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3章

作者:携剑远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了那顿斋饭的缘故,宣武帝感觉神清气爽,并且好运连连,不久之后,就登基为帝。”

刘益守也不管嘴巴张成大无法闭合的道希大师,指着窗外那个破败的荷花池道:“当年宣武帝吃到斋饭的池塘,就是这里了。所以……”

所以是贫僧的无耻程度不够,才让圣明寺落到今日这般田地的么?

道希大师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最后只好来了一句:“施主真是慧根独具!”

“大师,这洛阳城里的富贵人,都是人傻钱多……我是说不在乎钱的。愿意花一千文吃一顿饭的,就不在乎再多花一千文。他们吃的不是饭,而是逼格……就是在别人面前很威风。

咱们在斋饭里……”

“可以了,你全权安排下去吧。那些武僧,如果你能分点钱给他们,他们应该很愿意为你出力的。”

道希大师懒得再听刘益守聒噪,反正这事情听起来好像很靠谱就是了。

“那个……大师。度牒的事情?”

刘益守眼巴巴的看着道希大师,他们之间约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解决刘益守的“度牒”,也就是国家承认的和尚(而非野和尚)。

这年头,你说你是和尚,并不是看你吃不吃肉,留不留发,留不留胡子。而是看你有没有魏国官府发的度牒。

有度牒的和尚,在某个寺院里出家,叫“挂单”,刘益守现在就想在圣明寺“挂单”。只要有度牒,天下之大,哪里都能去,甚至连南梁都能去!

不会有人盘问你,要什么路引,度牒就是最大的路引!刘益守反复横跳绕圈子,不就是为了这个度牒么?要是想搞钱给人治病,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已经交给官府申请了,至于什么时候申请下来,贫僧说了也不算。”

道希大师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好好卖斋饭,那就很快能下来。

你天天划水摸鱼,那就可能永远处于“在办”状态。

刘益守忍了,挤出一丝笑容,在心中问候了道希大师一番,悻悻的出了寺庙。

他用身上仅有的钱,在洛阳城里买了点蜜饯果子,等回到农庄的时候,却听到小叶子压抑的呜咽声。

“怎么了?”

叫开门以后,刘益守就发现小叶子目光呆滞,好像有事情。

“爹……爹没了……我爹没了!”

小叶子昏死过去,不过刘益守感觉她应该只是饿晕了。

天空淅淅沥沥开始下起小雨来。

对于小叶子来说,这世道或许还有点点余光,但很快就会黯淡消逝,剩下的只有漫漫长夜。

刘益守忽然感觉自己有点冷。

第3章 这操作让人直呼内行

“轰隆!”

秋日里不常打雷,但今日的雷声交加,闪电密布,却并未下起瓢泼大雨。

刘益守抱着轻若无骨的小叶子,放到木板床上。他看到有个人影走进院子里,打着伞,提着药箱,正是崔冏无疑。

“庸医,你还敢来!”

刘益守走上前去,一把揪住崔冏的衣领吼道:“你不是号称洛阳最年轻的神医吗?说什么活死人肉白骨,人怎么给你治没了?”

崔冏面色冷峻,对于愤怒的刘益守视若罔闻。

他拍了拍对方揪住衣领的手道:“放开手,他还能有一炷香时间可以活。不放手,那就死透了!”

刘益守连忙松开手。

崔冏将“恩公”扶起来,扎了几针后,对方吐出一口血块,睁开眼睛,似乎又活过来了。

当然,这只是典型的回光返照。

“有话快说,一炷香时间。”崔冏连忙催促道。

刘益守拉着小叶子来到“恩公”身边。

“益守兄弟……小叶就拜托你了。将来做妾还是为奴,都随你。”

恩公气若游丝的说道,脸上带着笑。像刘益守这等俊朗又热心肠的男子,小叶子在他身边做妾也血赚。

她,应该会满意,的吧。

刘益守微微点头。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拒绝对方的要求。

“谢谢……”

恩公断气了。他似乎是一直憋着这句话没说,说完心愿了却,灵魂也随风而去。

小叶子还在呆滞当中,刘益守拉着崔冏出门,才到门口,他再次揪住对方的衣领质问道:“人为什么死了啊,你为什么没救活?你不是医术很厉害么?”

“拜托,我学的是医术,不是神仙术!一个人五脏六腑都碎裂了,能撑这么久已经是前所未见了,你还想我怎么样?

你被那群人毒打一天试试?那一百文诊金么,你拿去你拿去我不要了!”

崔冏扯开刘益守揪住他衣领的手,回屋抓起药箱就走,临走的时候从袖口里掏出一个袋子丢到刘益守怀里。

沉甸甸的,估计不止一百文。

“那位是为了救你而受伤的,无药可救,关我什么事?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能救活他,我只能让他死前不那么疼罢了!你以为我是谁?要是我能呼风唤雨,还至于在洛阳开医馆么?为了这点破事,我被我爹骂得狗血喷头。你特么好心当驴肝肺!

兄弟,你醒醒吧!你就是个比常人长得好看的人罢了,最多有点才华,你以为你是谁!要是不去贵妇家里做面首,你啥都不是!帅能当饭吃?

