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第247章

作者:我弯道超车最稳

  “小王万死不敢,圣上有何吩咐,就请直言,小王戴罪之身,无论圣上有何旨意,莫敢不从!”朴奎泰连忙道。

  “异鬼现世,令朕麾下大军损伤惨重,莽汗却借机而出,率领残部纵横莽原,袭击我大周诸军,抢夺莽民,一月时间内重新聚集了不小的声势,恢复了一些元气!”

  景皇缓声道:“此次北伐,大周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当然不能就此放弃,怎奈兵力孱弱,若大罗愿意助朕一臂之力,充当先锋直捣莽庭,就算不能一举覆灭北莽,也要再次磨掉他的爪牙!”

  “让我军为先锋!”

  朴奎泰心头一沉,暗道果然如此。

  景皇何等雄主,岂会真的一笔带过自己今日之错?

  不过,若能以一场战役,暂时磨平景皇心中的震怒,倒也还能接受。

  总不过十余万精锐大军罢了。

  休养十年,终能恢复!

  “怎么,你不愿意?”景皇见大罗太子跪而沉默,冷哼一声。

  “能为周朝效力,这是我罗国的荣幸,小王愿携麾下部族为圣上摘取首功!”朴奎泰叩首。

  “你的诚意朕已经看到了!”

  景皇微微颔首,旋即一笑道:“不过北莽势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你麾下区区十数万兵马,怕是不能担起先锋重任,此地距离大罗并不算远,不如你现在传信回去,再聚十五万兵马如何?”

  “什么!”

  朴奎泰身躯一颤,双眸圆睁,一股暴虐的情绪几乎瞬间自心底深处炸开,他双手插入冰冻的大地,紧紧攥拳。

  三十万兵马?

  这几乎是大罗一半以上的力量了。

  而且罗国少马,若要凑齐这么多战马,怕不是要把全国的马匹都征召过来。

  “小王领命,这就传信父皇!”

  朴奎泰心中纵然有何等暴虐的情绪,也只能咬牙应下。

  否则不过数年,大罗必将倾覆。

  “如此甚好,大罗若能鼎力相助,朕也可以安心返回盛京了!”

  景皇这才满意点头,他看了看站在身旁的姜离,眸光深处一抹精芒闪过,忽然回首,对身后一名眉眼间与他有六七分相似的年轻将领道:

  “烨儿,隆冬已至,我大周军士伤亡惨重,不宜久留莽原,但北莽余部却不能放任不管,你我父子二人都在莽原折戟,我也没有资格继续责罚于你了。

  “即日起,你继任北伐大统领之职,云景十七府皆归你统领,朕会留下二十万精锐大军,大罗三十万援军也由你统领,北莽一日不灭,你便一日不能归京。”

  景皇说罢,又看向姜离,“安莽王,莽州已是你的领土,愿你与烨儿联手并行,为大周彻底解决北莽之患,朕在盛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父皇赦免了我的罪责!”

  年轻将领十分意外,他本是戴罪之身,因姜玄洛失职导致西路军打败,被景皇免夺取了三省军政大权。

  随军征伐,不知何时才能积累到足够的功勋,洗去身上罪责。

  今日父皇突然赦免,对他委以重任,实在过于意外和突兀。

  “儿臣叩谢父皇宽容,司马烨定不负众望!”

  司马烨虽然惊讶万分,但还是第一时间站出,跪倒在地,叩谢圣恩。

  “圣上放心,有姜离一日,北莽绝不可能再起!”

  姜离也恭声领命。

  “安莽王?”

  城寨外,朴奎泰与大罗诸将领、金延宗、花霄道门人闻言,都是大惊失色。

  少年封侯,已是人间荣耀与权柄的极限。

  可姜离未满二十,更被景皇册封为王。

  安莽王?

  莽州之主!

  景皇司马屹到底想要干什么。

  异姓王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对君主的巨大潜在威胁。

  不止有一个朝代被异姓王推翻。

  甚至大周的前身烈国,就是被时任军马大元帅的大周太祖推翻的。

  景皇对姜离就真的这么信任吗!

