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第645章

作者:真费事

  易阿宝走到堂前的时候,看着学堂中盛况,也是笑着抚须摇头。

  走入堂中,所有学生纷纷起身,向着老夫子作揖行礼。

  “拜见夫子!”

  “坐!”

  等众人直起身子又坐下,看着人群中那些个小童,阿宝不由笑着问一句。

  “今日说文虽不算高深,然汝等稚童亦来听课,不觉为时尚早么?”

  一些孩童就这么坐着,不觉得夫子在和自己说,有的则是有些发懵,但也有小童自己起身鼓足勇气回答。

  “回夫子,人生不足百载,不敢光阴虚度,闻道有先后,那我就要争个先!”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坐!”

  易阿宝笑了起来,不全是因为家中长辈的要求而来的啊,便也不再多言,开始为学生们讲课。

  课到一半,却有书院的门房匆匆走到门前,易阿宝有所察觉,一抬手,正在齐声朗诵的学生们都停了下来。

  “什么事?”

  易阿宝看向门房,后者便赶忙道。

  “易夫子,有远方来客前来拜访”

  说着,门房看看堂中,下意识踮起脚用手遮着一边的嘴压低声音说了一句。

  “是耘州知州陆大人.”

  易阿宝笑着点了点头,把书暂时放到了桌案上,学生们就知道夫子要离开一会了。

  不过等易阿宝和门房一起走了,学堂里的议论声也很快起来了,门房虽然压低了声音,刚刚这么静,听到的人可不少。

  另一边的易阿宝走到了夫子们的书房中,却见自己那张桌案处,已经满头白发的陆海贤就坐在那,随从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排场了。

  人虽老,耳朵却好,听到脚步声的陆海贤抬起头,脸上便露出喜悦。

  “易老夫子,咱们终于又见面了!”

  易阿宝也是面露几分感慨。

  “没想到陆大人亲自来了月州啊!”

  两人相互行礼,阿宝更是知道陆大人为何会来,他走近桌案,果然看到上头摆着一部书。

  “这些年陆某调任多地,官职在身不便远游,只能与老夫子书信来往,如今耘州任期已满,要升往京师了,便借此机会来看看你!”

  “哦?那易某可要恭喜陆大人了!”

  易阿宝再行一礼,口中恭维起来,陆海贤哈哈笑着,用手扶着前者。

  “莫要说笑了,老夫已经一大把年纪,官场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升不升官又如何呢,至多是光耀门楣,族谱上多写一段罢了,此去京城我早就想好了,待一阵子完成此书,就向皇上辞官告老!”

  易阿宝抚须点头,也不开什么玩笑了,看着桌上的书,一部书足足有六本。

  “陆大人的《四海山川志》快完成了吧?”

  “哈哈哈哈哈,还差一点,还差一点,这不是特意来找你再聊聊,再叙一叙,我会在月州待三天,易夫子你可不要推脱啊!”

  “一定一定!”

  说完,两人又是相视大笑起来。

  但两人也并非立刻说书的事情,而是聊着曾经茗州的事,回想当初,对于易阿宝而言往事历历在目,对于陆海贤来说也是感慨不已。

  虽然说老纠缠别人肯定惹人不喜,但为了这部《四海山川志》,陆海贤终究是没少做这种事,在易阿宝还在茗州的时候就拜访过三次。

  后来更是有书信往来。

  到后面墨家老爷子毕竟年岁太高,忘性也大,一些记忆极为深刻的地方还能说得出,但忘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而易阿宝记忆极佳,所以陆海贤和他的书信往来也愈发频繁。

  转眼之间已经过去十一年,陆海贤调任过多地,公事倒是算不上太操劳,但为了这部书可谓是呕心沥血,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甚至很多地方多有推翻重写的。

  每当写成一些,陆海贤就觉得自己好像亲身去了那里,梦中都带着笑容,遨游书中领略那山川秀丽大海广阔,以及天地变化的玄奇!

