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243章

作者:臊眉耷目

  二张本欲招揽人马,集中全力对黄忠军队所在县城发出一次致命的攻击,但是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前来协助黄忠。

  这个人就是幽州用兵的老二,仅次于关羽的公孙瓒。

  公孙瓒本人倒是让张举和张春不是那么恐怖,毕竟他作战能力再强,上限也是有的。

  关键就是在他背后的公孙家族。

  二张也知道公孙家族和刘俭的关系匪浅。

  但是他们依旧是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用分配利益的方式将辽西公孙氏拉到他们这一边。

第三百三十三章 神臂营

  在用兵能力方面,黄忠确实是没得说,毕竟他昔日也曾在象林营任职,后来又追随刘俭征讨黄巾军,指挥兵马调动士卒方面,他丝毫不比北方的领军人物要差。

  不过幽州之地的屯曲毕竟不同于南方,虽然军校都能用兵,但两个地界的用兵之法,还是很不一样的。

  黄忠在象林营的时候,他的对手主要是日南的叛军,亦或是山越叛军,在那里,遍地都是荒山,天气闷热,虫豸毒障极多。

  那些年,黄忠和他手下的将士确实是吃了很多年的辛苦,一旦有战事,三军将士就得徒步进入山林之中,到处搜索贼军的踪迹。

  在山林之中,一不小心就要被毒障毒虫毒蛇所咬,还要面对潜藏的猛兽,有时候碰到山势过于崎岖,还要小心跌落山涧与被敌人埋伏、以及迷路的巨大风险。

  所以说,别看目前这个阶段,大汉朝北方的将士们在战力上比南方的将士们强,但实际上南方军士在某些方面所受的苦和耐受力,还真就不是北方的将士们所能比拟的。

  故而作为南方出身的战将,黄忠到了北方的军中之后还算是相对适应。

  只不过,目前对于黄忠来说,他还是有一个瘸腿的。

  那就是黄忠不精于骑兵战法。

  别看他在军中多年,但在象林营的战斗中,他积累的都是指挥步兵山战的经验。

  即使后来他到了雒阳城中任越骑营司马也没多大进步。

  越骑营虽然称谓上是越骑营,但操练骑兵战术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黄忠只是营中一个司马,并不负责整个越骑营的操练,将士们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宿卫京畿,听凭宣调。

  越骑营有一百多个司马,并不是任何一个司马都有时间将大汉朝的骑兵战术学习个滚瓜烂熟,而且以黄忠当时的资历而言,他在雒阳也没有那个机会。

  故而,这一次在北方与张举和张纯等人作战,黄忠虽然借助刘氏的财货招揽了一部分精锐突骑,但是动用他们的次数很少。

  张举和张纯姑且不论,丘力居身为辽西乌桓的首领,在使用骑兵这方面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如果是以骑兵正面对抗骑兵,黄忠估计自己完全没有胜算。

  在幽州境内,自渔阳郡以南,卢龙塞以南,辽西和右北平郡以西——都是大片大片的平原地带,没有山区,在这些地界作战对于黄忠而言极为不利。

  这也是一开始张举,张纯,丘力居等人没有将黄忠放在眼中的重要原因。

  不过,针对这一点,黄忠早些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刚到幽州时,也曾经找简雍和刘齿谈过,为了预防万一,他希望简雍以及涿郡刘氏能够给他更多的支持,协助他招募训练一支奇兵。

