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 第131章

作者:剑如蛟

如今有了四象果,张砚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炼制“劫灵补天丹”了。虽然手里成熟的果子只有一枚,但另外两枚应该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熟,毕竟长在同一处,成熟先后不会间隔太远。

三枚果子,一炉用一枚,也就是张砚有最多三次机会。

有压力,但张砚同样也有信心。只要成功一枚,靠着这种宝丹的灵气冲刷他有很大把握可以直接顶满归神境后期灵气需求的极限。然后顺势依靠荒天域的帮助一举突破,踏入合体境!

第428章 宝丹

劫灵补天丹在道门丹书里已经称得上是档次很高的一类宝丹了。虽然还不够“仙丹”的层次,但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已经可望而不可求。

劫灵补天丹的名字由来就在“劫灵”和“补天”这四个字上。

所谓的“劫灵”,不是从别人身上打劫,而是从周围天地里截取。因为天地灵气属于所有修士,你多拿,别人就少拿,所以应了一个“劫”字。本意就是截取周围大范围内的天地灵气纳入丹中的意思。

而“补天”则是针对服用者而言的。意思就是帮服用者补全在之前修行中所留下来的一些暗伤和隐患。

可以说劫灵补天丹属于多项增益的宝丹。灌注灵气,又能弥补一部分暗伤和隐患,一举多得。

只是可惜这种东西和碧青丹一样,只能服用一枚,之后就会起抗药性再难得到好处。

不过即便只是一颗也足够劫灵补天丹的珍贵程度。

但像张砚这样用劫灵补天丹来冲击境界屏障的修士几乎没有。甚至归神境的修士服用这种丹药还被称为“极不合适”。

因为不是谁都像张砚这样可以靠天地帮忙灌输“道理”而不是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领悟。这就让他不需要去在乎灵气增长过快导致悟道跟不上就仓促出现境界屏障而突破失败的下场。

所以别人都是合体境的大修士才用劫灵补天丹,因为一颗下去不至于就把一个小境界顶满,又能修复一部分暗疾和暗伤,效果才能没有顾虑的享受到。

只不过谁让张砚如今在荒天域里独树一帜,受到这个虽然并不完整但却对他另眼相待的天地帮忙呢?

张砚先去了一趟向口,个老母王兰萍报了平安,然后让王兰萍继续在向口多住些日子,而他要在断崖山上闭关了,免得家里担心。

之后张砚便封了断崖山的上半山,开始了闭关炼丹的头等大事。

新的丹炉,万相珠化形的。是张砚目前可以使用的最好的丹炉。同时准备了三份炼制劫灵补天丹的其它辅材。只有三次机会,准备再多也没意义。

但手法和丹诀必须要熟得不能再熟才可以。

如今张砚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奢侈的用不限量的药材来锤炼自己的手艺,更不可能从一次次失败里去不紧不慢的总结得失。

所以闭关之后张砚就盘膝坐在登云殿的密室中以思绪模拟的方式勉强在脑子里将每一道丹诀都刻在心里。同时将丹炉拿在手里用法力一遍一遍的梳理,以求自己对所有的细节都做到心里有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能出现变数。就连用药材喂出来的手艺都不能保证绝对成功,更何况张砚这种纸上谈兵的情况?

这一熟悉就是半月。张砚等到另外两株四象果成熟采摘下来之后才结束自己的“习练”。开始到丹房进行第一次尝试。

淬炼那些辅材的步骤张砚已经做了很多次了,九成九不会失败,但依旧很耐心,一样一样的淬炼下来,最后再按照顺序和分量投入丹炉里开始打底。而一些淬炼好的药材粉末则是放在一边等待后面合适的步骤再投入。

要说紧张?这个时候还不至于。

当张砚拿出四象果的时候,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以往的炼丹就像是在丹炉里玩叠积木的游戏。要满足成丹的要求就像是要“叠”出一个对高度和形状有要求的积木作品。一旦任何一块积木出错都可能让整个作品瞬间崩塌前功尽弃。而练的就是这种“叠积木”的手艺。

可这一次要炼的“劫灵补天丹”不一样。

很不一样!

甚至张砚拿出来的四象果都还是才从植株上摘下来的样子,很新鲜,很有活力,色彩分明。但却是完全没有淬炼过的样子!

