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56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回头,与沈章说了几句话,询问了一下老人家的近况。

  老人家今年一年,大半时间都在江都老家,陪着大哥沈徽,只是临近过年,再加上小媳妇要生产了,才回到建康。

  说了几句话之后,沈章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萧瑟:“你大伯,估计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江都的大夫说,最多就是一年半载……”

  沈毅闻言,若有所思。

  想了想之后,沈毅并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与他们一家同乘的陆安世,低头笑道:“恩师,您想好了没有?是任国子祭酒,还是来建康办学。”

  “渊儿明年差不多可以蒙学了,您要是来建康办学,我们家私塾先生都不用找了。”

  陆夫子听出了女婿在跟自己开玩笑,他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老夫这一大把年纪了,不太想出仕,而且我这个脾性,容易得罪上官,还是不做官为好。”

  “不过趁现在还能动弹,也的确想在建康办一座甘泉书院。”

  老人家看了看坐在龙辇上的沈渊,轻声道:“这孩子,一出生就是显贵人家,子恒你立下这样的大功,又得了爵位,他将来更是贵不可言,要是不好好教他,说不定就会出什么问题。”

  “开春之后,老夫便在建康办学,到时候让渊儿跟在我身边,我来替他开蒙。”

  陆夫子是正经的江南大儒,等闲举人都没有办法拜入他的门下,更不要说是开蒙的童子了。

  他这个外公,能亲自给沈渊开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夫妻俩闻言,都是欢喜不已。

  一家人说话的功夫,辇驾便已经进了皇城,一路到了集贤殿门口才停下来。

  今日,皇帝便是在这集贤殿里设宴,替江都伯沈毅庆功。

  等到皇帝,沈毅一家以及文武百官都到场的时候,酒席已经几乎准备妥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陆若溪并不与百官同席,她与沈渊一起,被皇后娘娘请到了皇后宫里吃饭。

  进入到集贤殿之后,皇帝坐在主位上,沈毅则是被安排在皇帝右首第三席。

  大陈以左为尊,也就是说,沈毅现在坐在朝廷第六把交椅上。

  在他前面的,是中书五位宰相。

  这个排位,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因为沈毅,被排在了大九卿前面。

  他现在,虽然圣眷正隆,而且受封江都伯,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个三品官,排在一众二品官前面,显然不太合理。

  沈老爷起身推辞,却被皇帝坚持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沈毅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

  等到众人统统按照座次落座之后,皇帝满面红光,开口说道。

  “诸位,此次能够光复南直隶,朕心甚喜。”

  “朕欲大赦天下。”

  “免淮河以北诸州府赋税三年。”

  “于明年,开恩科取士。”

  “诸卿以为如何?”

  宰相崔煜,站了起来,低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等大事,除开恩科以外,还宜设坛祭天,太庙祭祖,以慰历代先帝在天之灵……”

  听到他这句话,所有人都面露异色。

  因为崔煜这个人,常常跟沈毅过不去。

  现在这个提议,却明明是让沈毅涨脸。

  众人之中,唯独沈毅微微皱眉。

  因为徐州诸府,明年还有大仗要打。

  万一明年战事不顺利,今年祭天祭祖,就会让皇帝陛下颜面尽失。

  到时候,他也会受到牵连。

  捧的越高,摔得越惨。

  皇帝抚掌笑道。

  “崔相所言,甚合朕心。”

  “钦天监合算吉日。”

  “朕要祭天祭祖。”

  他看向沈毅,微笑道:“等沈卿取回泰山,朕便去泰山,封禅祭天,祭告天地神明。”

  文武百官,包括沈毅在内,都齐齐低头。

  “陛下圣明……”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天子讨饼

  封禅泰山,算是千古一帝的达成条件之一了。

  皇帝能说出这句话,很明显,现在的洪德皇帝,已经准备名垂青史,千古一帝了。

  这种时候,自然没有人敢扫皇帝的兴,统统都得捧着皇帝。

  一场庆功宴推杯换盏,沈毅作为仅次于皇帝的第二主角,不少大官都过来跟他敬酒,然后说上一两句吹捧的话。

  如果是寻常人,这个时候早已经飘飘然了,毕竟少年得意,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翘尾巴是正常的,不翘尾巴才不太正常。

  不过沈老爷的定力还是有的,基本上能够把持得住,只是一一微笑回应。

  到最后,中书五位宰相都准备来给沈老爷敬酒,沈毅见状,直接站了起来,端着酒壶到五位宰相面前,一一敬酒。

  五位宰相里,崔煜自然被他放在了最后面。

  “下官来敬崔相酒。”

  沈老爷端着酒杯,满脸笑容。

  崔煜只是微笑着看了沈毅一眼,并没有端起面前酒杯,开口道:“沈爵爷功勋卓著,崔某如何当得起?”

  “沈爵爷且回去,稍后崔某去敬爵爷。”

  沈毅皱了皱眉头,然后默默将手中酒杯里的酒,倒在了脚下,神色平静:“不敢当,崔相既然不给面子,那就不必再喝了。”

  往地上倒酒,有些祭祀亡人的味道,崔煜被沈毅这个动作气的面色一白,随即又不太好发作,只能闷气,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用修养压下怒气。

  帝座上的皇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番之后,也拿起自己桌子上的金杯,让高明倒满酒之后,离座走到崔煜面前,看着闭目不语的崔相公,神色平静。

  “崔相好大的威风,沈毅的酒不喝,不知道喝不喝我的酒?”

