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78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微微摇头:“我向来不喜欢什么仪仗,我出去看看,师兄跟我一起么?”

  张简点头,轻声道:“你不是跟我说过么?这位孙公公,多半已经是内廷内相了,你跟他拿拿架子还行,我却不能跟他拿架子。”

  他笑着说道:“咱们一起出去,见一见这位孙公公罢。”

  沈毅点头,他先一步跳下马车,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跟朱镇谈话的孙谨,这个时候姜明已经回到了队中,对着沈毅微微低头道:“沈叔,是宫里的人。”

  “我听到了。”

  沈老爷拍了拍姜明的肩膀,哑然一笑:“你小子,还是这么活泛,身上有伤都不踏实。”

  姜明挠了挠头:“早已经大好了,我说我要留在大同,您非不愿意……”

  沈毅摇了摇头:“再不回去,你大父要来找我问罪了。”

  说完这句话,沈毅与张简一起,大步朝着孙谨走去,还没有等沈毅靠近,孙谨便立刻躬身上前,作揖行礼:“奴婢拜见沈侯爷。”

  沈毅连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孙公公如今平步青云了,哪里能这样拜我,应该我拜孙公公才对。”

  沈毅这话说完,一旁的张简便对着孙谨微笑拱手,只是没有低头。

  “山东布政张简,见过孙公公。”

  孙谨微胖的脸蛋连连摇头,摆手道:“可不敢,可不敢。”

  他看着沈毅,又看了看张简,开口道:“侯爷,张相公,陛下得知你们今日到建康,一早就让奴婢们准备了,一会儿等你们离建康进了,朝臣们便会出城迎你们。”

  沈毅回头看了看张简,有些苦恼:“果真来了。”

  张简笑了笑,对孙谨说道:“孙公公,朝廷里的诸公,多半是迎沈侯爷的,下官就不参与了,下官这就自己独行进城,等明天一早,再进宫面圣。”

  孙谨连忙摇头:“张相公,陛下明诏,让你们二人一起进城,接受百官迎接。”

  沈老爷哈哈一笑,看向张简:“师兄也逃不掉。”

  张藩台苦着个脸,然后抬头看了看天。

  “子恒,这会儿已经巳时了,等咱们到建康城门口,估计已经下午接近傍晚了。”

  沈毅也反应了过来,他看着孙谨,问道:“孙公公,天子下午出城,是不是不太妥当?是不是我与张师兄在城外住一晚上,明天一早抵达建康城下如何?”

  “陛下说了,不碍事。”

  孙谨笑着说道:“您二位只管往前走就是,朝廷因为侯爷您回建康的事情,已经议了好几天了,这会儿保证给您安排妥贴。”

  说罢,他对着沈毅拱手道:“奴婢这里先恭喜侯爷凯旋,奴婢还有事情安排,先告别二位。”

  沈老爷面色严肃,正色道:“孙公公再一口一个奴婢,咱们之间的交情,可就没法说了。”

  沈毅虽然不在建康,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高明已经退到二线了,这会儿不说跟这位内廷的大太监打好关系,至少不能让人家姿态太低。

  不然,将来没法处了。

  孙谨犹豫了一下,这才微微低头:“侯爷您慢走,我先去安排沿途事宜。”

  沈毅这才微笑点头,他也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恭喜孙公公。”

  孙谨连忙低头:“不敢,不敢。”

  说罢,孙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由骑上马往回奔了。

  看着孙谨远去的背影,张简若有所思,笑着说道:“这位大太监,似乎比高公公,谦逊了不少。”

  “毕竟日子不久。”

  沈毅淡淡的说道:“再加上我现在功劳重,他才对我恭敬,将来是个什么模样,现在谁也不好说。”

  “毕竟日久才能见人心嘛。”

  说罢,沈老爷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马车,然后摇头道:“朝廷在前面等着,咱们也不好再慢慢悠悠的坐马车进城了,还是换马罢。”

  说到这里,沈老爷叹了口气:“按理说一场战事完全胜利,才能算是凯旋,才有可能被百官迎接,如今北伐战事未竞,我已经被迎接两次了。”

  “北伐可不是一场战事。”

  张简拍着沈毅的肩膀,微笑道:“照我说,迎你十次,也是应当的。”