第733章 传天下献天子

  和墨老爷子不同,易阿宝对于当年的事情,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实话说对于百岁高龄的墨老爷子而言,现如今已然算得上耳聪目明,记忆力也不能说差了,虽然难免忘了很多事,但已经是十分了得了。

  可对于陆海贤来说却还不够,因为墨老爷子很多事情虽然还记得,但有些时候自己也说不清算不算记得准确。

  所以易阿宝那几乎刻在脑海中的记忆对于陆海贤来说就尤为重要了,十几年的讨论,十几年的书信,可能三年五载才有机会面对面一聚,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关键是易阿宝自己看那《四海山川志》,每当讨论其中的一些细节,对他自己也有很深的感触。

  如今陆海贤一来,二者自然免不了一番长谈,不过阿宝还是先让陆大人多等一会,自己回去把课上完。

  今天的课已经到了一半,半途而废不可取,但上完今天的课,之后三天的课就都推掉了。

  或者说,接下来的三天,月州书院的学子们几乎等于迎来一个短暂的假期,因为不只是易老夫子,就连其他夫子也多有推课的。

  如今的《四海山川志》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的模样了。

  那是以一条化龙走水之路为基础,不断向两边延伸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同时也带着玄奇色彩的书册。

  除了需要易阿宝和陆海贤私下讨论的梦境记忆,更是需要翻找各种文献资料,力求多几分东方和外域的内容。

  月州书院肯定是一个不错的议书平台,所以很多夫子也参与进来,他们或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对于这部书的完善显然也很有热情。

  当然,真正有用的文献资料其实不多,毕竟有些地方太远了,真的很难有什么资料留下来。

  只是每当真的发现什么资料的时候,几乎都能与《四海山川志》中一些描述对上,就能令众人兴奋非常。

  陆海贤说是只待三天,实际上却不止,在月州书院待了三天,之后也和易阿宝一起回了一趟元江县老家,又在他家中待了两天。

  等到觉得真的不合适再待下去,必须立刻去京城的时候,这才在易阿宝的亲自相送之下,于西河镇的河口小码头准备登船。

  船是包了一艘普通的帆船,也不是那种大官船。

  已经是再三行礼相送之后,陆海贤在船上,易阿宝和易轩等人在船下。

  “易老夫子,等他日陆某告老还乡,一定再来拜访,那时候全书定然已经完成!”

  易阿宝再次拱手,带着期许的笑容。

  “那届时老夫一定会认真拜读!”

  陆海贤笑了笑不多说什么,这书除了他自己,易老夫子是最清楚的,谈什么拜读呢。

  两人只是船上船下再相互行了一礼,就在船只缓缓的移动中渐渐分别。

  一边的易轩也已经年纪不小,头上已现少许白发,沧桑已经显露,不再是当初易书元初见时那么年轻的模样。

  “爹,这天地真有如此广阔啊?”

  很显然,易轩这两天肯定也翻过一些《四海山川志》上的内容了,心中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震撼的。

  “或许有,或许没有,走吧!”

  易阿宝不多说什么,率先转身离去,易轩看着娥江的江面,望着远去的船只,笑了笑转身跟上父亲的步伐,对于寻常百姓而言,看这等书也就是图一乐了。

  回到家中的时候,易阿宝在书房一坐就是小半天,既不读书也不写文,就是这么静静坐着。

  恍惚间,仿佛能在心中遥遥看到陆海贤坐在船舱中钻研着如何描绘出文字中的画卷.陆海贤对此书如此热衷,而易阿宝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呢,甚至他心中所想还要高于陆海贤。

  不知不觉已经天近黄昏,前院炊烟之中飘来一缕缕淡淡的饭香。

  易阿宝身上微微有些发汗,便站起身来去打开书房的门,一股清凉的风吹来,吹走了夏末傍晚室内的些许燥热。

  外头是蝉鸣鸟叫天籁相合,却更凸出几分傍晚前的幽静。

  书房门外摆着一张竹制躺椅,易阿宝便躺了上去享受院中的凉风,心中想着陆海贤也对比着自己的一些念想。

  很显然,伯爷爷就是一位神仙中人,只可惜仙缘并非庸俗之人能有.易阿宝微微叹息,脸上也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那一梦也只是一梦了。

  他当然想到了当初灰勉给的山楂,其中很可能封着一枚丹丸,而且说实话,易阿宝也产生过服下丹丸的冲动。

  只不过易阿宝很庆幸自己没那么做。

  到如今他也心中略有明悟,若自己真有仙缘,伯爷爷乃是至亲之人,如何会不度呢?

