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139章

作者:臊眉耷目

  看来徐荣这一次,当真是铁了心的要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了。

  “孟桐啊,何苦如此!”刘俭伸手,将徐荣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其实,我是一直视你为同僚的。”

  徐荣摇头道:“从今往后,主公大可不必再视我为同僚,徐荣便是主公的家臣,从今往后,徐荣鞍前马后,誓追随主公到底!”

  刘俭叹息着拍了怕他的手掌,道:“若如此,我此生绝不相负于孟桐也。”

第一百九十六章 涿郡简大龙

  经过西北之战的苦痛之后,徐荣真心的归附于刘俭,并甘愿认刘俭为主公,从此留在了刘俭的身边。

  相比于徐荣,另外一位从董卓麾下走出来的黄忠,如今可算是春风得意了。

  同样是参加了西北的征战,徐荣郁郁而不得志,甘愿辞官也不愿意继续在西北待了,可是黄忠却在凉州屡立战功,如今成了朝廷正式敕封的护乌桓校尉,威震天下。

  不得不说,在用将这一点上,董卓实在是要远远强于朝中公卿同僚。

  谁是真正的可用之才,董卓从内心中看的很清楚。

  这也是当初刘俭没有把徐荣推荐往董卓麾下的原因。

  要是让徐荣去了董卓麾下与他征战凉州……刘俭估计他下辈子也别想等到徐荣来他这认主了。

  “汉升,恭喜啊,如今成了护乌桓校尉,成了真正的两千石武官了,日后留名青史,怕也是不在话下了!”

  黄忠向着刘俭长长作揖,道:“若非使君举荐忠往西北随军征战,忠也不会有今天,若无使君书信于董卓,询问忠的情况,忠也未必能如遂愿离开西北,使君的照料之情,忠此生不忘,更是无以为报。”

  刘俭笑道:“你我乃是至交,何必如此?”

  说到这,刘俭又道:“你不日就要前往幽州,乌桓诸事,朝廷全权委托于你,你可莫要懈怠,凉州之战,朝廷欠乌桓突骑军饷,此事或许会在乌桓诸落中引起巨变,说不定什么时候,乌桓就会造反,你切要小心才是。”

  黄忠忙道:“多谢使君提醒,忠谨记。”

  “还有,我兄弟云长在辽东属国当都尉,还有我师兄公孙瓒,因为军功而被拜降虏校尉,威震异族,我刘家诸多子弟,在幽州各郡皆为各郡守所征辟,你在那边有什么事,尽管言语就是了。”

  黄忠听了这话,心中很是感动。

  “是!”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字回答,但话语中却充满了对刘俭的感激之情。

  “使君,黄忠此生有幸,能成为使君故吏,心实感激,此番来幽州赴任,与使君相隔不远,使君若有吩咐,即派人通知于忠,纵有千难万险,黄忠都会赶来冀州相助,为使君所驱使!”

  刘俭哈哈大笑:“汉升,你能说出这话,证明我没有看错你……不过,冀州境内的难事,大部分已经被我解决了,你此番赴任,身上的难事怕是比我要多上许多,短期内,还是得靠我帮你才行。”

  黄忠沉吟片刻,方才缓缓的开口言道:“使君所言的难事,莫不是指乌桓各部蠢蠢欲动,恐有反叛之意?”

  刘俭将身体向前靠了靠,道:“不是恐有反叛之意,汉升我告诉你,以大汉朝如今的状况,乌桓近期必反!但至于这次反叛,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你我能够事先做准备做到什么程度了。”

  对于刘俭的话,黄忠一向是深信不疑的。

  他当即向着刘俭拱手道:“如何行事,还请使君指点。”

  刘俭道:“首先,你要有应变之能,你既是护乌桓校尉,那手里就一定要有随时可以用于镇压反叛的兵力,”

  “但是自打夏育北伐之后,乌桓校尉府的兵马就一直不曾满编,这也和幽州本地的财政不足有些关系,可你若是想快速组建足够可用的军力,没有财货支撑是不成的。”

  黄忠闻言亦是有些头疼的道:“使君之言,忠知之,只是难就难在黄某手中没有足够的财货可建新军。”

  刘俭道:“钱,我可以提供给你。”

