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594章

作者:臊眉耷目

  “我在战阵上与其交手,不论是军略还是冲锋陷阵之能竟然都略逊于彼。”

  孙策虽然一向不是自视过高,但也知晓自身本领是年轻一辈的人中之杰。

  “我自认为,无论是军略还是勇猛,都无人能够超越我。”

  “可今番,这赵云展现的本领却实打实在我之上,实在是令我心中颇为忌惮。”

  一旁的祖茂则是说道:“主公也不必如此心焦,那赵云其实并不与主公算是同一辈的人。”

  “此人年长,主公年少,而且出仕的时间也比较长,他在北方也多经历战争,特别是使用骑兵这方面的经验远非主公能比,主公切不必因为一两场的战事就如此灰心。”

  孙策闻言笑了笑,说道:“叔父不必如此宽慰我,我还没有胸襟狭隘到这般地步,只因那赵子龙的本领在我之上,就心生愤懑。”

  “我之所以心中有所犹豫,那是因为对方的实力之强远超我的想象,这赵云一个人的能力就如此之强……试问,声名还在他之上的那关羽、张飞又是何等样的人物?还有那颜良文丑虽然弱于赵云,但想必也弱不了多少。”

  “并州那面还有个黄忠,其与麹义都是响当当的猛将,我先前在兖州与公孙瓒周旋,虽然占据上风,但也没彻底把那公孙瓒打败。”

  “我本以为公孙瓒乃是北地有名的赫赫战将,我能够与他交战时占据上风,与刘俭手下其他的战将交手也不不外如是,但是如今看来,我确实想错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孙策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刘德然麾下的英才何其多也!”

  听了孙策如此说,黄盖道:“北方地大物博,河北又有刘俭经营十余年,其富庶程度远非南方可比。”

  “再加上此人兴学,其麾下人才将来是会日渐增多的,我等实在是不易与其争锋啊。”

  孙策咬牙切齿的说道:“我等不与其争锋,怎奈我父亲死于他手下战将之手,当年我父死于徐荣、张郃等人之手,我身为人子,若是不能报仇,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黄盖和祖茂,包括朱治等人听孙策这么说,心中皆是不由暗叹:

  是啊,老主公死在刘俭军手中,此仇已是不共戴天,当中的冤仇又如何能够轻易解除呢?

  孙策是重孝道之人,他就是拼了自己的性命不要,也必然会为其父报这个仇。

  问题是,杀死他父亲的这一伙人,却是天下势力最大的一股势力,而且其势力实在是太强了,根本毫无破绽可寻。

  至少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来说,是根本找不到对方的破绽的。

  孙策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说道:“不过这些话题说远了,我现在想为父亲报仇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眼下还是权且说一说豫州的战事吧,现在以赵云他们的实力,还有北方的骑兵规模,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军队所能够阻挡的,在平原之上交锋,我们根本就毫无胜算。”

  黄盖说道:“南北军事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此,昔日袁绍势力强劲之时,以南阳郡为寄托,再加上淮南的从旁策应,足以使我们通过地域优势来抵挡北方的骑兵攻势。”

  “但是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袁家伤了元气,其兵力战线已经从南阳郡迁延到了汉江附近。”

  “如今在北方地域与刘俭接壤的,只有我们以及淮南曹操。”

  “但是没有袁绍在南阳郡的侧应,我觉得时间越长,这些无险可守之地也容易被北军攻破。”

  “现在的豫州,西面是南阳,北面是兖州,刘俭只要想,他就随时会从河北以及关中加派精兵,从两个方向来蚕食豫州的土地。”

  “而豫州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险可以守。”

  “而后方的袁绍也未必会能够抽调出什么精锐来支援我们,现在他只是能够凭借汉江对刘俭进行防御。”

  “所以啊,主公,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难以久守于此。”

  黄盖的话说中了要点,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叔父此言甚是,那么依你之见,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呢?”

  黄盖思谋片刻,随即方才缓缓开口道:“主公啊,北方被刘俭所占已是必然,我们想要报仇,只怕非朝夕之功,当务之急,还是要寻一立身之术要好,而豫州绝对不是适合我们立足的地方,主公与袁家的大公子袁谭,也算是相交莫逆,袁绍如今虽了失去了南阳郡,元气大伤,但是这些年来,他在汉江沿岸打造了不少的战船,也积累了不少的强弓硬弩,更兼训练水军,凭借汉江还是完全有能力阻挡刘俭南下的脚步的。”

  “我们不妨权且前往荆州,这豫州的土地就让给刘俭,咱们在袁绍麾下寻机而动。”

  “若是袁绍日后能够振奋起来,咱们就辅佐袁绍与刘俭对抗,寻机替老主公报仇,若是袁绍一蹶不振,袁家也后继乏人,那主公不妨就想办法从袁绍手中把荆州之地接过来,到时候咱们再与江东的曹操联合,共同对抗刘俭,与北方强敌形成鼎足之势,如此,倒也是有可能替老主公报仇的,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孙策道:“善!”

