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红楼:我能复制天赋 第125章

作者:情系悠然

  “我不去找我亲叔叔,反而是旁人,当真是头昏。”

  经过倪二的提醒,贾芸这才第一次想到贾环来。

  之前贾芸虽也知道贾环,可却是觉着双方的差距太大,宛如云泥。

  这要是过去拜见,只怕是囊中羞涩,送不上门路。

  要知道如今的贾环,深受皇帝的恩宠,过继到宁国府之后,更是一日胜过一日的厉害。

  现在的宁国府门口,每日都有鸿鹄大儒,各类风流人物,前去拜访。

  贾环当真是做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只是人多了,贾环的时间始终有限,没有门路,不被待见的贾芸自然不会想着去找贾环。

  毕竟,这等穷亲戚上门,就算是荣国府都不待见他,又怎么敢兜着胆子去宁国府找贾环呢?

  因此,一直以来贾芸都处在一种极端自卑和清醒的状态当中,认为贾环那等人物,纵然是自己去找了,也不会有结果,反不如去找荣国府的人。

  而今,倪二将贾环在江湖上面的好名声,以及过往的事情全部说出来之后,立刻就让贾芸对一个亲叔叔有了更为立体的感知,却是感叹一声,说道:“我倒是糊涂了,不曾想我这个亲叔叔还是一个儒雅君子,赶明儿,你就跟我一起过去拜访。”

  “只是我两手空空,之前还曾出门借钱无门,如何准备礼物却是难题。”

  贾芸虽也动心思,但是思前想后,也是左右为难起来。

  “这个不难!”

  “我朋友曾对我说过,你可以准备两盆兰花,送去就行。”

  “我朋友曾对我说过,兰花为君子之花,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

  “你我虽无钱财购买好物,便是购买好物,只怕那位麒麟公子也不会多看一眼。你想想那等人物,会缺少市面上面的东西?只怕早就是腻歪了。”

  “而兰花乃是君子之花,最为适合君子品德的人。”

  “你送兰花,此举必定马到成功。”

  倪二给贾芸科普关于兰花的相关知识,随后,又继续说道:“这件事情,我那朋友亦是有出谋划策的功劳,要是你我二人发达了之后,苟富贵,勿相忘!”

  “苟富贵,定不忘!”

  倪二给贾芸的指点和赠送钱财的仁义举动,已经深深地让贾芸动容,深感世态炎凉,家里面的人,贾府里面的人反不如外面的屠狗辈,也是心头感叹良久之后,说道:“那好,我这就去准备两盆兰花。正巧我负责大观园的花草树木的种植,这个差事本是一个苦差事,没有油水不说,日子也是难熬。”

  “如果真的能够走亲叔叔的门路,谋取一个好前途,这苦差事不要也罢。”

  旋即,两个人说着说着,引为知己,又出门去寻倪二的那个朋友,三人相谈甚欢,虽是年龄不在一年,高低不同,身份不同,但心有感应,决定寻一个地方,义结金兰,成一段兄弟缘分。

  今日贾芸、倪二和张梦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梅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梅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人举杯,叩拜苍天。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

  翌日,清晨。

  就见到贾芸带着自己的兄弟三人,前来拜访贾环。

  贾芸手中提着两盆兰花,寓意好事成双,贵兰芳香,君子仁义。

  前来登门之后,门子见到贾芸,询问身份之后,就进去通传。

  “这宁国府不一样了!”

  “我上次过来的时候,那门子可是傲气的很,鼻子比眼睛都高,看不起人。”

  “的确是这样。”

  三人正在说着,就见到贾环亲自出门迎接,顿时,让三个人受宠若惊。

  当初贾芸去见王熙凤的时候,要不是说了好听的话语,只怕王熙凤都不会待见贾芸,而今贾环只是听闻贾芸过来登门拜访,就亲自出来迎接,这对于古人来说,乃是很高的礼遇了。

  贾芸见到贾环的确是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当即就知道自己没有认错人,就开口说道:“侄子贾芸见过叔叔,请环叔安。”

  贾环看时,只见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你就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第216章 算计赖大,杀人诛心

  “既然是自家人,过来还送什么礼物?”

