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继承道观开始 第165章

作者:一只小狼狼

“好,你还需耐心等待,你师不日便到。”

“谢菩萨,谢菩萨。”

目送观音离开,这下子孙猴子却是开心起来了,自己终于是有望出这五行山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山猴子猴孙怎么样了。

唐都长安城,自从几年前玄奘和殷开山、陈光芯相认以后,便是遵从师命来到了慈恩寺修行,慈恩寺不愧是整个唐朝最大的寺庙,里面佛经之广,远不是金山寺可比,但是佛经再多也是架不住玄奘聪明啊,短短几年就已经将慈恩寺里所有的藏经参透。

如今的玄奘已经是慈恩寺里佛法最高的和尚,时不时的展开讲经大会,为一众僧人讲解佛经。

这一日,唐皇李世民睡梦之中忽见有黑白两道身影走到了他的身前,自己也是不由自主的跟着黑白身影走去,一路行过鬼门关,又游了十八层地狱,才是来到了阎罗殿。

李世民看着地狱里这种种的恐怖刑罚,鬼物模样,直吓得心胆俱裂。

你道这两道身影是谁,可不就是那阴司主官勾魂的使者黑白无常嘛,原来是唐皇李世民的寿元已尽,阎君派了黑白无常前去勾魂。

阎罗殿里,阎君坐于主位,判官、六部司主俱在左右。

“这是哪里?你们又是何人?”

李世民看着这阴森恐怖的气息,有些害怕,看见阎君等人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有些猜测,只是一时不愿意相信。

“人皇,你的寿元已至,如今已经是到了魂归地府的时候了。”

鬼然是地府嘛,自己这是死了吗!

心里似有不甘,“阎君,朕正当壮年,怎会寿元已尽,会不会是弄错了啊?”

阎君闻言果真让人拿过了生死簿,仔细查看一番,“人皇,生死簿记载,你确实是寿元已尽,你这一生杀伐太多,使得这地狱中填满了亡魂,怨气缠绕使得你本身就不长寿,如今你寿元已尽也是情有可原。”

李世民闻言想起了自己来时看到的悲惨场景,心有所感,自己这一生似乎是真的有些杀戮过多了,可是自己还有那么多想法没有施行,那么多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怎能现在就死去呢。

“阎君,朕愿意将功补过,善待百姓,化解怨气,还请阎君放朕回去吧,只要阎君能放朕回去,朕必有厚报。”

厚报!

其他的倒是无所谓,这句话却是被阎君听进去了,“人皇,本君这地府内,冬瓜、西瓜、北瓜俱有,唯缺南瓜,你若是愿以南瓜供奉,本君未尝不可为你增寿二十载。”

李世民何等智慧,几乎是秒懂阎君的意思,当即点头,“阎君放心,只要你能让朕回去,朕必定以南瓜供奉。”

阎君闻言却也是开心起来,这番自己不只是完成了和西方的交易,还顺带着为自己带来了一洲之地的轮回之权,可真是稳赚不赔。

原来这拘魂李世民的主意,也是佛门所出,目的就是让李世民有化解怨气之意,以便推动西游之事,如今洪荒之内,几乎都和佛门达成了共识,这轮回之地自然也不会例外。

见事情已定,阎君也不再留李世民,便让黑白无常再次将李世民送了回去。

正气学宫。

离开五行山之后的观音却是没有先往长安城去,而是来到了打伤自己的罪魁祸首这里。

“烦请禀报学宫之主,观音求见!”

相似的开头,只是这次观音的态度好了太多,修行界终究是强者为尊,既然元正有准圣修为,那么自己主动找事儿,被打伤也就是自找的了。

如今正气学宫在大唐的地位越大,已经是成为了横在佛门大计面前的一座大山,如果元正只是个太乙甚至是大罗,佛门隐秘点将其解决了也就是了,可是这元正偏偏还是个准圣大能,在这六圣不出的时代,佛门之中,就算是几位佛祖出手也是不一定拿得下他。

更何况元正的身后还有整个火云洞在撑腰,现在的元正那是动也动不得,说也说不得,为佛门计,佛祖只能交代观音前来和解,佛门兴盛毕竟是大势所趋,他们不相信元正堂堂一个准圣大能,会为了一时恩怨,独挡大势,更何况上次吃亏的还是观音,元正能突破也是有观音一份功劳的。

也不知怎的,观音入魔以后,心境反而是更加开阔了,经历了转投佛门、男生女相、弃佛入魔以后,观音觉得自己的心胸是越来越宽广,已经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了。

正气学宫中,元正感应到黑莲竟然停在了学宫门前,也有些奇怪。

“老师,门外有人求见,自称是观音大士。”

果然是观音,他来干什么?

