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298章

作者:携剑远行

被刘益守这么一骂,萧续的脑子清醒了几分,一时间竟然忘记自己要做什么了。

“你乃是皇子,天子寿辰,皇子不想着为天子祝寿,反而脑子里全是娈童,你还知道羞耻么!还不快点给天子请罪!难道你眼里已经没有天子了么!你现在到底想做什么!”

刘益守声色俱厉的责问道。

在场无论是那些宗室亲王,皇子公主,还是朝廷重臣,世家子弟,全都在心中忍不住摇头。

段位差得太多,刘益守一口一个天子,把萧续的腰都压弯了。你老爹大寿,你不想着祝寿,反而满脑子颜色,一副色中饿鬼的姿态。

你让萧衍怎么想?你让在场大臣们怎么想?

今年已经二十八岁的萧续,现在感觉到了这个世界对他的深深恶意。

“还不退下?”

萧衍睁开眼睛,有些不满的对萧续说道。

没办法,萧续只得灰溜溜的退回座位,还不忘恶狠狠的瞪刘益守一眼。

“听闻刘都督是个很有孝心的人,当初就是用孝心感动了父皇才成为了驸马。今日父皇寿宴,不知道刘都督打算献什么宝,让我们开开眼界也好嘛。

刘都督送的寿礼,定然是那些凡夫俗子们不能比的。”

坐在离萧衍不远处的萧纲笑眯眯的说道,打破了目前的僵局。

他看似在打圆场,实则暗藏机锋。众人都看向刘益守,包括萧衍在内,所有人都在等着刘益守站出来说话。

刚才萧续的行为极为无礼,根本就没占着道理。就算刘益守不说话,最后也是会有人出面阻止的,无非是让某人丢点面子而已。

但是萧纲提出来的事情,刘益守就必须正面回应了。拜寿得有寿礼,你打算怎么办?萧玉姈身怀六甲不能来建康可以理解,你作为驸马,代替公主来,必须要更有诚意才行!

空着手来不可能,然而只要你有寿礼,拿出来让人品评,你就已经输了。

品鉴这种事情,具有相当的主观性。

所以这个局,其实是死局。

“在下粗鄙武夫一个,那些文绉绉又华而不实的东西,一样也没有。天子也不稀罕那些东西。”

刘益守站起身,睁眼说瞎话,他明明前不久才在建康抄诗装了一波大X。可是此刻他说自己是粗鄙武夫,你能怎么办?

你是想说自己连粗鄙武夫都不如么?

在场的世家中人一阵阵心里泛酸,恨不得刘益守跟他们姓,是他们家的子弟。

“前些时日,在下已经攻下彭城,作为寿礼为天子祝寿。不过嘛,确实还差点意思,我也不是很满意。”

刘益守走到萧衍身前,弯下腰,双手捧着一张地图递过去说道:“秋收过后,末将就会带兵出征下邳郡、兰陵县!势必拿下这两地,为天子补一个大大的寿礼!”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本来打算开口嘲讽的人,瞬间就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这个时候要是跳出来反对,以后会被人唾沫星子喷死的!

萧衍以及梁国宗室,全都是出自兰陵萧氏,他们的祖籍就是琅琊郡兰陵县!也就是说,现在他们连祖地都丢干净了!

控制兰陵县的军队,是隶属于北魏的。哪怕北魏丧乱,无论那边听不听洛阳号令,总之是不会听梁国号令的!

刘益守说要夺回兰陵县给萧衍祝寿,这确实是一个最大最重的寿礼,没有之一,也没有人能站出来反驳。

还是那句,你行你上啊,你觉得不好,带兵去把北魏给灭了啊!不然就可踏马闭嘴。

“孝心可嘉,勇气可嘉,朕心甚慰,哈哈哈哈哈哈!”

萧衍果然“龙颜大悦”,无论刘益守是不是在吹牛逼,起码这个马屁他很受用。

要是真能夺回兰陵县,那他在祖宗先人面前也有个交代了。刘益守北来之人,如此踊跃,这也为萧衍做足了场面。

梁国能不能扩大版图,其实萧衍并不在意,这么多年都老样子了。

但是他很在意自己的面子是不是得到了保全!刘益守在寿宴上很给他面子,这就很好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其他类似于桀骜不驯之类的,并不值得过多去计较。相比较于梁国地方的各种乱象,刘益守这边就什么都不是了。

萧纲感觉自己被人狠狠扇了个耳光,讪讪退回原位不说话。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了。他要是不跳出来,刘益守还不能露脸。

被动出来宣传自己要帮萧衍夺回祖地,跟主动跳出来说,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波萧纲等于是帮刘益守助攻。

萧纲觉得自己蠢透了!

