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25章

作者:臊眉耷目

  “对了,苏兄,你就不必和我们一同去了,今日我在府君那边试探了一下朝廷方面买购战马之事,吕府君的意思,以各地马苑目前的战马驯养数,还是够用的,关键还是在驮马上,这一部分,朝廷应是要征调采买的。”

  苏双听到这,不由精神大振。

  “少郎君可探听清楚,朝廷若要采买,当以何价采买,库府可充盈否?”

  刘俭笑道:“我既能与你说明此事,那自然对此是有信心的。事情我都给你打听清楚了,朝廷方面,是有余财采买马,想来也可购以行价,不过我对吕使君谏言,请他联系幽州各郡太守,只等朝廷确定出兵之后,放出流言,就说库府无钱,只能以借为名,征调各户余马以为军用。”

  苏双毕竟是生意人,只是旦夕之间,就琢磨出来了刘俭的用意。

  他顿时大喜过望!

  “如此,则幽州马市行情必落,这正是收马的良机啊!”

  刘俭点了点头,道:“只是地界太大,广阳,涿郡,上谷,渔阳诸郡的马市,单凭你一人的财力只怕还吃不下,需得找些志同道合之士才是,一起垄了这条渠道。”

  苏双忙道:“少郎君尽管放心,此事我这几日已经想过了,却有几个志同道合之士可以与我一同共进退,如那中山的张世平,沮阳的冯兰,狐奴的田悟等,最少有六个大户马商可用,且这些人的境遇也大多与我相同。”

  刘俭提醒他道:“回头你去找一下公孙县君,这事最好还是带上辽东的公孙氏,关键时刻,也有大族出面帮你们消灾灭祸。”

  苏双闻言一愣,接着急忙道:“少郎君所言甚是,此事还需拽上公孙氏。”

  刘俭抻了抻胳膊,表情突然变的凝重:“另外苏兄你还需牢记,这件事可不是让你们逐利赚钱的,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们占住渠道之后,朝廷征马,你们还需合理出价,不可囤积居奇,不然此事一过,不但幽州的诸地豪强饶不过你们,便是朝廷也不会容了你们,勿因一时之利,招惹杀身之祸。”

  苏双笑道:“少郎君放心,我早就明白此事,这一次倒卖,我不为赚钱,只为能得朝廷所重视,别说是高价卖了,我到时候自然会与这些合作的人说明,朝廷此番用马,我用低两成的价格售卖,就当是咱们为了大汉驱胡捐金,如何?”

  刘俭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苏双在关键时刻,不为金钱所迷,单凭这一点,他就不只是个当商人的料。

  “你若果能如此,我料此事一过,这边郡之地的官马渠道,定为你几家所垄断!其他的豪右之家再想插进一脚,也是插不进来的!不出三年,整个幽并的马市就是咱们几家说了算,而且凭你这次做的这件事,也不会再有什么歹人敢轻易动你分毫了。”

  苏双感激道:“全凭少郎君相助,不然单凭苏某一人,一辈子也碰不上这样的良机!苏某日后若果能垄断了北疆官马市场,所得之利皆可为少郎君所用,若有半字虚言,天地不容!”

  ……

  随后,刘俭和苏双分别行动。

  涿县四虎去往并州见董卓,苏双则是先回涿县见公孙瓒,再往中山国去见他的同行张世平以及其他人,开始着手准备收马事宜。

  刘俭领了符传,兄弟众人便快马加鞭的赶往太原。

  往太原走有两条路,一条过代郡,一条过冀州,相比于山地较多,贼众较多,险阻较多的代郡,刘俭等人自然还是喜欢走平坦的冀州。

  他们一路南下,从中山国境一路奔过常山,随后再走水路,最终走水路抵达太原境内。

  由于是代表郡署递官行文书,所以他们一路皆走大路,官道平坦,且各地又都有亭驿可居,因此这一路之上,倒是也没太吃苦。

  由于走的都是正规的大路,一路之上连一个走兽强贼也没有遇到,也不曾凑巧看到什么饿殍遍野,野狗拾骨的惨烈景象。

  他们紧赶慢赶,直到太原的上艾,方才放缓了步伐。

  夜晚,四虎刚进了上艾亭驿休息,就听见外面雷声滚滚,闪电划过天际,随后便见倾盆大雨而下。

  张飞扭头看向外面,见雨势磅礴,直将道旁的柳树压的弯了枝干,不由咧了咧嘴。

  “这要是再晚上几步,咱们可就都淋落在外面了!”

  刘俭看着外面的大雨,也是唏嘘不已。

  他将手中的马鞭轻轻地抖了抖,遂问驿吏道:“可有麦饭吗?”

  那驿吏摇了摇头,道:“本来有些,可却都让后面两间房的贵人包了,仓内还有粟米,给贵人煮些,凑合着用吧。”

  张飞很是不满,高声道:“都是同住,为何他们吃麦,我们吃粟?瞧不起俺们,觉得俺们给不起钱吗?”