虽然疑惑,但是元正也没准备继续拦着观音,毕竟现在的观音已经可以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第三百零二章 观音再扣学宫门

“将其请进阁楼吧。”

学生闻言转身离去,没多久,观音便走了进来,此时的观音并没有变身,只是敛了自身气息而已。

元正已经是备好了茶,看见观音进来,摆了个请的手势, 为其斟了杯茶。

观音也没有客气,径直坐到了元正的对面,事实上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元正的真容,上次虽然是被元正打了一顿,但是那时元正还是借助元气歌投影人形所为,这次见到元正,看着其一身文雅气质,气息简直是普通到了极点,让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其和准圣强者挂钩。

返璞归真, 这是将文道修到极深境界的标志啊。

观音看元正的同时,元正也在看着观音,其实他还是非常欣赏观音的,为了变强适当的舍弃一些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个人观念不同,也没必要指摘什么,抛开其他看法不谈,观音的能力可是非常强啊,在佛门或许她的实力连前十都排不进去,但是论起佛国信仰,除了二圣和如来佛祖之外,就要数观音了吧。

这就是观音的智慧和努力的体现,同样过去文殊普贤惧留孙可就差远了。

“观音尊者,这是我亲自种的茶, 还有些独特,不妨试试。”

元正做了个请的手势,观音这才将目光放在了茶上,刚才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此时的观音才是注意到,热气腾腾的茶水正在弥漫着一股香气,仔细一温,竟然还有些沁人心脾的感觉。

情不自禁的将茶杯端起,浅浅的尝了一口,入口略甘,入喉则回味无穷,有丝丝甜味,最重要的是茶水入喉,似乎自己的思维都变得更清晰了,竟然能够帮助悟道,这是什么茶!

观音惊骇的望着元正,能够有助于她这个境界的茶可是不多见。

“怎么样?”

“好茶。”

元正微微一笑。

“自己种的茶而已,当不得好,只是比较用心,观音尊者若是喜欢, 走的时候可以带一些。”

观音看着元正的面庞, 似乎想要看看元正是真心还是假意, 可是看来看去都是没有看出分毫。

此时的观音心底不禁暗自感叹,来之前她还想过,若是元正死揪着那日的事情该怎么办,如今看来自己是想差了,能够修到准圣境界的人,怎会那般计较,更何况元正是以文入道,还在文道中独开一门,其心胸怕是更加宽广,所思所想更不与人相同。

“那就多谢道友了。”

一杯茶水饮尽,观音见元正还是没有问起自己的来意,终究是有些忍不住了,唉,主动权终究是在对方身上啊。

“道友,此次贫僧前来,有两件事想与道友相商。”

“观音尊者请讲。”

观音稍一思索,“上次贸贸然来见道友,确实是多有得罪,此次前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想与道友道歉,希望道友能够与道友冰释前嫌。”

“此是小事儿,观音尊者不必介怀,就当是道友之间的友好切磋即可,只是道友当时戾气太重,可是差点让我这学宫就此消失,希望道友以后,遇到学宫弟子还能手下留情才是。”

观音脸色一滞,她如何听不出元正的意思,这是说自己以大欺小啊,自己也不能反驳,那日的自己确实是心境受到了影响,如今想想那日若是真的当场将万余学宫弟子覆灭了,恐怕当场就入魔了吧。

“道友说的极是,上次确实是贫僧冒失了”,说着观音单手一伸,一个瓶子出现在手中。

“道友,此瓶之中乃是先天水精,三光神水,有活死人去白骨造化万物之能,交予道友,算是为上次的冒失赔礼,还请道友能够收下。”

元正看着观音手中的瓶子,原先他就有猜测,观音找到了三光神水之源,如今看来是实锤了。

笑着点了点头,这可是好东西,不要白不要啊,“观音尊者有心了。”

见元正收下三光神水,观音也是松了口气,有了这個基础,第二件事就能开始谈了。

“道友对于量劫怎么看?”

听到这里,元正也是猜出了观音的来意,笑着摇了摇头,“此乃天地运转之必经之路,洪荒初立,清气升而浊气降,那时的洪荒天地还是以先天灵气为主,如今却是连后天灵气都在不断消散,已经远远不足以供给如此多的修行者修炼了,是以这量劫的间隔时间也是越来越短,看似是对修士的考验,实则是为了清楚一些天地蛀虫而已,损有余而补不足,此乃天地大道。”

观音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直白独特的见解,虽然有心辩驳一二,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到最后也只能默认了这个说法。

“道友果然是明白人,如今天地量劫又至,启佛门大兴之势,量劫之事堵不如疏,不可避免,是以我佛想要经过谋划,主动引导量劫变化,把这天地间的伤亡降到最低,此事我佛也已经是与三教天庭地府龙凤等族达成了共识,就连火云洞的那些道友也是知道的,之前贫僧不知道友之能,没有述说此事,如今便是将这事情补上,希望道友能够为天下苍生计,大开方便之门。”

果然是在佛门呆久了,这一开口就是天地苍生,大义凛然,只是她难道当元正是初出茅庐的小白吗?

