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541章

作者:臊眉耷目

  张飞摇了摇头,道:“谈什么报不报答的,你我今后乃便是同袍了,何必如此?”

  说罢,便见张飞向吕布告辞,而留下了吕布和一众并州诸将在此感慨。

  ……

  烈日炎炎之下,今日的刘俭特意邀上了刘协,他们在长安东面的屯田聚集地搭建起了一所大帐。

  在大帐搭起之后,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之下,上万士卒分布大帐周围守卫。

  而今日,百余名公卿大臣,亦被刘俭邀来一同随皇伴驾。

  此时关中之地炎热,很多公卿大臣们都想在府邸之中避暑,但是刘俭偏偏给他们弄到田地之中,让他们与自己一起视察屯田。

  所有人都站在来到了大帐外的田野边上,看着田亩中的百姓劳作。

  许多在田亩中的百姓注意到了这么多朝中人的到来,急忙纷纷跪拜,不过刘俭却派人去通知他们,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必下跪,只要依旧如往常即可。

  虽然不知道刘俭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但想来身份一定很不同寻常。

  在得到了士兵们的通知后,许多百姓纷纷不敢直视那些朝臣们,他们将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在脚下,专心着忙着自己的事。

  众多百姓一俯一仰之间,汗水从额头低落在脚下的田间,这辛劳的一幕落在刘俭的眼中,令其的心情变得很好。

  刘协则是一脸百无聊赖的样子,不断的打哈欠。

  刘锦昨天给他进献了两个天姿国色的美人,刘协还想着急回去,替大汉朝下一辈的繁衍事业,增砖添瓦呢。

  刘俭手指下方的百姓对着众人言道:“中平以来,天下丧乱,吾一直认为,天下之所以会发生动乱,乃是因为民心乱了。”

  “而那些便是民心!”

  对于刘俭此语,荀彧,荀攸,刘虞等人的脸上浮现笑容。

  刘虞对着刘俭一拜道:“若非有丞相,河北,关中,司州,三河等地,断然不会有这番场景。”

  荀攸亦是说道:“不错,换成去年,关中百姓四散奔逃,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若是在当时,我等却是万万不敢相信有这等景象的。”

  众人的话让刘俭很是快慰,他眼中流露笑意,道:

  “纵使吾有匡济天下之志,但若是没有诸公的经世之才襄助,亦无法取得如今这番功业!”

  在笑完之后,刘俭看着眼前劳作的百姓,好像回想起他的小时候。

  他对着手下们继续道:“吾自幼生活在边郡,涿郡时常有异族掳掠,百姓每日外出劳作,皆心惊胆寒。”

  “那时候,吾就想着,要是家中田地产业可以一直自给自足,那吾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世事变迁,吾应国家相召,从军为国家效力,及至今日。”

  “当年的一懵懂孩童,成为了今日的刘丞相。”

  说到此,刘俭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的语气。

  哪怕是在说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在旁人听来,似乎刘俭也不敢相信他能够有今日这般大的成就。

  不过仔细想想,也确实是,在如今的天下各大势力之中,刘俭成就是最高的。

  远超于袁绍、曹操那些人。

  但是论及出身与资源,刘俭和袁绍和曹操可是没法比的。

  曹操虽出身阉竖家庭,但曹家在曹腾开始便是巨富之家,从小衣食不愁,朝堂资源丰厚。

  袁绍就更不用说了,当今天下,谁敢跟袁绍比家庭?

  “然吾如今虽贵为丞相,孩童时的梦想却依旧没有忘。”

  “少时之刘俭,犹如今日之眼前百姓,所求者不过安稳度日而已。”

  “有此,心足安定,民心安定,天下就安定了。”

  “只不过让吾不明白的是,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有些人就不懂呢?”

  说到此的时候,刘俭的笑意已经消失不见,他的脸上已经挂上冷意。

  “张飞、赵云为左右将军的事,我已经在朝堂上说过了,他们两个在北境的功业足以承担左右将军之位,而且为了关中的安定,为了天下的稳定,我们是日后势必要对南面或者对西面屡次用兵的,没有猛将身居高位坐镇,如何能保得了关中百姓的太平?”

  “关中百姓不太平,人心不定,无法有效的劳作,关中就不会富足,关中不富,朝廷又如何能稳固?”