第七百三十四章 整治新领土

  孙策不在豫州继续与赵云争锋了。

  经过了与手下们的一番探讨,他也知道了自己现在不适合在豫州继续驻扎了。

  于是,他号召手底下的兵将,一面开是整点兵将,一面开始逐步的向南面撤离。

  赵云的军队就在阳翟不远,孙策决定亲自挡住他。

  他亲率兵将断后,以防备赵云对他进行突袭。

  这也是经过了仔细的探讨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毕竟现在朝廷的军队入住到了豫州,而先前又已经开始入驻到了南阳郡,现在刘俭需要分出很多的军队对这两个郡的城池进行占领,同时还要安抚两地的百姓,他必然不会抽调出过多的军队对自己进行追缴。

  吸收与消化南阳郡和颍川汝南等大郡,才是北军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换成孙策自己站在刘俭的位置上,他也一定会这么做的。

  事实证明,孙策的军事眼光不但上乘,而且政治嗅觉也非常敏锐。

  刘俭现在确实是这样想的。

  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南阳郡的县城全部都有效的归纳到自己的麾下。

  所谓的占领,并不是将这两个地方的敌军驱除,然后把城池一占就完事了。

  所谓的占领,是要将这些地域真正的同化。

  让这里的人遵守朝廷的新政,不论是土地还是官学等制度,全部实行统一。

  在某种程度而言,这事儿比打仗还要难许多。

  特别是南阳郡和汝南郡等地在袁绍手中多年,袁绍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在这两地对于当地的望族非常的放纵。

  袁绍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允许他们招募私兵,扩充势力,大肆圈占土地。

  ……

  孙策撤走的消息很快又传到了赵云那里。

  刘俭当初给赵云下的主要命令是拿下豫州的汝南和颍川这两个大郡。

  所以孙策的兵马就是撤退了,刘俭的意思也是不想让赵云他们过多的追逐,只需要好好的占据汝南郡等地就好了。

  不过,赵云在派出了斥候进行了一番查探,并经过以颜良和徐晃的分析之后,觉得己方现在派遣骑兵对孙策进行追击,虽然未必会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也能够给予他们重创。

  故而,经过了几番军事会议的商讨之后,赵云觉得还是出兵对孙策进行一下袭扰,这对己方的利益还是比较大的。

  于是,赵云随即使徐晃为先锋,他自己为中军督领五千骑兵,准备对孙策进行尾随式的攻击。

  可是还没等这五千骑兵出动,刘俭的军令就传到了赵云和徐晃等人这边。

  刘俭的军令内容很简单,他命令赵云、徐晃、颜良等人不要轻举妄动,若是孙策撤兵了,绝对不可以追击。

  他要赵云率兵在豫州境内逐一的收复县城,并安抚当地的百姓,并与当地的士族进行接洽。

  很显然,刘俭的意思是不希望赵云他们对孙策进行追击,而是让孙策他们顺其自然的回到他们应该回的荆州。

  刘俭的命令,下面的人自然不敢违背,但是赵云非常疑惑,为什么在这种关键时刻要放任孙策他们从豫州平安无事的返回荆州。

  但心中有疑惑归有疑惑,赵云却没有违背军令,他让手下的人开始在汝南以及颍川境内平定各处的县城,同时安抚地方豪族的情绪。

  他本人还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南阳郡,向刘俭询问个中的缘由。

  刘俭对于他的这名亲信爱将也不藏私,随即给了答复。

  他写书信告知赵云,之所以让孙策返回荆州,也是为了以后对南方下手。

  孙策的实力非常强劲,而且依照刘俭的观察,其人也非久居人下之人,这样的猛将在袁绍的麾下,一旦袁绍的家族出现变化,那么孙策在荆州对袁家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情。

  都说强宾不压主,纯粹是自我安慰。

  就这样,孙策被放走了。

  而下一步,刘俭要开始进行真正的治理南阳和汝南,颍川三郡。

  这三个大郡之中,南阳郡是光武的龙兴之地。

  颍川和汝南郡则是人杰地灵,乃是大汉朝真正意义上的文章锦绣之乡,这里士族遍地,豪右成群,各地望族和士族盘根错节,关系极为复杂。

  特别是刘俭手下的荀彧,郭嘉等很多人的家乡也在豫州之地。

  豫州的颍川系在历史上也曾是曹操麾下幕僚的人才供应地,这里的士人家族大多延续百年,可想这里的关系是多么的复杂。

  刘俭得到了南阳郡、颍川郡还有汝南郡之后,郭嘉和荀攸等人立刻对刘俭表示祝贺。

  甚至就连远在长安的荀彧也星夜派人快马加鞭给刘俭呈递上书信,说颍川和汝南等地人杰地灵,刘俭得到了这里,就等于是得到了大汉朝一半的英才,实在是可喜可贺。

  同时,荀彧还给刘俭提供了一份名单表册,上面都是他所举荐的颍川本地以及南阳和汝南的英才。

  这些英才的名字很多刘俭在前世的时候也曾知晓。

  在看到了荀彧的那封举荐信之后,刘俭并未多言,只是淡淡一笑,随即将那份绢帛折叠了起来,放在了自己桌案的砚台下面。

  而第二天,郭嘉和荀攸就齐齐来到了刘俭的面前。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刘俭一容笑容的来回看着眼前的两个人说道:“奉孝,公达前来向我祝贺,却是不知喜从何来呀?”