  那丹药或有延年祛病之效,但大概是无白日飞升之神妙,为一时冲动而尝试,不如留之传家,存一份念想。

  易阿宝似乎是看淡了,他望向西方,日光已经泛着一缕缕红辉,乃是夕阳之美。

  陆大人呕心沥血作《四海山川志》是执念,也是抱负,存于后世名传天下的理想,人生末年能成此事,确实足以自傲。

  如此方为儒生之志,而我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如今易氏子孙开枝散叶,有人追求青云之志,有人安逸本分,有人开拓进取,已经不需要自己这个老人家多操心,或许也是因此自己才多一些遐想的心思吧。

  说到底不过是凡世之幻梦!或许或许我走的时候,伯爷爷能来看看我吧?易阿宝这么想着也是笑了,心中似乎也看淡了不少。

  但想到了伯爷爷,阿宝便也顺带着想起很多往事,随后走回书房,再出来的时候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画卷,然后才重新坐回了那纳凉的椅子上,只不过这次没有躺下。

  手中的其实也不是画卷,而是悉心保存的伯爷爷手书之物。

  易阿宝一点点将之展开,露出了当年伯爷爷的书法,那明净字迹和被墨所泼过的地方。多年以来,易家人虽然不会轻易打开这份书法,但也是看过很多次的,易阿宝自己从儿时到迟暮自然见过许多回。

  只是这一回,阿宝觉得有些不同了,却又说不上来,他渐渐看得入神。

  卷轴上的文字,那被墨迹所浸染的一大片地方,墨污之处都淡了不少,隐藏在其中的文字也好似显现出来在易阿宝的感觉中,院中的风似乎渐渐平息下来,周围的虫鸣鸟叫也好像变得遥远。

  院墙处,一个小老头踏着一缕灰尘上了易家的墙头,他觉得有些异常就来看看,正是此方土地。

  只是当土地公往此处书房院中一瞧,当看清易阿宝手中之物的时候,心中猛然一跳,仿佛有万千华光绽放,更有天雷滚滚炸开心中轰隆~一声,土地公被骇得赶忙捂住了双眼。

  那光彩与恐怖的天雷也刹那间都破灭,但土地公的双手都已经在微微发抖。

  这书卷以前土地公也瞥见过几次,从没有今日这样的感觉。

  看不得,看不得!——京师承天府,广袤繁华,汇大庸一朝之灵秀,陆海贤一個考评上来的官员也并不起眼。

  而他这个礼部郎中也并无什么存在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自己摘除在所有派系斗争之外。

  并且因为不涉及核心权力斗争,也不是什么得宠之臣,加上工作也是那种相对安逸的,也就不用面对性情越来越难测的皇上。

  一个七十岁的老臣了,向来都是老好人,且谁都知道陆海贤当不了多久的官了,仕途也已经到了头,在皇帝那更是毫无存在感,自然也无人刁难更无人巴结。

  如此,陆海贤倒是真有种徘徊于纷争之外的感觉,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了自己的书上。

  邵元二十一年才入冬,京城内的寒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频频过境,但陆海贤的心却是火热的。

  《四海山川志》终于是写成了,陆海贤心中之喜难以言表,不但第一时间写信告知各方好友,更是迫不及待准备刊印。

  这书不是陆海贤留着自娱自乐的,他当然希望广传天下,当然希望流芳后世。

  大庸对书籍刊印是有一定规章制度的,虽然民间私印有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陆海贤肯定不需要偷偷摸摸。

  本来刊印之事就是礼部下面的机构管的,陆海贤自己就是礼部郎中,只要愿意出钱,刊印个书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一天早朝过后,陆海贤没有和往日一样一直在官署待着,而是中途就抱上自己的手书精抄本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皇宫御书房中,一名老太监走到如今已经头发花白面露苍老的皇帝身边。

  这会皇帝也没在批阅奏章,只是享受着宫女为按捏肩膀。

  “陛下,礼部郎中陆海贤陆大人求见。”

  皇帝睁开眼睛看看太监。

  “陆海贤?”

  说实话,皇帝对这个礼部郎中基本就没什么印象,想了好一会才终于记起来点什么,至少这名字似乎是听过。

  “他有什么事?”

  “呃,好像是有一部自己写的书要献给陛下。”

  听到这,皇帝不由笑了笑,也不是什么正事。

  “让他进来吧。”

  陆海贤这会多少有些紧张,仔细一想,今天居然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单独面圣,在太监带他进去的时候深呼吸了好几下。

  “臣陆海贤,拜见陛下!”

  “陆爱卿不必多礼,听说你有书要献上?”

上一篇:期待在异世界

下一篇:万古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