  贾环见着来人,心头自然清楚贾芸的过往种种。

  也知此人如山野道人那般,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

  只要有机会的话,未来未必不可以改变命数,成为一个人物。

  当即,贾环就是彰显出君子仁德,当场收走了贾芸的礼物不说,还命人立刻送去林黛玉的房间,以示心迹。

  “来人,将这两盆兰花送去夫人的房间。”

  贾环将三人请入屋子里面来,询问了三个人的来意之后,又打算根据众人的意愿进行了安排,正巧薛宝钗也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前日薛宝钗跟贾环商议完毕之后,就回去找薛姨娘述说贾环的条件和要求。

  薛姨妈在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决定答应贾环的要求。

  薛蟠现在身上背负人命官司,牵连之下,清贵豪爵之家,肯定不会愿意让薛宝钗当大房的正夫人,正太太。

  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从来就只有一个皇后而无两个皇后的说法。

  因此,薛蟠不仅仅是丢了命根子,更是在一顿为非作歹的荒诞操作之下,丢了薛家近百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好名望和大富贵。

  几乎所有的权贵人家遇到薛家之人都是躲着走,根本就不打算跟薛家往来,更别提什么联姻结亲的事情了。

  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唯有薛姨妈心知肚明。

  而今她们母女两个人客居贾府,已然是寄人篱下的局面。

  况且,贾府现在日薄西山,要不是贾环支撑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坍塌崩溃了。

  薛宝钗是一个精明的商家女,自然知道贾宝玉靠不住,要是贾宝玉经略仕途,打算科举或者从军,她或许会瞧得起贾宝玉,而今却是实在瞧不上,偏偏又唯独对贾环情有独钟。

  无关情爱,只为利益。

  商人之家,那里会有什么情爱可言,全都只是利益的交换罢了。

  谚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古人的思想相当纯粹,嫁人就是要物质,起码吃喝之类的基础物质条件需要保障到位,更高的一个层次需求则是权力和富贵,嫁入豪门,从此锦衣玉食。

  女子从古至今的择偶标准,从未发生过任何变化,以前如此,现在仍旧如此。

  薛宝钗在跟薛姨妈商议之后,薛姨妈更是心头笃定,要将薛宝钗跟贾环绑定在一起,正妻肯定是不敢想了,那么一个妾呢?

  这些日子以来薛姨妈也在关注贾环的一举一动,认为贾环的确是一个君子,跟贾珍,贾蓉,贾赦之流完全不一样。

  这些人荒淫无道,而贾环恪守君子礼仪,从未闹出过什么风流韵事来。

  那个女子不妒忌?

  那个女子不在乎?

  那个女子不心独?

  她们都希望自己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正妻,甚至让这些男人一辈都只看自己,不允许看其他女人一眼。

  但是,封建时代,男子一妻四妾甚至是一妻五妾,六妾,七八妾的事情,太正常不过。

  在读书人的眼中,你要是没有妾室,那就是异端和另类,不被待见。

  而且,世俗的风言风语也会中伤正妻,认为正妻心怀妒忌,乃是妒妇和怨妇,不得好名声。

  妾在正妻之下,地位很低。

  放在寻常百姓家里面自然没有什么前途。

  可要是放在贾府这等顶尖权贵之家,纵然只是妾的身份,就不知道有多少女子要抢破头颅,踏进门楣。

  盖因为,只要进了这个大门,就意味着得到了贾府的认可,从此飞黄腾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自己也能坐享荣华富贵,吃穿用度,具是奢靡无度,豪横无边。

