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费事
齐仲斌冲出了墨府,身形落到街上却忽然有些茫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师父和灰前辈去哪个方向,更不用说准确找到他们了。
“师弟,西边!”
石生心中忽然有种模糊的感觉,便立刻说了出来。
齐仲斌也不犹豫,运起轻功急速向前。
直接避开人群飞檐走壁,奋起直追之下,终于到了城西外侧,齐仲斌脚步不停,一直追到了城郊之外。
但除了一些个行人车马和变得稀疏的楼宇,也就只有一条青石古道一直延伸向城外远方,同古老的官道连接在一起。
“师父,已经走了吧……”
齐仲斌将墨石生放下,随后直接跪在青石路的尽头,朝着远方跪地磕头就拜。
之前师父不允许,但这会齐仲斌还是这么做了。
“师父,弟子恭送师父——”
墨石生这会也像是受了齐仲斌的影响,也在一边跪了下来,学着师弟磕头,然后捂着额头起身。
“师父,石生也恭送您——”
一老一少先后两声呐喊向着远方,也只有周围零星的路人略显诧异的看看他们,但车马行人经过的也都没谁停留,至多在稍稍远离之后议论一番。
城外官道之中的易书元回头看向茗州城方向,隐约能听到两声遥远的呼唤随风而来。
“收徒弟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低语一句,易书元向着茗州城站了一会,随后再次离去。
“先生,要去找楚航那家伙吗?”
“倒也不急。”
易书元回答着,脚步变得快了一些,身形也变得更加缥缈。
马上就是春闱了,今年楚航必定是会参加科举的,易书元也不急着找他,向着承天府的方向走就是了。
……
茗州城近处就有贯通南北的开阳大运河,河道上的河运极其繁忙,从城西门外出来,往西北数量里路就是茗州码头。
茗州的陆运不再繁忙,但水运却是很发达。
易书元虽然来茗州城也算有两年了,可也没来过这城外的码头,今日到了近处,只觉得码头一片繁忙景象超乎了想象。
“嚯,比茗州城里还热闹!”
对比元江县的那个码头,茗州的运河码头规模相当惊人,并且也不只有船舶的泊位,更是楼宇林立,酒楼、饭馆、客栈、仓库等一应俱全。
易书元进了码头,就像是进了一个小城一样。
码头充斥着呼喊和叫嚷的喧嚣,就在易书元路过的酒馆外,甚至有人摆开桌子公然摇骰子开赌局。
“大大大——”“小小小——”
“一二三,小!”
“哎呀——”“哈哈哈哈哈……”
围着的人群叫得兴奋,有的人大冷天的居然都光着个膀子,又是拍桌又是拍腿。
易书元一眼扫去,输掉钱的人已经输急了眼,此刻正在浑身上下摸着,似乎是想要摸出最后一个铜子。
易书元就站在赌局的人群之外盯着输得最惨的那个。
有意思的是,原本那个人呈现的气色还算可以,但随着他输急了眼,头顶开始发暗,呈现出霉云一片。
赌博沾染不得啊。
“别赌了别赌了,几个月的工钱都已经输光了。”“是啊,咱玩不过他们的……”
这会边上有相熟的人正在劝那人收手,但没得来一句好话,反而触怒了对方,那人恶狠狠盯着旁人。
“什么输光了?老子会在意这两个小钱?”
“还赌不赌?没钱了就走吧,我这也要收庄了。”
“赌,不准走,输家不说话赢家不准走——”
看着那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易书元摇了摇头转身就走了,这种人已经听不进劝了。
码头上的船很多,易书元要找的是去往承天府的船,然后还需要价格合适。
最终,一艘客货两用的船被易书元瞧中了。
这是一艘十几丈长的船,主要是载货,但船头挂着牌子可以载客去承天府,且明日一早起航,算是比较快的。
有人在跳板处问价,有人离开也有人上船。
易书元便走了过去,那边的船头管事正好在和前面的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说话。
这书生头戴儒巾身穿道袍,还背着个书箱,一看就是进京赶考的考生。
“船家,这五两银子也太贵了,能否便宜一些……”
码头上的船家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桌上还摆着小秤。
“嘿,嫌贵?那你走陆路啊,两条腿赶路,风餐露宿,那个便宜!”
书生顿时面露不忿。
“你也莫要讽刺,你好好说道说道为何如此贵,你又不提供餐食,十几天水路就收五两,这,这太奸诈了……”
“先生,五两唉!”
灰勉也在易书元耳边低语着,这钱在它看来都嫌贵。
船头的男子笑了。
“那我还真就和你说道说道,咱这船能装货也能载人,你这书生连着书箱,怎么也得百几十斤吧?若不载你,船东换成百十斤茶叶,就算是品质不好的那种,到承天府的话,几两利润是不是绰绰有余?”
“那我问你,不收你五两合适么?”
这下书生顿时语塞,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他百十斤的人带来的船费不如货物的话,干嘛载人呢?