  沈老爷没有接话,众人都换上了马匹,骑马奔向了建康城。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建康城外十几里的地方,众人又换了一身新衣裳,骑马到了建康城外十里。

  洪德天子,已经率领百官,在十里亭下等候。

  沈毅等人跳下马匹,与张简一起,半跪在皇帝面前:“臣山东巡抚沈毅,叩见陛下。”

  “臣山东布政使张简,叩见陛下。”

  “臣姜明,叩见陛下……”

  众人齐刷刷跪了一地。

  已经两年没有见到沈毅的洪德皇帝,看着跪在眼前的沈毅,心中百感交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看到跪在地上的沈毅,对着跪在他身后老远的一个年轻人招了招手。

  这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才大着胆子,跪到了沈毅身后,低头道:“淮安军凌展,叩见陛下。”

  皇帝摸了摸下颌的胡须,多看了凌展一眼,然后上前,伸手把沈毅扶了起来,脸上挂满了笑容。

  “两年不见,沈卿辛苦了。”

  沈老爷面色恭谨,微微低头道:“只是尽了些微末之劳,不足挂齿。”

  皇帝笑了笑,伸手虚扶:“都起身罢。”

  众人这才站了起来,皇帝陛下又跟张简说了两句话,然后看向了沈毅身后的凌展,笑着问道:“你是凌将军的儿子罢?”

  凌展说话都不利索了,低头,声音颤抖:“回……回陛下,是……”

  皇帝对着他笑了笑,然后伸手拉着沈毅的衣袖,朝着龙辇走去。

  “两年不见,沈卿也有私心了。”

  沈老爷已经坐过一次龙辇,这会儿也不怯场,笑着说道。

  “他难得见一次陛下,自然要让他在陛下面前,混个脸熟。”

  皇帝没有说话,拉着他上了辇驾,然后看向群臣百官。

  “诸卿。”

  皇帝陛下清了清嗓子。

  “大陈第一功臣,回建康了。”

  文武群臣都面色恭谨,纷纷低头,声音齐整,仿佛排练过一般。

  “陛下万岁!”

  “沈侯威武!”

  “陛下万岁!”

  “沈侯威武!”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赐婚

  这天,皇帝陛下在皇宫设宴,大宴群臣。

  沈毅一家人自然在列。

  而离家两年的沈毅,也是在宴席上才见到了自己的家人们,其中包括已经一岁半,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的小儿子沈济。

  这孩子如今已经会说些简单的话了,被叶婵抱着进了宫里,睁着大眼睛抬头看沈毅,目光里满是好奇。

  沈老爷伸手接过,一手将这孩子抱进怀里,然后另外一只手搂着已经七岁的女儿桑桑,摸着闺女的头笑着说道:“乖女儿,为父在外面辛苦了两年,才能吃上这宫里的一顿饭,咱们多吃一些,吃回本。”

  沈桑桑这个年纪,心思纯洁,是最亲人的年纪,而且她的记忆里是有沈毅的,刚一见面虽然免不了生分,但是被沈侯爷这么一搂,小棉袄就一把抱住沈老爷的胳膊,扑簌簌的掉眼泪。

  “阿爹……”

  她这话说的还是江都话,听的沈侯爷心里一颤,几乎掉下泪来。

  “艾。”

  他连忙应了一声,然后对着沈恒那边招了招手,让沈恒家里的两个孩子也过来。

  沈恒夫妇,是洪德十年成婚,老大是个儿子,大名叫沈周,比沈桑桑小一岁,小的是个闺女,小名叫屏屏,今年才刚满四岁。

  因为这一场宴会,沈老爷是绝对的主角,沈家一家老小,都被内侍省请到了宫里来,两个小家伙自然也到了,听到了沈毅的召唤之后,二人都扭头看了看父亲沈恒,沈恒轻声道:“去罢,记得喊人。”

  两个小家伙这才手拉着手,走到了沈毅面前,乖巧而又笨拙的作揖行礼。

  “大大。”

  这是江都话,是大伯的意思。

  沈老爷听的喜笑颜开。

  他与沈恒自小相依为命,感情极好,现在沈恒已经长大成人,兄弟俩都已经各有各的家室,已经不太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不过看到沈恒的这一双儿女,爱屋及乌之下,沈毅在怀里摸索了一番,摸出了两块玉符,递到了两个小家伙手里:“这是在济南请的玉符,可以辟邪养气,送给你们,你们戴在身上罢。”

  两个小家伙都伸手接过,然后低头道:“谢谢大大。”

  一旁的沈桑桑有些不太乐意了,拉着身子的袖子,开口道:“阿爹,我怎么没有?”

