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360章

作者:臊眉耷目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表就跟没看见董卓眼色一样样。

  他站在朝臣的队伍里,眯着眼睛,就是不吭声,仿若睡着了一样。

  这可着实是给董卓气坏了。

  这一个一个的……

  此时此刻,董卓不由想起他诛杀袁隗全族的情形。

  要不然还是杀人吧。

  依老夫看,还是杀人的手段最好使!

  别的都是扯淡。

  就在董卓在眯着眼睛,来回扫视着朝中那些喋喋不休的朝臣们,想在中间找个人杀鸡儆猴的时候,却发现李儒冲着自己悄悄的摇了摇头。

  李儒真是太了解董卓了。

  他知道,董卓盛怒之下,很有可能会大开杀戒,用以证明自己的权威。

  所以说,他急忙冲着董卓摇头,示意董卓先不要冲动。

  本来已经在群臣中瞄准了目标的董卓,在看到了李儒的警示之后,方才强忍着将怒气压制在心中。

  “董相国,吾等适才所言,一是证明了这抚远大将军不可立。”

  “二是相国身为天子近臣,更是朝廷的武功表率,这胳膊肘可千万不要往外拐呀。”

  “毕竟朝中重臣与外地牧守勾连太密,很容易让人怀疑其用意呀,其心不明也。”

  这话说的夹枪带棒,表面上是因为占了唇舌之战的上风,故意在董卓面前显摆。

  实际上却是当着众臣的面猛抽董卓的嘴巴,故意让他下不来台。

  别看董卓如今在朝中官位很高,军权也尽在其手,说想杀谁就能杀谁。

  但是,朝廷的清流氏族之中,总有不怕死的人。

  他们不怕董卓把他们抓出去砍头……反倒盼望着董卓能将他们抓出去砍头。这样一来,就可留下忠义的名声遗于后事了。

  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有一些将死后的名声看的比活着的时候要重。

  董卓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个人。

  “太史令李故,很好,很好,汝今日之所言,让老夫受教匪浅,放心吧,回头老夫少不得要给你多多的好处,以报今日指教之情。”

  这番赤裸裸的威胁,让满朝公卿大为震怒。

  当着满朝文武居然说这个话,这西凉匹夫未免也太没有涵养了。

  不过,就算是董卓没有涵养又怎么样呢?

  朝臣们可以大胆的谏言刘俭当抚远大将军的弊端。

  但是还没有谁蠢到在朝堂上直接说董卓当相国是大汉朝的不幸。

  随后就见王允站出来说道:“相国,太史令乃是忠正之臣,说话虽有夸张,但并非有意为之,还请相国莫要怪罪于他!”

  董卓呵呵一笑:“老夫几时说要怪罪于他?老夫感激他还来不及呢!”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刘辩在上方道:“太史令以下犯上,对相国不敬,罚秩俸半载,以儆效尤!”

  太史令李故急忙向刘辩行大礼:“臣谢陛下天恩!”

  刘辩笑着看向董卓,道:“相国,后辈小臣之言,不必当真,相国股肱之臣,一心为国,是朕的仪仗和臂助,朕今后还都指望着相国呢。”

  刘辩这些年临朝,很少说话,就是说,一般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似今日一般左右平衡,各大五十大板的事,他往昔却是从来也没有办过。

  董卓心下一惊。

  他扭头看了看小皇帝,心中一紧:这小子何时竟长的这般大了?

  一晃经年,天子眼瞅着就要成人了!

  董卓心中微有不安,但他依旧保持了和煦的微笑。

  “陛下如此顾念体恤老臣,实乃老臣之幸!今日之所议,暂且搁下,毕竟事关大汉北境,牵扯国运,还是莫要早下定论才是。”

  刘辩笑着点了点头:“相国所言甚是,一切都听相国的!”

  ……

  ……

  朝议结束,董卓返回了相府,而李儒和刘艾则是紧随着相国返回了府中。

  “哼!”

  董卓重重一拍桌案,发出巨响,将李,刘两个人吓得一哆嗦。

  “老夫离开长安才几日,如今长安就变成了这般光景?天子和公卿们居然穿了一条裤子,在大殿之上扫老夫的脸面!你们两人却默不作声,不发一言,这难道是为属下之道?”