没淬炼过的药材怎么炼丹?!里面的杂质怎么办?若让这些杂质沉入丹炉那最后成丹的时候又如何保证不被这些杂质带垮整个丹诀的深浅铺垫?

这些都问得不错。可是说了这次不一样,四象果随时主药,但却是不需要将药效沉入丹中的主药。

就见张砚掌心法力涌动之下四股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四象的五行之力分明的从法力中剥离出来没入四象果上四种对应的颜色当中,然后被悬停托举在打开炉顶的开口上方。

随着张砚法力涌入,四象果开始融化,从一颗果子的样子变成了四股相互交融但又泾渭分明的四色能量,将张砚灌注的法力区分得更加明晰。

“劫灵!”

张砚轻声呼喊出这两个字才是这场炼丹术里难度的开始。他需要利用四象果为引子,引动周边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天地间的四象之气。

这个过程全看丹师的个人本事。若是引动下来的四象之气不够,反之就算这一步成功了,可以接着进行下面的步骤。

难点在于只有四象,而不是五行俱全这会导致在引动四象之气的同时需要挑拣走唯独不能入其中的“土”。

张砚的额头逐渐见汗,而四象果化为的引子也开始显威,四象之气开始从屋顶外涌入,从稀薄到浓郁,再到如瀑布般冲刷下来。

此时不单单在断崖山周围可以仰头看到天上出现四彩云霞的奇观,还能看到最后这些云彩会聚拢成一根龙卷一般的形态一头扎进断崖山巅的登云殿中。

即便实在数百里外的长湖上也能依稀看到远处天空的这些奇景。

云彩一直在天上挂了四天!哪怕是天黑都依旧萦绕出温和但却不被忽视的荧光。

而第五天早上,就想这些云彩突兀出现时的那样又极为突兀的消失不见。

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即便晓得异象乃是断崖山中闭关的张砚所带来的,也不清楚那四色云彩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张砚的丹诀成功的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将牵引过来的巨量灵气灌注到之前准备并先一步就到了丹炉里的那些药材当中。

这一步就像是在和面。水,就是上一步牵引进丹炉的那些四象灵气,面粉就是先一步在丹炉里的辅材。如何将两者恰到好处的融在一起,这是有讲究也考手艺的。

第429章 神界

虽然与所谓的“圣域”一样也是存在于荒天域的空间夹缝中,就像两颗分外少见的气泡,但神界这个“气泡”明显要比圣域大得多。

用巴隆卡的说法,神界就是荒天域的“嘴巴”。

虽然巴隆卡和徐风阳也不知道荒天域到底是怎么去吞噬别的世界的,也不清楚在虚空中两个世界相互撕咬时是什么模样。但他们很清楚神界里随着荒天域的强大,吞噬的世界也在变强,随着那些世界间的撕咬而存活并且进入荒天域神界的外域强者也在变得越来越强。

巴隆卡和徐风阳虽然在荒天域里被各自的族群称为“神”。可实际上他们的起点远不如张砚高,更谈不上张砚那么顺。他们都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些最为基础的修行法门,走的路子也是类似体修的那一路,因为比起术修和神道修行,体修无疑是最直观,也是最可能自己摸索的路子。

要问巴隆卡和徐风阳实力进步最快的时期是那个时期的话,他们会不约而同的说是进入神界之后。

屁股后面有疯狗撵着你,稍微慢下来就会被咬到,想进步慢一点都不可能。

甚至于在不停的慌忙提升自己的实力的时候,让巴隆卡和徐风阳相互间不得不放下族群的世仇而选择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可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隆卡和徐风阳也是感觉到了让他们有准备,但却无力改变的事实:力不从心。

天赋再高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实力增长速度。这是至理,谁都无法逃开,巴隆卡和徐风阳也不例外。

所以不得不开始想一些自身实力之外的办法来让自己镇守的神界继续坚持住。坚持到荒天域完成吞噬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为止,到那时候,神界才会安宁,巴隆卡和徐风阳才会有机会去尝试真正“碎虚”是什么样的境界。

于是“圣域”才借此机会开始有章法的壮大起来。

徐风阳的弟弟,一个厉鬼,死后就在圣域里面苟且,后来被徐风阳推上了九大圣王行二的位置,替他在圣域里传话。

同样的,圣域的九大圣王之首也是巴隆卡推起来的。甚至在圣域里,排行第一第二的两个大圣王对于荒天域的真相,以及自己身负的重任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这些事情没有拿去让下面的灵族知道而已。

