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夺取江东 第36章

作者:天衍神君

孙策好歹是一郡太守,应当不会如此无耻。

毕竟这种事情稍一检验就能得出结果。

不过也不一定。

孙策连绑架他们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公达如果不信,可亲自试验。”

“来人,把铁球拿上来。”

孙策微微一笑,朝左右吩咐道。

两颗铁球被拿了上来。

一大一小,刚好十斤和一斤。

显然孙策早有准备。

荀攸看着两颗铁球,又看着孙策脸上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心中有些不自信起来。

“难道我真的错了?

不,不可能。

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先着地,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绝对不可能是错的。”

荀攸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但很快又坚定了信念:“看我实验一番,证明我没错。”

荀攸在士卒的帮助下登上了马车顶部,然后开始做实验,

结果自然是两颗铁球同时落地。

“这怎么可能?”

荀攸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第055章 现代智慧完胜

贾诩诧异。

刚刚他也觉得重的铁球先着地。

没想到竟然是同时着地。

这是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

孙策似乎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看来这位新的庐江太守不简单啊。”

贾诩眯起眼睛,不动声色的看了孙策一眼。

眸中升起一丝好奇。

“公达,你可认输?”

孙策朝荀攸微笑问道。

“我......认输。”

荀攸张了张口,最后还是承认自己输了。

“好。”

孙策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对荀攸这种人还是很欣赏的。

有的人明明输了还不认,可能会说他作弊。

如果荀攸是这种人。

孙策说不定会把他当场杀了。

毕竟智慧再多,如果人品不行也白搭。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金子会沉入水中,木头却不会沉入水中?”

孙策问道。

“这......”

荀攸傻眼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

旁边的贾诩眉头一皱进行思考。

结果发现......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呢?”

贾诩把目光投在孙策身上。

看到他镇定冷静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暗暗想到:

“难道他知道吗?”

半柱香时间过去。

荀攸还是没有回答出来。

孙策催促道:“公达的答案还没想好吗?”

“因为、因为金子比木头重。”

荀攸支支吾吾的道。

“你又错了。”

孙策微微一笑:

“一斤黄金能够比十斤木头重吗?

可十斤木头能浮在水面,一斤黄金却会沉在水中。

所以跟重量无关。”

荀攸听了孙策的这顿话就知道自己的说法站不住跟脚。

但他还没输。

“孙太守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如果孙策不能答出或者答错了。

那这个问题就不算。

可惜孙策完全不给机会。

他嘴角微微上扬,吩咐左右道:

“来人,把水桶、黄金和木头拿上来。”

不多时,这三样东西摆在了三人面前。

孙策左手黄金、右手木头,朝荀攸笑道:

“之所以黄金会沉入水中木头不会,是因为他们的密度不同。

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表示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每种物体的密度都不一样。

黄金的密度是19.32,水的密度是1。

木头的密度有0.2、0.9等等。

也有一些木头的密度为1.1、1.5等等。

但大部分木头的密度都小于1。

黄金的密度大于水的1,所以会沉入水中。

木头的密度小于1,所以会浮在水面。

公达你可明白?”

“轰隆隆。”

孙策的一席话如雷霆一般在荀攸脑内炸响。

他心中豁然开朗,明悟了真理所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有木船而没有铁船的原因吗?”

荀攸呢喃。

贾诩同样被震得不轻。

他想起了凉州有一种木头,很重,可以沉入水中。

以前只觉得它特殊,但特殊在哪里却不知道。

现在总算明白了。

原来是因为密度。

凉州那种木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就会沉入水中。

“这家伙,真是让人看不透啊。”

贾诩深深地打量孙策一眼。

他心中突然不想杀对方了。

第056章 以智服人,知识的力量

孙策懂得很多有趣的东西。

关键也没对他和他母亲做出什么不可逆的伤害。

如果杀了。

那他向谁请教这些有趣的东西?

所以还是不杀为好。

若是孙策知道贾诩曾经想杀自己。

现在又因为科学知识对他产生了兴趣不想杀他。

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我认输。”

半响过后,荀攸从震惊中退出。

他微微苦笑,朝孙策拱手说道:

“孙太守知识之渊博,某不能及也。”

“公达难道不想知道密度有什么大用吗?”

孙策没有接话,反而神秘一笑。

上一篇:大明第一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