  两个人急忙向着董卓行礼请罪。

  李儒道:“相国,非我等不尽心谏言,只是今日之事颇有蹊跷,诸臣众口一词,皆不愿于刘俭抚远大将军位,陛下似乎也是一夜之间骤然成长,此事颇为蹊跷,是故李儒请相国暂缓雷霆之怒。”

  “这些人都敢在大殿上直接与老夫顶撞了,那李故不过一区区太史令,也敢讥讽与老夫!你却让老夫不要动怒?”

  李儒忙道:“相国杀人容易,但杀人却不能看清事情本质,依照李某人之见,朝中诸臣这些年来暗自蛰伏,大有暗中积攒势力之举,不可小觑,天子即将成年,也大有一展宏图之志,相国虽军权在手,却不可等闲视之,毕竟不是什么事,都能用兵马去解决的。”

  “那你打算让老夫怎么办?”

  李儒道:“别的事且不管,当下之事,乃是刘俭之事,相国纵要杀人,也得为自己的事杀人,如何能因为刘俭而在朝廷上私自乱杀?依我看来,相国还需派人与刘俭沟通!将今日之事推给刘俭!”

  “他若是有本事,就自来长安朝堂请谏。”

  董卓不屑道:“刘俭怎么可能会来长安?”

  李儒道:“他当然不会来,正因为如此,相国可借此事威逼一下刘俭,看看他这个抚远大将军若是不得,究竟会做出何等反应?我们也好借机看清楚,刘俭如今对朝廷,到底有没有手段可使!”

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家军团齐出策

  眼瞅就要过年了,雒阳城内现在可谓是热闹非常。

  并不是因为城内的人要准备过年而显得热闹,而是因为刘俭最近这段时间,接见了很多在司州本地的豪右望族。

  刘俭要帮助司州的人修建水利,这件事最大的受益群体,自然还是当地的望族豪右,因为大汉朝土地最多人群,还是他们。

  河北的水利建设与引用水利的技术,现在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刘俭非常的重视技术人才,这些年来,他花大价钱招揽拥有一技之长的士人与寒门,对于这些在经学方面水平造诣非常一般,但民生技术过硬的好手,刘俭给予了他们整个大汉朝都找不到的最优良待遇,包括他们的个人和家族未来问题,刘俭都会给他们予以解决。

  也因此,使得这些年整个大汉朝人口的迁移有一个趋势。

  有钱有势的衣冠巨室习惯于南迁,而那些相对于中资的,门路较窄的,但却拥有技术和知识资源的士族和寒门,愿意往河北迁。

  而这种人流分布方式,造成了河北百业升腾,各行各业的技术突飞猛进。

  偏偏这些技术,被刘俭用法律和手段,保护的非常好,现在的河北官署通过制度和利益作为双重抓手,将各种核心产业的技术封锁的死死的,让人不能染指分毫。

  这样造成了同为大汉朝的州郡,地方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

  司州的望族原先是大汉朝最多的,同时因为雒阳原先是帝都的原因,他们的财富和粮食也是大汉朝最多的。

  但眼瞅着这些年来,河北人迎头赶上了,他们心中既嫉妒,又无奈。

  偷师是偷不成了。

  看来只能是虚心求学了。

  当然,想要让河北人凭白资助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属于出让人家的专利技术,让你们司州人富起来,你说想要空手套白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事实上,司州的顶级阀阅富豪之中,有些人确实是抱着空手套白狼的心思来找刘俭谈的。

  他们引经据典,说什么司州与冀州,幽州皆是汉室疆土,天下百姓皆为一家之亲,河北的技术不应只属于河北,拿出来给其他州郡使用一下,使大汉天下共同富裕,实乃是正理。

  这些阀阅说的头头是道,口若莲花,而刘俭对于他们这番言辞的回复,只有两个字:

  “有理!”

  随后,那些阀阅之首便向刘俭询问:“既然刘将军说有理了,那什么时候派人传授我们技术啊?”

  刘俭的回答言简意赅:“等着。”

  “……”

  “等着”这两个字的含义,着实是太深奥了。

  人家并没有拒绝你,但是……这要是真等,得等到哪一年去啊?

