里还有几分不服气。

“大哥,你口中的没有大气魄,是我求来的,若是不然,他能在十日之内,将我大辽杀的寸草不生。”

当然了,赵煦也不是真的一无所知,只不过是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赵煦现在就是在努力,不过他不是在努力拯救自己的王朝,而是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努力。

034 蝉、螳螂和黄雀

端王府——

“王爷,官家不得人心,众臣对官家多有怨怼,太后娘娘也对官家多有不满。”童贯压低了声音说道:“如今官家已经多日不曾上朝,太后派人去请官家上朝,结果官家居然骂太后牝鸡司晨,太后气的直接卧病不起。”

童贯目光闪烁的站在赵佶身边,赵佶轻轻捻着一撮小胡子。

他才十六岁,只有下巴才有一点的小须,不过却是个大人做派。

“六哥素来稳重,怎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母后劳心劳力为六哥稳定局势,六哥不接受母后劳苦功高也就罢了,居然胆敢如此当众诋毁母后!”赵佶的声音极大,恨不能整个端王府的人都听到一般。

几日后,整个汴京都开始传出消息,官家对高太后出言不逊,身为人子,不孝忤逆,辱骂高太后牝鸡司晨。

而后又传出官家乃是妖邪转世。

也是因此,下凡的仙人这才拒绝辅佐官家。

而今官家在宫中更是变本加厉,穷奢极欲,荒Yin无度。

几个谏臣上书劝谏,居然被赵煦当朝棒杀,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着,赵煦就是如同纣王帝辛那样的昏庸暴君。

这时候几个大臣偷偷的进宫面见病榻上的高太后。

事实上这几年高太后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一直在还政于赵煦。

本来这一两年就能完全的交接了。

谁知道赵煦居然当众骂她牝鸡司晨。

如今在病榻上,又听朝臣说赵煦最近做的那些事,高太后的脸色越发的难看。

赵煦虽然不是她生的,可是从小就是跟在她的身边。

以前赵煦虽然有表示想要早日亲政,可是态度也都是温驯有礼。

这么最近会如此的失态暴虐,完全没有一个主君应该有的风范。

说他如纣王帝辛,那是抬举赵煦。

反正最近的赵煦所作所为就和昏君暴君没什么两样。

高太后也有点想废赵煦的想法。

……

后宫之中,如今的赵煦当真是有点神憎鬼厌。

就连昔日为他争的头破血流的妃嫔美人,如今都唯恐避之不及。

也只有皇后孟氏才敢来赵煦面前。

“陛下,这么迟了,还不去休息吗?”孟皇后走进房,看到赵煦还在批改奏折。

孟皇后自然是听说了赵煦最近的行为。

可是她实在是难以将眼前的赵煦和昏庸残暴结合在一起。

“皇后,你怎么来了。”赵煦招了招手,他对孟氏尤为喜欢,因为孟氏是他唯一能说的上话的人。

而这位孟皇后在历史中,也是个创造历史的存在,三次被废后,三次又被复立。

说她幸运,又倒霉透顶,可是要说她倒霉,她却因为被废后而躲过了滔天大劫。

“官家,最近臣妾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臣妾是不信官家会如此暴虐的,官家可还记得当初说要做一位明君?”

赵煦叹了口气:“朕知道,朕如何不知,最近的这些事,都是朕有意为之的。”

“陛下,您可知道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

“朕不是在自掘坟墓,朕是在自救。”

“为何?”孟皇后相信赵煦不是昏庸之辈,他不可能分不清情理。

“朕不要再坐这个皇帝,朕不要做个亡国之君。”

“什么!?”孟皇后头皮都要炸裂了。

她没想到居然从赵煦的口中听到这么耸人听闻的言论。

“陛下,如今国泰民安,你如何说出此等……此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她原本想说的是大逆不道,可是赵煦自己就是皇帝,能逆谁?

“皇后,你可还记得两年前给朕下战书,以燕云之地为局的那妖道吗?”

“自然是记得,难道我宋室要毁在他手中不成?”孟皇后惊疑不定的问道:“可是妾身闻言,自从那下了战书后,那妖道就不见踪影。”

“他并非是不见踪影,而是在偷天换日。”

“陛下,左右不过是跳梁小丑,何至于说出亡国言论?”

“唉……皇后,你不懂……你不懂……那燕云之地,早就是那妖道的囊中之物,就连那统帅三十万大军的颜祟也是他的人,那个战书赌局,其实就是个骗局,骗了朕数千万贯军资,又骗了数十万军民。”

“官家既然知晓了此事,何不及时止损?再通知大辽那边,然后双方合力将那妖道以及党羽铲除。”

“大辽……完了,大辽已经被女真打破了上京,耶律洪基逃到燕云之地,想寻求南院大王萧峰庇护,结果却被萧峰全部拘禁,成了阶下之囚。”

“即便如此,我们大宋只要稳住根基,也不用怕那妖道吧。”

“如今大宋境内,七八成的疆土城池的官员,早就已经被那妖道麾下偷天换日,如今朕能够驱使的兵马甚至不足万人,就连汴京的城防将军,都已经不听朕的旨意。”

“啊?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孟皇后吓坏了。

她也是知书达理,读过历史文章的,听说书中的灭族亡国,可是从未听说过用偷天换日之法,窃取大宝。

“陛下……这是真的?”

“那妖道虽然手段阴险,可是治世手段非比寻常,朕的探子回报,单是去年,那妖道治下岁入就已经达到十亿贯,是大宋的数倍有余,而且治下百姓个个富足,只要被妖道纳入疆土的地方,寥寥数月,就已经不思我大宋恩德。”

“难道……难道就再无回旋余地了吗?”

突然,房外匆匆跑来一个太监:“官家,不好了……端王带兵入宫了……”

“哈哈……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十一弟。”赵煦欢喜的不行,总算是能将摊手的山芋丢掉了,再怎么着,自己也不用当个亡国之君。

没过多久,赵佶就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六哥,你忤逆辱骂祖母,实乃大逆不道,又荒Yin无度,滥杀无辜,穷奢极欲,祖母特命我来此,请六哥退位。”

“好……我的十一弟,不愧是你。”赵煦差点没笑出声。

赵佶看着自己的六哥,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