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29章

作者:漫客1

  他咬了咬牙,低声道:“因为皇上,未必能看得到解决问题的那天了。”

  听到这话,赵楷勃然变色。

  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因为周元朗这番话,太过胆大,太过大逆不道!

  要知道,帝座上那个人,可是大齐三十多年的皇帝!

  任谁看来,永平帝都是不可忤逆的存在。

  而周元朗此时,已经没有把他当成不可亵渎的皇帝,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将死的,可以欺骗的老人!

  这是何其大逆不道!

  周元朗低着头,不敢去看赵楷的脸色,而是继续说道:“殿下,皇上少年嗣位,即位之初,大齐国力愈见强盛,南人在大齐面前,只能战战兢兢,俯首称臣。”

  “如今,南人却已经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皇上,绝不能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去见列祖列宗。”

  “这个时候,至少要有个人,能让他看见解决问题的希望……”

  说到这里,周元朗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本奏书,开口道:“殿下,这是下官写的平南十策,殿下您看一看,记熟之后,再誊录一份,密奏皇上……”

  赵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这份文书,翻开第一页。

  平南十策,写的非常漂亮,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文采不俗。

  他细细看了一遍。

  这份策书里,建议皇帝先南后北。

  具体的条陈是,第一策,在建康宣扬南朝大将军袁渡旧事,以让南朝人心惶惶,离间南朝君臣。

  第二策,调禁军南下驱赶淮安军,以平淮河。

  第三策,新建大齐水师,以控制淮河。

  第四策,整顿大齐军队,重建骑兵。

  第五策,轻朱汉之别,唯才是举……

  十条奏陈,条条合情合理。

  到第十条做成的时候,大齐已经可以南下牧马,北上扫敌,无敌于天下。

  这份奏陈最后写道。

  “此十策事毕,则大齐恢复列祖列宗之雄威,无敌天下不远……”

  不要说别人,哪怕是赵楷,看到这份奏陈,也颇觉得有些热血沸腾。

  他默默看向周元朗,感慨道:“乃父庸庸,不想周公子却才学惊人。”

  周元朗低着头。

  “殿下谬赞,下官所学,不如家父多矣。”

  赵楷闷声道:“说你比你爹强,你就是比你爹强,你们汉人,总喜欢父父子子那一套。”

  说完这句话,赵楷看了看手里的文书,目光幽幽。

  “除此之外,周公子还有何以教本王?”

  “自然是有的。”

  周元朗低着头,不慌不忙的说道:“殿下,岐王殿下监国,大齐各地当乱象丛生,现不祥之兆。”

  “最好,能有天降雷火……”

  从天人感应以来,皇权便与神权有了一些交互,比如说天降祥瑞,或者天降灾祸,都会与皇权联系起来。

  而所谓天降雷火,就是打雷劈中了殿宇,引发了大火。

  这种火,最好是烧在宫里,那便是天大的不祥。

  赵楷眉头大皱,摇头道:“这些小手段,不可能瞒得过清净司,你想的太简单了。”

  “殿下,这些事情,没有必要瞒着清净司,相反,正要让清净司看到。”

  他抬头直视赵楷,声音铿锵有力。

  “否则,皇上怎知殿下手段?”

  “此时我大齐。”

  周元朗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正缺一位有能力,有手段的新君!”

第一千零七章 厚此薄彼

  北齐三皇子监国的消息,很快从燕都流传了出去,并且通过内卫,传到了徐州城里。

  这个时候,沈毅已经大开城门十几天时间了。

  半个月时间,周世忠自然不可能忍得住,这半个月时间里,征南军一共进攻过徐州城五六次。

  不过淮安军用兵灵活,齐人人多他就关闭城门,齐人人少,淮安军将士还会主动出城迎敌。

  这半个月时间中,只薛威自己,就带兵出去杀了两阵,杀敌二三百人。

  这天,沈毅还在知州衙门之中,处理一些军务,蒋胜领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中年人,到了沈老爷面前。

  “公子,内卫的信使。”

  这中年人也立刻对沈毅抱拳行礼:“见过沈侍郎!”

  沈毅抬头看了看,随即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问道:“信使从哪里来?”

  这中年人低着头,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两只手递在沈毅面前,开口道:“回沈侍郎,卑职从燕都来。”

  沈毅若有所思,起身接过这份文书,问道:“燕都出了什么大事?”

  “是。”

  他低头道:“大概十天前,齐人皇帝下诏书罢政,同时命三皇子赵隶,进议事堂监国。”

  “此时,整个燕都,都默认了那位三皇子,将会是北齐的新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道:“本来这个消息,前几天就应该传到徐州城里,只是齐人最近一段时间,围徐州围的十分严密,连续好几天都有战事,卑职等一直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进城。”

  “直到今天,才把消息送到徐州城里。”

  沈毅接过这份内卫的文书,打开认真看了一遍之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才抬头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消息么?”

