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167章

作者:臊眉耷目

  沮授深吸口气,拱手道:“受教。”

  ……

  此时此刻,刘俭的兵马正屯扎在洛水之边。

  看着远处沮授一行人渐行渐近,刘俭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来到了洛河之边,刘俭急忙令人将袁宠从箱子中抱了出来。

  小袁宠没有看到父母,一个劲的哭闹喧嚣,军中的一众大老粗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安抚了下来。

  “唉,看来要安抚住我的这个义子,还需要好一段时间呢。”

  刘俭唏嘘感慨而言。

  张飞咧咧嘴:“兄长,既然已经将你这义子带来了,咱们也该往青州去了吧!”

  刘俭道:“确实是此理,先派人将宠儿送往邺城,交给你嫂子,让她代为看照,咱们的兵马往青州去!”

  “诺!”

  “护送宠儿的事情,就由沮先生亲自带人,务必谨慎小心。”

  “诺!”

  说到这的时候,便听张飞又说道:“兄长,云长兄和公孙伯珪已经各自领兵前往青州了,但还未至青州境内,他们两军只是按照兄长的吩咐,屯兵于边境,等候兄长的调令。”

  刘俭点头道:“好,那我们火速前往青州,你派人去告诉云长和伯珪,让他们两支兵马先不要入境,随时等我的命令,再突入青州,与我一同破敌就是。”

  张飞奇道:“在这个时节,若是能让云长和伯珪一同与我们分成两路夹击黄巾军,岂非速胜之道?”

  “不!”刘俭肯定的道:“真正的速胜之道并非是两路夹击,而是出其不意,虚实不定!青州黄巾的人数众多,想要将其等彻底击溃,并收其众,非得仔细绸缪,不能蛮干。”

  张飞听了刘俭的话,不由大吃一惊。

  “兄长想要收青州黄巾之众?”

  “是,青州黄巾,大部分都是流民组成,数目众多,跟黑山贼相比,人数只在其上,不在其下,将这些人收为耕民,用作屯田客,和冀州一样在青州大搞屯田,到使青州和冀州一样,成为河北的粮仓,然后在青州大搞盐纸经济,使青州成为我军的经济粮仓重镇,如此就有了兴复汉室的资本。”

  张飞听了刘俭的话,疑惑道:“可是如今的青州东部乃是由刘伯安治理,咱们若是抢占青州,岂不是抢了刘伯安的基业?他也是汉室宗亲啊!”

  刘俭笑了笑:“既然是汉室宗亲,那便合为一股,刘伯安是个搞内政的人才,由他做我的副手,今后对于我们的大业极为有利!”

第二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制青州望族

  青州黄巾起义,除了驻扎在青州本地的刘虞之外,尚有青州刺史黎盛统帅着青州刺史部,可惜的是这位刚刚上任一年的青州刺史,在与青州黄巾进行了三场大战之后,就被青州黄巾干掉,为国捐躯了。

  青州黄巾军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三年前随同张角一起起义的,他们已经开始摸索出了适合黄巾军的战术。

  若说三年前的黄巾是靠着人数和不要命的打法去作战,那现在,他们开始逐渐会使用战术和战法了。

  当初,张角所率领的黄巾起义失败了,但在各州各郡却遗留下了无数的火种,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各地继续呈现着燎原之势。

  青州黄巾以青,徐各郡国为聚集地,他们高呼着“天补均平”的口号,不断的在地方攻取着地方望族与豪右的庄园。

  为什么说平民百姓在大汉朝生存最难,那就是因为不论是粮食,人口,还是土地,商道,东汉王朝所有的资源都是有主的,包括山河湖海,也都基本进行了归属划分。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资源都掌控在地方家族的手里,剩下的才是皇室。

  经过了一轮黄巾起义,经过了一轮“天补均平”,现在的黄巾军最知道该向谁去讨要生存资源。

  黑山军在冀州,将当地的望族邬堡磕碰的千疮百孔,最终促使冀州的望族豪右不得不一改初衷,依附于刘俭,拿出他们的既得利益来拥护刘俭的屯田,使刘俭在管制地方上变被动为主动。

  冀州境内,经过战乱之后的土地被全部暂定为国有化,既不属于屯田客,也不属于世家望族,只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租赁耕种,这样就可以暂时使得大战之后好不容易从世家手中争取来的土地资源不会外流。

  而现在,青州方面依旧如此。

  打败黄巾军,收服青州的黄巾军人众进行屯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但是在那之前,还是要先利用青州黄巾对青徐各郡的望族进行有效的打击,减弱当地世家和豪右的整体实力,将天秤拽到自己这一边来,这样刘俭才可以故技重施掌控青州,顺利的在当地安插自己的势力,并施行具体的屯田改革。

