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 第38章

作者:一桶布丁

主要是宁为的态度太诚恳,就像他真的帮了极大的忙一样。但他实在只是提点了两句。

“别提了,根本没人跟我说过这些东西啊!”宁为略感懊恼。

但仔细想想,其实情有可原。

数院的教授们知道宁为在鼓捣算法的本就不多,自然不可能专门来告诉他如何操作。

至于孔明德跟陆昌斌对于这个项目的态度其实就是给宁为创造个空间,让他自由发挥,成功属于意外之喜,失败了也不会太懊恼,自然也没谁想到要去好好提点他。

最关键的是,宁为都已经在nature发过论文了,江大的教授们潜意识里已经将他跟研究领域的菜鸟划分开来。如果不是两人正好聊到这里,鲁东义也不会专门跟宁为说这些。

“对了,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决定去哪直博了吗?比如,出国?”

鲁东义看着已经隐隐在前的校门,随口问了句。

考研被直接省略了,在他看来,宁为不直博,那才真是暴殄天物。

“我的第一志愿其实是燕北大学数学院。出国也是选项之一,帝国理工大学过些天应该会给我发offer,但我还没打定主意。”

宁为答道,很真实,他本就是这么考虑的。

“哦!”鲁东义眼睛亮了亮,宁为如果愿意出数院的话,他当然是非常欢迎的。

有这么个小师弟可太棒了,没灵感了大家聊聊,说不定就能擦出火花。

“帝国理工是不错,但国外其实挺难适应的,等等……”

很快鲁东义突然感觉到宁为的表述中有漏洞,直接问道:“既然你第一志愿是燕北大学,怎么没报名参加咱们学校暑期的硕士推免夏令营?以你的能力,申请夏令营的各项标准应该都满足吧?老师推荐也不成问题啊!如果参加了的话,你现在肯定就是我的小师弟了。”

“额?”

宁为愣了愣,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总不能说那个时候他还没开窍,申请本校的推免资格都有难度,只能搪塞道:“暑假家里有些事情,所以没能申请,想着参加考研也是一样的。”

“这样啊!如果你第一志愿真的是报考我们燕大数学院,我会向我的导师推荐你的。”鲁东义承诺道。

“你的导师是?”

“田言真院士。”

宁为眨了眨眼,果然是神一般的人物,导师都是院士,然后在心底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行,那就太谢谢鲁教授了。”

“别叫我鲁教授了,你要真有心来燕大,以后可以叫我师兄。”

这个要求没什么问题,宁为认真的叫了声:“师兄!”

然后看着鲁东义一脸欣慰的左脚率先跨出了江大的校门。

……

另一边,刚刚躺上床的余兴伟接到了导师的电话。

“喂,老板!”

“嗯,小余啊,你们的项目进展的还顺利吧?”

“宁为暂时也没给我布置太多事情,估计还在设计算法阶段,没有正式开始编程环节,也没给我们几个分具体标段,只是让我们做自己的。不过宁为是真的很努力,他都直接住在实验室里了。”

“这个我听说了,你也别有太大压力,毕竟项目才开始。”

显然两人的判断有失误,这个失误源于数院跟实验室沟通出了问题,实际上宁为已经自己搭建了算法的大概框架。

在陆昌斌跟余兴伟看来,数院专门找上门来合作,自然还是看重软件实验室这边研发人员的编程能力。毕竟数学优秀并不一定精通各种编程语言。

事实上孔明德也是这么想的。

换句话说,在实验室这边想来,这个项目宁为主要负责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具体编程肯定是由余兴伟带着三个研究生完成,所以才搞出这么大阵仗。

但实际上宁为只是希望能利用实验室的设备,人力主要是作最后的软件测试。

“总之,你不用心急,好好适应实验室的工作节奏。配合好宁为尽量做好这个项目。不说别的,这种直接主在实验室的科研精神,就真的值得学习。”

这又是误判。

实际上如果学校给宁为安排了通宵不断电的研究生宿舍,宁为也不会把自己困在实验室。

“好的,老板。对了,跟您说个事,今天北大数院的教授来找宁为了,两个人在实验室里聊了一下午加一晚上。”

“哦?北大数院来人了?我怎么不知道?是哪位教授?”

“是鲁东义鲁教授。应该是私下来拜访的吧?宁为专门到楼下接上来的。”

“呵,所以又是看中好苗子了,搞私下接触这一套。好苗子都抢走,然后送出去,赚个名声呐!呸!”

听到这话,余兴伟不好接了。

其实如果他成绩在好点,他也想考清华计科院的博士。

当然这只能在心底想想。

“行了,这是数院那些那些大佬们要操心的事情,你只管协助宁为把算法写好就行了。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你可以直接找我。”

“谢谢老板。”

挂上电话,余兴伟随手把手机一扔,然后摊倒在床上。

虽说工作不累,但心累啊!