  刘俭听张飞说话憋不住乐。

  就冲我张贤弟这一嘴标准的幽州口音,他就够呛能瞧得起咱们。

  那驿吏不生气,只是笑道:“都是为官署办事,哪有什么瞧得起瞧不起,只是精麦确实没了,若贵人早来些,自然也可用上,现在这时辰是真的行不行。”

  张飞似有想揍他的冲动。

  刘俭拦住张飞:“罢了,随意吃些,早些睡觉,明日还得早起。”

  待那驿吏走后,张飞怒道:“一路南来,各家驿站皆有存麦可食,为何独独他这里如此特殊?”

  刘备在一旁道:“不是特殊,只是太原已经临近河东和河内,从司隶往北的官吏,皆会在此处停留驻脚,在他们眼中,咱们只是边郡来的野蛮子,河内和河东的官吏才是真正的紧要人物,好东西自然要给他们留着。”

  张飞闻言,一对环眼顿时瞪的溜圆。

  “这些匹夫,居然敢藐视我等!待俺拆了他这亭楼!”

  刘备忙道:“贤弟别闹,咱们还有大事要办。”

  “不行,必须拆了!最不济也得拆他个门板,不然难消俺心头之怒!”

  话音落时,便听亭驿外的大门‘嘭’的一声被踹开,而那门板也随着这一声巨响,斜歪着倒向了一边。

  简雍诧异道:“谁啊,还真的拆?”

  张飞忙道:“俺只是说说,没真动手……”

  刘俭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面长须,身材极为高大的威武汉子,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驿舍之内。

第三十二章 关长生

  驿舍外是雷鸣声,夹杂着磅礴的暴雨声,而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壮汉走进亭驿,单看其轮廓,就不免让人惊叹咂舌,不为别的,只因此人的身形实在过于高大,如果是以后世的身高来计算,刘俭估计此人身高净量应该在一米九以上。

  对于食物品种单一,营养匮乏的汉朝人来说,能长到一米九几的个头,实在是天赋异禀了,异于常人了。

  刘俭家庭条件算不错的,但他现在也就长了个一米七五七六的样子。

  随着那汉子闯进来,他的身后也另有几名浑身已经被浇灌湿透的驿吏冲了进来。

  其中一名驿吏一把抓住那高大汉子的肩膀,怒斥道:“不是说了么,此处已经无房!你还在这赖着作甚?驿亭今日歇了贵人,容不得你这样的莽夫撒野,出去……你给我出去!”

  说罢,他便开始在那汉子的肩膀上用力,想要将他拽出去。

  不曾想那人站在原地,一动未动,反倒是那驿吏用劲过猛,自己险些滑倒。

  “哎呀!”

  眼瞅驿吏要摔倒,那高大的汉子一伸手,竟是稳稳的将他扶住。

  随后,方见他慢慢地背过手去,慢吞吞地开口说道:

  “某知此已无房可住,尔等大可放心,关某不在此处歇脚,只是暂避雨一时,雨势一弱就走,绝不会扰了旁人。”

  驿吏皱起了眉,本不想答应他,毕竟这亭驿接待的,多是手持符传的各郡信使,亦或是出门游学远行的豪门士人,这大汉装束朴素,隔着老远一看就知道是类似游侠的人物,这样的人,纵是能出的起钱,也不好让他进入亭驿中来。

  “这偌大的地界,避雨你去哪不好,非到这来?你也不是不知这是什么地方!门口的槐树能站人,也能躲雨,你去那里好了。”

  大汉一听这驿吏居然让他去屋外的树下避雨,脸色瞬间变的不善。

  他缓缓转过头去,低头怒视那名驿吏,眼中的蕴含着怒火,似可随时爆发。

  他本就比驿吏高上一头半不止,身材宽大健壮更是能顶对方两个,那驿吏仰头看着他,被他的目光吓的有些胆寒,不知不觉间口干舌燥,有心再说些挖苦的话,可张了张嘴,却只是吐出一些旁人都听不清的细语,犹如蚊子一般。

  就在这当口,刘俭走了过来,他一把抓住了那名大汉的手腕,笑道:“兄弟,我在此等你多时了,你如何现在才来?”

  那汉子疑惑地转头看向刘俭,张了张嘴似想说些什么,可最终没有说出来。

  那名驿吏闻言忙问刘俭:“君与此人相识的?”

  刘俭很是自然地回答:“正是,我奉命往晋阳见方伯,正好有些消息需从此人处知,故提前相约此地。”

  那驿吏一听此言,二话不说,直接转头吩咐:“给他们再添一碗粟饭!”

  果然,在这里当驿吏的,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主。

  刘俭冲他笑了笑:“你们的门板,我赔!”