  黄忠是刘俭安排在幽州的军事代理人,简雍和刘齿自然不会拒绝他。

  只要是黄忠所提出的要求,他们都会全力满足。

  于是,在简雍的协调,以及涿郡刘氏、河北商贸协会的支持下,黄忠在涿郡组织了一支以弓弩为主的精军。

  这支军队的士兵,皆是从涿郡刘氏,以及这些年来与涿郡刘氏交好的几个幽州大族中挑选出来的精壮儿郎。

  长时间以来,他们在黄忠的手底下接受训练,主攻项目一是弓术,二是弩器战阵。

  操练骑兵或许不是黄忠之所长,但是操练弓弩之军,同时在不同的场合采用各种各样的弓弩战阵,这正是黄忠的最大优势。

  以己之长,战彼之短,这才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将令应该做的事情。

  北军五营之中,昔日曾有一营,皆长于弓弩者,其名曰“射声”,究其名字的深意,乃言其可以觅声而射。

  黄忠在幽州亲自操练的这八百名弓弩手,则被命名为神臂营。

  读此三字,其意自明。

  而在与丘力居的两场战事之中,黄忠大破丘力居的乌桓突骑,也正是凭借八百神臂营军卒。

  丘力居在与黄忠交手的战斗中,因为没有事先对黄忠手下的军士进行调查,他凭着乌桓突骑的强大,未曾将黄忠放在眼中。

  结果,丘力居被黄忠用骄兵之计引入蓟县东北的平谷,用神臂营大破之,手下的乌桓突骑死伤无数。

  ……

  在黄忠手中吃亏之后,丘力居将兵马暂时屯扎于肥如,另外派人回转后方调遣大批的乌桓将士,往幽州境内助战。

  而张举和张纯,则是换了战术,他们派人前往辽西公孙氏,想要拉拢公孙氏与他们共同起兵击溃黄忠,同分幽州之地。

  但事实上,张举和张纯着实有些天真了。

  辽西公孙氏的家公目前并非公孙瓒。

  可即使不是他,但在最近几年间,辽西公孙氏却已经加入了河北商贸协会。

  作为刘俭在地方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孙氏这些年所得到的利益极多,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段与张举和张纯合谋反叛,丧失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家族利益。

  公孙氏对于张举和张纯的提议断然拒绝,同时他们还对张氏表示,公孙氏绝对忠诚于汉家天子。

  将张氏的使者驳斥之后,公孙氏方面还派遣出了如今在大汉朝幽州军事领域名列前茅,威震北疆的公孙瓒,代表辽西公孙氏支持天子与张举和张纯俩反贼作战。

  张举和张纯的幼稚之处,就是他们以为他们的家族与辽西公孙氏是属于利益共同体。

  但事实上,他们与辽西公孙氏之间的矛盾早就不可调和了。

  昔日张温征召乌桓突骑相助讨伐凉州的北宫伯玉,而身为幽州本地与乌桓相交甚厚的张氏,就曾想要代表幽州本地豪强统领这支乌桓突骑协助张温。

  但是,张温最终选择了辽西公孙氏统领这支乌桓突骑,而那个人正是公孙瓒。

  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派将领的问题,但这内中牵扯的政治利益极为复杂。

  其实两族早就在那时候,就已开始争夺替朝廷管理幽州境内异族的代理权了。

  幽州各郡的乌桓诸落对朝廷来说,既是可用的雇佣兵,同时也是北疆边境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朝廷需要扶持出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在幽州替朝廷稳定住乌桓的代表性家族。

  但是这个家族的数目不需要多,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结果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公孙氏赢了张氏,成为了朝廷在幽州对乌桓的代理一族。

  而落选的张氏之所以叛汉,或许也多少是因为这件事。

  有这件事作为基础,张氏想要拉拢公孙氏与他们一起反叛,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这是纯把公孙氏全族当二货耍了。

  但可惜公孙一族没有二货。

  不过,张氏虽然没有拉拢的动公孙氏支持他们,但对于渔阳郡,上谷郡,右北平的各大家族来说,张氏的拉拢还是很有效的。

  张氏不断派人前往各个家族说以利害,让各个家族能够加入他们的反叛大军。

  边郡的家族与中原相同,但也不是完全相同。

  在叛乱这件事上,幽州的豪右之家多少受到了一些边境外族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反叛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常年与外族交战,同时受到外族影响较深的家族。

  毕竟,不论是鲜卑还是南匈奴,多少年来都是叛了又归,归了又叛。

  故而幽州北地的豪族,多少也会受些影响。

  张氏一族以渔阳郡为中心,这些年在幽州的势力和渗透力还是有的,不然他们也不会轻易造反,历史上张举和张纯之乱,汉室朝廷在正面战场上,也曾与公孙瓒打的有来有往,甚至一度占据了上风。

  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在幽州境内,响应并支持他们的本地家族还是不少。

  故而想要真正的解决张举和张纯,关键还是要想办法争取幽州本地豪族的态度。

  而在这一点上,刘俭已经胸有成竹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荀文若,你要比历史上伟大

  刘俭回到冀州之后,命令三军暂时歇息,整个冀州暂时处于安宁和休整时期。

  刘俭在这段时间,也主要是将精力用来陪伴他的两个妻子和孩子们。

  他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一些,且变的异常淘气,再加上一个袁宠,三个小孩将刘府闹成了一锅粥,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能够管住这三个孩子的郑慈和卞玉儿现在都是有孕在身,而且眼瞅着就要临盆了,两位夫人实在是没有精力管教这三个儿子了。

  也难怪,在古代生孩子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产妇在生孩子的期间致死率极高,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两位夫人还是被重点保护的对象,又哪有闲工夫管教三个崽子?

