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933章

作者:怪诞的表哥

  仆固怀恩不解道:“封常清何不遣信使归来,而是托付于曹将军?”

  “自是有机密军情要呈上。”

  “本帅可看得啊?”

  曹令忠道:“节帅战功赫赫,忠贯日月,自当看得。”

  说着,便从贴身的军袍里拿出一份地图来,呈给仆固怀恩。

  这地图上标注了安西、北庭的兵力,以及吐蕃的兵力分布,上面还有封常清与杨志烈、郭昕等当地将领们制定的收复河西走廊的战略。

  仆固怀恩看过,良久无言,末了,把这地图还给了曹令忠。

  跋涉万里回到大唐,安西这些兵士的心情可想而知,难得能开怀畅饮,是夜都喝得多了,就宿在这节帅府中。

  客舍里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但再大声也传不出客院。

  月光照在广袤的天地间,远处是贺兰山与黄河,以及一望无际的戈壁,有种天下太平的宁静感。

  仆固怀恩立在窗前,思虑良多。

  “把他们都关起来吧。”

  “节帅?这是为何?”

  “一旦封常清收复河西,皇帝就更不可能答应我的请求了,拖一拖吧。”

  是日,还有一队商旅出了灵武城,出城之后有人换乘快马往长安方向急奔,直到了下一个驿馆才停了下来,换由别的驿使传递消息。

  如此一站接一站,信最终被递到了薛白手中。

  ***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

  薛白放下杜五郎的来信,心中自语道:“本以为藩镇世袭由田承嗣而起,没想到,却是仆固怀恩先开口。”

  他并没有立即认为这是一件坏事。

  至少,仆固怀恩还没反,且表露出来的态度是并不想反,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留后之职定是不可能给仆固玚的,这触犯到了薛白心中的底线。

  或许在当世人看来父职子替就像是家里的遗产该由子孙继承一样理所应当,但薛白不这么认为,他打算给大唐带来的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绝大程度地减少门荫,正是资源的分配出了问题,国家才会乱。

  不过,这件事的处置也需要技巧。

  薛白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召郭子仪回朝述职,以王难得暂镇秦陇。

  事实上,郭子仪才是仆固怀恩的旧上司,是威慑仆固怀恩的最适合人选,偏偏将他召了回来,或许代表着薛白对郭子仪并不信任。

  郭子仪收到诏书,如果认为薛白是想除掉他,反而有可能联络仆固怀恩一起叛乱。

  所以说薛白这么做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颜真卿、杜有邻都十分反对,提议直接下诏让郭子仪替代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

  但薛白却道:“没关系,就让他们心生疑虑又有何妨,看他们是否真敢反了朕。”

  ***

  到了十一月,朝廷的安排传到了灵武。

  仆固怀恩听说天子召郭子仪回长安述职,有些摸不着头脑。既想着是否因为薛白怀疑郭子仪,又考虑是否因为薛白已经打算以武力来除掉他,所以调走了郭子仪,好让王难得全力施为。

  他几次与杜五郎相见,试探杜五郎的口风。杜五郎却只说已经把他的要求禀呈陛下。

  “也许陛下是想与郭公商议一番呢?”

  杜五郎这种打马虎眼的话,仆固怀恩根本就不信,干脆找了个借口把杜五郎留在灵武,以便向薛白讨要官职,而杜五郎似乎也不想走,愿意留下观察他的态度。

  也就是这个时候,达扎鲁恭也派人来见仆固怀恩,说了一个与移地健差不多的提议。

  但,仆固怀恩却能从吐蕃使者的言语当中感受到,达扎鲁恭这次有些心虚。根本没有移地健挥师长安,破城而入的豪气,更大的目的还是想利用仆固怀恩来牵制秦陇的唐军。

  看来,一年前的一场仗,重挫了吐蕃的兵势。

  仆固怀恩既然连移地健的要求都没有答应,更不可能与达扎鲁恭合作,但却还是告诉了达扎鲁恭一个消息,那就是封常清已然奔袭万里,绕道西域了。

  ***

  隆冬腊月。

  达扎鲁恭坐在篝火边,听过信使的回报,骂道:“这个仆固怀恩,举棋不定,成不了大事。”

  “将军,小人这次出使却不是没有收获,打探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说。”

  “唐主把郭子仪召回长安,是因为害怕郭子仪与仆固怀恩联合起来反他。”

  达扎鲁恭冷着脸道:“还用你说?我难道会想不到吗?”

