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夺取江东 第40章

作者:天衍神君

如果不是主公获得了庐江第一家族刘家数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恐怕我们现在连军队开支都不行。

世家豪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恐怕过上几年我们就要面临巨大的财政挑战。”

荀攸说道。

“文和,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他们?”

孙策朝贾诩笑着问道。

“财政是一方势力之本。

财政问题往往会导致军事、政治等等问题。

所以财政是一定不能出问题的。”

贾诩先是说了财政问题的重要性和危害。

随后才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依属下之见,应当对庐江各大世家豪族增加税收。”

“善,属下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荀攸点了点头,对贾诩的建议很是认可。

“嗯,文和说的有理。

通过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自古以来都是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过我倒是有些不同意见。”

孙策同样点头,却又话锋一转。

“愿闻其详。”

贾诩和荀攸齐齐拱手。

“税收是长期受益,在和平时期最有用。

但在战乱时代,各路诸侯混战。

一方强大势力也许明天就会覆灭。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让自身强大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而不是通过税收缓慢发展。”

孙策肃然说道。

荀攸和贾诩都是若有所思。

“所以我决定。

把庐江各大世家豪族的话事人都叫来。

如果他们自愿交出大部分良田、钱财和人口。

日后我将给他们相应的回报。

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杀吧。

反正他们也不是什么好鸟,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事情没少干。

你们觉得我这个计划如何?”

孙策说道。

“庐江各大世家豪族联合起来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您对他们下手恐怕会引起庐江大地震啊。

而且此事一出。

全天下的世家都不会投靠您了。

毕竟他们只会支持维护世家利益的人。”

荀攸面上有点担忧。

“确实如此。

当今天下势力最庞大的不是皇室,也不是各路诸侯,而是世家。”

贾诩点了点头:

“最强大的世家就是袁家。

其四世三公。

天下大乱以来北方最大的势力是袁绍,南方则是袁术。

如果不是他们都不服气对方,不肯联合。

恐怕天下早就是袁家的了。

主公,您在对待世家上的事情还是要慎重一点啊。”

“要不还是增加赋税吧。

这样就算世家豪族不满也不会太过激烈的反抗。”

孙策听到自家两位谋士的说法不禁沉吟起来。

世家豪族的力量确实很大。

但如果通过税收等手段一步步搞定他们。

恐怕光是稳定庐江就要数年时间。

他可没有这么多的耐性。

孙策再三思考最后下定决心,沉声说道:

“还按照原来的计划来吧,这样可以一劳永逸。

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财富,也能着手攻打江东其他郡县的事情。

不用害怕各大世家豪族。

看上去他们的势力庞大,但实际上都是纸老虎。

看看刘家。

他们以前仗着自己的庐江第一家族无比骄傲,轻视于我。

现在还不是乖乖听话?

杀掉庐江各大世家豪族的主事人。

再扶持一个受到冷落的庶子上位。

我相信他们翻不起风浪。

至于天下各大世家豪族。

我就不信他们是铁板一块。

只需分化拉拢,我相信总有人愿意为我效力!”

第062章 孙策再邀庐江世家

荀攸和贾诩虽然觉得不妥。

但孙策下定决心要搞掉庐江各大世家豪族。

他们也只有同意。

第二天。

孙策遍邀庐江各大家族的族长赴宴。

各大族长并不知道孙策要对他们下手。

得到邀请都是十分开心,一个个全部到来。

希望跟他攀攀关系。

孙策与各大世家族长吃好喝好。

到了中途他突然说道:

“我来庐江已经有半年左右,规矩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场面瞬间冷场。

所有人都没再开口,只是望着孙策。

他们都是聪明人。

哪能不知道孙策的话什么意思。

当初孙策打下庐江以后。

为了安稳没有改变陆康时代的规矩,损失了太多的利益。

如今他在庐江站稳跟脚,自然想要谋划更多的利益。

一时间。

在场众人都是眸光闪烁。

孙策是太守,且拥有2万多的兵马。

想想他刚来的时候不给利益肯定不行。

那么该给他多少利益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半响。

一个世家族长站了起来,朝孙策拱手笑道:

“太守大人所言有理,张家愿意赠送您百亩良田,以表心意。

还望太守大人不要嫌弃。”

“百亩良田?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张家可是有万亩良田。

你就给我百亩?”

孙策斜眼看着那位世家族长。

“小人虽有良田万亩,但家里人也不少,有各种开支,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

张家家主强辩道。

“哼,你当我三岁小孩吗?竟敢如此糊弄我!”

孙策突然冷哼道。

一双眸子如电般直直的盯着张家家主,透出一丝寒意。

大殿的温度都下降了不少。

“小人不敢。”

张家被孙策盯着只觉背后冷汗淋漓,慌忙跪下。

“看来这位太守大人的胃口不小啊。”

周围的世家豪族族长都是暗暗皱起了眉头。

“不知道太守大人您想要多少呢?”

一位老者长身而起,朝孙策拱手问道。

“一半,只要你们交出各自家族财富的一半,那就行了。”

孙策淡淡的道。

上一篇:大明第一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