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659章

作者:下雨我带刀

  此刻彭伯内心之中,满是绝望。

  “助秦灭楚!”

  白衍回答道,随后看向彭伯:“只要楚国亡,景骐身死,彼时彭君子又何须担心,此前私下与熊犹约定除掉景骐及其景骐一脉之事传出去?”

  望着彭伯,白衍并不担心彭伯会不答应,景骐的凶狠手段,以及心性为人,比起他一个外人,与景骐结怨的彭伯,要更为了解。

  至于在秦国安顿着的知情人,他说有,彭伯敢赌没有吗?特别是他能与彭伯,如此详细的说出,约定时的很多细节。

  “彼时彭君子助秦灭楚,便是功臣,何愁没有地位,何愁不能带着族人,继续荣享富贵!”

  白衍安慰道。

  烛灯下,白衍清楚的看到,彭伯双手捧着的木杯,都在微微颤抖。

  “好!”

  彭伯最终还是开口答应白衍。

  如今的彭伯已经没有选择,楚国不灭,彭伯以及彭氏,随时都会有危险,已经待不下去,倘若离开楚国,那么彭伯以及族人,就会失去一切。

  贫入奢易,奢入贫难。

  不仅仅是彭伯已经习惯生活有滋有味,拥有钱财、地位、土地、家仆、美人,就是彭氏族人的子弟,女眷,也全都裹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若是让他们穿上布衣,日日借据吃喝。

  彭伯一想到那些场景,便不由得呼吸急促起来。

  彭伯宁愿帮助秦国灭楚国,日后在秦国谋求出路,也不愿意过上贫苦日子,更别说景骐,未必会因为他们离开,就真的放过他们。

  “彭君子可知晓班定是何人?”

  白衍听到彭伯答应下来,放下木杯,轻声问道。

  彭伯决定投靠秦国后,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方才逐渐稳定下来,手也没有方才那般颤抖,见到白衍谈及班定,彭伯不由得看向白衍。

  “若敖一族!”

  彭伯轻声说道。

  彭伯不相信白衍不知道这件事,班定能在白衍身旁,就证明白衍也知道班定的身份,甚至比他们更早。

  “知晓多少?”

  白衍询问道。

  随着白衍的话,彭伯正准备说话,突然神色一怔,抬头看向白衍,但随后,彭伯思索两息,还是把对于班定的了解,全都告诉白衍。

  “若敖六卒!”

  白衍听着彭伯的话,当得知班定手中,果然还有若敖六卒后,思考一会。

  “若是班定暗地里,想要联合尔等密谋让秦军大败,还劳烦彭君子,通知于我!切记,此战秦国绝不能败!”

  白衍看向彭伯,轻声说道,后面那句,有着警告的意味。

  彭伯自然听得出来,不过随后有些诧异的看向白衍。

  彭伯起初不明白,为何白衍要防班定,明明班定一心想要帮助白衍,甚至还不惜代价、涉险亲自找到他们几人,更何况,班定一族,不可能帮助楚国对付秦国才是。

  但就在思索间,彭伯忽然反应过来,瞬间便想到白衍在担心什么。

  比起他们这些还没有投靠秦国的士族,只要嬴政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大可不降嬴政,在楚国,他们有身份有地位,族内还有私兵,可以继续享乐,不会如何。

  但班定就不一样,若敖一族已经没有选择,唯有秦国一条路可以选择。

  即便,嬴政不答应给任何土地赏赐。

  “将军放心!”

  彭伯想清楚后,抬手对着白衍应道,白衍已经说得很清楚,此番秦国攻打楚国,不能败,败的后果,彭氏也要承担。

  想到景骐,既然已经没有选择,彭伯便也不敢再如今日那般要求,眼下彭伯只希望,秦国若是真能灭楚,事后能记得他的功劳。

  想到白衍的种种传闻,这点彭伯还是能安心的,听说白衍连仇敌,一个叫翁的人,都能遵守承诺。

  他彭伯与白衍无冤无仇,今后又会暗地里帮助白衍,连仇敌都遵守承诺的白衍,怎可能会忘记他为秦国立的功。

  ……

  三日后。

  就在当初白衍打捞大鼎的泗水河,很远很远的上游,一辆马车,这时候缓缓朝着泗水河畔行驶而去。

  马车内,白衍穿着齐国的绸衣服饰,坐在马车中,手中拿着竹简,看着焦县送来的消息。

  虽说离开藤县,但在亲信,以及斥候营的跟随下,所有消息白衍依旧都能接到,也由此得知王贲那里每日与楚国交战,都死伤无数。

  看着竹简,白衍也在感慨,楚国最想夺回去的地方是曲阜一地,秦军最想交战的地方也是曲阜一地,结果曲阜周遭所有城邑反而风平浪静,甚至连小邾,不管是楚军,还是秦军,都没有动手交战的打算。

