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09章

作者:漫客1

  七月初,沈毅交代完所有的军事战略之后,带着一众随行的亲卫离开中军大帐,南下山东。

  因为是骑马,只用了六天时间,沈毅就赶回了济南,此时济南城里,已经恢复了旧时八九成的繁华,城里人来人往,已经见不到战事带来的影响了。

  对于在国战之中你争我夺的城市来说,能够恢复的这么迅速,已经非常难得,不得不说的是,张简这个人,虽然还没有见到他有进驻中枢的能力,但是至少在地方治理上,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才。

  因为是临时到的济南,一直到沈毅这个山东巡抚回到巡抚衙门,张简才收到消息,他立刻带着山东的一众官员赶往巡抚衙门拜见沈毅这个上官,不过还没有走到巡抚衙门门口,就看到沈毅正迎面走出来。

  张简带着济南的一众官员上前,对着沈毅齐齐躬身行礼:“拜见中丞。”

  沈毅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这个中丞,实在是名不副实,诸位快快起身。”

  在场二十来个官员这才起身,其中不少人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这位年轻到不可思议的封疆大吏,一品大员。

  沈毅上前,拉着张简的衣袖,开口笑道:“正准备出门去见师兄呢,不想师兄这就登门来了。”

  张简笑了笑:“你是上官,怎么样也该我来见你才是,不然乱了礼法不说,给百姓们知道了我怠慢子恒你,一人一口唾沫,都要把我淹死了。”

  沈毅拉着张简进了巡抚衙门,边走边说道:“师兄的意思是,我在民间声望很高啊。”

  “岂止是高。”

  张简笑着说道:“有人说子恒你距离敕封仙神,只差一步了。”

  沈毅一怔,然后哑然失笑:“只差我蹬腿了是吧?”

  张藩台哈哈一笑:“是这个意思,但不能说的这么难听。”

  师兄弟二人走在前面,张简边走边问:“你这么急着,不声不响的赶回来,应该是来迎驾的罢?”

  沈毅默默点头。

  “藩台衙门,应该也收到了陛下圣驾离京的消息了。”

  他看着张简,笑着说道:“陛下到时候一定会来济南,然后是曲阜和泰山,这迎驾的差事,师兄你跑不脱,济南这里准备的如何了?”

  张藩台笑呵呵的说道:“这自然是山东衙门的差事,不过山东衙门的首宪可是子恒你,归根结底,这是你沈太保的差事。”

  说到这里,张简咳嗽了一声,然后抬头望天:“我没钱。”

  沈老爷有些无奈。

  “我借你们藩台衙门一些,总行了吧?”

  张藩台这才喜笑颜开。

  “那下官就要跟中丞,好好商量商量迎驾的事情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拜见叔父

  这天,已经许久没有回省府的山东首宪沈毅沈中丞,很大方的请济南的下属们吃了顿饭,而且是在山东最顶尖的酒楼里,一顿饭花掉了差不多二百两银子。

  酒足饭饱之后,沈老爷与张老爷两个人,结伴回到巡抚衙门,沈中丞亲自给张藩台泡了一杯浓茶解酒,二人碰了一杯之后,张简一饮而尽,问道:“北方的战事,应该已经明朗了罢?”

  沈老爷默默点头,开口道:“局势很好,不过打的不顺我意。”

  张简有些好奇,问道:“怎么说?”

  沈毅白了他一眼:“还不是因为你们后方钱粮不继?”

  “要是钱粮充足,我现在狠狠心,直接发兵围了燕都,到时候可以好好出一出七十多年前的恶气,现在倒好,这样慢慢北推,朱里真人的主力可以从容撤到关外去。”

  张简笑了笑:“能够得胜取回故地,就已经很不错了,远的不说,搁五年前,谁能想到今日?”

  “我能。”

  沈毅回答的理直气壮。

  张简无奈道:“是,还是沈中丞你想的深远。”

  沈老爷抿了口茶水,缓缓说道:“这旧日怨仇报不报,对我来说其实无所谓,毕竟我家世居南方,并不是当年南迁的侨民。”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怕只怕,今日打成这个模样,将来朝廷里有些人,会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纵放胡人,养寇自重。”

  这话就有些敏感了,非是自己人,绝难说的出口,喝的五六分醉意的张藩台,几乎是立刻清醒了过来,他抬头看向沈毅,半晌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张简才握了握拳头,闷声道:“时局如此,子恒能做成这样,已经是千百年未有的奇才,将来要是有谁敢在朝廷里嚼这种舌根子,别人不说,我张某人第一个不能容他!”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再有,整个战局战况,现在中书都有备案,五个宰相也都是见证人,谁都不能拿这件事来责怪子恒!”

