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红楼:我能复制天赋 第92章

作者:情系悠然

  他打算问问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什么门道。

  免得到时候得罪了什么惹不起的大人物,稀里糊涂的就丢了官,丧了命。

第164章 薛蟠杀人,雨村审案

  金陵府,薛家宅院之内。

  薛姨妈前脚才刚刚得到了这个惊人的噩耗,又见着浑然鲜血的薛蟠归来,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低声地抽泣了起来,说道:

  “你说说你,你成天不是出去斗鸡厮混,争风吃醋,便是出去惹是生非,招惹祸端。今日这件事情弄得,便是我也是保不住你了!难道府内的丫鬟们还不够你祸害吗?为什么你非得要出去犯下这等糊涂事情来呢?”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蟠儿,你杀了人,可是要杀人偿命的啊!”

  薛姨妈哭丧着脸,看着面前不成器的薛蟠,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拢共就这么一个儿子。

  她还指望着薛蟠给薛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呢!

  无论如何,也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她都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步步走上断头台,因为此事而丢了性命。

  “娘亲,这可如何是好?”

  此刻,薛蟠似乎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不跟以前犯下的那些事情,那么容易解决了。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单纯靠钱就可以轻易摆平的事情了。

  一时间,薛蟠竟然也有些慌了心神,不由得开口说道:“要不然,我还是出去躲一躲?免得到时候被官府衙门的人找上门来,给抓去偿命了。”

  “对,出去躲躲风头,等风头过去了,我再回来。”

  “如果有官府的人过来询问,你就说我已经死了,死在外面了,从来就没有回来过。”

  说罢,薛蟠就去收拾东西,带上了银两和衣服,逃出了薛家,出去避祸去了。

  而薛姨妈见状也是连忙联系了薛宝钗,希望薛宝钗能够拿一个主意出来。

  薛宝钗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懵。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哥哥,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犯下当街行凶的恶行来。

  这件事情看见的人太多了,薛蟠当街行凶不仅性质恶劣而且百口莫辩,人证物证,证据确凿,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斡旋的余地。

  古代社会可没有正当防卫,防卫过当之类的说法。

  杀人偿命,当街杀人,更是要拿命来抵偿。

  要是官府不能够依法办事,到时候告到神京去,不仅仅薛蟠自己要死,整个薛家也要牵连其中,也要跟着一起完蛋。

  杀人偿命,这乃是无数人的共识。

  如果不给这些人一个交代,堵不住悠悠众口,那么大乾王朝王法的威严何在?

  一旦朝廷颁布的王法丧失了权威性和威严。

  那么距离王朝世道崩坏也就不远了。

  要是乱世来了此事也还好说!

  乱世人命如草芥,根本不值几个钱,杀了人,也可以轻松解决。

  但是,在当今盛世太平的环境之下,王法的威严已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再想要跟之前的乱世那般,把人命当儿戏的话,那么这个家族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容我再想想办法吧!”

  “此事的主审官员,应天府知府是什么来历?”

  “把资料给我搜集一下,然后,送到我这里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冷静下来的薛宝钗心头清楚,这件事情只怕还需要通过父母官的手来解决。

  因此,应天府知府的态度,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就在薛宝钗为薛蟠当街杀人的事情,里里外外托关系想办法的时候,贾雨村这边也是在密室当中跟门子交谈了起来。

  之前贾雨村刚刚打算缉拿薛蟠归案,就听见身旁门子故意传来的咳嗽声,便是心头知道,此事似乎有些不好办,更是屏退左右,带着这个门子去了后堂密室。

  应天府的门子,就是一个最普通的衙役、一个差役,在整个应天府地位他是最低的,怎么这个门子使个眼色,哼了一下以后,贾雨村马上就能够领悟了门子的意思,马上就停下了发令的手呢?

  这其实还是贾雨村确实是接受了一些经验教训的。

  他上回当县令的时候,吃的亏就是因为没有伺候好上司。

  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

  乾盛帝看了这个奏折之后,当即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在官场里边听上司的话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贾雨村之前没有在乎,所以被人给弄得丢了官儿。

  现在这个门子本人虽然身份地位很低,但是他既然敢在堂堂知府审案子的大堂之上,给他使眼色,此人必有些来历。

  他要不是有着过硬的后台,就是他肯定掌握有很重要的信息,需要告诉他,他怕这个新上任的知府吃亏。

  所以贾雨村他这次稳了一手,也是接受了上回被人革职查办的悲惨教训,心头明白,自己不仅不能够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更不能够得罪官场里面有些背景,关系硬,靠山硬的各色人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着。

  果然,来到密室之后,在接下来的聊天当中,这个门子就给贾雨村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

  这门子来到密室之后,忙是上来请安,笑问道:“老爷一向加官进禄,怎么这也才过去八九年来的时间就忘了我了?”

  贾雨村闻言也是一愣,不明所以然,心头思忖道:“这个门子语气傲慢,怪是古甚!八九年的时间不见?难不成此人还是曾经的旧相识不成?”