元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观音,品茶,摇头不已。

观音心底一沉,也知道自己又想差了,元正虽然出世不久,但是能力可是比以往所见的大多数人还要厉害的,自己的这一套怕是行不通的,看来还是要付出一些代价啊?

“当然,我佛也不会让道友白帮忙的,道友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只要我佛力所能及,必定会考虑的。”

这才是正理嘛。

元正将茶杯放下,看着观音说道,“听说佛门有一金莲,名为十二品功德金莲?”

观音闻言一缩,心中却是怒起,元正当真是狮子大开口啊,那可是佛门镇压气运的极品先天灵宝啊,之前因为被那蚊子吞了三品,至今还未恢复到巅峰,那可是佛门的命根子啊,元正竟然想打金莲的主意。

元正注意到观音的脸色,便知道观音是误会了他的意思。

“观音尊者不必误会,我不是要你佛门至宝,只是想求取一枚莲子罢了,十二品功德金莲,传至今日应该有三颗莲子留存,我所要的不多,便是其中一颗。”

原来如此。

观音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莲子虽然也是非常珍贵,但是相比于十二品功德金莲就好接受多了。

“道友,此事贫僧做不了主,还需传信与佛祖,由他来做决定,还请道友稍待。”

元正也不急,点了点头。

观音随后便是元神微动,传书于如来,向他述说此事。

良久。

“答应他!”

得到回应,观音再次回到座位,“我佛已经回应,这个要求我佛可以答应,只希望道友也能够遵从约定,为我佛门普济天下,大开方便之门。”

元正笑着点头回应,“这是自然,大势滚滚,若非必要,元正也不想逆势而行。”

又是一番交谈之后,观音便离开了正气学宫,带着木吒继续向着长安城走去。

而唐王李世民自从被黑白无常送回皇宫以后,便是一直心神不宁,想起地狱里的一幕幕,他是真的想要为那些亡魂做些什么,以化解怨气,减轻他们的痛苦。

“父皇,此事或许可以问问老师的意见,以老师之能,必能为父皇指一条明路。”

是啊,自己在这里纠结什么,直接问问元宰不就好了。

“乾儿所言甚是,却是父皇魔障了,这样,你先回学宫一趟,向元宰诉说父皇想要去拜访他,问元宰有没有时间。”

李承乾闻言连忙点头,自从从学宫回来以后,他便是以太子的身份开始朝堂政事了,一直忙碌,也是没有时间返回学宫去看看老师,如今却是正好。

出了上书房,李承乾便是差人准备礼物,向着正气学宫行去。

元正听到李承乾的话以后,也是没有拒绝,却是正好将十二品功德金莲的莲子换了。

“太子,你回去告诉陛下,学宫的门永远为陛下开着,陛下若是有暇,尽管来就是了。”

李承乾闻言顿时大喜,这正气学宫怕是整个大唐最特殊的地方了,其他地方李世民都是来去自如,唯有正气学宫他老子想来却是需要得到老师的同意。

返回皇宫以后,李世民得到回应,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忙命人准备礼物,摆驾正气学宫。

学宫里,李世民坐在元正对面,品着清茶,心情难得的安宁放松。

“元宰,前日朕睡梦只见忽被冥府的黑白无常将魂魄勾到了地府,那里……”

李世民向元正述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却见元正没有丝毫惊奇之色,心里惊叹之余,对于元正的意见也是更加在意了。

“陛下若是想要化解怨气,其实并没有多难,难得是让这大唐积攒的怨气有个完美的方法不断消除,我倒是知道有一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何法?”

李世民闻言大喜,急忙问道。

“佛法。”

“佛法?”

“佛法。”

想起佛门的神奇之处,李世民若有所悟,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还请元宰教我。”

“陛下可在长安城里召一佛法精深者,开坛讲道,以佛法化解怨气,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这佛门之人的本事了。”

李世民知道元正的意思,看着元正,他其实觉得元正比佛门之人更加适合,他来之前也是想让元正出山的,可是看元正的意思,却是并无这般念头,他也就不自找霉头了,如今元正既然已经给了解决之法,不妨试试再说,若是效果不好,再来请元正出马就好了。

心中计定,李世民也不耽搁,向元正告辞之后,便返回了长安城,

此时观音也是化为了一老僧,带着木吒走进了长安城。

“听说了吗?慈恩寺的高僧玄奘大师要在寺内开坛讲道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玄奘?

观音听见以后,心中一动,她有预感,这路人口中的玄奘可能就是她要找的人。

随即便跟着路人向着慈恩寺走去,此时慈恩寺已经是人满为患,看来这玄奘大师确实是佛法精深,受人敬仰,开坛讲道,竟然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信中前来。

观音心中一动,手中出现了一件袈裟、一根禅杖。

这袈裟和禅杖质量上乘,一看就不是凡物,周围的人们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二件宝物的不凡,一位富商模样的人走上前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