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11章

作者:漫客1

  他姿态放的很低,低头道:“如能蒙侯爷成全,孔家上下,世代感侯爷大恩。”

  沈毅面带微笑:“我能成全什么?这要陛下成全才成。”

  两个人正说话的时候,正巧随行伴驾过来的崇圣侯孔贞应也走到了门口,他主动上前,对着沈毅低头拱手:“沈侯爷。”

  孔尚贞深呼吸了一口气,虽然不太情愿,但也不得不对这位崇圣侯低头行礼:“叔父。”

  两个人之间,差着辈呢。

  这天,皇帝一行人住在孔府。

  第二天,皇帝带着沈毅李穆两个人,前去孔庙拜祭孔子,并提万世师表字,准备挂在老夫子脑门上,替换掉原来那块牌匾。

  到了第三天,皇帝在孔府休息的时候,约见了这对叔侄俩。

  等这两个孔家人从皇帝那里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都相当复杂。

  孔家的世系并没有动摇,这就是大宗这里做衍圣公,但是人却变了,礼制与血统,在孔家的这一代,出现的些许偏差。

  原衍圣公孔尚贞,沉默了许久之后,默默转身离开,没有再跟孔贞应说话。

  而这位崇圣侯爷,也没有达成小宗逆袭成为大宗的目标,叹了口气之后,背着手离开了。

  一旁凉亭下面纳凉的沈侯爷与晋王爷,悄无声息的看着这两个孔家人,一直等到他们走远,二人对视了一眼,才忍不住哈哈大笑。

  晋王爷给沈毅倒了杯茶,笑着说道:“那位‘衍圣公’,脸色黑的都快要滴出水来了,真是痛快!”

  “七十多年前咱们李家的憋屈,今日终于得以一抒,虽然不能将这一支孔家踩死,但是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晋王爷微笑道:“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沈老爷端起茶杯,敬了李穆一杯,微笑道:“应该是崇圣侯的孙子,要过继过来给孔尚贞。”

  “在我看来,那位要搬到孔家,入主孔府的未来衍圣公,在有生之年,恐怕要时刻注意一件事情。”

  晋王爷有些好奇,问道:“什么事情?”

  沈老爷笑容玩味:“注意绿帽子。”

  将来,那位崇圣侯家的孩子过继过来,继承衍圣公的爵位,同时成为孔家的家主,这对于孔尚贞一脉的人来说,绝对跟吃了苍蝇一样,不过如果能给他戴上一顶绿帽子,让这位衍圣公生下的孩子,也就是再下一任的衍圣公,重新变成大宗这一边的血统。

  对于大宗这里,就不存在什么损失了。

  宗法制,是孔家绝对要一心维持的制度,但是如果大宗想要让宗法制不被大陈皇权侵害,他们就得私底下做一些偷鸡摸狗,甚至是给人戴绿帽的丑事。

  这种情节,放在孔家这种家族身上,也算是报应不爽。

  这才是让沈毅真正觉得有趣的地方。

  晋王爷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啧”了一声:“子恒你这话,有些太损了,给孔家人听了去,恐怕要活活气死。”

  沈毅笑呵呵的低头喝茶:“王爷你猜,孔家私底下会不会做出这种事?”

  李穆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微微摇头:“我猜不到。”

  沈侯爷笑呵呵的说道:“我也猜不到,不过这才有意思。”

  “咱们都还年轻,可以慢慢看嘛。”

  晋王爷神色古怪,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问道:“这个主意,是子恒你出的罢?”

  沈毅笑而不语。

  “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种可能?”

  沈老爷微笑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且看老夫子的这些后人们,是要恪守周礼,还是要因为一己私心……”

  “行苟且之事。”

  ……

  在曲阜待了四天,第五天,皇帝陛下动身,准备前往济南。

  接下来,皇帝会在济南一直待到八月,等到八月之后再前往泰山,最终在八月初八,登泰山封禅祭天。

  这个时间点,是有别于古代帝王的,不过洪德皇帝已经开辟百年来未有之功业,甚至比肩大陈太祖皇帝,因此他不必遵造古制,可以自己拟订日子。

  这天,浩浩荡荡的队伍正赶往济南的路上,夜宿肥城。

  邸报司骆勇,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沈毅居住的院落门口,他很快见到了沈毅,对着沈毅低头道:“侯爷,前线紧急军报。”

  沈毅接过他手里的文书,并没有拆开,而是看向骆勇,开口道:“你口述。”

  骆勇低头,把前线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沈毅想了想,点头道:“陛下圣驾就在这里,你跟我一起去面圣罢。”

  骆勇一愣,然后很快低头:“是。”

  沈老爷换上了一身常服,领着骆勇离开住处,没过多久,来到了皇帝陛下的居所,刚到门口,就被孙谨拦了下来:“侯爷,陈相爷在里面奏事,您如果没有急事的话,是不是先等一等?”

  皇帝出巡,朝廷里不可能不留宰相,但是也不可能全留在朝廷,宰相陈靖与礼部尚书是随行的,到时候封禅大典,还要礼部尚书主持。

  沈毅想了想,点头道:“我在这里等一等罢。”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看向孙谨,笑着说道:“孙公公近来身体都好吧?”