  原本防守兼配合的王贲,这时候却与楚军厮杀在一起,整日都战火连天,拼个你死我活。

  片刻后。

  马车缓缓停下,听到外边将士说到河畔的声音,白衍收起竹简,藏好之后,这才起身,掀开车帘走了出去。

  下马车后,站在马车旁,看着眼前泗水渡河的地方,还有不少人在渡河,见状,白衍只能带着乔装打扮的三个亲信将士,把马车随带的粮粟,拿出来吃,也趁机给马儿休息一下。

  出门在外,最让人无奈的便是这种情况,就是有钱,都找不到吃东西的地方。

  这也让很多很多人,出行之时都会随身携带干粮,而很多有钱的富贵人家,有条件的话,甚至会带着很多扈从,以及很多烹饪器具,随行一路。

  “将军,渡河之后,再有三十里,便是岔路,往北的是通往大梁,另一条往西的路,是去单父。”

  亲信来到白衍身旁,对着白衍说道。

  白衍点点头,其实这两日白衍也犹豫,要不要去单父一趟,但后面想了想,还是先去大梁再说,毕竟昌平君尚在大梁城内,如今谁都不清楚,楚国攻打焦县,是从哪里来的把握。

  说话间。

  白衍方才拿着干粟饼,一口一口的吃着,这时候看到,一辆有四人跟随的马车,从远处缓缓行驶而来,最后马车就在白衍十步外慢慢停了下来。

  见状,白衍与其他三个亲信,都没太在意。

  然而几息之后,就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走下马车,随后一起的,还有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女子。

  在这渡河口,到处都是船夫,而在诸多赶路的百姓中,又大多都是男子,少有妇人,就是有几个妇人,也都是一个个黄脸妇。

  如今见到这个女子,不说其他赶路的百姓,还有船夫,就是白衍身旁的三个亲信,也都看直了眼。

  在军伍之中待久了,常年不归家,如此一来,身为伍卒,平日看到一个个黄脸妇,都感觉格外好看,格外诱人,这三人是白衍的亲信,一直跟着白衍,虽说没普通士伍那般惨,女子也能常见,但像眼前这少女,三人还真少见。

  更别说,这里还是在渡河口。

  白衍吃着粟饼,并没有过多留意,不过让白衍没想到的是,那个中年男子见家仆在拆卸马车后,目光注意到他,似乎注意到他的手。

  这时候白衍才想起,他手上有练剑的老茧。

  看着那个中年男子与少女说什么后,带着少女走过来,白衍也感觉到,这个中年男子,似乎不是一般人。

第五百六十五章:取字,请求辞官的王翦

  秦国咸阳。

  王宫内殿之中,以往没多少人的内殿,此刻却站满了一个个穿着秦国官服的官员,这些官员面貌都十分年轻,寥寥六七个老者,穿着纹路官服,戴着高山爵,站在前面。

  这些人便是秦国朝堂的博士,以及诸多郎士,如世人熟知,秦有博学通古之士,更有郎中令麾下数百郎士。

  前者容易理解,如昔日杨宪十分尊敬的博学之士唐秉、崔广,这两位过了六十的老者,便是后面为保杨宪,而来到咸阳,并且留在咸阳。

  而郎中令之下的郎,为待选之官,有评议国事的议郎、有陪侍皇帝车驾的中郎、侍郎等,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朝堂官员之子,以及地方将领之子。

  “吾以为,武成君!”

  “震君,武摄六国之意,此为极好!”

  “武摄六国,当以平君、安君之意,然又实属不妥!”

