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77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泡起来色泽味道俱全的茶叶,各色的瓷器,哎呀,汉人的日子真好,比我们只知道放羊骑马的日子好多了。

这种小部落起到的利润不高,商队的首领就连他们的领主也看不上,只是稍作歇脚,便就马不停蹄的继续向北,然后兜了一圈,从宣府回到京师。

正是这样的商队,让许多的蒙古人对汉文化更加向往,也让更多的人起了觊觎之心。

当然,商队将关内带来的消息传遍了蒙古草原。

这日,察哈尔部驻守左翼的大臣康喀尔正召集左翼各部领主在主帐用餐,一方面是收拢左翼对察哈尔部依然有些敬而远之的人心,二来也是要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刺头。

忽然,一名腰配弯刀的蒙古兵走进帐内,说道:

“报,这几日左翼纷纷传言,说关内的大明皇帝将归化城定做了宗教贸易中心,要在那里帮助各部改宗黄教。”

“还说塞北三卫接到了诏令,三卫首领要将土默特的归化城夺下来交给大明皇帝求功。”

一个小部的领主若无其事地道:

“这点小事也值得在今天来报?天启二年封贡以来,哪个月的初一、十五不是有关内消息流通?”

“各位首领,我以为,归化城城防坚固,大汗亲领大军入侵关内,明朝自顾不暇,即使塞北三卫敢出兵,也不会轻易击败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可是如今漠南诸部之中,势力仅次于察哈尔的!”

康喀尔想了想,终究觉得这个消息不是空穴来风,南下打草谷,明朝必有应对之策,他道:

“各位左翼首领,不管这些传言是真是假,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这样吧,今天起,左翼各部中要严禁这些传言的出现,而且我觉得,出现这些传言的根本,就是关内出来的那些商队!”

“断绝传言,才能安抚人心,根本上就是要杜绝商队再到各部来卖货运货!”

之前半句,还没有激起太大的风浪,可是听到后面,左翼的领主们不干了。

关贸是隆庆年间左翼诸部好不容易和大明“求”下来的,没了关贸,每年几千两的“市赏”肯定也要取消,到时候对左翼诸部势必是个沉重打击。

“等等!”

一名领主站起来冷冷注视着康喀尔,说道:

“可能留守大臣还不知道,与大明的关贸,是我们左翼诸部各位首领和大明的联合请求。无论是战是和,都不会受到影响,几十年也没有变过!”

“我们部中的许多领主和部众,可都是等着与大明贸易,才能将牛羊马匹变卖出去,怎么都可以,关贸绝不能取消!”

关系到自身利益,没有人不上心,尤其是这些穷困潦倒的左翼诸部,若是没了关贸和“市赏”,他们的部落就更穷了。

康喀尔这个位置,是自成吉思汗时代就流传下来,蒙古大汗在左翼诸部的留守官员,手握大权。

虽说如今实权不再,可康喀尔本身就是林丹巴图尔的亲信,也是一个强盛部落的领主,怎么会容许左翼诸部这些人在自己面前跳脚。

他淡淡一笑,反问道:

“若这是大汗的意思呢,左翼诸部莫非和外喀尔喀诸部一样,不认察哈尔部的大汗了?”

左翼诸部,还是没有人不敢明着不人林丹巴图尔这个大汗的,他们和外喀尔喀、内喀尔喀都不一样。

内喀尔喀五大部,每一个势力都相当于一个西土默特,他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盟主,一旦察哈尔部逼急了促使五大部联合,这份力量不容小觑。

而外喀尔喀如今已被一名强盛之主统一,和神秘的沙皇俄国密不可分,即便是林丹巴图尔,亦不敢轻易与之动手。

左翼诸部,说白了就是漠南蒙古左边的几十个小部落。

他们旁边就是漠南蒙古,距察哈尔本部也不远,这个口实一出,林丹巴图尔就有借口出兵左翼了。

林丹巴图尔一直没和左翼动手,一个是因为完全找不到借口,另一个也是因为没什么必要。

左翼诸部驻牧这一带水草不如漠南丰美,又普遍都穷,兴师动众的打下来,得到的可能还不如损失的多。

左翼诸部的力量完全不如漠南蒙古,以察哈尔如今的实力,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他们。