  “这话我已经说了不止三四遍,但就是有人不断的在挑战我的底线。”

  说到这时候,刘俭缓缓的转身看向身后的一众臣子。

  适才还是百无聊赖的刘协听到这里,骤然明白了刘俭今日之用意。

  看来还是有人在暗中鼓捣刘俭了!

  刘俭今日借着带百官来看屯田成效是假,实际是专门来立威的。

  刘协毕竟是刘俭扶持上来的皇帝,很是聪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朕已经下旨,决定要敕封张飞为左将军,赵云为右将军,这两位将军虽然都是丞相的旧将,但是看丞相的表奏之中,他二人对大汉朝确实是立功甚大!北境异族的平定与收复,与他们两个人息息相关。”

  “朕下一步就是想请丞相总揽全局,一则恢复关中的元气,开展各项产业,令百姓富足,二则,就是挥兵西向,征讨凉州,平定长安城西方的祸患!”

  “如今的诸将,以朕观之,唯有张、赵二人最能够担此大任,若不以他们两个人为左右将军,何以平定凉州?”

  刘协这番话说的倒是义正言辞。

  别看他平时里贪玩好色,不务正业,但是他毕竟是个聪明的小皇帝,到了关键时刻,说出来的话还是有理有据,让人能够信服的。

  刘俭向着刘协道:“今日臣请陛下巡游于田亩之间,就是让陛下看一看如今的关中之地,这些田地都是按照以往河北的屯田经验照搬施行的,可以说是极为成功。”

  “所以说,不论是军事,政治,农耕,经验非常重要!”

  “臣要提携张,赵,也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

  “若是陛下觉得臣德不配位,大可将臣的丞相之职免去,臣愿意退位让贤。”

  刘协明知道刘俭是在做戏,但也不敢不做挽留之状。

  他急忙说道:“丞相乃是我大汉朝的擎天之臣,没有了丞相,大汉王朝岂不顷刻间如同山崩一般?”

  “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将丞相逼迫到这般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便见荀攸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在关中诸郡国之中的官场,还有太学之中,诸多研究今文的学子,目前正在盛传丞相乃是专权之人!”

  “传言说丞相将张,赵两个人扶持上将军之位,乃是为了篡夺陛下的江山,为了自己专权,擅权铺路,言之凿凿,且有越传越广之势!”

  刘协闻言不由勃然大怒:“何人竟感污蔑丞相?”

  荀攸说道:“目前还查不出来,不过根据臣的观察,此事应与……一些有能力指使今文学子行事之人有关?”

  刘协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其实刘俭曾经跟刘协分析过如今天下的形势。

  如今,袁家虽然已经南迁了,而弘农杨氏也已经跌落了政坛,朝堂之中的权贵们代表们暂时都消停了,但是在诸家学派之中,由今文系在朝堂中的人担任显贵要职,依旧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百年来不未曾变动的事情。

  虽然朝廷目前在各地极力的落实科举制度,但在科举之前,很多的今文系人就已经入职朝堂,他们渗透在大汉的各级官署,甚至遍布在地方主要家族之中。

  就算是大汉选官要用科举制度,但是在地方,今文系依旧控制着很多的人事,以学派为基础,使各家和各家紧密相连,形成一股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势力。

  想要用科举制度瓦解这股势力,也非朝夕之功。

  就算是科举考试,今文系学子凭借目前的各家所掌控的资源,也比其他学派的学子有优势。

  毕竟今文系学派中人在朝廷之中屹立百年,在地方的官学、私学,包括各个学派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放眼整个天下,除了河北目前是各学派百家争鸣,其他的州郡依旧是以今文系掌控的政治资源和舆论渠道最多。

  当然,古文经学派如今在民民间的呼声很高,而精通今古文两家的郑学更是被大汉诸学子视为足以凌驾于古今经文学派的存在。

  但是今文系的能量依旧很强大,他们的这份能量不体现在他们能够掌控多少军事,他们能够掌控多少财富……

  关键就是他们能够掌控很多非常强大的宣传舆论渠道。

  这点是历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闹心的,也是非常无奈的。

  古文经学子的人数远远超过金文经学子,但是古文经学子大部分目前都遍布在乡野之中,他们手中并没有多少成体系的舆论渠道,在宣传方面,今文系学派由上至下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一旦他们顶层掌控舆论的人想要利用他们弄出一些什么动静,在大汉朝这个信息传递落后的时代,今文系学派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污蔑一个人,甚至将一个人的风评搞得很臭。

  他们也可以用一种更快的速度将一个人捧上天!