  嘈杂不休的议论声中,一个个年轻俊秀的郎官,互相议论起来,而言语中,都离不开一个‘君’字,显然都在拟定一个君称。

  这些郎官都是出身官员、将领之户,不仅出身显贵,与生俱来的模样,也是颇为俊美。

  不过随着一个‘武仁君,是以湛卢之剑者’的声音响起,想原本嘈杂议论的诸多人纷纷冷场,转头看过去,当看到是一个刚来没多久的年轻侍郎时,这才摇头挪开视线。

  王上要为白衍封君,这个所有人都没意见,毕竟白衍的功劳在哪里,先是灭魏,后又为秦国寻得消失五十年的九州鼎,给一个没有实权的君号,这说得过去,更何况白衍都有封地。

  但湛卢,昔日王上赐白衍湛卢之时,别说他们,就是天下人都颇有争议,加之白衍灭魏的手段。

  这个仁君,他们可不敢苟同。

  内殿中。

  正当所有人争论不休之时,在一众宦官、侍女的跟随下,嬴政的身影缓缓来到内殿。

  “拜见王上!”

  “拜见王上!!”

  见到嬴政到来,无一例例外,所有博士、朗士,全都安静下来,对着嬴政拱手辑礼。

  “诸位商议如何?”

  嬴政眼神扫视众人一眼后,方才轻声询问。

  此刻嬴政心中满是期待,白衍至今未曾赏赐,而九州鼎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这段时日前来咸阳的士人,都远超从前。

  白衍封君之事不能再耽搁下去,嬴政想要让白衍封君之名,随着九州鼎的消息,传遍天下。

  也借此告知天下世人,入秦立功者,有功皆赏。

  想到白衍。

  嬴政此时,实在是恨不得立即下令让白衍回归咸阳,昔日得到九州鼎的经过,即便至今回想,嬴政都依旧满心激动。

  可偏偏白衍不在身边。

  这让嬴政心里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询问白衍。

  方才嬴政都还在心想,也不知道白衍哪里的情况如何,毕竟楚国已经派遣项燕统领大军,前往曲阜一地。

  “王上,臣以为,当是取‘安’‘平’二字!”

  莫侍郎缓缓上前,在众多郎士之中,莫侍郎的资历与年纪,都要高上不少,这也是为何能站在那些老者身旁。

  “臣言,忠字!”

  “王上,臣言,水!五行之说,洛阴在水!”

  刘侍郎、移侍郎闻言,也纷纷各自拱手谏言。

  这几个朗士的话,也让身后数十名侍郎再次小声议论起来,秦国有朗士数百,能来内殿者,无一例外,皆乃才士,在秦国为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眼下都纷纷议论莫侍郎几人的话。

  嬴政站在王座前,看了众人一眼,对于这几个朗士,嬴政十分熟悉,闻言后,面色思索,却并未着急做出决定。

  “幸善!”

  嬴政目光这时候注意到一个面露沉思的朗士,开口询问道。

  对于这个辛胜旁族的子弟,嬴政印象很深,当初候选中常侍之时,除去蒙毅外,在其他诸多子弟中,这个幸善便在其中。

  “王上,臣以为,或可‘忠’字!”

  幸善见到嬴政的询问,又见到其他同僚的眼神看过来,甚至那些老者,自然不敢托大,转头看向嬴政后,便抬起官服绣袍,对着嬴政打礼。

  不过看幸善的眼神就看得出,其实幸善也在想着其他的字,取代这个忠字。

  想到这里,幸善不由得看向一旁的好友,铁侍郎。

  铁侍郎这时候摇摇头,他想的定,恐怕难以说服其他朗士。

  “可还有其他之选?”

  嬴政听到幸善的话,便看向其他人,继续询问道,最终在商讨中,嬴政让宦官把一根根竹简交给所有侍郎,让其各自写上想的字,或者支持那个人所谏言的字,附赠其意。

  许久后。

  在诸多宦官的忙碌中,统计出来,得到最多朗士赞许的一共有三个。

  灵侍郎、移侍郎的‘水’字,孤侍郎的‘淼’字,还有郝侍郎的‘烈’字!

  其中郝侍郎的烈字用意最好,自周始: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

  不仅仅是嬴政,就是唐秉、崔广等一众老者,也对这个字,纷纷点头,仁字或许会有争议,但烈字,白衍确实是当得起。

  不管是最开始在上郡高奴,以一人之力,救了高奴一城百姓,还是在阏与、雁门求粮,最后更是为救赵国掠卖女子,而得罪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