  沈老爷笑了笑:“几位宰相,哪一个不是暮年了?便连赵师伯,今年也已经六十好几岁了。”

  洪德五年沈毅刚进建康的时候,那时候赵昌平刚满五十岁,是朝廷里的少壮派,而现在,已经是洪德十八年,当初的赵侍郎,也已经六十四岁了。

  虽然这个年纪对于宰相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长者了。

  “将来一代新人淘换旧人。”

  沈老爷语气笃定:“一定会有人拿这件事来说,一定会有人拿这件事攻讦我。”

  张藩台伸手挠了挠头,随即有些恼火:“怎么做事情的人,反倒有种种烦恼,那些什么事都没有做的人,却可以轻飘飘的指摘旁人!”

  沈毅拍了拍张简的肩膀,微笑道:“师兄不必着恼,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至多是口舌之争,无碍事体。”

  “我也只是跟师兄你说一说,跟别人,提都不会提。”

  张藩台默默叹了口气。

  “大抵事功之人,多少会有一些这种烦恼,譬如说为兄,虽然在山东并没有做太多事情,如今也有人在背地里说我专权独断,说我……”

  “以布政之职,代巡抚之事。”

  沈老爷哑然失笑:“我这巡抚杳无踪迹,一年到头不会来济南几回,师兄要是不行巡抚之事,那我真是头疼死了。”

  “好了好了。”

  沈毅给张简添了杯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轻声笑道:“山东之治,师兄已经是大功,咱们兄弟再一起,把泰山封禅的事情做完,到时候师兄身上,又多一份功劳。”

  “将来师兄接了赵师伯的班,我还指望师兄多多照拂我。”

  张简白了沈毅一眼:“又说这些胡话。”

  “怎么是胡话了?”

  沈老爷微笑道:“我这巡抚的差事迟早卸下来,我卸任之后,除了师兄之外,陛下找不到第二人选,师兄干个三年巡抚,便有拜相的资格了。”

  “不惑之年拜相,有什么稀奇?”

  张简低头喝茶,淡淡的说道:“大父让我在地方上再干十年,中书的事情,我现在不做考虑。”

  沈老爷语气悠悠:“老相国卸任太久了,早年的大陈与现在的大陈大不一样,这山东一省的官员,将来都是师兄的门人故吏,足以支撑师兄拜相了。”

  “师徒二人都进议事堂,传之后世,也是一段佳话。”

  张简看着沈毅,还是抵制住了诱惑,摇头道:“你少要哄我,我还是想踏踏实实的做官。”

  沈侯爷哈哈一笑:“等我陛见的时候,非得在陛下面前,好好夸师兄一番不可。”

  张藩台若有所思,问道:“陛下什么时候到山东?”

  沈老爷低头盘算:“估计十天半个月罢,不过第一站肯定不会到济南来,而是会去兖州曲阜。”

  张简默默点头:“这几天,我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咱们一同去曲阜迎驾。”

  沈中丞摇头道:“你我是省府的官员,应当在山东省界迎驾。”

  张藩台一愣,随即叹了口气:“那还要提前几天出门,我这几天,恐怕觉都睡不得了。”

  ……

  七月中旬,皇帝的辇驾到达山东界限。

  沈毅张简等巡抚衙门和三司使衙门的一些要员,就在鱼台省界十里外恭迎圣驾。

  等皇帝的辇驾在官道上越来越近,沈毅与张简等人,都快步迎了上去,然后山东的一众官员齐刷刷跪在道路两边,张简与沈毅两个人,则是在皇帝的龙辇前,叩首行礼。

  “臣山东巡抚沈毅。”

  “臣山东布政使张简。”

  “叩见陛下。”

  龙辇停下,皇帝陛下掀开车帘,他先是看了看沈毅,还没有下马车,就瞪了一眼旁边的孙谨:“还不去扶沈卿起来?”

