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140章

作者:树上木

  这点银子,相比书院日后的回报,完全不值一提。”

  朱棣再次说道:“书院是不值一提,但是六层高的藏书阁,郭卿可知需要多少本书才能放满?仅仅这些书籍,没有数十万两银子,根本难以凑齐。”

  郭安道:“还请殿下放心,绝对不需那么多的银子。”

  说着,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满脸好奇的看向朱棣,“殿下莫要打岔,不知殿下那位老师为哪位大儒,现如今首要之事,还是将那位大儒请来。

  只要有了大儒,什么事都好办。而要是没有大儒,殿下,那书院只能靠殿下了……”

  朱棣脸色微僵,随即便恢复正常,连连摇头:“本王那位老师已经归隐山田,为南方人士,怎会来北平?”

  郭安仍是不放弃,继续谏言道:“殿下,不论如何,您都得邀请一下那位大儒。

  要不然,天下官员与士林如何看待殿下?”

  朱棣长长出了一口气,有些恼怒,“好啦,好啦,此事咱知晓,就不用郭卿来一个劲的催。”

  郭安讪笑道:“殿下恕罪,微臣只是第一次听到殿下还有遗落民间的老师,有些兴奋难耐,恨不得立即就去将那位大儒邀请来北平府。”

  一旁的朱复倒是看出些门道来,开口提议道:“殿下,要是按照郭长史所言,一座一百亩的书院,仅仅一两位大儒完全不足。

  不若还请殿下与郭长史、道衍法师等人,各自邀请一些大儒前来?”

  郭安连忙说道:“无需如此,无需如此。殿下,郭长史,我书院最多都是教导一些儿童启蒙,读书识字而已。

  就不必请那么多大儒了,要不然大儒天天争吵不休,又或者那些读书人一天天都只顾着去科举,没了给燕王府效力的心思,那便不好了。”

  朱棣不由露出一丝淡笑,“郭卿所言有误,咱建造书院,只是为了教化我燕王府百姓而来,怎会有那般功利心思。

  再者,按照郭卿之言,这般大的书院,会有多少读书人,咱燕王府只需一成便足矣。”

  说完,不等郭安反对,便直接大手一挥,下了决定。

  “好了,此事便这般说定了,咱派人送些眼镜给那位老师,邀请他前来。

  至于郭卿,也需带着一些老花镜与礼物,去邀请几位大儒前来。

  咱可是知道,郭卿那位丈人在山西、山东、河南等士林之中,都有些名望。”

  郭安缓缓点头,“微臣遵命。”

  “善。”

  朱棣脸色一喜,“此事需抓紧,郭卿下去安排吧。”

  “是,殿下。”

  郭安应了一声,便站起准备往外走去。

  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转头再次问道:“不知殿下可要给陛下献上一份老花镜?还有,殿下在应天城内需要备上几幅老花镜?老花镜的两条搭脚上可需要刻印谁的名字,或是什么图案?”

  “这?”

  朱棣不由皱眉沉思。

  郭安继续说道:“另外,不知道衍法师需要几份老花镜?何种样式,可需要雕刻特殊字号,微臣都需仔细交代下去。”

  朱棣道:“咱一会便派马和前去询问,再让马和告知郭卿。”

  “如此,微臣告退。”

  郭安与朱复两人告退。

  等到两人出了宫殿大门,朱棣看着面前那三副眼镜,不由微微叹息一声。

  他那位老师肯定是不会前来北平府的。

  随即,便吩咐马和,将那三副老花镜带去庆寿寺,询问道衍法师老花镜之事。

  等到看到马和递来的字号与数目,郭安眼中下意识闪过一丝疑惑。

  “龙文渊……好霸气的名字,老朱居然叫此人教导燕王?”

  随后,下意识摇了摇头,便吩咐玻璃作坊的工匠们,按照他所写的那些要求,快速制作老花镜。

  接着,郭安又将工正所胥运与庄广寻来,让此二人在宛平县附近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最好是有山有水之地。

  准备建造书院。

  而听到建造书院,胥运与庄广二人先是一惊,随即便是满脸大喜。

  不到两日功夫,便按照郭安的要求,找到合适地点。

  宛平县顺承门外西南六里,有一河流的发源地,芦苇丛生,泉源众多。

  地下泉眼便有百余处,且水温较低,再加上各路泉水汇聚而形成一条小溪流出,因此名为百泉溪。

  郭安直接跟着胥运、庄广几人,前去实地查看了一圈。

  很是满意。

  他前往上庄村铁冶所、玻璃作坊等工坊之时,所走的道路距离这里也不怎么远。

  再加上这里也没多少户百姓,十分利于征迁。

  距离宛平县也不远,正好燕王府也开始铺建从宛平县到火药作坊、铁冶所这些作坊的水泥道路。

  修建起书院来,直接可以依托着水泥道路修建。

  ……

第165章 让他们捐书籍

  回去之后,郭安向朱棣禀报了一下,朱棣直接同意。

  随即,郭安便开始召集工正所一众官吏,直接开始规划起来。

  圈定多大的土地?开上几道正门?如何完美的保留泉眼、保留芦苇?

