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上班后逆袭成大佬 第171章

作者:尘埃与我

交易市场内,新的日常交易已经刷新,这是升级之后刷新的日常交易,而不是升级前的。

点进去看了眼,陈放的脸色微动,神情逐渐专注起来。

------------

第275章 来自2058年的商二代

【1、2058年4月2号。

我叫李大宝,一名商二代,子承父业,从我爸手里继承了3家半导体企业。

但我的日子不好过啊,三家公司的体量虽然不错,可问题是负债率太高了,都已经达到92%了!

再这么下去,我只能去申请破产了,我那个死鬼老爹,搞这么高的杠杆,然后没什么起色,自己撒手死球了,可把我坑惨了!

更糟糕的是,现在量子芯片出来了,到处都在宣传量子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这些搞传统3D碳基芯球的,心里慌得一批,如果不转行跟紧时代潮流,最多两年就会被淘汰。

但现在我没钱啊,有钱还好说,抓住这次的机遇就一飞冲天了,但没钱怎么转型?】

……

【2058年4月4号。

咦,这是什么东西?

这两天被公司的事情搞得头大,昨晚很晚才休息。

今天早上醒来后,我的眼睛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屏幕,上面写着可以与2021年的一位陌生人进行交易科技类的东西,这是真的么?

我感觉我有点还没睡醒,这都2058年了,是个人都知道熵增概念,时间有箭头且不可逆,既然时间不可逆,那还怎么逆转时空和过去交易?

还有,过去的东西突然跑到现代来,如果这样东西现代就有呢?那不就是明显的悖论了吗?

根本就不科学啊,难道是我熟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对?又或者是平行时空?

搞不懂搞不懂。】

……

【2058年4月8号,上午。

我眼睛里这个屏幕有点神奇,我问遍了朋友,非常确定现在还没有直接把影像准确投入到人眼中,而且可以随人思维变动的技术。

所以,我一定是遇到了中才会出现的金手指了!

这简直太令人兴奋了,如果真的可以和过去的人交易,我想想,该交易什么才好呢……】

……

【2058年4月8号,下午。

我仔细查了下,云端的资料显示,2021年到2030年之间,人工智能的竞赛无比激烈,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也还没变。

半导体行业和量子计算机也是,初代新能源汽车、手机、通信基站这些也打得很热闹……

只是,该选择交易什么好呢?】

……

【2058年4月8号,晚上。

人工智能这块,弱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倒是很完善了,但强人工智能一直是技术制高点,远远没影。

量子计算机倒是出来了,而且是复合了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通用型量子计算机,说起这块我就难受啊,量子芯片对我们这些搞传统碳基芯球的企业来说,简直是洪水猛兽,艹了!

不过,如果搞一台量子计算到2021年,估计那边的科学家们会集体怀疑人生吧——毕竟一台纠缠数达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算力就是那个世界所有经典计算机算力总和的100万倍了,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

【呃,等等,我他么才发现,居然不能传送实物过去?只能交易资料?不过,2021年那边的人,倒是什么都可以传送过来。

那太遗憾了,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资料,那是前沿的尖端科技,我可搞不到,没戏。

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和手机都没戏了,很多资料这些公司虽然淘汰不用了,但依旧封存着,市面上也见不到全套的,只能去花钱买,但我现在都捉襟见肘了,怎么买?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把半导体领域的资料搞点过去了。

在这块,我手下的三家公司还是有点能量的,至少随便弄点淘汰的技术过去,都能让2021年的那家伙吊打世界了。

先这样吧,今天有点累了,睡了睡了,狗命要紧。】

看到这里,陈放笑了出来,这个生活在2058年的李大宝,还挺风趣的。

不过,他话中所描述的东西,却让陈放很感兴趣。

在2058年,量子计算机已经突破到可以通用的地步了,这可真是个跨时代的进步啊,它一突破,估计强人工智能也不远了。

这一比较之下,陈放便发现,当下时代,谷歌、IBM和微软搞的这些量子计算机,甚至是国内的九章原型机,都只是在小打小闹。

距离真正的成熟,还有三十多年的路要走。

路还长啊。

继续往下看去。

【2058年4月9号,上午。

上午起来查了下资料,发现2021年的时候,国内的一些公司正在遭遇西方的芯片封锁,因为差距太大,直到2030年都没赶上去,后来出了碳基芯片,光刻技术也上去后,才扭转了局面。

要不然,就把碳基芯片的技术资料搞回去吧,现在量子芯片都出来了,3D构架的碳基芯球都快淘汰了,普通的碳基芯片也不值几个钱。

不过,2021年要想造出碳基芯片,难度也不小啊。】

……

【2058年4月9号,晚上。

首先,芯片的设计、制造图纸、拓展关联资料要给,这点小问题,公司的云端就有很多已淘汰的成品。

给个1nm制程的碳基芯片的集成电路方案去2021年,随便都能达到同等制程硅芯片速度的10倍以上,能耗还只有硅芯片的四分之一。

当然,前提是硅芯片能把栅极宽度做到1nm制程,不过,那个时候对于量子隧穿效应没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宣传炒作的1nm硅芯片是能做出来的,但1平方毫米最多摆放10亿个晶体管,再多就只能做成3D堆叠模型了,但散热又是个问题,那个时代可没有成熟的处理办法。

而真正的1nm制程的芯片,1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摆放数量要达100亿个才合格,才有资格往芯球方向发展。

然后是制造碳晶圆的技术,实际上就是石墨烯卷曲起来后的碳纳米管晶圆,制造技术和提纯技术也不难找,公司里就有,到时候给一份。

再就是芯片的制造环节,其他的什么显影机,镀膜机,注入机,封测设备……那个时代国内应该是比较全的,给不给都不一样,但光刻机必须给。】

……

【对了,之前看新闻上说,那个时代居然有无数的人以为碳基芯片就可以绕开光刻机了,唉,我醉了,说这些话的媒体,不知道是居心不良,还是真的无知,纯粹是在误导人。

要知道,集成电路的光刻和蚀刻,连在量子芯片领域都是必要的,没有电路控制,晶体管连不起来,还运算个屁啊……

晶体管这玩意儿的电极摆放和大规模的布线,根本就绕不开光刻和蚀刻,不会真有人以为把碳纳米管排列起来,就可以实现运算了吧?

