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12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微微摇头。

  他现在,也算是公众人物了。

  主要是因为手上的权柄太大,想要不引人注目都很难。

  沈老爷看了一眼李穆,无奈道:“原来世子早知道我要回来,刚才还装出一副诧异的模样。”

  “是知道你要回来。”

  李穆笑着说道:“只是不知道你为什么回来,以及是不是真的要回来。”

  “说起来,我心里倒是好奇得很,你在广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机会再说给世子听罢。”

  沈老爷释然一笑,开口道:“咱们先去吃饭。”

  就这样,沈毅跟随李穆一起出了门,两个人在福州比较出名的一家酒楼吃了顿饭,等到这顿饭吃完,沈老爷带着一身酒气回到杏园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已经申时了。

  此时的沈毅,已经喝了六七分醉。

  他以前是不会喝这么多的,以前的沈毅跟别人喝酒,哪怕是跟张简,也就最多喝个四五分醉,跟其他一些不太熟悉的人,更是能应付过去就应付过去。

  不过这段时间,他心里的确有几分不爽,正好借着这顿酒,消一消心头的郁气。

  沈老爷在蒋胜的搀扶下,晃悠悠的进了自己的卧房。

  卧房里点着灯,一个穿着一身鹅黄小衣的高挑女子,正在这间卧房里整理床铺。

  沈老爷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蒋胜并没有跟进来,他用手扶着门框,在这间卧房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吐出了一口酒气之后,沈毅自嘲一笑:“看来我的行踪,的确不是秘密,连婵儿姑娘都知道我今天回福州了。”

  叶婵这会儿刚把床铺铺好,她走到沈毅身后,用手轻轻帮沈毅揉着太阳穴,然后微笑道:“旁人神通广大一些的,可能能知道公子你的行踪,妾身不一样,妾身是买通了杏园的一个下人,才知道公子回来了。”

  沈毅闭上眼睛,享受这位叶家大小姐的服侍,不再说话了。

  叶婵按了会太阳穴之后,又给沈毅捏了捏肩膀,轻声道:“公子在广东差事不顺利么?”

  沈老爷睁开眼睛,回头看了一眼叶婵,又吐出了一口酒气。

  “你太聪明了。”

  叶婵轻声问道:“公子不想妾身聪明么?”

  她搬了把凳子,坐在了沈毅面前,借着烛光,盯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钦差,轻声道:“那妾身以后就笨一些。”

  沈毅哑然失笑。

  “我不在福州这两个月,福州商会如何?”

  “还算顺利。”

  叶婵轻声道:“除了公子当初收服的十五家人之外,已经有一些其他的福州商户,想要加入福州的商会了。”

  “这样经营下去,只要足够大,将来自然是不愁挣钱的。”

  沈毅“嗯”了一声。

  “顺利就好。”

  叶婵闻了闻沈毅身上浓重的酒气,她微微叹了口气,走到沈毅旁边,拉着沈毅的衣袖:“公子,你喝太多酒了。”

  沈老爷微微摇头:“不碍事。”

  叶婵扶着沈毅,轻声道:“我扶公子上床歇息罢。”

  沈毅自己站了起来,在叶婵的搀扶下,坐在了床边上,他看了一眼叶婵,问道:“婵儿姑娘今晚在这里住么?”

  “嗯。”

  叶婵微微低头,咬了咬嘴唇:“商会里的其他人,估计也知道公子回来了,今夜妾身留在这里会好一些。”

  沈毅闻言若有所思,看了看这间卧房的地板。

  叶婵顿时脸色通红。

  因为地板上,没有再打地铺。

  也就是说,两个人只剩下一个铺盖了。

  叶大姑娘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天气凉了……”

  “妾身怕冷……”

  ……

  一转眼,沈毅已经回福州三天时间了。

  这三天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杏园里待着,只抽了一天时间去巡抚衙门见了程廷知。

  本来是应该去福州卫看一看的,但是福州卫在琅岐岛,距离福州城太远,沈老爷现在没有了什么心气,便没有动身赶去琅岐岛,而是派人通知凌肃,让他进城见自己一面。

  不过琅岐岛距离福州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来一回也需要时间,沈毅只能耐心在家里等待凌肃登门。

  不过凌肃还没有等到,沈毅却等到了另外一位客人。

  这客人皮肤白净,穿着一身寻常罗衣,他到了杏园门口之后,很快就被蒋胜请了进去,然后在杏园的客厅里见到了沈毅。

  见到沈毅之后,这人立刻弯下了腰,恭敬低头道:“沈学士。”

  沈毅拱手还礼,笑着说道:“孙公公怎么来了?打哪来的?”

  这人正是紫衣太监孙谨。

  孙谨微微低头道:“回沈学士,我从泉州府来的。”

  沈毅落座之后,示意孙谨也坐下来说话,等孙谨也坐下之后,沈老爷想了想,问道:“泉州府那边情况如何,市舶司顺利否?”