  “再有就是。”

  这中年内卫低头道:“北齐永平帝在罢政之前,下了最后一道旨意,命令北齐边将图远返回燕都,图远回到燕都之后,似乎是进宫见了永平帝一面。”

  “这是永平帝见过的,最后一个北齐臣子,这个图远见了永平帝之后,似乎没有再返回北边。”

  “燕都城里有传闻说,他要到淮河来接手周世忠的职位,不过内卫还没有寻到确切的证据佐证此事。”

  沈毅想了想,问道:“这个图远,有详细情报么?”

  中年人叹了口气,低头道:“沈侍郎,内卫是有这人的情报的,但是没有来得及整理,没有带进徐州,卑职跟您说一些简单的。”

  他停顿了一番,然后继续说道:“这人是朱里真人,这一代朱里真人当中少见的悍将,四十岁出头就已经在北边领兵了,十余年时间里,一直在跟鞑靼人打交道。”

  “今年五十二岁。”

  “颇为凶悍。”

  “有传闻说,这人喜吃人……”

  听到这里。沈毅挑了挑眉。

  “吃人?”

  “嗯。”

  这个内卫的信使低头道:“烤熟了吃……”

  沈毅闻言,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不开化的畜生。”

  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之后,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始在心里盘算。

  这个当口,永平帝把这个北疆边军主将调回来,那么就意味着,北齐暂时已经与鞑靼人成功“和谈”了。

  而这个图远,不出意外的,应该就是来替代周世忠的。

  因为对于北齐来说,现在他沈某人,才是第一号心头大患,甚至齐人放下脸面,不惜送出一个公主去与鞑靼讲和,目的就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淮河沿岸的敌人。

  想到这里,沈毅站了起来。

  “有发现齐人军队大规模调动么?”

  这内卫的信使苦笑道:“沈侍郎,这个卑职真不知道,卑职只负责送这一份情报过来,如果齐人有大规模兵力调动,内卫的同僚们,应该正想办法送进徐州城里来。”

  沈老爷默默点头,自己琢磨了一番。

  “蒋胜。”

  片刻之后,沈毅开口说道:“带内卫的兄弟下去休息,好酒好菜招待。”

  蒋胜连忙低头,带着这信使下去了。

  而沈毅,一个人在书房里默坐了片刻,随即派人知会凌苏等一众将领,吩咐他们,多加几分小心。

  不过,沈毅并没有让他们关闭徐州四门。

  因为淮安军,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

  与此同时,在徐州城东边的征南军大帐里,一个须发茂盛的大汉,手持圣旨,站在了周世忠面前。

  周大将军脸色不太好看,不过还是毕恭毕敬的跪了下来,接迎圣旨。

  这大汉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周世忠,先是咧嘴笑了笑,然后把圣旨大咧咧的念了一遍,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周世忠,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周将军,皇上对你丢了徐州之后,又踟蹰不前,畏战怯战的行为很是不满。”

  “自今日起,本将便代替周将军,掌管征南军军务。”

  他绷着脸,开口道:“周将军可有什么话想说?”

  周世忠这会儿已经站了起来,他对着眼前这个同龄的汉子抱了抱拳,开口道:“既然是朝廷的诏命,周某自然从命,只希望图将军能善待征南军将士。”

  “周某明日,便自缚上京,向皇上请罪。”

  被周世忠称为“图将军”的,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常年统领北疆边军的大将军图远。

  也是这一代朱里真人当中,最为出彩的将领。

  不过图远所在的图家,在朱里真人之中的地位不高,相比较郎家,佟家那种朱里真“老家儿”们,要差的很远,因此图远这么多年,也只能驻守边疆,没有办法进入燕都的核心圈子里。

  听周世忠这么说,图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周将军这话从何说起?皇上从没有说就要治你的罪,你也没有必要去燕都请罪。”

  “兄弟来之前,跟皇上给你请了职,之后一段时间,周将军就委屈委屈,在本将身边做个副将如何?”

  能在边疆领兵多年,图远自然不是什么蠢人。

  他心里很清楚,周家人经营征南军,已经两代人时间,早已经根深蒂固。

  他这种初来乍到,如果没有周世忠“辅佐”,那么不管他再如何凶蛮霸道,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掌握征南军,更不可能将征南军投入战场。

  事实上,永平帝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动周世忠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周家在北齐的地位,虽然没有淮河水师赵家那么超然,但是也隐约成为了“周阀”。

  只不过北齐先前国力一直远超南陈,导致征南军的地位,远不如淮河水师。

  周世忠闻言,心里明白。

  如果他不点头,那就真的要槛送京师了。

  想到正在燕都奔走的儿子周元朗,想到燕都的家里人,周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对图远低头抱拳。

  “末将见过图将军。”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