而且,因为只有这样芯片的良品率才相对更高,才能商业化啊,不能商业化的技术,有啥用?

不过光刻机也没啥问题,技术资料公司里虽然没有,但那种淘汰的光刻机资料,我知道什么地方能找到!

只是不知道2021年那边能不能造出来光刻机,那会儿国内的光刻机技术和西方还差了3-4代,差距不小,估计有点悬。

但那就和我没关系了,反正我是认认真真地把技术资料都提供齐全了的,只要研究透了,材料和设备齐了,肯定能造出第一代碳基芯片,轻轻松松吊打硅基芯片。

接下来,就是去把资料集齐,然后进行交易了。】

------------

第276章 碳基芯片技术资料

【2058年5月26号,下午。

花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把资料全部凑齐了,光刻机的技术资料还打了2000万的欠条,靠,姓刘的还说是我兄弟呢,结果居然收我钱,回头等老子发达了,直接和他绝交!

呼……希望真可以和2021年的那家伙交易吧,不然我就亏大了!

嘿,陌生人,你能听到我说话吗?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

【我的条件,也很简单。

10样2021年价值过亿的古董,是真实价值过亿的那种,别搞些假玩意儿来糊弄我,然后再给我送10吨黄金过来,要24K金的!

废了这么大劲儿,我要这么点东西,不过分吧?

我要的这些东西,算下来在2021年价值50亿RMB左右。

但我给的东西,放在那个时代,可是连5000亿都不止的碳基芯片的技术资料。

陌生人,你赚大了啊!】

【支出】:10样价值过亿的古董、10吨24K金。

【收入】:一份有关碳基芯片的技术资料。

【有效时间】:截至2058年5月26号。

……

认真浏览完升级之后的第一个日常交易,陈放的剑眉不可避免地皱了起来。

不是因为这个交易不好,而是……

“这么合适的对象,居然没有触发次级交易中的绑定机制,不应该啊,还是说,现在这个阶段的系统,仍然不可以和未来建立次级交易?”

陈放心里不解和遗憾并存。

他还以为,新的阶段来了,可以直接和未来的人绑定次级交易了呢。

倘若能的话,那他便能像和卫老六的交易那般,定向让李大宝帮忙收集各种技术资料了。

但现在一看,是他异想天开了。

“或许,是等级还不够吧。”陈放心里微微一叹,但又很快把心态放平。

再次扫了一遍今天的新交易,唇角微微一撇。

“哼,这个李大宝,心挺黑啊,居然一开口就是50个亿,你是长这么大没见过钱么,还商二代……”

2021年的50亿,换到2058年,估计能值不少钱,或许可以翻好几倍,甚至再多个零。

不过,李大宝也是个明白人,有句话说的没错,碳基芯片这玩意儿,如果真有他说的那么NB,1nm制程的碳基芯片的运算速度是1nm硅基芯片的10倍以上,能耗则只有硅基芯片的四分之一。

前提是硅基芯片能做到真正的1nm制程,不是假的那种,如果是假的,算力上的差距就更大了,百倍起步。

因此,那别说是5000亿了,这种碳基芯片一旦面市,再往芯球方面发展发展,在李大宝口中的量子芯片没有出来之前,估计能称霸芯片市场好几十年。

所能创造的财富和衍生产业的价值,那就得以万亿为单位来计算了。

当然,芯片一直都是行业的尖端科技,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即便拥有李大宝给的技术资料,陈放这边也不一定能造的出来。

别的都不说,就光刻机这块,有技术资料没用,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具体参考国内现在的光刻机行业现状就知道了。

想当年,别人家的工程师甚至直接傲慢地对话我国工程师:就算把图纸全部给你们,你们也造不出来。

这说明我国的光刻机制造有硬伤,而且不止一处。

不过饶是如此,碳基芯片的技术资料,依旧是价值不菲的黑科技资料。

别说50亿了,就算代价再高十倍,陈放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拿下它!

等拿下来之后,再看是自己单独研究,还是找人合伙研究。

这块的蛋糕太大,一旦搞出来就能改写当前的芯片格局,是个人都想吃独食,但这样路就走窄了,容易翻车。

但具体怎么搞,还是得看情况再说。

而且,50个亿陈放现在也没有,得等到手头经济宽裕了,他才能考虑和李大宝进行交易。

不管如何,升级之后的这个新交易,所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单论性质,与刚刚才得到的锂空电池资料,以及核聚变资料一样,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

陈放暗道:“慢慢来吧,反正看李大宝的描述,目前其他公司的碳基芯片短时间也搞不出来,至少在2030年之前是没戏的。

但我这边……应该不超过半年就可以把钱凑齐,然后全面研究它,绝对可以抢在2030年之前问世,并霸占绝大部分芯片市场!

而且,现在就可以开始往这方面的布局了。”

思索间,陈放拿起手机,拨通林双的电话。

“陈总,有什么事吗?”林大妹那边传来了宛转悠扬的嗓音。

陈放开门见山便道:“你找时间派人去成立一家半导体公司,挂在银河投资公司名下,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