  过惯了好日子的薛姨妈和薛宝钗心头自然不愿意跟普通人一样吃糠咽菜,一年到头连几块儿肉都吃不上。

  她们想要嫁给其他权贵,没有路子,别人也不会接纳她们,就是有想法,这条路也走不通。

  商人自古被人看轻。

  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更是如此。

  士农工商,自古流传,商为末端,可见一斑。

  而薛宝钗皇商家庭出身,如果是家族鼎盛时期,倒也还不愁人,只是现在家族末路,就连她们自己也都是寄人篱下的主儿,自然也就摆不了谱,给不了你面子。

  于是,薛宝钗今日见着贾环,也是说出来商议的结果,道一声,“我们薛家同意你的请求,但是,我们要在见到我哥哥薛蟠痊愈之后,才肯将手中的东西,全部交接给你。”

  “那好,你明儿让你哥哥薛蟠过来找我,我就在宁国府等他。”

  贾环点了点头,跟他估算的日子也差不多,便是看向薛宝钗,说道:“薛姑娘,平日里也可以过来走动走动,免得让这个园子冷清了一些。”

  “也好。”

  薛宝钗没有拒绝。

  等到贾环亲自送走薛宝钗,又去后院见到了等候片刻的三人。

  贾环看向贾芸,开口说道:“你目前在大观园里面种植花草树木,应该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修园子的人,你去帮我摸摸底,看看那恶奴赖大,有没有从中贪污钱财。如果真的有所发现,保存证据,过来通知我,明白?”

  “叔叔,这是打算拿赖大开刀?”

  贾芸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听到贾环打算查赖大的贪污案,顿时心头就有了计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这件事情办好。

  “大人,那什么赖大,不如让我兄弟二人找一个机会,黑灯瞎火,将其给杀了?”

  倪二也知道自己等人没有贾芸跟贾环这等亲戚关系,想要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就要缴纳投名状。

  不求混入核心圈子,只求能够更进一步,也是好事情。

  “不妥。”

  旁边的张梦也是微微错愕,连忙将倪二给拉住,说道:“大人,乃是仁德君子,怎能使用这等小人手段?而且对付一个赖管家,又何必杀鸡用牛刀呢?”

  “大人,此举乃是杀人诛心之举。”

  “不仅仅要杀人,还要人赃并获,让赖家从此之后,永远无法翻身。”

  张梦虽然也是一个混人,可却是夜读春秋,日读三国,也算是小有文化,算得上智多星,略微有些算计。

第217章 佛说苦海,道说无涯

  经过商议之后,倪二带着自己的朋友张梦去接管山野道人在神京之内的狐朋狗友圈子。

  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多是下九流的人物。

  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吹鼓手、巫、...

  这些人看似身份地位卑微,混迹于柳巷街道,靠出力气,装神弄鬼,也就是勉强糊口度日,但却是贾环在神京城内秘密布置下来的天罗地网。

  这些人就是活着的监控,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就逃不过这些人的双眸。

  到时候,贾环也就可以通过这些人提供的情报,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情报。

  有了第一手的情报之后,谋划千秋,万事稳妥,办事也安心。

  初来的倪二和张梦两个人都是走江湖的好汉,跟这些下九流的人群相互之间还是很合群,彼此之间都很爽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跟这些人打成一片,很顺利地就接管了山野道人在神京负责的密探责任。

  这个时候,山野道人也脱身出去,前往漠北,进行更深层次的布局。

  渗透,策反,诛杀!

  三连击,三板斧,一旦将漠北的将士完全换血,从此往后,贾环便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当可以肆无忌惮,在无挂碍。

  ...........

  离开宁国府的众人,分头开始行动起来。

  薛宝钗找上了薛蟠,述说了这件事情。

  薛蟠这段时间也并不容易。

  他也没有脸出去见人,整个人也变得娘娘腔起来,跟皇宫里面的太监差不多。

  见到薛宝钗的时候,也是有些心不在焉,爱答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