“陛下,微臣有一个小建议!”

正当气氛有点冷场的时候,羊侃大大咧咧的站出来了。

刘益守扭过头对身边的阳休之说道:“去门口候着,等陈元康来找你,后面的听他安排。”

“羊都督有什么建议呀?”

萧衍笑眯眯的问道。羊侃某些方面和刘益守一样,就是让萧衍感觉到了面子上的满足。

刚才刘益守“表忠心”,让他心情很好。之前萧续闹出来的不愉快,他也不打算计较了。现在他很想听听羊侃这边有什么惊喜。

“听闻五皇子萧续,勇力过人,六皇子萧纶,骑射精湛。如今天下大乱,北方群雄并起,并不太平。宗室之中,也要有能征惯战之辈。何不让五皇子和六皇子在这里比试一下武艺为天子祝寿?

当然了,不是对打,不伤和气,也就是骑马射箭一类的小游戏。”

萧续因为之前的事情,把羊侃惹毛了,所以他决定按照计划以外的,除了萧续外,再拖一个人下水。反正无伤大雅,羊侃自信自己在武艺上能把这两位吊着打。

刘益守躲在羊姜身后拼命捂着嘴,差点没笑出声来。

萧衍的儿子们能打,萧衍脸上有光,这件事就可以做。萧衍的儿子们不能打,萧衍脸上无光,这件事就不能做。

但是回避的话,会显得做贼心虚,遭人非议。

“阿五阿六,你们意下如何?”

萧衍微笑问道,其实他还是挺希望自己两个儿子出来表现一番的。这种心理,跟后世家长希望子女在某某竞赛中得奖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

萧纶一脸苦笑,萧续跃跃欲试。萧衍都发话了,他们现在还能说半个不字么?

“儿臣可以的!”萧纶无奈答道。

“儿臣已经准备好了!”萧续明显情绪高涨得多!

“嗯,来人啊,准备一片空地,准备箭靶,骑马就不必了,君子六艺,射术是必须的吧,就比射箭。”

萧衍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射固定靶未免有些无趣,战阵之上,哪里有敌军完全不动等着你来射呢。为了给天子祝寿,还是射移动靶比较有趣些。”

刘益守站出来建议道。

许多人都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又匆匆将目光偏移,心中暗想:这位显然是个不甘寂寞,见缝插针的主。

宴会开始时候的仇怨,现在就报回来了!

羊姜在刘益守耳边轻声问道:“现在这两个废物,哪个会赢啊?”

刘益守眉毛一挑,不动声色道:“你都说是废物了,显然是你父赢啊。”

“跟废物较量,那他不是其他的废物么?”

羊姜脑回路奇特,一句话怼得刘益守无言以对。这都属于核辐射小棉袄了。似乎羊侃借的钱越多,羊姜对他怨念就越深。

“中年男人啊,在别人手下,特别是昏庸上级瞎指挥下面混日子很不容易,你今天好好看看。”

“哦。”

羊姜听到刘益守教训自己,生气不说话了。

说是比试,其实不过是过家家一样的表演罢了,两个王爷如同小丑一样,移动靶的士卒举着盾也不敢跑太快。

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都射中了箭靶,只是现场的欢呼听起来颇有些假。羊姜见识过斛律羡的百步穿杨,还能射下飞快移动的水鸭。

她撇撇嘴说道:“这算什么鬼箭法啊,连个孩子都不如。”

确实是不如斛律羡的箭术,而且是差得太远了,一看就是疏于练习。

“其实啊,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闹着玩的,打仗起来屁用没有。但是呢,萧衍看着高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本事,也就罢了。

有什么是比他更高兴还重要的呢?那些朝臣们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当皇帝啊。”

刘益守小声对着羊姜感慨说道。

这种场合赔笑脸,明明不好看,非要装出一副很好看的样子,还要不让萧衍看出破绽来,也真是为难他们了。

闹剧结束,萧衍带头鼓掌!

