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谎言成真:开局忽悠老子修仙 第35章

作者:十二月生肖

晋国只要控制了这些地方,就等于控制了整个草原最为核心的所在,接下来晋国只要建立无数个这样的点,就足以控制整个草原。

不过这注定也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相比于赵魏韩三家迁徙人口进入西伯利亚平原也不会低多少,毕竟相比于一望无际几乎没有人口的西伯利亚平原,这个时代的草原人口也不在少数。

匈奴,大月氏,东胡,娄烦,其大大小小的部落可以说没有一万也有着八千。

想完全掌握,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好在,晋国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若是能够晋级公爵,哪怕花费个百年的时间,晋国都愿意,虽说如今的爵位已经只剩下来名号,可若是再进一步,恐怕哪一个诸侯国都不愿意放弃。

只是爵位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册封之时是什么爵位,终其一生就是什么爵位,众人才没有了什么想法,如今当爵位可以升迁,这一下子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对此晋侯可是充满了动力的。

晋侯如此,赵魏韩三家也同样如此。

而此刻历史可以说在这一刻彻底发生了改变。

原本在这个时代,游牧民族虽然无法威胁到华夏,可华夏也几乎没有考虑过在草原扩张的打算。

直到战国时代,赵国,燕国才开始不断的朝着整个草原扩展。

可如今在这春秋时代,华夏却是拉开了对于草原扩张的序幕,赵魏韩三家更是将目光放于了西伯利亚平原之上。

一旦若是晋国完成,整个游牧民族威胁的存在恐怕将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北部有着赵魏韩,下方有着晋国,就算游牧民族最终脱离了掌控,被呈现犄角之势的他们,根本无法阻挡住华夏人的脚步。

当然这是之后的事情了,江晨给予这些,不过这是随手而为,于他而言,历史伴随着他金手指觉醒,就早已不重要了。

对拥有着神话整个世界目的的他来说,这如今的这一些变化,仅仅只是一些小小的前奏而已。

正如他轻易的改写了整个西伯利亚的环境一样。

以他的能力,想要改写华夏的历史,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他若是想,华夏轻松占领整个全球都能够轻松做到。

可这些相比于整个神话来说,那就不值一提了。

夕阳之上,车队在缓缓的前进,而此时离开晋国国都时间也已经过去了两月之久。

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一直朝着东北而行,终于在今日进入了燕国境内。

不过距离燕国国都还有着差不多月余的时间。

如今的燕国国都位于蓟,也就是后世北平所在之地,本为一方诸侯国,蓟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祁姓,尧的后裔。周朝初年,蓟国受到周天子的分封,重新建国,直到春秋中期,蓟国亡于燕国。

至燕襄公元年,上都蓟城成为燕国的国都。

燕国作为姬姓诸侯国,又灭了国祚延绵1000多年的蓟国,其拥有的记载,也同样是江晨期待的。

要知道晋国作为仅仅不过五百余年的国祚,其拥有的记载都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那么燕国拥有的又会有多少。

这让他离开晋国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朝着燕国而去,只是在如今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时代,又没有秦朝修建的直道,在洛邑前往晋国的道路还好,可从晋国到燕国的道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以至于两个月的时间,众人才终于离开了晋国的疆域,正式进入了燕国之中。

相比于晋国的天气,燕国的天气无疑就要相对寒冷一些,哪怕是在这个时代,燕国的天气都有种微微的刺骨之感。

不过好在从晋国出发,晋侯送了不少着装,足以满足通行的仆从,甲士,至于江晨等人,修行之中,这一点寒冷还并不算什么。

特别江晨如今他的修为已经距离炼精化气后期仅仅一步之遥,随时都可能突破进入炼气化神后期,外界环境的影响于他而言几乎是最小的。

两天睡不着了,全身痛,我感觉我有点悬了

第55章 快吃穷燕国了??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把他的弟弟封在了燕地为燕召公,后来通过不断向冀北,辽西等地扩张,灭了蓟国之后,建都蓟城

燕国在如今这个时期,甚至在未来的战国时期,由于远离华夏文明圈,华夏的诸侯也不怎么和它一起玩耍,偏居一隅的燕也享受了几百年的平静生活。

只是这一份平静之中,让此时的燕国几乎算是最弱小的。

甚至在一百多年前,燕国甚至差点被山戎所灭了,还多亏了当年的齐国协助,才保住了燕国的社稷。

这一点,当进入燕国境内之时,就更加明显的感觉到。

处于晋国之中,虽说晋国之人衣衫有些破旧,面色也有些拉簧,可却并没有遭遇到什么歹人,或者强盗之类的。

可进入燕国,踏入燕国的第二天,江晨就感觉到了有窥视的目光,只不过很显然,他这两百多车,上千名甲士,让那些人望而却步。

可这一种窥视却没有停下来。

直到进入燕国第十天,身影即将抵达燕国国都之时,车队的前方,后方直接汹涌了一堆人马出来。

一个个衣裳破烂,手持弓箭或是长矛,其数量竟然不下五千之众,将整个车队全部包围了。

随后故里呱啦的声音传来。

战车之上。

“先生小心,这些人恐怕是山戎。”

子产脸色不由一变,身影赶紧起身,脸上也在这一刻不由出现了一抹凝重。

而此时车队之中,一名名的甲士也在这一刻抽出了武器,进入了战斗状态。

“五千之众就敢包围我们,真不把晋国甲士放在眼里。”