而神界里的厮杀,成为了一个被包装得精美并且赋予了机遇神奇色彩的“历练之地”,需要按照“大圣王宴”来“争夺”进入的资格和主导权。

所以看似是妖灵族和人灵族之间的争斗,是人族和妖族世仇的延续,可实际上却是一种遮掩真相,同时蛊惑灵族的障眼法罢了。

可悲吗?其实也还好。毕竟在神界只要不被灭掉,活下来的灵族是的确能得到好处的。单单那些外域强者的魂魄就足够它们吞噬了,自然是大机缘,也是变强的捷径。

真正可悲的是人族和妖族。打生打死,结果都是被自家的“神”当做饲料喂给能在神界帮得上忙的灵族。

或许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荒天域里几乎所有生灵都在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权利抵挡域外侵袭做着各自的牺牲。

而现在,妖族和人族这两边被当成饲料在对待的可悲的族群也被调动了起来。

妖族的妖神发话,自然不需要多考虑。

而人族这边就要复杂一些,涉及太多的细枝末节,也没有完善的神权压制,依仗的只有讲武院。所以第一批调动的人手都是讲武院里的高手。

其实到这一步,情况已经很危险了。这意味着神界里除了徐风阳和巴隆卡之外,加上灵族的那些圣王大圣王甚至鬼将都已经要抵挡不住了。

不过活物想要进神界,至少要达到巴隆卡所说的“伪碎虚”的实力,也就是修士的合体期初期。显然,妖族和人族都没有这种实力的强者。于是进不去神界,只能在外面待着。

这其中就包括曾经在廊源城讲武院坐镇院长一职的刘仁川。

刘仁川作为讲武院驻南渊国一城之院长,在南渊国的范围内,他算得上一个地位很高的大佬。可放眼整个人族国度和整个讲武院的体系,他也不过是数百个院长中的一员,甚至实力都不过是在中游偏上而已,称不上顶尖。

更别提讲武院总院里的那些长老和院卫队的精锐武者了。那里面可不只是有端山境的武者,九门境的武者也有不少。甚至传说中开了五门甚至六门的武者都有。

刘仁川赶到的地方叫小焦山。是一个上国里广袤地域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荒僻之地。方圆百余里都不见人烟的那种。

但就是此地却聚集了上百名端山境武者,其中更有刘仁川仅在领衔时见过一次面的西南国度大执事薛祥文。传说中开了三门的九门境强者。

这种大阵仗刘仁川这么多年来头一次撞上。更惊奇的是,这方圆百里就他们这百余人,但百里之外,却是一个巨大的屯兵包围圈,号称精锐二十万!

刘仁川心里好奇调他们来这里干嘛?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可敌人呢?根本就没有见着。

甚至这周围除了一些并不算高的小山坡,连大一点的野兽都没有,难道有什么威胁不曾?

可真要打听,也根本没处有答案。抱着和刘仁川一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可谁都是两瞪眼一无所知。在场知道实情的只有大执事薛祥文。可薛祥文不说,旁人根本没胆子问。

接下来的日子,紧张的情绪开始递进。因为薛祥文开始将一些特别的文书概况交到下面如刘仁川这样的端山境武者手里。上面的内容很古怪,讲的大多是超出刘仁川认知的东西,具体来说是一种刘仁川听都没听说过的生灵,并且着重讲的是怎么才能杀死这种生灵。

这就是敌人了吗?

刘仁川反复的研究手里的讯息,上面将这种半实体半魂体的生灵成为“魍族”,一种很快就会出现在小焦山的陌生敌人。

第430章 成丹

断崖山,登云殿。

这已经是张砚封了上半山之后的第三个月。

三枚四象果已经被张砚用到只剩下此时他手里的最后一枚了。前面两枚都是因为最后成丹时出现问题而前功尽弃,所有牵引过来的四象之气悉数散了回去。

而长湖郡靠近断崖山的周围数百里的人已经前后两次见到天上四色云彩的奇景了。

还会有第三次吗?