  在何处建造书院的讲堂?斋舍区?何处建造藏书楼?

  何处建造花园?何处为启蒙书院……算术书院……儒家书院……君子六艺……

  随后,郭安还专门向朱复、道衍,甚至是朱棣请教了一番。

  反正,他以前世的记忆,再结合朱棣、道衍、朱复等人意见,将书院的规划布局给定了下来。

  于是,一不小心书院的面积,又多了十多亩。

  不过,这些对于燕王府来说,小事矣。

  接着,便是招工匠,招力役。

  还有,征迁土地,又或者直接买走田地。

  反正,仅仅只有二十户百姓,哪怕一亩地二十两银子,再加上百姓们的房屋算进来,也就花个三四千两银子而已。

  而且,要是有人不想种田,将来要是书院建造完成之后,郭安还承诺给那些百姓们,给他们在书院外面,建造一座水泥房屋。

  然后,给他们在书院内找个清扫、或是力役的活计。

  对于郭安的话,宛平县百姓们都还是十分信任。

  不到两日的时间,二十多户百姓们的房屋田地便征收完成。

  于此同时,随着燕王府的告示下达整个宛平县、大兴县。

  整个北平府的百姓们,都知道燕王殿下要建造书院。

  顿时,很多士绅与商贾们,都是眼前一亮,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

  ……

  燕王府内。

  正专心计算该如何建造书院的郭安,看到一个书吏,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郭长史,宫门外来了一堆北平府的士绅与商贾们。”

  郭安毫不在意的问道:“他们来燕王宫外作甚?”

  书吏急忙禀报道:“回禀郭长史,那些商贾与士绅许是听到殿下要建造书院,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给书院捐献些钱财。”

  “哦,原来是此事。”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便在书吏一脸焦急的目光下,不急不慢说道:“你去告诉他们,燕王府不缺钱,不需他们的捐献。”

  “这……”

  书吏一怔,刚想要劝说,但在看到郭安那淡漠的神色之后,下意识一颤,连忙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是,小人这就告知他们去。”

  说完,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郭安嘴角露出一丝淡笑,随即便低头继续计算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郭安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

  随即,便看到马和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朱复。

  郭安不由微微叹息一声,看向马和,“可是殿下派你前来?”

  “正是。”

  马和连忙应道。

  一旁,朱复解释道:“郭长史,燕王殿下镇守北平府,还需靠那些士绅们。

  而去年,殿下已经让整个北平府的士绅们都感到岌岌可危。

  此次,便正是燕王府安抚这些士绅之时。因此,哪怕我燕王府不缺钱,但既然那些士绅们眼巴巴前来,让他们捐献一些,也无碍……”

  郭安仍是一脸坚定的拒绝,“捐献钱财肯定是不成的。”

  “郭长史……”

  马和与朱复两人脸色都是一急。

  郭安说道:“书院乃是教化育人,贤人钟毓之地,岂能被铜臭所污?”

  听此,马和与朱复两人都沉默下来。

  随即,郭安话题一转,“不过,既然那些士绅与商贾们想要给书院捐献,而书院也需要建造一座六层之高的藏书楼,那便让他们捐献藏书典籍吧。”

  “捐献藏书典籍?”

  朱复脸色一喜,“郭长史此言大善。”

  郭安继续说道:“另外,凡是捐献藏书典籍者,不论士绅还是商贾,皆可按照捐献典籍多寡,在藏书楼内依次留下善名。

  但是,还请朱长史向那些商贾与士绅们讲清。

  燕王府内也有一座藏书楼,书籍虽不多,但也有上千本。

  要是有重复书籍,便不计算在内。”

  朱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此言也合理。”

  郭安又道:“另外,也可让那些商贾们散布出去消息,要是有人不想捐献典籍,燕王府也可购买。只要是燕王府没有的,哪怕是印刷版,也可以市价购买。”

  “善。”

  朱复再次点了点头,便走了出去。

  在距离郭安公房不远处的一座大殿内,朱复与马和两人,将郭安的意思,向一众士绅与商贾们都讲述了一遍。

  这些士绅与商贾们自是大喜。

  要是捐献钱财,他们可能还有些心疼。但是书籍,而且还不需原本,只需印刷一本,或是抄写一本,这些他们多的是,自是没有任何心疼之处。

  甚至,好些商贾与士绅,都还经营着一些书铺。

  尤其是,在听到他们商贾名字也可刻入藏书阁内的石碑之上后,一众商贾神情更是大喜。

  这种待遇,他们之前可是从来没有体会过。

  因此,一个个商贾直接满脸激动的大喊道:“还请朱长史放心,草民愿给书院捐献各种典籍五百册。”

  “草民可捐四百本。”

  “草民可捐一千本……”

  听此,原本心中便有些不满的士绅们,也都不由出言嘲讽。

上一篇:超神玩家

下一篇:这个影帝要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