  “好。”

  孙谨低头道:“多谢侯爷关心,奴婢身体好得很。”

  “身体好就好。”

  沈老爷微笑道:“身体好就能多替陛下办事,所谓能者多劳,用不了多久,内廷就能把琉璃厂给兼起来了。”

  孙谨猛地抬头看着沈毅,随即跟快低头,解释道:“侯爷,奴婢哪里有兼琉璃厂的念头,是宫里有几个人不懂事,陛下也没有允他们……”

  “侯爷千万不要动怒。”

  “我没有动怒。”

  沈老爷淡淡的说道:“外人不知道,但是内廷的人都清楚,琉璃厂本就是替宫里当差,内廷接手过去,也是应该的。”

  孙谨深呼吸了一口气,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侯爷,奴婢在宫里一天,宫里就不可能接手琉璃厂。”

  沈老爷笑呵呵的看了看他。

  “公公这话说的,太见外了。”

  他还要再说话的时候,房门已经打开,宰相陈靖从里面走了出来,孙谨连忙进去通报了。

  而沈毅,则是对着陈靖拱手行礼:“下官沈毅,见过陈相。”

  陈靖一本正经的拱手还礼,弯腰的程度几乎与沈毅一般无二,这位中书首相,显然已经把沈毅,当成了地位类同的同僚对待。

  “侯爷客气。”

  他笑着说道:“论品级,你我不相上下,这下官二字,今后不要再提了。”

  沈老爷满脸笑容:“陈相乃是中书首揆,这朝廷上下,都是陈相的下官。”

  陈靖闻言很是受用,对沈毅微笑道:“同朝为臣,职分不同罢了,职分不同罢了。”

  说罢,他侧过身子,微笑道:“侯爷进去吧。”

  沈毅微微点头,领着骆勇进了天子居所,看到了正在挑灯批复文书的皇帝之后,沈毅与骆勇一同下跪,低头行礼。

  “臣沈毅……”

  “臣邸报司骆勇,叩见陛下。”

  皇帝抬手,先是让沈毅起来,然后看了看沈毅身后的骆勇,笑着说道:“邸报司这几年功劳不小,朕还是第一次见到主事之人。”

  骆勇连忙低头,连道惶恐。

  沈毅手里捧着文书,低头道:“陛下,北齐内乱了。”

  皇帝放下毛笔,看了看眼前没有拆封的文书,一边接过,一边笑着看向沈毅,问道:“怎么个内乱法?”

  “不少汉臣汉将起义,归降大陈王师。”

  “燕都禁军之中,也多有生变。”

  沈老爷停顿了一下,低声道。

  “局势骤然大好,不过一时之间,臣还不好估计会导致什么结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沈老爷微微低头,神色平静:“几年来,北齐,或者是朱里真人那里紧绷的那根弦,现在已经骤然崩断,后续王师北上,将会容易不少。”

  洪德帝拍了拍掌。

  “好事,好事。”

  他看着沈毅,微笑道:“不枉费沈卿数年辛苦。”

  他看向北方,又看了看自己桌子上摆着的文书,摇头感慨。

  “也不枉费,朕这数年辛苦。”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与燕都共存亡

  朱里真人,或者是朱里真政权的崩溃,进度是比沈毅预料中还要慢上一些的,因为朱里真人不仅在战事上全面溃败,在经济上也早就已经差不多崩溃了。

  北齐的很多军队,这一两年时间都没有拿到军饷。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来说,北齐军队早就应该溃败,可是事实上,这些北齐军队一直到现在,依旧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军事素质以及服从性。

  甚至不少汉人,还在死心塌地的为朱里真人出生入死。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了,那就是权力的惯性。

  朱里真人主掌北边七十多年,带来了巨大的权力惯性,这种惯性导致了哪怕维持权力的根基骤然消失,但是因为巨大的惯性,七十年维系下来的权力并不会消失。

  一直到现在,朱里真人的权力也没有完全消失,不过随着权力底座消失的时间越来越长,到现在,北齐内部终于出现了大问题。

  他们已经绷不住了。

  洪德皇帝拆开这份没有拆开的情报,认真看了一遍之后,然后抬头看向沈毅,微笑着说道:“沈卿怎么看?”

  沈老爷站在皇帝面前,微微欠身道:“陛下,所谓困兽犹斗,如今齐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时候咱们只要维持现状,北齐就会自然崩灭,没有必要再有别的动作。”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臣以为,可以传令前线将士,继续有序往燕都逼近。”

  皇帝点头,他摸着下巴想了想:“既然前线王师不用特别大的动作,沈卿就不要再来回奔波了,就跟在朕身边。”

  他笑着说道:“陪朕泰山封禅之后,沈卿再去谋算燕都罢。”

  这个时候,对于皇帝来说,封禅泰山明显是更要紧的事情,泰山封禅之后,天下正统重新确立,皇帝回建康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要简单很多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沈毅自然没办法多说什么,再加上前线几个主将现在也都能独当一面,他也的确没有再动身赶到前线的必要,于是沈侯爷低头应是。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骆勇,开口道:“骆司正,你去通知前线各军,以前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不可急功近利。”

  “凡有主动投诚的北齐军队,一律接纳,但不要立刻收编,收缴兵器甲胄,看管起来。”

  骆勇低头应是。

  皇帝陛下这会儿也在打量骆勇,他微笑道:“骆司正是建康人罢?”

  “是。”

  骆勇低头:“臣是建康府人,但家不在城里住。”

  “唔。”

  皇帝摸着下巴,微微点头:“等北边的事情安定下来,朕让孙谨他们,给你弄个宅子,安置家里人。”

  骆勇跪在地上,低头叩首:“臣,叩谢陛下隆恩。”

  “不必多礼。”

  皇帝微笑道:“你先退下去罢,朕与沈卿还有事情商议。”

  “是。”

  骆勇起身,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骆勇离开之后,皇帝陛下示意沈毅坐下,然后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有些苦恼:“刚才陈靖进来跟朕说,南方几个省有人生乱闹事,甚至有造反的势头。”

  沈毅闻言一怔,随即低声道:“与北齐有关?”

  “大约是。”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