  他刻意没有用“朕”字,是想看看闭上眼睛的崔煜,能不能分辨出自己的声音。

  崔煜猛地睁开眼睛,有些狼狈的从位置上轱辘一下滚到了地上,跪地叩首:“臣惶恐……”

  皇帝依旧面色平静,微笑道:“宴会敬酒,有什么不敢的。”

  “起身,喝酒。”

  崔煜狼狈爬了起来,两只手举起酒杯,小心翼翼的一饮而尽。

  而皇帝陛下端着这杯酒,并没有喝下去,而是潇洒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皇帝与宰相的“互动”,自然会被绝大多数人关注,这一幕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宰相谢旻看了看一旁宰相岳谦,跟岳相碰了一杯酒,哈哈一笑,仰头一饮而尽。

  岳相也笑眯眯的喝了下去。

  两个宰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但是其中的意味,已经不言自明。

  崔某人用力太猛,有些出格了。

  官场上就是这样,有时候一杯酒,一句话,乃至于一个眼神,就能决定太多太多的事情。

  这也是许多人,沉湎官场学问,不能自拔的原因。

  而沈毅,虽然在这种场合不至于吃亏,但是其实不太愿意在这种学问上耗费心神。

  相比较来说,还是算计敌人,更有趣一些。

  不管是算计北边的敌人,还是建康的敌人,都是如此。

  一场午宴,很快进行了七七八八,皇帝让人把沈家一家人送回了家里,却把沈毅留了下来,君臣二人一前一后,一齐进了甘露殿。

  到了甘露殿里,皇帝整个人看起来都放松了不少,他斜靠在软榻上,抬着眼皮看了看高明。

  “给沈卿赐座。”

  高太监立刻点头,搬了把椅子,放在了沈老爷身后。

  沈毅也没有拒绝,道了声谢之后,便坐了下来。

  皇帝伸了个懒腰,这才看向沈毅,笑眯眯的说道:“去年这个时候,你跟朕说,想要在淮河战场上找找机会,想办法越过淮河去。”

  “朕当时以为……”

  沈毅微笑道:“陛下以为臣在吹牛。”

  皇帝点头:“不错,朕当时觉得,不太现实。”

  “不过……”

  皇帝轻声道:“后来骆勇回来,告诉朕,你在洪德十年年关的时候,就往徐州埋了人。”

  “到现在,差不多三年了。”

  “才有今日光复南直隶之功。”

  沈毅面带笑容,开口道:“陛下或许不记得了,臣当年在建康崭露头角,是因为那几首依依北望的诗词,既然臣早有此念,提前布局埋线,自是应该的。”

  “记得,怎么不记得。”

  皇帝悠悠的说道:“春风又绿江南岸。”

  他看向北边,仿佛看到了遥远的燕都,李家的祖地,叹了口气:“明月何时照我还。”

  感慨了一番之后,皇帝才看着沈毅,问道:“沈卿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洪德八年。”

  沈毅面色平静道:“邸报司布局出建康的时候,臣就让邸报司在北边开始埋线了,那个时候,臣还与陛下汇报过这件事,不过当时邸报司还不起眼,陛下应该不记得了。”

  皇帝想了想,的确想不起来了。

  沈老爷继续说道:“那时候,臣部署了邸报司八个小组,让一部分邸报司的人潜伏到了北边,不过并不从事情报方面的事情,只是给他们钱财,让他们在北边落地生根。”

  “洪德十年年关,臣派第八组组长林生北上,也是让他接管这部分已经埋了两年多的线。”

  “当时,这些线还很散乱,不成系统,但是一部分已经在当地生根,有了一些势力。”

  “因此,林生后来才能借着这些地方上的势力,把自己的身份坐实,不至于露出马脚,并且依靠钱财,成功靠近了徐州知州潘茂。”

  皇帝摸了摸下巴,问道:“取了潘茂的外甥女?”

  沈毅没有否认,低头道:“是。”

  皇帝轻声道:“这个林生,前些日子回来的时候,朕召见过他,他并没有提起那个齐人女子。”

  “那女子已经死了。”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声音低沉了一些:“得知林生身份之后,自缢而死。”

  皇帝“唔”了一声。

  “这事,朕还真不知道。”

  这位大陈天子,摇头感慨:“倒是个刚烈的女子,可惜了,不如把她带到建康来,给她个安生。”

  皇帝说这件事他不知道,也就是说,其他的事情,他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了。

  沈毅低头道:“陛下,这齐人女子之死,有苦肉计之嫌,因此……”

  “林生已经自请退出邸报司,他是秀才出身,今后想当个文官。”

  皇帝闻言,有些诧异:“这苦肉计之嫌,是沈卿自觉,还是林生主动提出来的?”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都有。”

  “不过,林生这一次,功劳卓著,而且那女子之死,对他刺激极大,的确不太适合在邸报司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