  贾雨村纵然心头疑惑不已,也还是不露声色道一声:“你这门子却是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间我竟然也有些想不起来了。”

  那门子因笑道:“老爷您当真是贵人多忘事啊,现在飞黄腾达了之后,竟然也是把老爷自己的出身之地也给全然忘却了。”

  “莫非?”

  贾雨村心头猛地一惊。

  紧接着门子的一句话,更是让贾雨村惊出一身冷汗来。

  “自招其祸,亦因夸能恃才也。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乎?”

  贾雨村听了这句话之后,整个人如同雷震一惊,愣在原地,许久说不出话语来。

  但是,贾雨村的确是想不起来这个门子到底是什么人。

  也不知道门子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当年往事的,心头更是一阵子古怪。

  贾雨村动用秘法,追溯过往的种种记忆,检索面前的门子踪迹。

  突然,一个记忆片刻,锁定了这个门子的真实身份,方才想起往事来。

  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葫芦庙宇被火焚烧了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

  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

第165章 四大家族,江湖仇杀

  贾雨村怎么会想到昔日的小和尚,多年以后竟然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应天府里面的门子呢!

  当真是命运造化,千般变化,万般无常,没有一个定数。

  料得是当年葫芦庙宇里面的旧相识,此刻的贾雨村便连忙上前走了过去,伸出手亲切地携手,笑着开口说道:

  “原来是往日故人啊。我倒是刚才眼拙了,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就认出你来。”

  旋即,贾雨村又是让门子坐在了自己旁边的椅子上,给足了门子面子和里子。

  门子见状心头也是为贾雨村的作态颇为心惊,不由得心道:“多年未见仍是当年那个奸雄样的人物。”

  贾雨村给门子面子,可是门子深知贾雨村的为人,却又不敢真的就这么坐下去。

  门子知道贾雨村是何等样子的人物,这要是真的坐下去了的话,只怕未来贾雨村会给他小鞋子穿。

  位卑身贱,门子可不敢逾越了衙门里面的规矩。

  见到门子只是笑着始终不肯坐下来。

  贾雨村心头也是一笑,对于门子识时务的举动,甚是满意。

  可他嘴上却是说道:“你我乃是贫贱之交,当不可忘恩负义,你我本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

  这门子听到这句话,也知道此时再不坐下来,贾雨村肯定是要生气了。

  便也是听了贾雨村的话语,方告了座,却又不敢真的一屁股全部都坐下来,只得斜签着坐了。

  贾雨村一阵嘘寒问暖之后,这才话归正题,询问起之前发生的事情来,开口问道:“方才何故有不令发签之意?”

  这门子闻言,因笑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

  “啥?有这个东西?”

  贾雨村一脸懵,怎么这件事情自己不知道啊!

  当即,贾雨村便是连忙追问门子,道:“何为‘护官符’?”

  这个门子见状也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道:“这还了得!大人您连这个都不知道,又怎能在应天府知府的位置上坐得长远呢!!”

  原来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不保,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原来如此?”

  贾雨村听了门子的解释之后,恍然大悟,之前他的官职卑微,又不太合群,大家都不喜欢他,给了他一个恃才傲物的评价,这等机密亲近的事情,自是没有人愿意跟他谈及的。

  而今来到了应天府当知府,要不是这个门子是当初葫芦庙里面的小沙弥,乃是旧相识。

  只怕他今天又要发令缉拿薛蟠归案,又要步了当初的后尘了!

  此刻,贾雨村这才觉着这官场上面的门道和黑暗太多太多,眼花缭乱,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门子接下来又给贾雨村分析起这桩官司来!

  门子说道:“大人,您可知道金陵薛家?”

  “不知道,试问这个薛家是什么来历?”

  贾雨村一脸茫然无措,宛如官场小白,对着门子说到:“还请不吝赐教!”

  “此案事情的原委相当清楚,本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面上,所以如此。”

  门子又见到贾雨村的模样不似作假,一面说着,一面又从自己衣服里面的顺袋当中取出了一张抄写着应天府本地大族的“护官符”来,递与贾雨村。

  贾雨村接过了“护官符”,用手打开纸张,仔细地瞧着看时,发现这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

  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

  门子亦曾抄写了一张。

  今据纸张上所抄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

  突然,外面有衙役过来禀告消息,说道:“王老爷来拜。”

  贾雨村听说此事,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赶忙出去迎接。

  有一顿饭的工夫,这才回来密室,细问此事。

  这门子见到贾雨村归来,继续之前的谈话,接着话题道: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好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

  贾雨村听门子如此说法,便是笑问门子道:“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

  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被打死的这个人,我也知道他是谁!”

  ”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死之人,乃是本地一个游侠儿。家中尚且还有一个六十岁的老母,膝下有子名白,年三四岁,其妻早年亡故,平日里面多以卖苦力活为生计,日子虽也过的清苦,但仍能过得去。其人颇具豪侠风范,乃是本地小有名气的名人。”

  “他在江湖上面的朋友很多,只要听闻此事,必定会两肋插刀,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