  他确实有这种猜测,但同时也有很多别的猜测。

  比如,他已知道王都发生了大变,赤松德赞葬身火海,玛祥立了新的赞普,吐蕃现在正是内乱严重的时候。而大唐经过一年的休整,不说恢复元气,但已有与吐蕃再战一场的实力。薛白这种时候调走郭子仪,也许是为了商议战略。

  “将军英明,当然是想到了。小人只是说,小人到了灵武,确认了这件事。”

  “你能确认?”

  “是,小人收买了仆固怀恩的几个心腹幕僚。打听到,仆固怀恩想给儿子求一个留后之职,唐主没有答应,也就是在这时候调回了郭子仪,肯定是为了对付仆固怀恩。”

  因此事,达扎鲁恭思虑了几天之后,招过他麾下诸将,交代了一件大事。

  自从赤松德赞死后,吐蕃境内有很多部落指责玛祥杀死了赞普,并不承认他拥立的赞普,借机叛乱了。

  达扎鲁恭必须要尽快平叛,稳定吐蕃的局势。正是因为如此,他担心受到唐军的侵扰,才想着与仆固怀恩结盟。

  现在看来,唐廷也是内斗不止,根本无力西顾吐蕃,他便可以放心调派兵马了。

  ***

  郭子仪还是回长安了,他已白发苍苍,但还是精神矍铄,很有大将的威严。

  薛白自从监国以来,做了一些算计郭子仪的事,但郭子仪看破不说破,装着糊涂只当不知道,这两年一直都是默默镇守着秦陇、防范吐蕃。

  “这是仆固怀恩的奏请,你看看吧。”

  郭子仪接过看了,叹息了一声,道:“仆固怀恩如此是老臣领军无方,未能及时晓谕他忠贞之道,老臣愿前往朔方军中,晓以大义,带他回京,陛下可另遣一大将接替他。”

  薛白深深看了郭子仪一会,点了点头,道:“郭公的忠心,朕知晓,但不急。今日,是有另一桩事与郭公商议,随朕来。”

  说着,他绕过屏风,走到了另一张御案前。

  上面摆着一张大地图,密密麻麻的全是标记。

  郭子仪目光飞快地在地图上不同的地点扫过,渐渐看出了脉络来。

  薛白没有让他猜太久,先是点了点地图上的札玛止桑宫。

  “赤松德赞已经被带到长安了,一年前吐蕃内乱,玛祥打算派人杀了他,另立新君。他逃难到了大唐,寻找庇护。”

  接着,薛白又连续指点了地图上的一些吐蕃部落。

  “由此引发了苏毗、羊同、发羌、迷唐等部,相继反对玛祥,而象雄、雅隆等部也因支持玛祥而牵扯到这场动荡之中。若朕猜想得不错,达扎鲁恭很快就要分兵去维持吐蕃国内局势的稳定。而朕在这个时候召郭公归朝,明面上看是为了仆固怀恩,实则,是为麻痹吐蕃。”

  对于薛白而言,仆固怀恩之事宜缓不宜急。暂时可以不答应也不拒绝,安抚着仆固怀恩,给他一缕希望,只要他不叛乱就行。

  等到解决了外患,朝廷树立了威望,到时再对付仆固怀恩就更有把握,甚至可以等到仆固怀恩死了,直接对付仆固玚,现阶段,收回河西走廊更重要。

  “朕实际上的目标,是这里。”

  薛白伸手一指,点在地图上凉州的位置。

  “朕已命王难得随时准备,只等探知了时机一到,便立即出兵西向,收复凉州。郭公以为如何?”