  黄忠闻言,颇为诧异的看向了刘俭。

  “使君有钱?只是,您冀州仓廪财货皆属本州,末吏是在幽州任职,冀州的财货支往幽州征兵,怕是不合规矩。”

  刘俭闻言乐了:“当然不合规矩,放心,给你征兵的用度,皆出自我个人手笔,不走冀州财账。”

  如今河北商贸协会日益壮大,所垄断的行业也逐渐增多,刘俭所率领的牧暑掌控商会,以行政的手段干预商贸营收,控制大宗商品在河北的市场行情,想要提供给黄忠在幽州征兵的费用,自然不是难事。

  虽然不知道刘俭使用的是什么手段,但黄忠心中对于刘俭的敬佩之情变的愈发浓烈。

  他冲着刘俭拱手道:“既蒙使君相助,忠定当尽心竭力,好生管理各地乌桓,免出纰漏。”

  刘俭对着黄忠点了点头,道:“另外乌桓诸族,这些年我也多有打听。”

  “其中,难楼统领部众九千余落,势力较大。”

  “乌延率领八百多余落,乃右北平乌桓首领。”

  “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统五千余落。”

  “辽东乌桓首领苏仆延,掌一千余落。”

  “你初任护乌桓校尉,要懂的平衡取利之道,对于这些乌桓人,要懂的分而化之,该拉拢的拉拢,该打压的打压,记住,不可能所有人都听你的话,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反心,汉升你要要懂得取舍,善于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平衡,知道么?”

  很显然,黄忠并不是非常知晓。

  他很是诚恳的道:“回禀使君,若是论及冲锋陷阵,排兵布阵,与敌生死厮杀,乃黄某之所长,但适才使君所言之事,却乃黄某之短也。”

  “嗯……”

  刘俭皱起了眉头。

  不错,一个人有长处则必然有短处,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人,自己也不能太过于难为黄忠。

  仔细的想了想后,刘俭对黄忠道:“幽州是我的故乡,当年我在幽州的时候,也曾多方打探各郡豪杰与智谋之士,想要与他们相交,”

  “但碍于我当时的身份只是一介县中土豪之子,且又年少,故也没有多少机会能够与他们相交,但今时今日,我身份已然不同,”

  “但我多年没回幽州,当地声名鹊起的能人,我还不甚知晓,这样……我回头写一份书信,给我兄弟简雍,”

  “你去幽州上任前,可去涿县拜访他,如今简雍在幽州声名塑著,威望极高,可让他给你推荐几位能人为辅,想来应无大碍!”

  黄忠当即道:“好,那我就按照使君指引,去涿县拜会这位简先生!”

  ……

  次日,黄忠拿了刘俭的亲笔书信,便带人继续北上,前往北境赴任。

  途中,他路过了涿县,便依照刘俭的指示去拜访简雍。

  如今的简雍,跟当初还是涿县四虎的时候可不一样了。

  现在的他,走在涿县的大街上,可不会再有人管他叫“涿县四虎”了。

  现在,大家都管他叫“涿县一大龙”。

  有这么牛逼吗?

  就是这么的牛逼!

  西园八校尉刘备是他大哥。

  南冀州牧假节钺刘俭是他大大哥。

  辽东属国都尉黑白两道关云长是他小弟。

  黎阳营校尉猛张飞是他小小弟。

  辽东公孙氏猛将公孙瓒,中山甄家家主甄逸,涿郡商贾魁首苏双,还有张世平,冯兰、田悟、平惜这些有钱的大户他都熟。

  幽州本地的郡望,庶族寒门,亦或是历任刺史太守,谁见了简雍,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他一声“简大龙兄”。

  此时,若论整个幽州,民间声望最盛的牛逼人物是谁,涿县简大龙定能排个第一!

  ……

  黄忠到了涿县之后,随便在大街上找人询问简雍的住址,都是无人不知。

  因此,他很容易的就找到了简雍的住宅。

  当年,简雍当涿县四虎时,屈居的小破房已经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平地而起,非常上档次的高档大宅!