  郭嘉一脸笑容的说道:“恭贺丞相夺得南阳,夺得颍川,夺得汝南,占据天下之巅!”

  刘俭哈哈大笑,说道:“南阳郡确实是光武之乡,汝南与和颍川在我大汉也是源远流长,乃是文章锦绣之地,夺下这两个地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大好事,但若说是达到了天下之巅,只怕也未必吧?”

  “昔年拿下关中之时,却也见二位对我有这般的祝贺吧?”

  荀攸说道:“颍川和汝南,虽然在地利上并不如同关中那般险要,但豫州乃是我大汉朝的英杰根基之所,丞相拿下了颍川与汝南,便等于是有了天下一半的人杰在手,有了这些人杰辅佐丞相,那么朝廷毫无疑问会越发的繁荣,我大汉朝也毫无疑问会更加的强盛!”

  刘俭颇为满意地点头笑道:“两位所言确实如此,豫州以及南阳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姑且不说,光是这遍地的士族,遍地的英杰,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说到这儿的时候,刘俭看向看荀攸和郭嘉两个人说道:“二位今日来此,想来不止于此吧?”

  荀攸随即从手中拿出了一份绢帛,递到了刘俭的面前,说道:“丞相,这上面皆是颍川与汝南士族之中少有的青年才俊,他们皆是旷世英才,若能用之,定然可以治理天下,使天下富足。”

  “攸今番仔细整理,特呈递于丞相面前,请丞相酌情见纳,如此,对于天下则是有大幸,对于万民亦幸甚。”

  刘俭闻言,似乎颇为欣喜。

  “有劳公达了,这些人才我一定会好好斟酌,回头予以见用。”

  说到这儿,刘俭笑呵呵的看向了一旁的郭嘉。

  “奉孝想必也是定有人才要举荐给我吧,不妨一同拿出来?”

  郭嘉听了这话,随即想要向前迈出一步,但忽然之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郭嘉在原地愣了一会儿之后,随即笑道:“某今日来此,只是向丞相表示恭贺,但却未曾有什么人才要举荐给丞相,郭某人昔日在颍川浪荡惯了,虽然也认识不少的人杰,但是却无识人之能。”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人才,郭某也品评不准。”

  刘俭笑着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奉孝回头好好的想一想,咱们再做定夺。”

  郭嘉听了这话,一个劲的点头,口中诺诺称是。

  他与荀攸又将关于南阳、汝南及颍川等地方目前的情况大概给刘俭做了一下汇报,同时说了一下他们关于这些地界接下来的施政之法和他们所构思的措施。

  商讨过之后,两个人便各自拜别了刘俭离开了宛城的牧署,回去处理他们手中的公务了。

  而荀攸和郭嘉走了以后,刘俭随即拿出了荀攸给自己递送过来的那份名单。

  他又将荀彧呈递的那份名单看了一看,大概做了一下对比。

  之后,刘俭的心中就大致有数了。

  他将那两份绢帛又重新的折叠起来,压在了砚台之下,然后他吩咐左右的侍卫道:“去请贾公到我这儿来,我有事与他说。”

  侍卫随即领命,去请贾诩了,不多时便见贾诩来到了刘俭的牧署之中。

  “末吏贾诩,见过丞相。”

  “末吏奉命派人在豫州与南阳探查各县的情况,如今已经整理好了,今日正逢丞相找末吏,正好把最近关于地方的情况向丞相进行禀报。”

  “甚好。”

  刘俭接过了贾诩所递交过来关于地方的情况,打开大致看了一下,接着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贾诩做事还是比较尽心尽力的,南阳郡与颍川和汝南郡的地方家族以及地方家族近些年来所做的事情,还有他们之间与袁绍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大致关系,已经被贾诩整理成了一份材料。

  这些东西对于刘俭日后整顿南阳郡与豫州还是非常有用的。

  整治地方并不能一个劲儿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还要了解地方的形势,并清楚地方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链条与背景冲突,如此方才能够着手有效的进行实施,特别是像南阳郡还有汝南这种在袁绍手中经营了很多年的地方,就一定更要知己知彼。

  “文和,做得好。”刘俭出言夸赞。

上一篇:箱子里的大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