康喀尔用这个做口实,强行宣布命令,没什么说的,左翼诸部的领主们只好尊令,但心中都十分不服。

如今的左翼诸部,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崛起壮大的察哈尔部和大明的夹缝里求生存。

他们对林丹巴图尔阳奉阴违,为的就是不给予口实好让他攻击自己。

但与此同时,左翼又十分依赖大明持续了几十年的关贸和市赏,一旦取消,这对他们会是一个沉重打击。

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丹汗入寇

大同镇城。

一连几日,阴云笼罩,终究是在昨晚半夜的时候下了大雨,不知为什么,很多百姓都是松了口气。

自从天启皇帝集结重兵于西路的圣旨下来,整个镇城就都戒严了。

大同总兵张万邦的将令比圣旨更加严厉,买卖交易一律禁止,就是附近的旅馆、客栈,饭庄、酒肆,也都见不到几个人影了。

戒严是为了防止蒙古人混成客商进到城里,这样的事情,在抚顺发生过一次,李永芳的投降,在全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毕竟是第一个投降东虏的守边大将,影响这么大倒也正常。

不过很多镇城的守兵都不是很紧张,反正大战是在西路杀虎口那一带,自己是在镇城,蒙古人肯定是打不进来的。

张万邦奉旨离开以后,留下了一名参将率领一万余部下把守镇城,这名参将也是将门出身,唤做石永贞。

石永贞没什么功绩,凭借祖上的荫福,顺风顺水做到了参将。

刚刚天亮,一名明军骑兵打着哈欠从马棚中走出来,清扫马屎,然后为马匹换了草料。

他翻身上马,刚出了几条街外,没等出城,便就骂骂咧咧:

“这样的天气,怎么可能会有蒙古人来?将军也太不拿我们当人看了,出城干什么,出去挨风受冻吗!”

骂归骂,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张万邦定下八大军规,驭下极严,又尤擅大规模阵地战,违反军令一律被定为死罪,因此他的本部兵马一向军纪严明。

这也是为什么辽东大战时,朱燮元将大同军顶在前面的原因。

刚出了城门,感受到刺骨的寒意,骑兵有些后悔没有加上一件棉衣,正要回去,却是忽然想到什么,拨马出了镇城。

临走前,城头的一名把总还热切的打着招呼:

“这样的天气,也要出去哨探吗?”

“你倒是轻快了,在上头躲着就行,爷可就惨了,还得出去找什么蒙古人!真是的,怎么可能会有蒙古人啊!”

骑兵没回头,带着满腹牢骚远去。

“害,这样的鬼天气,若不是将军下令,谁愿意出去!我在这站着都感觉冷,别说他们骑马的了……”

出人意料的,城头把总没觉得什么气愤,反而是一副我理解的表情,看着那些出城即面向各方向的骑兵们背影几眼,然后搓了搓手,缩缩脖子,赶紧退回了墩内。

那名骑兵在城外兜兜转转,并没有走远,找个地方蹲了约莫半个时辰,直接回了大同镇城。

他来到将军府,小声向正在用饭的几名守将汇报道:

“启禀将军,外头风雨很大,没见到蒙古人马队的踪迹,应该是向东去蔚州了。”

石永贞有些意外,拿起水喝了一口,蹙眉道:

“前日的塘报说蒙古人已经突破边墙,镇虏卫指挥使死难,我还怕是往镇城来了,莫不成是去宣府了?”

骑兵的心里毕竟有事,回来前早想好说辞,赔笑说道:

“小的也不知道,该探的地方都仔细看过了,确实没有见到蒙古人马队经过留下的痕迹。”

“这几日将军也知道,连日的阴霾,昨夜至现在又下了大雨,小的出镇城时,只见四野寂寥,连个人影也没有。”

“回来的时候各门依旧平静,一直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听他说的这样仔细,石永贞心神稍稍安定一些,的确,这样的大雨天,既不利于行军,也不适宜攻城。

蒙古人去没去宣府还不知道,但是看起来,至少今天蒙古人是不会再来镇城了,等到张万邦回来,这事就不归自己管了。

想到这里,石永贞挥手让两个部将退下,各去巡视,自己忽然犯困,高枕无忧地上床睡觉去了。

下午,镇城四处忽然起了喧闹的呼喊。

“蒙古大军杀进镇城了!”