自然是有的。只不过等了数日。

张砚自问已经彻底掌握了所有关于劫灵补天丹的丹诀手法,说不上信手拈来但也绝对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第一次失败尚且可以说是“手生”所致。

第二次张砚自问自己没有任何手法上的问题,失败的原因他觉得是出在药材搭配上的一些瑕疵上,属于正常的失败概率之内。说白了就是运气背。

如今最后一次,张砚依旧不敢说绝对能成。谁知道会不会再一次运气不在他这一边呢?

当第三次四色云彩出现数日后又消失,张砚的丹炉里又一次填满了恐怖数量的四象灵气。接下来他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不会紧张不会想除了丹诀之外的任何一件事情。不论最后失败还是成功,那都是后事。

就见张砚额头汗水连成串开始从脸颊滑落,后背更是浸湿了衣衫,呼吸也越来越急促、粗重。就连悬浮在他双手中间的丹炉此时也在咔咔咔的剧烈小幅的震动。

丹炉不稳就表示里面的能量并不安稳,还是太暴躁了。需要张砚更进一步的安抚,并让丹炉里的辅材可以尽可能多的吸附住这些能量。

这一步虽然看似凶险,但前两次张砚都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一次不出意外也应该不会成为他的阻碍。

果然一个昼夜过后,张砚的呼吸重新平稳,悬浮在面前的丹炉也不再剧烈颤动。丹炉里的情况被他稳定了下来。甚至这一次比起前面两次又有进步,时间缩短了两成左右。

最后一步,就是将丹炉里那些吸饱了海量能量的辅材进行成丹最后的拼构,也是最为凶险和困难的一步。前两次张砚都是砸在这一步上面。

难点在于丹炉里的能量太多了,而辅材只是一些简单的药材而言,作为庞大能量的载体它们此时是极为脆弱的,就像一根根被绷到极限的橡皮筋,任何一个外力的不当都可能将它们崩断。而一旦崩断了一根,剩下的就是雪崩效应,丹炉的能量将会散尽,丹也就彻底失败了。

丹诀不会出错,张砚有这个信心。他差的只是运气。

一点一点的拼构,一丝一毫的粘合。

这个过程持续了七天。

等到第八天的时候张砚脸色已经显得苍白,持续消耗也终于快要把他体内的灵气榨干了。

成败就在今日。

当张砚最后一个丹诀打进丹炉,那余下的一丝丝能量的涌动也跟着从丹炉里消失不见,不是如前面两次那样散走,而是被彻彻底底的“关了起来”。

等了十几息,丹炉内的情况确定完全稳定之后,张砚的脸上才泛起了笑容。最后一枚四象果的机会被他抓住了。丹炉里那颗成丹成功拼上了最后一块,以脆弱变成了稳定。

如此一来,总算丹成!

打开丹炉的瞬间,漫天云彩如被一阵从下往上的风吹散。而丹炉里悬浮起来一枚四色交融光晕的葡萄大小的丹。

放在手心上端详,张砚心里大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短时间内冲击合体境的契机总算到了。按照炼丹师四象果牵引下来的那些灵气的量,张砚暗自盘算是应该足够他顶满归神境后期的极限状态的。只要能摸到下一个大境界的屏障,张砚就有信心破开它。

劫灵补天丹炼成。张砚撤掉了上半山的封禁,等到是哪个徒弟找上来就露了个面,然后直接离开断崖山回了廊源城把小妹张慧圆接上,一同去向口见了老母和大哥张顺一家,算是几月来的一次团聚。

这次张砚在向口住了足足一个月。主要是放松自己之前炼丹时紧绷的精神状态,同时将消耗掉的灵气全部补回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已经许久没有过了。王兰萍乐得整天脸上笑容就没断过。

不过王兰萍心底总觉得自己的二子似乎有些与以往那云淡风轻一切都在掌握的样子不一样,似乎心里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在烦心。

不过王兰萍最后还是没有问出来。二子如今的事情她这个老母早就插不上手咯。知道又能如何?甚至二子就算说,她又真的听得懂吗?于是也只能将担忧藏在心底。

都说知子莫若母。父母对于被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有种天然的心理感应,或者说直觉。可以从对方极其细微的神态和精神状态判断出一些对方想要刻意藏起来的情绪。

正如王兰萍所感觉的那样。张砚现在虽然笑眯眯的与家里人其乐融融不见烦恼,可实际上他内心里却是颇有些忐忑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