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夺取江东 第441章

作者:天衍神君

脸上尽是满足表情的时候。

孙策放下望远镜笑了起来。

“不错,看来刘协是真的想通了。

知道没有实力没资格坐着天子的位子。

选择了配合我。”

刘协这么乖顺,能为孙策省下很多事情。

孙策很满意。

至于望远镜怎么来的?

天工院早就研究出了玻璃。

打造一个望远镜不是轻轻松松?

白天的时候,斥候们使用望远镜。

能够轻易看到几公里之外。

为孙策军提供视野。

可称神器。

唯一缺点就是晚上没法用。

******

翌日,孙策带着天子离开洛阳,回归江东。

花了好些日子。

终于进入了江东地区。

孙策与刘协同乘一辆马车。

刘协坐在马车上不说话。

透过车窗观察着沿途的一切。

刘协看到农田上,无数人都在劳作。

这是很寻常的一副场景。

每个农民都是这么干活的。

但经过刘协的细心观察,还是发现了三点异常。

第一,百姓们看上去很精壮。

显然吃的很好。

起码吃饱了饭。

这在长安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傕、郭汜都是贪婪之人,也喜欢享受。

他们派遣军队收刮民脂。

长安城农民九成九的钱财都被收刮。

他们没有钱吃饭。

于是面黄肌瘦,满脸菜色。

不少农民甚至吃不饱饭,被活活饿死。

第二点异常。

江东农民的脸上挂着笑容。

干活的时候还会与身边的农民谈天说地。

看上去相当潇洒自在。

这在长安同样不可能。

长安的农民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活下去。

干活的时候怎么会谈天说地呢?

每个人都是默默干活,希望多干一点。

那样就能多收获一点粮食。

可以说,江东农民是在生活。

长安农民是在生存。

前者天堂,后者地狱。

第三点异常。

刘协发现江东农民干活的时候。

会使用各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工具。

那些工具,能够帮助农民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还能让他们更加轻松。

简直不可思议。

比如水车。

以前农民浇灌农田。

是需要用木桶挑水。

一趟趟的去挑水。

十分辛苦

现在都用水车。

不仅不用那般劳累。

也省下了大量时间。

“江东真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刘协心中感慨万千。

“你对农民的工作很感兴趣?”

孙策突然问道。

“是挺感兴趣的。

江东的农民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不一样。

他们吃得饱饭,身体精壮。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眸中藏着希望。

他们还有各种各样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工具辅助干活。”

刘协如实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刘协大概摸清了孙策的性格。

平时温和待人,犹如春风佛面。

但遇到事情就会变得严肃起来,手段凌厉。

叫人害怕。

现在孙策在于刘协闲聊。

刘协可以放心大胆的与孙策交流。

而不用担心一不小心触怒孙策。

“你知道为什么江东农民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不一样吗?”

孙策笑着问道。

“朕不知,还请大将军明示。”

刘协摇了摇头,朝孙策恭敬请教。

“其实很简单。

我分给江东农民土地,又减免他们的税收。

从此以后他们吃得饱饭。

手中又有钱财。

他们的身体当然精壮,十分健康。

脸上也总是挂着笑容,眸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孙策笑笑。

“可是,你把土地分给农民,又减免他们的税收。

官府收入极低。

如何维持运转呢?”

刘协不解问道。

这个时代以农立国。

官府百分之九十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土地和农民。

像孙策这样做。

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府没钱,直接崩溃。

故此历代统治者都会剥削农民。

就算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这样的贤明君主也不能避免。

他们不会分土地给农民。

也不会减免农民的税收。

“呵呵,陛下,时代已经变了。”

孙策笑呵呵说道。

“时代变了?”

刘协更不懂了。

孙策心情好,便给刘协讲解起来。

“我分土地给农民。

又减免他们的税收。

很多财富都到了农民手上。

官府确实没多少钱。

但官府能够通过另外一种手段搞钱。

那便是商业手段!”

顿了顿,孙策继续说道。

“农民手中有钱了。

就会选择花钱。

而天工院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让他们花钱的欲望扩大了无数倍。

比如精盐。

上一篇:大明第一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