  众人心思百转,但无论他们如何猜想,城墙上的少年,已是九州世界权柄最盛的几人之一了。

  少年安莽王!

  ……

  “自十七年前,我在此地遇到了北莽国师、道法第一人的公羊申,被他道法迷了心智铸成大错后,还是第一次亲临此地!”

  莽原北方深处,天地酷寒,即便是九州第一大湖,也在这种极寒的气温下,被彻底冻结。

  绵阳辽阔不知多少里的湖面,依稀可见湖水被风吹起的波浪轮廓被冻结在水面上,远远望去波光粼粼,好似还有湖水在流动一样。

  瀚海湖畔,战马嘶鸣,二十余万大周铁骑冒着风雪,出现在这片天地之中。

  连续一日的奔袭,军士们早已饥寒交迫、体力消耗严重,撑着最后一些力气,支起一座座兽皮帐篷,安营扎寨。

  役兵们端着铁锅来走到湖畔附近,试图用铁器凿开冰面,取水做饭饮马。

  但怎奈专司杂事的役兵们武脉境界不高,数百斤的气力狠狠撞击在冰面上,仿佛劈砍在了铜墙铁壁上一样,除了凿出一蓬蓬的冰碴外,湖面根本不为所动。

  姜离与千军候柳洪烈站在湖畔远望前方,见到役兵们艰难凿冰,心念一动,十道真气化形立时飞出。

  它们降临在湖面,双脚用力一跺,咔嚓咔嚓的巨响,接二连三在湖面上响起。

  厚约十数米的冰层就裂开了一道道的巨大裂隙,白雾般的水气轰的喷出,旋即便有莹莹流动的湖水,自裂隙中冒了出来。

  “咴”

  察觉到湖面水汽蒸腾,无数战马嘶鸣,争先恐后的冲到湖面,低头饮水。

  “饮马瀚海,开疆拓土,安莽王,你从军入莽、壮举无数,不知是多少大周将领毕生的愿望!”

  柳洪烈望见万马同饮瀚海水的壮阔景象,一时间也有些心潮澎湃。

  北伐之前,他虽雄心壮志,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大周铁骑能够堂而皇之的走到这片区域,肆无忌惮的饮马瀚海,而不必担心北莽大军的突袭反击。

  今次率军而来,却是乘胜追击北莽残部。

  此等荣光,为大周全体北伐军士共享。

  “安莽王!”

  “安莽王!”

  湖畔旁的大周军士们也同样望见了这样的场景。

  北地酷寒,却热血激荡。

  身为大周儿郎,他们有幸参与此次北伐,亲眼见证盘踞莽原千余年的北莽覆灭,不枉此生。

  众军士齐声喝喊高呼,声音激荡,在瀚海湖上一路传荡,不知被风卷到了多少里外。

  安莽王

  无双,雄哉!

第120章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翰难湖畔异类现身!

  “安莽王,莽汗被我大周数路军马围击半月,现已重新退缩回了北莽王庭,今次之战结束,你在大周的声望也将抵达顶点,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样层次的臣子,罕见少有!”

  韩海湖畔,白色水汽蒸腾,万马同饮,嘶鸣如风啸,万千军士振臂高呼安莽无双,千军候柳洪烈心中震颤,望向身旁的少年亲王,心中泛起一抹隐隐的担忧。

  “千军候担心我功高震主,今后会引来景皇的忌惮与猜疑?”

  姜离收回十道真气化形,转身看向体若神魔般高大魁梧的柳洪烈,淡笑道:“还是怕我未来起了不臣之心,割地自立?”

  “两者都有!”

  柳洪烈微微诧异,没有想到姜离如此坦率,他愣了愣,旋即爽朗大笑:“你与安莽的崛起就像是一个传说,你才被封侯多少时间,就已聚起这样的势力,若真的坐镇莽州,不出数年,绝对拥有可以与大周掰手腕的实力.

