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340章

作者:臊眉耷目

  看来他改道的可能性非常大!

  先前吕布和牛辅就有打算偷袭雒阳的计划,但被刘俭识破之后,全军覆没。

  按照正常的思维,西凉兵是不可能再走这条路了。

  毕竟已经在这条路上摔过一次大跟头了。

  但是,董卓这老家伙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但是以刘俭对董卓的了解,他似乎应该没有这样的心机……

  是李儒吧……或者是董卓和李儒一起想的。

  怎么办?

  董卓去雒阳的意义和吕布还不一样。

  他去了雒阳,甚至都不需要进攻,他只需要抛出自己的身份和天子的诏书,卢植就不会做任何抵抗而让董卓进去。

  刘俭估计董卓不会杀卢植,而是要用卢植作为筹码和自己进行谈判。

  看来董相国也明白,这个时候不应该跟自己闹僵。

  他让和李傕和郭汜率兵来进攻自己,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然后再跟自己谈判,掌握更多的主动。

  而卢植则是他意想之中的另一个筹码。

  自己和贾诩都大意了。

  刘俭急忙找来贾诩与自己商议这件事儿。

  贾诩听到这,脸色微变。

  看得出来,他果然也是疏忽了。

  这个天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完人,即使是贾诩,也会有他偶尔想不到的时候。

  “如果相国改道去了雒阳,使卢公落入他的手中,他虽不能害卢公性命,但卢公毕竟是主公之师,主公若是在谈判之期毫不退让,回头事情传出去,必然会使有心之人以此为理由攻击主公的声名。”

  一时间攻守易位,才用陷井消灭了一头狼,打算回家的猎人却被另外一头狼给牵制住了,可是刘俭又不可能总守着陷井不动地方,也不能背着陷井到处走。

  “事到如今,可有解决之法?”刘俭看向贾诩。

  贾诩叹了口:“自然是有办法的,但是这办法,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刘俭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贾诩,突然道:“文和所说的办法,就是让我也像董卓一样,采取昼夜奔袭之法吧?”

  贾诩点了点头。

  “董相国之所以敢办半道移路线,不外乎就是他对自己的行进速度异常有信心,在董向国看来,昼夜奔袭之法,乃是他西凉兵独有的本领,在这突然转换之下,主公就算是想明白了他的意图,也无法跟得上董相国军队的速度。”

  刘俭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既然董卓觉得我无法做到昼夜奔袭,文和又如何觉得我能够做到呢?”

  贾诩拱了拱手:“董相国的军队当年也并不能做到昼夜奔袭,听闻相国当年也是在兵事临危之时,不得已而出此下策。”

  “但相国最终成功了,而昼夜奔袭的战术也为相国所习得,从此以后,他对此战法便用的越来越多,西凉军也对此战术运用的得心应手。”

  说到这,贾诩看向刘俭:“主公应该也明白末吏之意吧?”

  刘俭点了点头。

  所有的事都有第一次。

  昼夜奔袭之法也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天生就会的。

  正常的将领,若是没有特殊的原因,根本不可能轻易让自己的军队尝试昼夜疾行。

  毕竟,在这个年代,夜行军本来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更别说是昼夜疾行了。

  董卓当年也是机缘巧合,被逼无奈之下才行此下策。

  当然,他成功了!

  现在换成刘俭将要面对这种情况。

  ……

  随后,刘俭将张飞,黄忠,颜良,文丑四员猛将找了过来,对他们细说此事。

  众人听完之后,皆未说话,各自沉思起来。

  少时,却见黄忠第一个道:“若以将军如今营中,前番从幽州招募的那些骑士,或可作为先驱引导。”

  刘俭忙道:“说详细点。”

  黄忠道:“幽州之骑,常年与北境的鲜卑作战,虽未有昼夜长途奔袭之举,但幽州边境,渔阳上谷诸郡对外的纵深太广,鲜卑每次前来骚扰之时,幽州之骑都要跨境而击,故而在昼夜奔袭方面,幽州骑兵是有底子和优势的。”

  张飞道:“兄长,在这一点上,西凉军与幽州骑兵有相通之处,想来,这也是董卓能行使昼夜奔袭之法的原因。”

  “而且前番文若先生组织的乌丸骑兵,此番也被沮公与先生带了来,这些乌桓骑士也都是常年在边塞善于长途跋涉的精锐,只要兄长善用,他们也一定可以在这次奔袭急行军派上用场!”

  听了张飞和黄忠的话,刘俭随即下定了决心。

  那就借着这次机会,点开一个新的技能点。

  董卓老是以为这昼夜奔袭之法是他的专利。

  今天自己就打破他的这个垄断,让他知道,大汉朝不是只有他姓董的能做到昼夜奔袭三百里!

  到时候,且看老家伙的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第四百五十章 相国请歇马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真要施行千里奔袭,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首先要有长于在边郡纵横的战将,另外就是挑选有一定底子,可以胜任这个任务的兵卒。

  然后在将这些兵卒中,有夜盲症的人也要筛选出去。

  古人由于食物匮乏,身体缺失的营养成分较多,因此很多人浑身上下就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而夜盲症就是重要的一种。

  所以,想要施行奔袭战术,要是没有足够的兵源,合适的将领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当然,刘俭现在的条件非常符合了,可以施行。

  现在的刘俭兵多将广,还有铁器和马匹,他的士兵兵源包含了幽州人以及刚刚归附的乌桓人,今后甚至还会有臣服于大汉朝的鲜卑人。

  可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时不我待,刘俭当时就下令,让张飞和黄忠这两名久在边塞与乌桓人还有外国鏖战的猛将,在诸军之中进行筛选!