江晨好笑的开口。

对于这个,他是没有太过担忧。

他手下可不仅仅只有姬晋给他的人马,还有着晋国的甲士,作为如今的诸侯霸主,晋国甲士的强大可不是燕国所能够比拟的。

山戎能差点让燕国灭掉,可打不赢晋国,哪怕他这里晋国的甲士并不多,那也足够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战斗很快爆发了,哪怕没有江晨等人的插手,一个照面之中,山戎数千人就已经被击溃。

五千多人直接逃跑了一大半,剩下来的几百人直接匍匐在了地上。

从开始到结束,战斗时间甚至不到半个小时。

没办法,一方面晋国甲士非燕国甲士所能比拟,另一方面如今的山戎也早非当年的山戎。

自从一百多年前,齐国出兵帮助燕国平定了戎狄,山戎直接就被打残了,到达如今也没有丝毫恢复的迹象,甚至越发衰落了起来。

面对着上千名全副武装的甲士,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甚至,这一战下来,江晨这一边仅仅有着十几人受了轻伤,连重伤之人都没有。

其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吾等休日一日,明日再出发。”

“耳你去照看一下伤员。”

江晨开口,随即下达了命令。

“诺!”

李耳应声,很快跑了下去。

而队伍也因此在原地停留了一天,直到第二天,队伍才继续前进。

不知道是否因为击溃了这一支山戎部,接下来的时间,江晨等人再也没有遭受到袭击。

哪怕是江晨一直感觉到的窥视之感都消失殆尽了。

一直抵达燕国国,一切都极为的平静。

而面见燕候也是极为的顺利。

燕候直接率领官员于新绛之外迎接了众人,表示了足够的尊敬。

而接下来的交谈更是愉快无比。

在江晨说来要求,燕候也是一口同意了下来,并没有任何拒绝。

而江晨等人也顺理成章的在燕国暂居了下来。

只是相比于晋国的条件,燕国的条件无疑就要差了太多,甚至有种不如之前周室的场景。

这倒不是燕候苛待了他们,还是此时燕国寒苦,与中原诸国真的没办法比,要不然当年燕国也不会被山戎击溃了。

如今虽然有点好转,可距离后世那战国七雄那还有着不短的距离。

当然对于这些此时的江晨完全不在意,或者说已经没有心思在意了,因为燕国的书籍比他想象之中多。

正如他所想,燕国作为姬姓诸侯,并且还继承了蓟国的一切,其拥有的典籍,甚至比晋国还多。

虽说大部分仅仅只是三代之时的记载,并非是三代之前的记载,可这依旧是他在后世,甚至在周室都很难获得的。

周室守藏室的确继承了夏商之时的传承,并且周室本身就是古老的邦国,其记载也不再少数,可顶不住两百余年前,那一场巨大的灾难所造成的灾祸。

历史的记载之中,只有短短的“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平王东迁。”可真正的损失也只有处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才知道。

如今周室之藏书,十之一二恐怕都不剩。

而相比之下,虽然燕国差点被山戎灭了,可终究没有被灭了,其记载保留的还比较完整。

江晨这一看就直接入神了。

相比之下,生活环境的差反而并不是他需要在意的。

而时间也在这一种翻阅典籍之中逐渐而过,在晋国他一看就是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而在燕国他一看时间就差不多三月的时间。

甚至三个月的时间,他都还未将整个燕国的书籍翻阅完毕。

只是,他没有翻阅完毕。

燕国上下,却快被江晨等人吃穷了。

没错就是要被吃穷。

诸侯国之中要说谁是最富的,齐国当之无愧,自从管仲变法之后,齐国享鱼盐之利,其经济之高诸国莫能比拟者。

而要说谁是最穷的,燕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特别如今燕国还没有退东胡千里的如今,其穷也是真的穷。

别看燕国疆域不小。

哪怕是这个时代,在诸侯国之中都算是大的,可顶不住地广人稀。

燕国鼎盛时期人口都不足二百万,如今人口能有个七八十万就不错了,别说和晋国比了,甚至和赵氏人口都差不多了,这么点人口,其国家可想而知。

江晨这接近两千余人,外加四百余匹战马,直接吃了燕国上下三个月,而且还得是最好待遇。

这样的消耗,直接让燕国直接有些扛不住了。/

我女朋友也烧到三十九度了,大概率阳了,第二更,晚上十点补,三天没睡觉了,我得休息下,新的一周求下推荐票,打赏,别让新书榜掉下去了,拜托了。

第56章 燕国是真的穷

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巅峰时期,自然不弱,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的强大。

被封在了北方边地,替周天子守护国门,守卫周朝北疆长达八百年。这八百年里,燕国承担着防御北方戎狄的重任,把北方凶悍的游牧民族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最强盛时期,全国上下带甲数十万,在和游牧民族的长期战斗中,战斗力杠杠的,打的让匈奴都害怕的东胡望风而逃,攻打高丽如入无人之境,还差一点灭了齐国。

可那是巅峰时期,不是现在的燕国,此时的燕国还在刚刚从山戎的袭击之中晃过神来,燕国别说和鼎盛时期比拟了,就算是和之前燕国相比都要逊色不少。

毕竟如今之燕国,还是靠着齐国才勉强保住了社稷。

两千多人,外加四百匹战马,人吃马嚼,自然就让燕国有些扛不住了。

此刻燕国的大殿之中,就产生了不小的争吵。

“国君,那一位的确是大贤,可我燕国贫弱,非供得起如此大贤,恐只有齐国这一种大国,才能容纳这样的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