  刘俭只是暂时驻兵于雒阳,他有心协助司州建设水利措施,却不代表他“现在就会帮助司州”。

  真等他启程返回河北了,那或许一切就都晚了!

  最终,这些望族阀阅最终还是同意了刘俭的要求。

  大家愿意共同集钱出资,请刘俭协助司州建立水利体系。

  与望族阀阅将价码谈妥之后,刘俭又派人将当初被吕布囚禁在雒阳牢狱的那几名太学生之首找了过来。

  这些太学生乃是当初雒阳太学生闹事的领头者!

  而当初,支持他们闹事的人,则是朝中的某些公卿和袁氏集团。

  但是当吕布在雒阳,狠狠的将太学生收拾的时候,朝中的公卿集团和袁氏除了在背后煽风点火之外,并没有给予当地的太学生们任何的支持。

  甚至于,他们躲在暗处,乐于看到太学生们流血牺牲。

  而且这次司州之战,袁氏的兵马最终还是没能够进驻雒阳,进驻雒阳的人,是刘俭。

  这对于当地太学生们的触动极大。

  太学生们似乎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昔日风光荣耀于整个大汉朝的汝南袁氏,在这个群雄逐鹿,诸侯各显其能的时代,似乎已经不是那么无懈可击了。

  刘俭将这些太学生首领解放出来之后,又将太学生闹事群体中的第二梯队人选找了来。

  他在雒阳太守府的官署,设宴邀请众人。

  做东的人,乃是卢植。

  面对刘俭,这些太学生可没有当初面对吕布时的那股忙横不讲理的气势了。

  首先,海内名儒卢植在这里替刘俭震场子。

  其次,刘俭被人也是声名赫赫的天下名士!当年一首《寒地百姓吟》还有《短歌行》广为天下传颂,士林之中的风雅志趣之士,无不叹服。

  再然后……刘俭的岳父乃是精通古今文学的经神郑玄!

  在士林之中有这样背景的刘俭,如今还是这些太学生的救命恩人,这些太学生对他自然是甚为尊敬。

  酒宴之上,刘俭夸赞了这些太学生的敢于为天下,为世间鸣不平的高尚情操,并表示天下的未来乃是他们的天下!

  同时,刘俭还对太学生们阐述了科举的好处,并告知他们,科举的改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让这些太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晋升渠道,同时入仕的机会也比原先大了许多,让他们不要听从心怀不轨之人的摆唆。

  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再加上卢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些太学生们的首领也逐渐开悟,对科举的好处以及公平性也逐渐认同,对于雒阳两万余太学生来说,察举制只能满足他们当中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科举制的延伸和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才有更多的好处。

  刘俭还许诺了这些为首的闹事太学生们好处,至于是什么好处……无外乎那么几种,反正一定足够他们受用的。

  对于太学生们来说,长安以及关中之地,日后或许已经没有他们发展的空间,司州已经是乱成了一团,现在天下间,不论是当官的还是搞学术的,最好的地方就在河北,与刘俭这位河北之主搞好关系,对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利益都是巨大的。

  他们没有理由,不接受刘俭的馈赠。

  同时,刘俭表示,河北即将大兴土木,以郡县为单位大修学宫,他希望这些学子日后可以来河北,就算是不能入仕,但是有愿意钻研学术,治学兴学的人,也可以应聘于各地的学宫。

  这个世界,需要多元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有当官,才是士子门唯一的出路。

  就在刘俭与太学生首领们详谈甚欢的时候,田丰快速走进了厅堂,在刘俭耳边低声道:

  “将军,朝廷那边,董卓派使者来了!”

  刘俭听了之后,眉毛微微一挑。

  他大概也知道,董卓派使者来见他是什么事情。

  ……

  ……

  刘俭请卢植和沮授等人作陪,他自己则是和刘备暂时告席,前去见董卓的使者。

  董卓的使者带来了董卓的书信,同时也向刘俭转达了董卓的意思。

  董卓的意思很简单,抚远大将军的职务,董卓现在攻克不下来!

  朝臣们和天子都极力阻挡,满朝文武的反对之声太大,董卓就算是相国,但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给刘俭设这个抚远大将军的职务,如此与逆臣何异?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