  “哎,不用不用,一扇门板而已,修修就安上了,小郎君自便。”

  随后,那汉子被刘俭拽到四虎所在的案边坐下。

  不多时,粟饭被人端上,五人一人一碗围案而食。

  那高大的汉子看着眼前的粟饭,并没有动筷子,他只是疑惑地看着刘俭。

  还未等他张口询问,便听刘俭说道:“都是在外面劳碌奔波之人,彼此互助也是理所当然,仁兄不必客气,这一碗饭聊以充饥,你只管用就是了,不需记情。”

  那汉子很是礼貌地冲着刘俭抱拳,自我介绍道:“足下如此慷慨善助,足见是位俊逸人物,某家关羽,字长生,河东解县人士,常年在外游历,今番归乡,偶经此处,有幸与足下相识。”

  刘俭听了对方报上姓名,心中很是欢喜。

  至于欢喜的原因,想来也不需赘言了。

  “在下涿郡涿县人士刘俭,尚未加冠,恩师赠表字德然,这位是我兄长,刘备刘玄德,我们二人皆汉皇后裔,家祖乃中山靖王,我等皆是孝景皇帝玄孙是也。”

  “噗!咳、咳咳!”

  一旁吃饭的刘备听了这话,一口饭直接喷在碗里,接着便控制不住的大声咳嗦了起来。

  简雍见状吓了一跳,急忙伸手去替刘备抚胸顺气。

  刘备咳嗦完了,诧然地转头看向刘俭,浑然不知道这小子今日这是吃错了什么药,为何要提自己是汉室宗亲之后这件事?

  若是刘备没有记错,这许多年在外人面前,汉室宗亲这些话应该是自己的口头禅啊,刘俭从来不提的。

  而且多年的事实证明,汉室宗亲之后这个幌子,历来都是没什么用处的,至少刘备用此事当做自己门面的时候,一直都没什么大用,而且时不常的还会被人嘲笑。

  不想……

  那壮汉面露诧异神色,道:“不想足下竟是汉皇后裔?真是失敬,失敬!!”

  “噗……咳、咳、咳!”

  刘备闻言又是好一阵咳嗦。

  原来这汉皇后裔的身份,竟真能唬人!

  自己用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正眼瞧他一下,可怎换到了刘俭的身上,就能让人刮目相看呢?

  自己原先跟他说的话是一模一样的,没毛病啊?

  “对了,不瞒关兄,刘某人昔年在缑氏山,以师事当朝卢尚书,喜读《左传》。”

  刘备再次惊诧地看向刘俭。

  我说……大哥你今日是专程出门来着臭显摆的吗?你跟他你说得着这事吗?

  “哦?君竟也喜读春秋!?关某亦如是!足下师事名儒,关某近日正好有些关于《左传》中的些许道理读之不明,正想向人讨教,不知君能否不吝赐教一二?”

  刘备闻言傻眼了。

  眼瞅人二人居然可以谈的这般投机,少时,终听刘备长叹口气,颇嫉妒地道:“要不,你二位单谈,我们仨去旁边躲躲?”

  ……

  晋阳城,刺史府上,身材庞大威武壮实的董卓,正拿着一卷简牍,那简牍中是不曾断句的《易经》内容,他手中握笔,沾着墨水,苦楚地看着那没有断句,一行行连贯不断的文字,只觉得眼花缭乱,胸部被一口郁气堵住,似有些上不来气。

  董卓的身侧,矗立着一个和他身材同样宽大健硕的中年壮汉,若仔细打量,就会发现此人与董卓的相貌颇为相似。

  此人就是董卓的弟弟董旻,自董卓上任之后,董旻就作为刺史的兵曹从事,带着同宗豪杰,随董卓一起来并州赴任。

  异地为官,特别还是刺史这样在地方比较敏感的官员,身边所用的亲信自然还是自家的人更好用一些。

  汉朝所用的简牍承字量较少,只是一篇《易经》,这边总计誉写了十三卷,此刻皆堆在董卓的桌案边,由董旻一卷一卷的递给董卓断句划分。

  终于将手中这一卷划完,董卓郁闷地抬起头,看向董旻道:“几卷了?”

  “兄长,三卷了。”

  董旻一边说,一边又递上了一卷。

  董卓不耐烦地伸手挡开,随后将手中的那一卷扔在了地上,气道:“今日就到这吧,老夫这眼都要睁不开了。”

  一边说,董卓还一边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打着哈欠在榻上斜靠向一边。

  董旻没闲着,他弯腰去收拾地上散落的简牍。

  他一边将简牍合拢整齐地摆放在案上,一边问道:“兄长,那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祖祖辈辈皆通《易经》,这断句如何分划,他们心中最是明了……只是弟弄不明白,袁司徒弄了几卷原版誉抄的《易经》千里迢迢的命人送到晋阳请兄长断章,这当中究竟意欲何为?”

  董卓半瞌着眼睛,又再次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不以为意道:“还能作甚,不过是为了羞辱老夫而已。”

  “啊?用、用这方法羞辱兄长?可是,兄长你如今是袁氏故吏啊!”

第三十三章 董卓的金燕

  正在摆弄着手中简牍的董旻闻言颇为惊诧:“兄长昔年被征辟往司徒府,经袁司徒举荐就任的并州刺史,乃是袁门故吏,司徒今番为何要羞辱自己的门人?”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