  郭子仪没有因为薛白不用他为统帅而产生不满,而是道:“两桩事,一则兵马调动,粮草先行,王难得若要出兵,朝廷当先将粮草运到秦陇;二则,老臣愿劝仆固怀恩出兵助朝廷收复凉州。”

  他说是“劝”,其实是准备以昔日顶头上司的威望压服仆固怀恩。

  而薛白想要的也正是如此。

  “那便拜托郭公了。”

  ***

  很快到了腊月底。

  杜五郎没有想到自己要在灵武过年节,更没想到仆固怀恩能有这么犟、这么死脑筋。

  他觉得,想要高官厚禄,怎么也该是顺着天子之意来,硬向天子讨官,就算讨到了,能有什么好下场。

  果不其然,长安的秘信传来,提前告诉杜五郎,朝廷已准备派郭子仪前来。

  此事等过完了年,就会公开下诏,让郭子仪节制西北诸军。

  在一些人看来,这名义上是收复河西走廊,实际上是让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只有薛白知道,此事看起来是对付仆固怀恩,实际上是找个理由调动大量的粮草,而不引起吐蕃的警觉。

  总之,杜五郎提前得到消息,就得准备离开灵武了。

  这趟来,他已替薛白表达了最大的诚意。

  辞行之日,仆固怀恩道:“我要的不多,不过是陛下一个保证罢了。”

  “是,是。”

  杜五郎已经懒得和这头犟牛再争辩,应道:“总之由陛下考虑,待过了年再说吧。我也该赶回长安了,路上走得快,也许还能赶到上元节。”

  辞别而去,出了城门,正排着队慢慢走着,杜五郎忽然留意到了城门士卒的小声议论。

  “既说是北庭安西的同袍回来报信,怎么进了节帅府就不再有动静了?”

  “嘘!”

  “人家那是紧要军情,能让你知晓吗?”

  “我当然知道,我是在想,老六不见了,是不是跟着那些人走了,你没见那日他对曹将军好生推崇吗?”

  “不知道,但我不信老六是当了逃兵。”

  杜五郎听得这对话,忽想到了一事,停下脚步……

第590章 叫板朝廷

  正兴元年就要过去,杜五郎却还留在灵武。

  他此前已经悄悄递了一封密信给薛白,说了自己的怀疑,并打算查出更多的线索。

  到了大年三十这日,他得到了一个名字“曹令忠”,于是又写了几封信,分别交在几个随从手里,叮嘱了一番。

  “看来,仆固怀恩扣押信使之事是真的,我会去确认曹令忠的死活。你们分别把这些消息送回长安,还有,今夜我若没有回来,一定告诉郭子仪,灵武城很危险,不要孤身前来。”

  “五郎,你何必做到这一步?”全福哭丧着脸劝道:“这也不像你啊。”

  “唉,我也不想的。”杜五郎挠了挠头,道:“但怎么办呢,我情同手足的朋友成了天子,我地位到这里了,总得为他分忧啊。”

  “可是五郎要做的这也不像是大人物做的事啊。”

  “不然呢,我还会做什么,别啰嗦了,快去吧。”杜五郎道:“我就是去见个人,没多大危险。”

  他确实只是去见一个人,是仆固玚的一个亲兵。

  此前,杜五郎已经让人去许诺这个亲兵了,只要据实招供,可以保他的前途富贵,但他不放心,一定要亲自得到杜五郎的许诺,才敢开口。

  他们约在灵武城东的一间青楼相会。

  这一带名为东曲,杜五郎头戴毡帽,鬼鬼祟祟地到了,沿着巷子找到了一间小院,敲了门。

  开门的是个颇俏丽的女子,容貌皎好,只是眼眉里带了风尘气,且显得有些疲倦。杜五郎不喜欢,他从小只喜欢那种清纯如水的。

  “郎君找谁?”

  “刘大志在吗?”

  “嘻,客官不找奴家,也不找其他小娘子,却找甚粗鲁大汉?”

  杜五郎遂挤进门里,道:“小娘子既然知道他是粗鲁大汉,想必他已经来了。”

  “郎君好聪明啊。”那女子笑着赞道,很懂如何讨人欢心。

  “快带我去吧。”杜五郎急不可耐。

  “随奴家来。”

  那女子分花拂柳地走在前面,杜五郎急急忙忙地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到了一间雅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