  一边向着青州行军,刘俭一边将自己手下兵马的建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他初时率领五千精锐的冀州军前往雒阳,如今抵达青州,人数已经拓展到了一万。

  其中三千人是收服了以李既为首的并州军,另外两千余众,是刘俭在战胜了丁原之后,招降其所部的河内锐士。

  丁原之所部的三河锐士,刘俭将其交给了刘备,让他代替自己进行收服。

  刘备刚刚从雒阳出来,身上还挂着西园校尉的官职,这两千三河锐士就以西园军的名义在他手下,而以刘备的能耐和收服人心的手段,刘俭觉得让他料理这些人应该不是问题。

  至于以李既为首的三千并州军士,刘俭则是交付给了高顺。

  一则高顺是并州人,由他代为管理执掌这支并州军,可以最快的安抚其心,并使这支兵马归心。

  二则就是……

  “陷阵营?”

  当听到刘俭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高顺心中不知为何,竟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之感,虽然他也不知道这股亲切感的来源到底为何。

  “使君为何要成立这支陷阵营?”

  刘俭郑重地回答高顺:“我手下之兵,人数逾两万,若是再加上冀州各路诸侯王的兵马,当逾四万之众,但这些兵马,有强有弱,军士也是分不同属,每一支强大军队,必然都要有精锐的王牌部队以为根基,并州兵久在边郡,常与匈奴和鲜卑作战,不论是经验还是勇武,皆在冀州军之上,若是再由你悉心调教,定可成为我手中的一支强兵。”

  “到了青州之后,我会寻一处城池暂时歇脚,仲遂你抓紧时间,好生调教这三千陷阵营,我日后会想办法为这支兵马凑齐精甲,正所谓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你可不要辜负了这支兵马的名字。”

  高顺听了这话,心中颇为激动,他刚刚从雒阳出来没多久,想不到刘俭就将如此重任放在了他的身上。

  他犹豫地道:“只是,如此精锐人马,历来皆由上位者手下的亲信之人统领,使君为何却将这个重责交付给末吏……”

  刘俭微笑道:“这话说的,难道你就不会我的亲信之人了吗?”

  一番话说出来,高顺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他向着刘俭长长作揖施礼,随即领命。

  ……

  刘俭的兵马抵达了青州之后,并没有着急去进攻黄巾,他将手下的兵马屯扎在青州最西面的历城,然后派出大量的斥候去探听青州方面的消息。

  首先,他要知晓东莱,北海,齐国,乐安,千乘,胶东这些地方,受到的损失到底为几何。

  经过一番查探之后,刘俭得到了消息,青州黄巾虽然是号称青州黄巾,但其主要攻略的地域,根本就不限于青州之境。

  青州刺史被黄巾干掉之后,青州各郡太守的手中兵马有限,根本无法串联成有效的防御,截止到目前竟也有两个太守级的人物被杀。

  而青州南面的徐州,目前也受到了黄巾军比较强力的进攻,虽说刚刚成为徐州刺史的陶谦是个狠人,但也是独木难支,徐州刺史部缺兵少将,更兼陶谦初来乍到,也只能是勉力支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现在的黄巾军和历史上不太一样。

  “天补均平”下的青州黄巾,他们凭借着这个口号,吸引了更加多的底层苦农,并向世家望族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被攻破的邬堡,那些邬堡中被压迫的农民,则也是顺势加入了起义军。

  反倒是最底层的民众,受到黄巾军的迫害少些。

  真正受害最大的,成了望族豪右。

  根据探子的回报,黄巾军的数量多大一百六十七万!几乎都要奔着二百万走了,当然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真正能够打仗的青壮,还是占少数的,但即使如此,这个数目也是非常庞大了。

  刘俭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很是惊奇。

  历史上的青州黄巾只是发展到了百万之众,如今经过探查,其规模似乎比历史上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想来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天补均平”的影响在作怪。

  不过这件事对刘俭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这个水你怎么用,又如何辩证性的去看。

  青州黄巾的势力愈大,虽然破坏性增大了,但同时也代表了他们对于豪右望族的破坏力更加强劲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俭能够收服的人力资源,也变的更多了。

  这些黄巾士卒在地方进行破坏的时候,是恶魔,可一旦收降之后进行耕种开拓,那每一个人都是无价的瑰宝。

  刘俭抵达历城之后,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了,这让济南和乐安的望族高门非常着急,他们急忙派人来向刘俭求救,希望他能够火速出兵,出手相救。

  刘俭也不含糊,直接给两郡之向他来求救的望族们列出了条件。

  条件很简单……冀州军远来,粮草和军饷,都不够,军械也缺。

  是不是得拿钱啊?