他知道场面有点不好看,绣花枕头瞒不了内行人。可是寿宴嘛,高兴就好,开心就好,何必当真呢?

正在这时,乐游苑外响起了一阵异常突兀的鼓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就如同叫魂一样。

萧衍微微皱眉,似乎对有人打扰他的寿宴感觉异常不满。

“父皇,不如将敲鼓之人赶走吧。”

萧纲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萧衍有些犹豫,因为当皇帝之初,他曾经有言在先,遇到不平事,有登闻鼓敲响,必定接见!如今又有人在乐游苑外擂鼓,显然是为了鸣冤而来!

还是那句话,萧衍需要面子。寿宴的热闹与体面,这个是面子,不违背当初的承诺,这个亦是面子,都不能丢!

“天子寿宴,普天同庆,外面敲鼓之人,或许是为了给天子祝寿。

若是敲鼓之人有冤屈,赶走并不妥当。

天下之民,皆为天子的子民,天子乃是天下人之父。父亲办寿宴,儿子有冤屈,听一听有什么冤屈,乃是人之常情,并不违背情理。

不如让小婿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回来禀告天子,如何。”

刘益守站出来对萧衍拱手说道。

“大善,速去速回!”

萧衍笑着说道。

第313章 人间清醒(下)

刘益守出了乐游苑不知去向,宴会依旧照常进行,似乎刚刚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对于梁国的很多权贵来说,装作不知道,几乎就等同于“没有发生过”。

大约不到半个时辰,刘益守面无表情的回来,然后走到萧衍身边,在对方耳边低声说话。

萧衍脸上的笑容消失,面色由晴转阴。刘益守又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似乎在解释着什么。最后萧衍轻轻一叹,微微点头,似乎同意了对方的说法。

“诸位,请听在下一言。”

刘益守站在众人围成的大圈子中央,高声喊道。几乎是一瞬间,各种背景噪音都平静了下来,四周就只有落叶的沙沙声与鸟儿的鸣叫声。

“何智通之子何某,在乐游苑外击鼓鸣冤,想向天子诉说冤情。在下刚才已经去了解了事情经过。寿宴暂停,我将何智通之子请到这里,当着天子的面问询。

此事,天子已经首肯。”

刘益守说完,萧衍微微点头说道:“朕确有此意。”

萧衍都发话了,其他人还能说啥?在场众人都看向萧纶,一副准备看戏的姿态。

萧纶在扬州胡作非为,早已不是什么传闻,但是建康城内的中枢朝臣,大官小官们也不甚在意。毕竟,萧纶干过的事情,他们也不是没做过。所谓官逼民反,官不逼,民又怎么会反呢?

但萧纶派人暗杀何智通这件事,却触动了这些官僚们的敏感神经,毕竟何智通是官僚,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何智通。

萧衍偏袒宗室的态度,让这些世家大户出身的官僚们隐忍不发,此案人人皆知,却没人去揭开盖子。萧衍也是秉承着“不知道就是没发生过”的态度,希望此事淡化。

可惜天不遂人意。

既然刘益守要揭开这个盖子,在场除了宗室子弟外的大多数人,其实都隐约站在刘益守背后,哪怕不能推波助澜,也都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

不一会,何智通之子何某被带了上来,跟他后面的,还有一个五花大绑,嘴巴都被破布堵着的年轻壮汉。

这个人刘益守不仅有过一面之缘,而且印象深刻。当初作为傅岐护卫,陪着傅岐一起来找刘益守通传娶公主事宜的,正是此人无疑。源士康那时候就说此人应该是个刺客,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在下从寿阳来,与京畿众人都无牵扯,天子命在下盘问于你,你要据实回答。”

刘益守冷淡的对何某说道。

何智通之子叩谢,随即说道:“我父临死前,在马车上写下了召陵二字,所指正是六皇子。”

这件事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甚至不少人“知之甚详”。

萧衍盘坐在大石头上,一言不发,平静的看着刘益守问话。

“也就是说,你并未亲眼看到六皇子动手,是也不是?”

刘益守语气依然不变,却是不动声色的对着何某微微点头,二人目光相触,何某已经明白了刘益守的立场如何。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