  沈老爷笑眯眯的说道:“都有都有,得回家之后,阿爹再给你们。”

  沈桑桑点了点头,搂着沈毅的袖子,不说话了。

  沈老爷到最后,才抬头看了看站在母亲陆若溪身边的大儿子沈渊,轻声问道:“渊儿,近来读书如何?没有惹你外公生气罢?”

  沈渊看了看母亲,低头苦笑:“阿爹,孩儿哪里敢惹外公生气,只是……只是……”

  一旁的陆若溪,听到这里,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别提这个了,他外公是二甲进士,咱们沈家更是两个翰林,到了他这里,蒙学几年了,四书五经没有一本读通的,连寻常人家的孩子有时候都略有不如,爹这两年办建康的甘泉书院,都不愿意再给他蒙学了。”

  沈毅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微微摇头,笑着说道:“小孩子有的开窍早一些,有的开窍晚一些,这事着急不得,再说了,每个人天生禀赋不同,没有必要强求非要读书不可。”

  叶婵站在二人身后,轻声笑道:“渊儿已经很聪明了,慢慢来,姐姐不用着急……”

  沈家一家人说了会话之后,宴会就算正式开始了,这会儿,已经有不少达官贵人,来到沈毅面前,像这位洪德朝第一功臣,乃至于大陈第一功臣敬酒。

  沈毅喝了几杯酒之后,终于见到了熟人,他端起酒杯,走到熟人的桌子对面坐下,开口道:“晋王爷。”

  这个熟人自然就是李穆了。

  只是如今的李穆,已经不再是晋世子,而是成功袭爵晋王,洪德皇帝也没有食言,许诺晋王一脉三代不降,果然没有给李穆降爵。

  “晋王爷”这个称呼,李穆现在已经听习惯了,但是从沈毅口中说出来,让李穆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见沈毅向他敬酒,李穆也默默端起酒杯,开口道:“家父薨逝,我还在守制之中,以茶代酒了。”

  二人默默碰了一杯,沈毅轻轻拍了拍李穆的肩膀。

  “殿下节哀,今日不便叙旧,改日再聊。”

  李穆起身道:“好。”

  沈老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多久,换上了一身常服的皇帝陛下,回到了这处宴会之中,皇帝陛下一到,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口称陛下。

  天子倒了杯酒,端在手里,看向众人,笑着说道:“诸卿,今天这第一杯酒,朕就不喝了,咱们君臣一起,敬沈卿一杯。”

  洪德皇帝扫视众人,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沈卿一路北伐,可以说是战功彪炳,如今北伐之战,势头一日好过一日,神州恢复在望。”

  “沈毅,实是本朝第一功臣!”

  皇帝这话一出,就是让沈毅的功劳有了准确的定位。

  简单四个字。

  前无古人!

  可以说,哪怕是当年大陈开国时候的那些功臣,比起现在的沈侯爷,也多少有一些逊色了。

  这虽然是实情,但是由皇帝亲口说出来,政治意味就不太一样了,在场文武百官纷纷起身,举杯向沈毅敬酒。

  沈老爷面带惶恐之色,象征性推脱了几句之后,还是喝下了这一杯酒。

  这一次宴会,中书五位宰相,包括跟沈毅不太对付的宰相崔煜在内,都主动起身,来向沈毅敬酒。

  当然了,沈老爷也不是愣头青,被宰相们一起敬酒之后,他又从自己的位置上起来,去找到五位宰相,一一敬了酒。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沈毅第一个敬酒的宰相,并非是中书的首辅陈靖,而是赵昌平。

  因为这个,赵相公还愣了一会儿,不过他没有拂沈毅的面子,还是喝下了这第一杯酒。

  沈毅这种行为,并不是要支持赵昌平主持议事堂,事实上,赵相公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主持政事。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