  跟当初他炮制冀州望族时的手法一模一样。

  而让刘俭感到有趣的是,这些望族豪右的反应,也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和当初那些冀州的家族一样,大家都不乐意。

  刘俭不着急,他们不给钱给粮给装备,那大不了自己就装死。

  反正历城只是在青州边郡,黄巾军只要暂时还没有想着向西面与黑山军会和,暂时就不会跟自己发生碰撞。

  刘俭的态度,让备受黄巾之苦的青州诸家心中很是气愤。

  你是不是觉得,你屯兵不进,我们这些家族就治不了你?

  雒阳城中的公卿,可是有很多是青州世家中人!

  于是,这些青州的家族,就纷纷快马递书往雒阳去,让他们在朝中的亲戚,向天子禀明刘俭眼下的不端行为,让朝廷催促他进兵。

  但问题是,现在的雒阳城中诸事太多,争权夺利每日都在上演着,朝中的人根本无暇顾及刘俭。

  就算是有暇了,试问正在与袁隗抢权的董卓,能够任凭他们以朝廷的名义来催促刘俭吗?

  不可能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董卓联合吕强

  现在的朝堂之中,董卓与以袁家和杨家等为首的公卿望族你争我夺,争权夺利的举动愈发激烈。

  为了能够完全的掌控朝堂,董卓开始考虑收纳一部分凉州的士族进入朝堂,来替换掉一部分“没有作为”的公卿,以便有效的对大汉朝政进行统治。

  但问题是,自古以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族,人事权力历来都是一个集体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今董卓在京城抢夺了财权和军权,这在关东士族的眼中也就罢了。

  毕竟这种权力,虽然表面上看影响巨大,但只要筹谋得当,并不是抢不回来,速度快的,一夜时间,一场政变就能抢回来。

  但人事权力可不一样,这东西属于细水长流,靠着时间沉淀来积累,一旦撒出去了,想要收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袁家和杨家可以坐视董卓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抢夺军权和财权…但人权不行!

  李儒在朝堂上刚刚将这件事一提出来,顿时就遭到了以袁隗和一众朝臣们的强烈反对。

  目前何太后和天子都站在董卓的一边,他们紧紧的抱住了董卓的大腿,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董卓的所有提案。

  在天子和何太后此时的眼中,董卓所说的一切,都是政治正确。

  虽然他们两个就硬实力方面跟满朝公卿确实比不了,但天子毕竟是天下大义的代表,他的站队,让董卓底气十足。

  但即使有天子站队,公卿们这一次也是坚决不让你!

  咱们死磕到底!

  满朝公卿都不同意,董卓如果硬要在朝中或是地方大换血,就要实行强行推动的手段,可一旦强行推动了,后果不言而喻,那就必须要动刀子!

  很有可能就是杀个浮尸遍野。

  虽然这对董卓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不到盛怒之时,董相国还不想这么做。

  也不知是不是凑巧,也就是在这个当口,青州今文系的朝臣们在地方的家人联名,请朝中公卿代为传话给天子,言刘俭在青州边境的历城屯兵,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他根本就不派兵与黄巾贼交手,请朝廷以严令催促刘俭快速动手,消灭青州黄巾,解青州之危机。

  青州系的今文系公卿立刻写明奏疏,呈禀尚书台,但天子在拿到了奏疏之后,直接都转给了董卓,请他代为批复。

  奏疏转往相府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所有状告刘俭的文书,统统被董卓驳斥,理由很简单——刘俭是奉朝廷军令前往青州平贼的,而且他还是假节钺在身,朝廷没有理由干涉他的用兵,只需在最后问他要结果便是了。

  而且董卓以专业的军事角度,向所有朝臣们解释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道理。

  在军事领域,眼下雒阳的朝堂之内,无一人是董卓的对手,更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军事领域上对他进行驳斥。

  再加上天子的支持,刘俭“屯兵青州不思进取”的这件事,被轻飘飘的带过了。

  这件事情之后,有一名刘俭的使者悄悄地再度来到了雒阳,向董卓转达了刘俭的一番“良苦用心”之言。

  这场谈话,足足有两个时辰。

  而待刘俭的那名使者走了之后,董卓当即前往禁宫,向天子刘辩诚恳谏言,请天子重新设立宦官队伍!

  自打何进与宦官集团火拼之后,雒阳的皇城之内,就没有了一个阉人,如今何太后和天子的寝食,皆靠宫女伺候,而皇城的宿卫则是仪仗羽林郎,虽然依旧能够正常运转,但对于天子和何太后而言,总感觉似是少了点什么。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