  不过,刘俭既然已经回到了冀州,而且他眼下还没有很多火烧眉毛的旁事……在开春之前,他也不会轻易出兵,所以他每日处理完州事,管教三个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刘俭的身上。

  不过也只是仅仅几天时间而已,刘俭就被这三个孩子弄得有点焦头烂额了。

  三个孩子很淘气,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年纪还都小,就是要管教,也不可能使劲的去管。

  哪有跟幼童较真的。

  偏偏这三个小崽子胆子都异常大,比同龄的孩子要大许多。

  所以他们也干出了很多其他孩子干不出来的事儿。

  比如说偷跑着在屋里拿火盆里热炭去烧外面的干稻草……

  说实话,这也就是州牧家的儿子,换成普通农户家的孩子腿给他打折。

  郑慈与卞玉儿临盆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让刘俭的心中既感到紧张又激动。

  刘俭决定陪在两位夫人的身边等待两个孩子的降生。

  同时,他安排关羽和张飞分别率领少量的精锐兵马暗中前往幽州,会和黄忠,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对付张举和张纯。

  不能出动冀州的主力兵马,只能出动少量的精锐,活用幽州本地的人丁兵卒,这一点对关羽等人来说,可谓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朝廷方面,以中郎将孟益为讨贼主将,率兵前来幽州主持大局。

  而另外一方面,在中原配合袁绍对抗董卓的韩馥,也率领兵马北上,准备返回幽州平叛。

  知道韩馥带领人马回来,田丰和沮授都建议刘俭不要让他过境,以免日后成为刘俭在幽州的大敌。

  对于要不要韩馥过境,刘俭心中一时也没有想好。

  于是,他私下里请教了荀彧。

  而荀彧的一番言论,则让刘俭恍然而悟。

  荀彧劝刘俭道:“使君若要成大事,需使韩馥过冀州也。”

  “为何?”

  荀彧道:“使君以至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啬,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今幽州既乱,韩馥为方伯,使君若阻韩馥一人,非扶义征伐之举,恐失天下人望,切不可因阻韩馥一人,而阻天下人望。”

  刘俭闻言,恍然道:“文若之言甚是。”

  荀彧谦虚的摆了摆手,又道:“至于韩馥进了幽州之后,使君也大可不必顾忌,此人与我同郡,我深知其乃虚华而无实才者,面对举、纯之乱,断无所为也。”

  “此人若在幽州,结局已然注定,且此人即为袁绍臂膀,便不可使其留在南方相助于袁绍,当诱往幽州之地而除之。”

  刘俭没有想到,荀彧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看来他是真心实意的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只要在不触及他内心深处最崇高的那份理想的情况下,荀彧就是他刘俭的自己人了。

  “文若之言,吾深了然,回头吾便使手下人去通知韩馥,允许他过冀州之境回幽州。”

  荀彧见刘俭如此虚心采纳自己,暗自点头,心道:真英雄之主也。

  随后,刘俭又将荀彧带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将书房的门关上,然后请荀彧坐在自己桌案的对面。

  他微笑着问荀彧道:“文若在冀州也是呆了许久,我出征在外,让你随同田元浩一起管理冀州内政,针对冀州的形势,不知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很是谦逊的拱手言道:“彧这段时间以来,对冀州政务虽然插手不多,但对冀州过往的每一条政令,皆已经借阅。”

  “荀彧只能说,主公真乃当世英主也,冀州乃是望族朋党勾连最甚之地,主公身为外来牧守,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做到收荒田为公,行租庸调分配屯田,成立河北商贸协会,并设立招贤馆、义舍广纳有异才之士,广建水车大兴水利,充盈库府,打造镔铁器具……集冀州上下之力于一手体,实是当世之英雄,荀彧为能够跟随主公而倍感荣幸。”

  刘俭哈哈大笑道:“吾也没有文若说的那般好,文若莫夸赞太甚。”

  荀彧摇头:“不是夸赞,实乃诚心之言。”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