“行,算你有理,五两就五两!”
易书元在后面一点听得发笑。
船家看似说得很有道理,但其实是偷换概念,且不说货物占用的空间和人的问题,就说其指代的茶叶吧。
好茶不是说收就能收到的,多少商贾盯着呢,劣茶就算能收到,也未必好出手,那所谓的利润是空中楼阁。
载人是不得已的行为,来弥补利润上的不足。
书生走着跳板上了船,船家看向后面的易书元。
“你也要坐船去承天府?”
“正是,不过我不到承天府码头,就在延山脚下的码头下船。”
“一样,五两!”
听到船家的话,易书元瞅瞅上船饿书生后回道。
“他百十来斤带个书箱,里面的书分量不轻,我只身一人没有行李,比他少二三十斤分量,那我四两!”
船家也是乐了,上下打量易书元道。
“看你也不像是缺那一两银子人!”
连个行囊都不带,必然是沿途码头会各种买东西,甚至在船上买吃食的人。
易书元便笑着回答。
“我看你们这船到明早也招不满客人,定是会空着不少位置,与其空着不如让我四两银子上船。”
说着,易书元已经取出一些碎银子放在秤上。
船家看易书元一脸轻松惬意从容不迫的样子,想了下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行吧,上去吧。”
易书元拱了拱手,脚踩着跳板几步间就上了船。
船上除了不要去一些特定的船舱外,基本可以随便乱转,也不限定你在哪住,舱内找个地方窝着或者打地铺都行。
在堆了货物的船舱里,易书元看到了刚才的书生,正在角落一个地方摆书箱铺被褥,在见到易书元进仓之后,书生就站了起来。
“这位兄台,在下东庐杨本才,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可是也要上京赶考?”
易书元回了一礼道。
“在下易书元,并不是考生。”
“哦……”
杨本才点了点头,还以为也是赶考的书生呢,套个近乎好有个照应,原来不是。
易书元没再说什么,往船舱内部走去。
船上的乘客并不算多,除了刚刚上船的书生和易书元,也就零星七八个。
仓内空着很多地方,显然船东这一次收货并不算太顺利。
到了傍晚,有人啃干粮,有人下船去吃东西,也有人去码头采购一些东西,以免在行船途中没东西吃,在这船上,船家除了提供水,其他的一概不管,想吃东西也可以买。
易书元站在船头甲板上看着码头上灯火通明,显得热闹非凡。
跳板那边,又有一些新客上船,有老有少,还有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不过六七岁,一个则还需要手抱着。
上船的价格明显随着时间呈现递减,易书元虽然离得远,但听得清清楚楚,虽然没几个人是直达承天府的,大多会中途下船,但后面上船的人均一两不到。
“死奸商!”
易书元暗暗骂了一句,早知道晚点上船了。
稍远处,有人骂骂咧咧忘这艘船边走来。
“他娘的,真他娘的倒霉!”“你说说那伙人是不是出老千?”
“那也拉你不回……”
几人到了船头处,声音就小了下来。
收船费的中年男子站了起来。
“怎么才回来?就你们最晚了,把桌子搬上船,准备准备,明早要起航的。”
“是是是!”“在码头玩了玩耽搁了……”
“哼!”
管事的提着一包钱上船了,船下的几个船工低骂几句,搬着桌凳也上了船。
傍晚的昏暗中,易书元在甲板那边若有所思,那烂赌鬼居然是这艘船上的船工。
第129章 浮光跃金
晚上的船舱内不准乘客自己随便点灯,但里面也不是漆黑一片,一盏格栅小铁笼内的柱头灯虽小,但勉强提供了一些照明。
昏暗的船舱内,有人已经睡着了,有的人则淅淅索索的动静不断,至于船舱外的码头则依旧十分热闹,只不过距离大船也稍远。
易书元再一次从舱内出来,来到了甲板上。
此刻已经是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江面之上也拂风起浪。
开阳大运河是前朝在国力鼎盛时期开凿的伟大工程,虽然在当时引得民怨不止,但不得不说时至今日,开凿大运河确实是福泽子孙万世的壮举。
易书元在元江县编撰县志的时候,就从文献上了解过这条大运河。
确切的说这河贯通的是东南和西北两处富庶之地,全长约九千里,平均河道宽度十数丈。
如茗州城外这一片江段,因为和原本的大河互通,外加原本的一块洼地,更是形成了一片百丈不止的宽阔水域。
易书元走上甲板,正月末尾的寒风依旧刺骨,没什么人在这时候待在甲板上,他轻轻一跃,就到了船舱顶部。
船头已经提前调转,此刻是头部朝着运河河面。
易书元就地坐下,靠着这边低矮的围栏,看看码头上的热闹,望一望远方茗州城的灯火,再转头看向运河河面。
夜色的风带起江面不定的波浪,月光照射下来,在易书元此刻的视线中折射出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