  听闻新任的护乌桓校尉亲自拜访,简府的官家不敢怠慢,急忙通禀家公。

  简雍如今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一个两千石的校尉登门拜访,他也是能应付的绰绰有余,尽显大家风范。

  可当黄忠拿出了刘俭写给的那封书信给简雍看时,简雍非常具有礼节性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他不在装假,露出了快慰和放松的表色。

  “哎呀,有这份书信,那什么都好说了!黄校尉,有这书信,你怎么不早拿出来啊?咱们可是一家人啊!放心,你的事,就包在我的身上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乌桓校尉的左膀右臂

  由于不是公务,而是私交,简雍便邀请黄忠在他的宅邸住下,两人彻夜详谈。

  交谈期间,简雍对黄忠道:“其实,早在校尉没有来幽州之前,德然与我私书之时,就多有言及将军。”

  耳闻简雍称呼刘俭为德然,黄忠对二人之间的私交之甚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看来他们二人应是极为亲近的了。

  “敢问宪和先生,刘使君写与先生的书信之中,如何提及了黄某?”

  简雍言道:“昔日黄巾之战,德然与我书信尽言讨黄巾之事时,就曾言,黄校尉敦壮,摧锋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

  黄忠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再度涌起了一股暖流。

  刘使君,诚可谓是他黄忠的知己者也。

  “先生乃是幽州本地之人,黄某出身南阳,对乌桓不甚了解,还望先生能够指点一二。”

  见黄忠如此诚恳的求问,简雍心中颇为感动,暗道德然这些年所交往的人,果然皆是英杰之士也,有大胸襟大气魄。

  他微微向上起身,行礼道:“不敢,其实雍对乌桓之事,也知晓的不多,我只知道自光武皇帝时起,乌桓人放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等幽并十郡国鄣塞之内,每郡皆有一乌桓联盟首领,为乌桓庶众称之为‘大人’,统管千至数千邑落,邑落首领为小帅,每个邑落大概有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

  黄忠默默的将这些事情全都暗中记在了心里。

  “不过,大部分关于乌桓诸事,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若要对付乌桓,还需有智谋之士相辅佐才行。”

  黄忠忙道:“依黄某看来,宪和先生就是幽州境内,少有的智谋之士!”

  简雍急忙摆了摆手,笑道:“我可不行,我人脉在幽州还算是挺广的,能够帮你找些治胡的智谋之士,但我本人的实力可是不济,不能相助黄校尉成事。”

  黄忠忙道:“宪和先生真是谦虚了。”

  “就凭黄某人跟先生相交的这短短不到半日,某就能感觉到先生的胸襟之宽广,韬略之深厚,知先生绝非常人也。”

  简雍闻言有点绷不住了,说道:“莫如此说,莫如此说。”

  “我为汉升推荐的这个人,声名在幽州之地,那可是比我大多了。”

  “此人乃是右北平田氏家族下一代中的佼佼者,其人虽年轻,但为人极有见识,非同一般,实乃年轻一辈中的俊杰人物。”

  黄忠虚心请教:“不知此乃何人也?”

  “此人名为田畴,虽然年少还未曾加冠,但已是声名响彻右北平士林,我与他见过几次,为其才能所惊,校尉若要治胡,用他乃是必然。”

  黄忠拱手道:“若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为我引荐了。”

  简雍微微一笑道:“这是自然的,另在渔阳郡中有一人,我也是最近两年才与之相识,亦有大才。”

  “不过此人并非豪右名门,出身相对低点,家境呢,也有些贫寒,但论及见识,别看他年轻,可是远超三四十岁者。”

  黄忠哈哈大笑,毫不芥蒂。

  “既有如此人才,我又何必只看出身呢?宪和先生乃是刘使君之挚友,辨物识人也定与刘使君相若,黄某人相信先生的眼光!”

  “先生推荐的人,那定无差错。”

  黄忠的话虽然多少有些吹捧之嫌,但在简雍听起来还是很受用的,他也不由多了几分得意之情。

  “好,既然汉升信我,那我回头就将此人推荐给你。”

  “你放心,此人虽然年少,但绝对是有异才的人物。”

  “其实我还想等德然回到幽州之后,将此人推荐给他呢。”

  “如今却是推荐给汉升了。”

  黄忠拱了拱手,道,:“推荐给我,便如推荐给使君一般,并无两样,只是不知此人是何姓名?”

  简雍道:“此人叫做田豫。”

  ……

  黄忠到了幽州,担任护乌桓校尉,刘俭推荐他往简雍处,让简雍推荐几个人才给他。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