  所以说,当年的察举制再加上今文系的宣传舆论渠道,使今文系学派在舆论方面成为了一个无敌的存在。

  他们想让谁有名,谁就有名!

  他们想让谁臭名远播,就能让谁臭名远播!

  其中,月旦评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有名的宣传舆论利器!

  月旦评掌控许劭的手中,但许劭的身后,却站着不知多少人。

  这些人利用月旦评提升自身的声望与价值,来垄断更多的出位资源。

  而放眼整个大汉朝,类似于月旦评的这种评价渠道,舆论渠道有很多。

  而这一次,关中境内,就有很多流传于诸官学,私学,还有民间的榜文评论,就开始针对刘俭提拔张飞和赵云这件事做文章。

  亏了他们的对手是刘俭,一个从打下派到地方之后,就一直注重自身德行声望还有宣传舆论途径的人。

  大公报现在的舆论影响力绝不比关西今文系舆论窗口渠道的影响力要差,这段时间,大公报一直针对刘俭提拔张飞和赵云的益处广做评判。

  再加上刘俭手下培养多年的公关团队,一直在汉境内活动,所以才使刘俭的声名未被搞臭,刘俭本人也没有被打到“奸相权臣”那一范畴中去。

  不过,这件事依旧提醒了刘俭。

  是时候,将这些掌控于民间的舆论渠道,统统掐死的时候了!

  能够有公信力的喉舌部门,必须要由大汉政府完全掌控!

  散落在民间的这些胆敢随意发言的渠道,就乘着这次机会一举剪除!

  另外,也是时候彻底开放诸学,让诸学派百花齐放,不能让今文经在朝堂一家独大了!

  一切原本固有的东西,都将改变。

第六百八十二章 清洗弊端

  其实,依照刘俭的能量和势力,他早就已经知道了,这次事件的幕后推动者就是“京兆三休”之一的第五巡。

  而且京兆三休之中的另外两个人也在帮着第五巡串联各地的今文经家族,在学子中暗中造势,扩大舆论影响,借着张飞和赵云的这次事情来抹黑刘俭的政治目地。

  其实,刘俭若是想制止这次事件的发酵,只需要即刻下令将第五巡以及参与此事的今文系家族首脑捉拿,并好好的整治一番完全可以避免事情这般的扩大。

  但是刘俭偏偏不这么做,他就是想借着这次事件的扩大,来好好整治一下大汉朝的舆论渠道。

  他今日特意把天子以及朝中主要的文官们都聚集在这屯田之所,顺便把这件事说了,为的就是要引起众人的注视。

  他这也是在给众人释放一个信号。

  那就是刘俭要对大汉朝士人原有的舆论渠道进行一场大整顿!

  其实从后世来的刘俭还是挺提倡言论自由的。

  但所谓的言论自由,也要看分在哪一个时代,又要看这个言论自由的导向者是什么人。

  就好比现在的大汉朝,掌握大部分舆论渠道的由今文系家族为主导的士族,多少年来累积下来的舆论渠道早就形成规模。坚不可摧。

  他们有能力代表底层的人民发声,他们也可以代表高层权贵向天下发声,不论是官方还是最底层的黎民,都没有办法跨越他们的舆论渠道。

  但是他们所发出声音只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

  他们说风就是风,他们说雨就是雨,他们说谁是人才,谁就是人才,他们说谁是狗屎,谁就是狗屎。

  现在阻碍朝廷发声,阻碍人民发声的就是他们。

  就听刘协对刘俭说道:“丞相,既然有人敢暗中诽谤丞相?而且还将事情闹得这么大,使得整个关中之内的官学和私学皆知晓这件事,这当中定然有推手在暗中操作。”

  “这种事绝不允许!”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荀彧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不论这背后的推手是谁,但是能够使得关中之内的今文士子皆将矛头一致指向当朝丞相,足见这背后舆论之强,臣以为,为了大汉朝的根基,为了大汉朝的稳定,这舆论之道,理应严加管理。”

  “民间的各种品评,风闻言事,榜单都用该禁止!”

  “我大汉境内应该肃清妄言之势,民间妄言过甚,对于朝廷的威望,对于朝中公卿的威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刘协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此言有理,民间组织所掌控的舆论渠道,影响力实在过大,自光武皇帝开始,我朝对于这些人就放纵过甚,事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莫大的危害。”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