  张飞和黄忠也知晓时间紧迫,他们凭借着对三军士兵的了解,很快的从当中择选了一众锐士!

  这些锐士,都是幽州军之中,最为精悍强壮的士卒。

  同时,刘俭还为这些士兵们配备了北境最雄壮的战马,打造最精良的武器,还有最坚固的甲胄!

  当然,这些战马也都配备了河北制造署打造的高桥马鞍和马蹄铁。

  随后,在一众将士们的拥簇下,刘俭亲自指挥这支军队,并带领着张、黄、颜、文四大猛将,昼夜奔袭,直奔着雒阳城而去。

  他要打破董卓垄断“昼夜三百里”的独家神话。

  ……

  ……

  时以入冬,雒阳这边已经开始落下了雪,平日里热闹的街市,此刻也变的冷清了起来。

  大多数的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都不再出门,已经在秋日时节积攒够了粮秣的人会窝在家中猫冬取暖,但那些不幸没有攒够粮食的人,就将面对一年中最严苛的时候。

  若是幸运的话,他们或许会挺过这个冬日,否则就只能是将整个生命献祭给皑皑的冬日白雪。

  卢植站在雒阳城东,遥望着远处白色的地平线。

  那被霜雪覆盖成雪白的地平线上,此刻已经出现了一排黑点,密密麻麻的看不真切。

  朔风萧萧,大地一片苍莽。

  一片雪花从空中飘落,落在卢植的脸上,化作一片冰凉。

  卢植紧了紧腰间的长剑剑柄,冰冷的质感从指尖传来,令他神志一清。

  极目旷野尽头,黑线正蠕动的越来越大,对方的轮廓逐渐清晰。

  终于要来了吗?

  卢植的面色从容,他仰头看了看天色,望着片片飞雪,嘴中默默地念叨:“普天之下,能千里行军,在这种距离朝发夕至之人,只有一个……”

  说到这,卢植吩咐旁边的从事道:“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卢植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他听到了卢植之言后,异常惊讶。

  “府君,彼虽突袭而至,然雒阳城内兵马虽少,但城池坚固,粮秣充足,未尝不可守之也。”

  说话这个年轻人,乃是冯翊高陵人张既。

  张既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过去几年曾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

  不过张既被举孝廉那一年,正赶上董卓迁都长安,故他不曾入郎署,只是在家中闲居。

  卢植担任雒阳太守之后,征辟张既。

  张既为人清高,若是旁人征辟他,他未必到,但是面对海内名儒的卢植的征辟,张既却没有拒绝。

  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若想出人投地,也需要增长声望声名,卢植虽然不是能够让他出位之人,但是以卢植的声望,自己若能在其羽下做成几件事情,则一定可令自己声望大涨。

  当自己有了一个极佳的声望之时,也就不愁没有一个好的前途归宿了。

  在这个时代,年纪较轻的士子待价而沽,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听了张既的话,卢植轻叹口气,道:“彼?彼是何人也?”

  张既略有些疑惑的指向远处那正踏雪而来的西凉兵,沉声道:“彼为凉州寡学之辈董卓也……”

  “彼虽为凉州人,却也是当朝国相,手持天子名诏,今从都城而来,我若封门挡之于门外……何以说之?”

  张既轻叹口气,他知道卢植说的是对的。

  对于卢植这种忠心于汉朝王室,不想割据一方当军阀的人来说,确实没法封门自守。

  毕竟,董卓代表的就是朝廷。

  朝廷的人来了雒阳,卢植若不接待,则就成了与朝廷汉室做对的反叛之人。

  以卢植的角度来说,他是绝对不能如此做的。

  以张既的角度而言,他也不希望卢植这么做。

  毕竟,这个年轻人是来卢植麾下刷声望的。

  “府君,纵是如此,但彼只是竖着相国旗号,未曾事先知会,如今其兵马突至,终究是有背朝廷章程,府君身为一方太守,在迎接之前与彼沟通,也是职责所在,某愿为使者,代表府君去会相国。”

  卢植捋着须子,细思张既之言,暗道有道理。

  毕竟,卢某才是这雒阳的当家人,奉天子之命在此镇守,你们朝廷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说派兵来就派兵来……我哪知道你这些人到底是朝廷亲兵,还是造反之徒?派人去问个明白,确实在情理之中。

  卢植虽然是个忠臣,但也不是愚忠。

  在不违背大忠大义的前提下,有些事卢植不怕得罪人!

  “既如此,那就有劳德容速速走一趟!”

  “喏!”

  ……

  ……

  张既领了卢植的命令,随即直带两名侍从,飞马从雒阳城中而出。

  西凉军眼见有三名持使旗的快骑从对面赶来,前军随即停了脚步。

  前军歇马,后军便也能立刻跟随前军的频率站住了脚步。

  “来者何人!”

  西凉军前部的兵卒冲着张既高声呼喊道。

  张既等三人在离西凉骑兵大概十箭之处的地方歇马。

  张既身边的侍卫高呼:“雒阳长史,领卢府君之命,拜谒相国!”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