  “都顺利,泉州的市舶司已经基本上落成了,很快就可以运转起来。”

  孙谨看向沈毅,叹了口气:“正因为如此,所以咱家要动身去广州府了。”

  沈毅眨了眨眼睛。

  “孙公公,没记错的话,泉州府想要去广东的话,似乎应该南下,而不是往北到福州来。”

  “咱家此来,是特意为了见沈学士一面的。”

  孙谨喝了口水之后,抬头看向沈毅,微微叹了口气:“咱家大半个月前,就收到了宫里高公公的吩咐,让咱家弄完泉州市舶司的事情之后,即刻动身去广州府,建立广州市舶司。”

  “泉州的事情耽搁了一些,紧赶慢赶,终于该忙的事情都忙完了,前几天咱家正准备去广州府,突然又收到了高公公的书信。”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沈毅,然后缓缓说道:“沈学士,高公公吩咐,让咱家尽量带着沈学士一起南下广东。”

  唔……

  听到孙谨这句话,沈毅就自己明白了他的意思。

  宫里的那位大太监应该是在劝架……

  他想要调和沈毅跟皇帝之间的小摩擦。

  孙谨微微低头道:“高公公说,沈学士只要回广东去,今年回建康之后不管管见到谁,都是好说话的。”

  “广东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定型了,现在谁去,都没有太大的用处。”

  沈老爷微微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我去一趟,也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还是……”

  沈毅面色平静。

  “还是不去了罢。”

第七百零九章 冬来将返

  孙谨叹了口气。

  他坐在沈毅面前,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微微低头道:“沈学士,咱家这么说你可能会有一些误会,高公公让咱家来见沈学士,完全是没有任何恶意的,更没有要逼迫沈学士做一些什么事情的意思,高公公想要……”

  孙谨想了想,开口道:“说句不太恰当的话,是想让沈学士与朝廷和解。”

  孙谨毕竟是内廷的太监,因此他没有说让沈毅去跟皇帝陛下和解,而是用朝廷代指。

  毕竟没有皇帝跟臣子和解的说法,因为臣子一旦跟皇帝生气,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就已经是“不忠不孝”了。

  沈老爷微笑摇头:“孙公公,高公公可能误会了,我从广东回来,并不是因为什么事情生了气,而是那边实在没有待下去的理由了,不管是市舶司还是广州卫,我都已经安排妥当,孙公公南下之后,年前是一定能够办好市舶司的。”

  “因为那边的事情了了,我才从广东离开。”

  沈老爷无奈道:“之所以离开的这么着急,是因为我跟广东的水土有些犯冲,上次刚到广东去,便生了一场重病,高烧四五日才退下去,差点便死在那里了。”

  “所以安排好了那边的事情之后,我才赶紧回了福州休养身体。”

  沈老爷神色很是正经:“身为大陈的臣子,能为朝廷办事,是沈某的福分,如何能与朝廷置气?”

  见沈毅这么说,孙谨也没有了劝下去的理由,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咱家就不劝沈学士了。”

  他站了起来,开口道:“咱家还要赶去广州府办差,不打扰沈学士了。”

  沈毅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时间已经接近晌午,沈老爷有些诧异:“孙公公不在福州歇脚两天,这就走?”

  这个时代因为官道不平整,再加上在路上的时间非常长,赶路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沈毅这种年轻小伙,都会在路上病倒,而有很多人,都是死在路途中。

  历史上很多名人,便是这么个死法。

  像孙谨这种宫人,虽然不能说是残疾人,但是毕竟不健全,而且因为“录取”的时候手段不怎么卫生,不少宫人是会落下一些毛病的。

  而他刚从泉州赶路到福州,停都不停就要离开,这份“事业心”,着实让沈老爷有些诧异。

  孙谨微微低头,缓缓说道:“咱家在陛下那里,说过今年一定把市舶司弄好,如果今年弄好,明年春天,咱家就能回京缴旨了。”

  “到时候身上的千斤重担卸去。便能轻松不少了。”

  沈老爷颇为感慨的看了一眼孙谨,微笑道:“孙公公这一次立下大功,将来市舶司全部建成,公公回到建康的时候,即便不能执掌内廷,恐怕也会成为高公公的副手。”

  “这都是借沈学士的光。”

  孙谨规规矩矩的拱手道:“无有沈学士理清地方上的关系,咱家等恐怕还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现在,一个市舶司也未必能够弄成。”

  “互帮互助。”

  沈毅一边送孙谨出去,一边微笑道:“本来想请公公吃顿饭的,公公如此勤勉,这顿饭倒是吃不成了。”

  “咱家这是没有办法。”

  孙谨抬头看了一眼沈毅,目光里全是羡慕,他微微低头叹了口气:“咱家要是沈学士这种两榜进士,也不用这么拿命去拼。”

  说完这句话,他对着沈毅拱了拱手,带着一众太监转身离开了。

  沈毅目送着这几个太监远去,心里微微有些感慨。

  他认识的所有人里,反倒是数这位孙太监做事情最认真,最使力气。

  将来,这个孙谨在内廷,一定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孙谨,跟沈毅的关系其实不错。

  两个人从邸报司就开始合作,到了市舶司还在合作,算是老相识了。

  事实上,认识沈毅的太监,跟沈老爷的关系都不算差。

  这主要是因为,沈毅没有一些这个时代特有的偏见。

  宦官这种畸形的时代产物,尽管大部分宦官都是被命运捉弄,或者太穷或者太苦,或者因为其他种种原因进入宫里,同时他们也没有怎么作恶。

  但是宦官这个群体的名声就是不太好。

  一方面是因为宦官之中的一些“同事”们表现的太优秀,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天然歧视。

  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不管脸上什么表情,嘴里怎么说,心里或多或少都是会歧视这些太监们的。

  这种歧视,一定会通过某个眼神,某个表情,甚至某个姿势,被这些天生心里敏感的群体感知到,因此太监们一般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混,对外人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但是沈毅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在他看来,这些太监们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以另一种方式,在努力挣扎而已。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