尤其是宁为直接住到实验室里,给他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

此时宁为已经回到了实验室,兴致勃勃的打开电脑,开始了疯狂输出。

先是缕了一下鲁东义说的思路,然后打开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电子申请网。

宁为快速的在电子申请网上注册了账号并下载了CPC客户端和数字证书,之后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份专利申请交底书模板,开始对照着网站要求编写专利申请。

大约一个小时后专利申请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就全部写好了。宁为想了想,又增加了一副摘要附图,然后签名、提交。伴随着一张电子回执,专利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

然后宁为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写letter。

理论上来说他现在研究的课题属于用软件来封堵住网络协议的交互漏洞,这个方向其实不算很新,但毕竟湍流算法属于一个全新的算法,理论上也算是一种新的网络安全解决思路,而且解决的是互联网上的顽疾,所以letter被接受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有了在nature发表论文的经验,这一次宁为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加上letter跟article不同,不需要详细论证太多理论上的东西,所以不需要罗列太多的复杂公式,在加上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这么久,他早已经把框架想的极为透彻,文案处理起来便不算什么难事。

几个小时过去,一篇letter便已经问世,《湍流算法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

065 来自主编助力

再次准备冲击顶刊SCI,宁为已经不像第一次那般如同无头苍蝇般乱闯了。

大概研究了自然因子最高的顶级期刊影响力,毫无疑问这篇letter并不是适合nature。

如果说数论还能跟自然科学沾上边,那么这种算法类更贴近与应用,《cell》则是专门针对生命科学,所以《Science》无疑更为适合。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这次发《Science》他还真没什么信心。

毕竟他刚刚在nature上驳斥了一位美国数学家的成果,而《Science》恰好是美国的期刊。

虽然他觉得这些顶级期刊的主编们大概是不会记这种仇的,但每期想投顶刊的学者那么多,不上自己这篇也是很正常的。

好在宁为的心态不错,反正只是一篇letter。

就算不能在这种综合性的顶刊发,还有JACM、IJCV、AI这些可以选择。

很快,宁为便一步步按照要求填写好了所有内容,点击了投稿按钮。

值得一提的是,宁为在填写作者的时候,考虑了一下,把余兴伟跟三个研究生的名字也带了上去。

毕竟人家天天跟着他加班,该有的好处,还是得给的。

只是在论文确定被发表前,宁为不打算告诉他们。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只是这一次,宁为明显没有得到任何优待,一晃一周过去了,论文的状态就没有变过,一直是manuscript with editor。

没办法,想投顶刊,排队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最近他的事也挺多,白天一晃就过去了,等到晚上想起来,进入查看的时候,还来不及懊恼,便有困意袭来。

忙碌的生活也有让人惊喜的小插曲。

比如他接到了来自北大的电话邀请,还是鲁东义的老师田言真院士亲自打来的电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他来年还有两个直博生名额,如果宁为真的有兴趣去北大数院继续学习的话,可以帮他申请直博生免试名额。

这得益于鲁东义的保荐。

跟宁为分手的当天晚上,鲁东义给田言真打了个电话,就说了一句话,如果田导错过了宁为,未来肯定会后悔。

面对这一邀请,宁为拒绝了。

并不是宁为改变了主意,不想去北大直博,单纯只是他现在就想参加国家全日制统一研究生考试。

毕竟相对于写论文,宁为觉得自己现在这脑子更适合考研,不到考场上转一圈,跟出题老师斗智斗勇,白瞎了他觉醒的大脑。

用网上流行的话说,能保研我也要考,哎,不为别的,就是玩!

这思想境界可以说是极高了,毕竟是让出了一个位置。

另一方面,他现在还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是否要用,还是得等寒假回家跟老宁商量一下,以示对自家老子的尊重。

人呐,一旦感觉实力支撑起了自信,哪怕表现得依然谦虚,然行为却开始飘了,宁为显然也没能免俗。

……

美国,加州,洛杉矶北部的瓦伦西亚市。

这里是洛杉矶富人社区之一,交通极为便利,轻轨能直达好莱坞、伯班克、洛杉矶市中心,距离LA国际机场也不过一小时车程。

不止如此,这里还拥有着加州最为优秀的教育系统,这里的小学、初中、高中均在加州排名前10%,少数学校甚至排在前1%。

跟美国许多其他富人区差不多,这里社区规划科学,风景美丽,生活便利,警力充沛,除了房租跟物价高外,基本找不出其他什么缺点。

《Science》杂志社编辑室便也坐落在这座社区之中。

《Science》杂志社的主编乔治·罗伯特自然也住在这个超大型富人社区之中。

……

说起来,乔治·罗伯特还是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的。

自从他在麻省理工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就进入到了AAAS工作,六年前接了前任主编的位置直到现在。

虽然说期刊运营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Science》这样的期刊,毕竟他们从不像作者讨要版面费。

而类似停刊的学术期刊多如牛毛。

但他的薪水很高,公司给的福利也很好,退休金是按照加州规定的上限缴纳,医疗保险更不用提,都属于顶级的待遇。

所以乔治的工作也很努力。

跟《nature》的亨德尔主编不同,乔治基本上除了去总部开会,其他工作时间都用于审稿,所以拒稿速度也很快。

今天宁为那篇《Application of turbulence algorithm in network security》终于刷新在了他的面前。

好吧,华夏人投的论文。

乔治·罗伯特大致扫了一眼论文的目录,然后注意力被作者名字吸引了。

NingWei?

然后又看了眼单位。

Jiangcheng University。

乔治笑了,很开心。

说起来他为什么能拥有现在还算满意的生活?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Science》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长盛不衰的原因是《Science》的影响因子排名。

《Science》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nature》

所以史密斯先生,作为一个美国数学家,有了重量级研究成果,竟然没有考虑《Science》或者《PNAS》而是发在《nature》上,请问这是几个意思?

是的,乔治·罗伯特一直想去找到史密斯当面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听听这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怎么回答?

看不起《PNAS》就算了,你特么凭啥看不起《Science》?

当然学者的风度乔治还是有的。

所以这股子气只能放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