  “伱如今年少,心中自然不会存在过多的念头,可十年二十年之后呢?人心贪欲无穷,若我是你都不敢保证未来会不会对九州帝位产生念头!”

  “千军候倒也坦诚!”

  姜离笑了笑,没有再言。

  他望着瀚海湖面上的数十万匹饮水战马,眸光微闪。

  其实自景皇册封他为安莽王的时候,他就已经察觉到了景皇对他的忌惮与防备。

  在外人眼里,他年少封王,更被景皇收为义子,是天下的恩宠与荣光。

  但只有姜离自己明白,景皇将莽原全部赏给他,绝非奖励封赐,更是一道枷锁和催命符咒。

  帝王无情,自古至今皆是如此。

  莽原辽阔,东西纵横数万里,莽族大小部落无数,属民数千万。

  若能掌控在手,的确是难以想象的力量,执掌军政权柄,几乎与一方帝皇无异。

  但掌控一域与坐拥莽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北莽八大王族轮流接任莽汗之位,坐拥控弦铁骑数百万,可数百年间,始终未能真正踏过北境,纵马中原。

  莽地寒苦,只是保证属民存活,已是不易,岂有更多精力与力量,再做他想?

  更何况,姜离并非莽族,数千万莽民岂会轻易臣服?

  安莽十余万兵马,只怕要疲于奔命,不断镇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小规模暴乱。

  实力再难提升。

  更不用说,还有莽州地下的异鬼种族,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冲出,祸乱一方。

  半月前,景皇率领十余万伤部走出神境山脉,只留下二十万大周骑兵与三十万大罗军队,余下的六七十万大周军士,全部返回北地长城休整。

  姜离的安莽一部,加上四皇子司马烨统领的五十万周罗联军,旋即对莽汗的余部势力展开围杀。

  莽汗帐下的道武高手折损不大,但兵力却所剩不多,粗略估计,至多不超过二十万。

  异鬼现世后,也收拢了部分莽民,全部迁往北莽王庭附近。

  六十万周朝大军一路围追堵截,杀的北莽骑兵落荒而逃。

  但一路上遇到的北莽道武高手却并不算多,想来应该是全部退缩回了北莽王庭内。

  一旦真的抗不过大周的围困,便会与乱世六国遗族一样,率领精锐核心远遁,保存最后的火种。

  姜离麾下安莽军,只有八万之数,但真实战力却远超司马烨的五十万联军。

  可半月以来的战果,却并不丰厚,斩杀莽军不过数千。

  一直用兵如神的安莽王,也好似失去了气运与天道的庇护与加持,如无头苍蝇一般,在莽原上乱窜,一日前才堪堪赶到瀚海湖附近,与柳洪烈率领的十万联军汇合。

  柳洪烈对此并未生疑,若莽军真的这么容易追击,大周早在六十年前就消灭莽患、彻底占据莽州之地了。

  云空中响起一道尖利的轻鸣,一只碧隼穿过云层,降落在了柳洪烈的肩膀上。

  “四殿下与云乐公主率领的四十万联军,已经冲到了北莽王庭城下,护城大阵再次激发,随军的钦天监五官灵台郎目光北莽气象,大阵至多只能维持半月时间!”

  柳洪烈解下碧隼腿上的信筒,脸上浮现出惊喜。

  只要周罗联军能够熬过半月,一旦北莽王庭护阵破碎,莽王必败。

  有姜离的麾下的二十余头飞僵相助,北莽道武高手、神灵也只能败北退去。

  大周胜利近在眼前。

  “安莽王,你我两部兵马休整一夜,明天一早就拔寨而起,进军北莽王庭,这一次一定要将莽汗彻底击败!”柳洪烈高声道。

  “就按千军候的意思办!”

  姜离点了点头,辞别柳洪烈,返回安莽军的主帐之中。

  帐外声音嘈杂,兵甲撞击声、战马嘶鸣声、交谈声等等,相互交织,充满生机与活力。

  北莽即将覆灭,对于每一名大周军士而言,都是一桩百年难遇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