“跑啊,快跑啊!”

正在巡城的部将这时候仿佛明白了什么,赶紧将这个情况飞报了正在睡大觉的石永贞。

石永贞此刻也被这些愈发吵闹的声音惊醒,不等家丁进来,腾地起来拿起立在床边的佩刀,披挂上衣甲,飞速窜出房门。

这一出门,正和赶来报信的家丁撞了个满怀。

石永贞猝不及防,险些被这精壮的家丁撞翻在地上,他踉跄退了几步方才站稳,喝一声道:

“慌什么!又不是蒙古人攻城!”

那家丁也顾不得方才的莽撞罪过了,忙单膝跪在地上,抱拳喊道:“禀报将军,正是蒙古人攻镇城来了!”

石永贞一愣,然后直接狠狠抽了自己几巴掌,这可真是乌鸦嘴,蒙古人居然真的来攻城了。

他稍一定神,看着被吓到的家丁道:

“早晨的探报不是说没见蒙古马队的踪影吗,怎么下午又来攻城,负责探报的是谁,本将非要以渎职罪斩了他!”

家丁连连摇头,石永贞也知道,城中现在只怕是乱了,找人也不是要紧事,当务之急是挡住蒙古人。

大同镇城,九边之一的镇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被蒙古人围困或者攻陷的局面!

要是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快说,有多少人马?”

“黑压压一片,数不清!”

“备马,快备马,本将要登城!”

天渐渐黑下去的时候,目前留守在大同镇城,这个大同镇权利中心的最高军事将领石永贞终于出现在东门城楼,这个最需要他的地方。

部将此时握着刀的手略微有些颤抖,喃喃道:

“太多了,密密麻麻怕是要有十几万人……”

这个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去,东城的光线很好,可以一眼望到很远的地方。

石永贞走过来,一手扶垛口,闻言喝道:

“胡说!蒙古一共才多少人,用十几万人入关劫掠,他的本部不留一个男丁不成!”

“我看,最多几万人而已!”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就算来攻城的只有几万蒙古人,他们的人数却还是比只有一万多明军留守的大同镇城人数要多了太多。

石永贞极目四望,只见还不只是东城,南西北三面也都被无数的蒙古骑兵团团围住。

夕阳投射下闪烁着寒光的塞外弯刀,天空上比雨点还密集的箭雨,旗幡招展的蒙古马队,都看得他这个未谙战事的参将心惊肉跳。

第四百五十九章 镇城不容有失

原本这个时候在此处眺望,看见的该是一番绝佳美景。

夕阳中的雄关重镇,石永贞眼前的景色也的确美不胜收,只可惜现在不是远眺观景的适宜时机。

最让他吃惊的,是蒙古大军中隐约可见的那顶大纛。

虽然没怎么经历战事,可石永贞毕竟是久居边关的将门子弟,自幼便识得蒙古各部首领的旗帜,毫无疑问,眼前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旗帜。

他心中骇然一凛,蹙眉道:

“林丹巴图尔也来了,难怪这些蒙古人如此凶猛,不要命似的围城来攻,都是想着在他们大汗面前表现一番吧!”

言罢,石永贞转头望向城内。

冷笑连连的话语中,透露着的是极度的忌惮。

此刻的城内,已然是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绷。

一名部将来报,说是指挥兵丁抓了一批又一批寻衅滋事的青皮,城中暂时重新安宁下去了,可谁都知道,这种安静只是暂时的。

一旦蒙古人开始攻城,街市中巡逻的兵丁都要调到城头作战,那个时候,仅凭有司衙门的差役,是看不住城内的。

内外夹击,又是这样的人数劣势,实在难以守住镇城。

大同镇城鱼龙混杂,有无数人想要把这里搞乱,然后趁乱捞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

乱世,永远是一些人最喜欢的时候。

城内已经如此,城头的气氛就更加紧张了。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