  这就是孙谨不如高明的地方了,他远不如高明有眼力见,这会儿如果是高太监伴驾,不用皇帝开口,高明就已经上前扶人了。

  孙谨连忙应了一声,快步上前,将沈毅搀扶了起来,一边搀扶,一边开口道:“侯爷快快起身,快快起身。”

  等沈老爷站起来的时候,皇帝陛下已经快步上前,他两只手拉着沈毅的衣袖,脸上已经满脸笑容:“朕思念沈卿许久许久了。”

  “一别大半年,沈卿给了朕无数个好消息。”

  皇帝陛下由衷的说道:“所谓肱骨之臣,应当就是沈卿这样的臣子。”

  沈毅微微欠身,恭谨道:“陛下过誉了,如今北伐之事未竟,臣所有功劳,都还是镜花水月,未曾成真,当不得陛下这样夸奖。”

  皇帝拉着沈毅的衣袖,笑着说道:“便是到此为止,朕也心满意足了。”

  说完,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车驾,对孙谨说道:“去,让他们两个下车走动走动,见见人。”

  孙谨连忙低头,很快来到了皇帝身后的车驾上,请下来两个孩童,这两个孩童大的也就八九岁,小的更是六七岁,而且沈毅都曾经见过。

  不过不同于上一次,这一回两个小孩子见到沈毅之后,二话不说,很干脆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沈毅磕头行礼。

  “拜见叔父。”

  “拜见叔父。”

  沈老爷先是愣在原地,然后手忙脚乱上前搀扶。

  “二位殿下快快起身,快快起身。”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

  被皇子磕头,沈毅不是没有经历过,不过上一回那是在甘露殿里,也就是私底下,除了宫里的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看见,因此沈老爷并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而现在呢!

  这是在官道上,山东三司使衙门以及兖州府衙门的官员,几乎统统到场,除此之外,远远的还有一些鱼台的地方百姓在观望!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两个皇子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给自己磕头,属实是让久经沙场的沈毅都有些不会了,慌忙把两个皇子扶了起来之后,沈老爷甚至给蹲下来拍了拍两个孩子膝盖上的灰尘,他面色严肃道:“二位殿下,今后再不许给臣磕头,这样有违礼法的,明白吗?”

  在这个时代,所谓天地君亲师,也就是说君臣关系是大于亲属关系的。

  不要说他们见了沈毅不用磕头,就是见了李穆这个堂伯,大概率也不用磕头。

  至多就是拜年的时候,向越王李誉磕头拜年。

  不过如果太子名分定了下来,李誉还得反过来跟自己的太子侄子磕头才行。

  可是现在,君臣礼制明显被逾越了,因为无论如何,皇长子李望,皇三子李容,都不应该给沈毅磕头,更不应该口称叔父。

  两个皇子不约而同的看向皇帝,洪德帝笑吟吟的看着三个人,开口笑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皇帝陛下抬头看向官道,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辇驾,揉着自己的腰杆说道:“这一路坐车过来,腰酸背痛,就先不坐车了。”

  他看着沈毅,开口笑道:“沈卿陪朕走一截?也顺便看一看这山东地界,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沈毅连忙低头:“微臣遵命。”

  一直跟在皇帝身后的内卫指挥使陆晟,默不作声的离开了队列,随着他的离队,暗处不知道多少内卫,沿着官道向官道前面延伸了出去,清理前面可能会出现的威胁。

  整条官道上的闲杂人等,都被内卫迅速清空。

  皇帝走在前面,沈毅落后半步,跟在他身后,这位久在樊笼中的天子,一边走路,一边四下观望。

  这会儿已经是七月,即将到了收成的季节,官道两旁的庄稼地里,小麦有些已经见黄,迎风摇曳,生出一道道麦浪。

  皇帝陛下看了,很是高兴,扭头对着沈毅说道:“一眼望去,沃野千里,真是好地方。”

  沈毅附和了一句,笑着说道:“山东的确是好地方,等明年,山东赋税就会正常,朝廷的压力,立刻就会减轻不少。”

  明年洪德十九年,山东三年免税的优待,也就到期了。

  皇帝回头看了看,对着远远跟着的张简招了招手,开口笑道:“张藩台,来来来。”

  张简立刻快步上前,毕恭毕敬的跟在皇帝右侧,低头行礼:“臣在。”

  皇帝开口问道:“明年山东就要纳赋税了,各地的府县衙门,都齐备了没有?会不会出问题?”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