这年头能保全自己的人就很厉害了,你还想救人?你以为你能救谁!你在洛阳不知道外面乱吧,六镇动乱,多少人死于非命,你往北走,往幽州,往晋阳走。到处饿殍遍野,时刻都有杀人吃人!

这世道已经没救了,谁来也不好使!碰见你我倒了八辈子霉!我滚好吧,以后再来找你我是畜生!”

越说越恨,崔冏气急败坏的脱下自己的一只鞋子,朝着刘益守脸上砸去。刘大帅哥不偏不躲,那鞋子在他脸上留下一个黑印。

脏在脸上,疼在心里。

“哥……崔叔叔是个好人。”

小叶子拉着刘益守的衣服说道。

特么的,凭空矮了一截。刘益守知道,感觉无力的何止是自己呢,崔冏是真的生自己气么?

不过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被现实毒打罢了。崔冏依然什么也做不了。

既惩治不了杀人的恶奴,也救不活垂死的倒霉蛋。

“以后咱们各论各的。”刘益守擦了擦脸上的鞋印,他当然没有怨恨崔冏见死不救,他只是很恨自己无能为力罢了。

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你不是救世主,这个世道,自有规律运转,也无须你去拯救。

“干!有本事你劈我啊!”

刘益守对着天竖起中指,无能狂怒。一道闪电,劈在不远处田里的枯树上,他连忙缩了缩脖子。

……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起来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关门的圣明寺,貌似有一点……王八翻身的趋势。

圣明寺沦落到今天,跟魏国的政局,大有关系。当初宣武帝新建这三座(含圣明寺)的目的,就是为了召集西域来的高僧,在此地翻译经文,可以看做是“公用”。

而永宁寺则是胡太后一手建立的,地址,就在她寝宫的正对面!可以说永宁寺,就是胡太后的“私人寺庙”。

很难说她有没有在那里做过什么很黄很暴力的事情,因为胡太后淫乱宫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快到路人皆知的地步。

所以宣武帝兴建的三座寺庙,就显得很碍眼了。因为在某些人眼中,皇家寺庙,只能有一座,而且应该是洛阳城中最大的一座。

寺庙的野蛮生长,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但除了比较有实力的寺庙外,其余的,要么消失不见,要么就是往下三流走。

放高利贷甚至把佛寺开成“会所”,都变成了常规操作。

而落魄的圣明寺,变成了其中一个异类。

……

“咦,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排队?”

一位穿着华丽锦袍,却又不修边幅,双手拢袖一副懒洋洋模样的青年,看到圣明寺附近的巷子里,已经排满了人。

这位青年像是没睡醒一样,脚步也有些虚浮。很显然,这不是什么正经人,昨晚很可能是在女人肚皮上渡过的。

“听说,是宣武帝曾经到过的地方。”

在前面排队的汉子穿着粗布麻衣,身上还散发着一阵阵馊味,这位慵懒青年忍不住掩住口鼻。

“圣明寺是宣武帝兴建的,他当然到过。”

慵懒青年不满说道。这群人到底带脑子没有啊,人云亦云简直是。

“不对不对,是宣武帝在这里遇到神仙显圣了,然后吃了一顿斋饭,吃出一个铜钱,最后就当了皇帝。”

站在慵懒青年后面的汉子一脸神秘说道。

“这你们也信?类似的事情,显然是编出来的……”他看到周围的人都用不善的眼神看着自己,顿时不说话了。

罢了,去看一看究竟在玩什么花样吧。

远远的,慵懒青年看到一个汉子将大概十个铜板,丢到做斋饭的桌子上,抱着一个碗就走了。这人神神秘秘的,像是有人要抢他们的东西一样。

“我中了!我真的中了,我吃到铜钱了!我也要走运了!”

刚才急匆匆离开的汉子,抱着麦饼做的碗又折返回来,手里拿着半枚金灿灿的铜钱!

“啊,没想到是你呀。住持说佛祖托梦给他,会有人从碗里吃到铜钱,我之前还不信,原来真有此事!”

远处传来一个略带磁性的声音。

“你的斋饭不收钱,免单。这枚幸运铜钱,你也保存好,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那个声音充满了蛊惑,让慵懒青年很是无语。

套路是很俗的套路,人也是很蠢的人。俗的套路遇到蠢的人,那就像是饥渴的怨妇遇到色狼,一言难尽。

洛阳卖东西很多都是收绢或者布,但是更方便的还是铜钱,特别是佛寺这种地方,更喜欢铜钱。

“唉!”

他长叹一声,随即又对这位装模作样说话的神秘人有了点兴趣。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我要飞黄腾达了!”

吃到铜钱的那人,像是发了疯一样,离开人群。排队吃斋饭的队伍里,投过来无数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整个巷子里,弥漫了荒诞和兴奋的气息。

只有那位慵懒青年,失笑着的摇头叹息,看此人的目光带着怜悯。

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慵懒青年看向桌上做好的斋饭。

面皮烤硬以后,做成一个碗的形状,里面糙米和神秘块状物混合的斋饭,再加上细碎的菜丁,光这看相,就值五文钱而已。

然而卖却要卖五十文,这简直是在侮辱智商!

看着眼前的斋饭,慵懒青年若有所思。

“挑一个吧。”

听到声音,慵懒青年抬头看到一个帅得让他惭愧的年轻人,系着围裙,大大方方的指着面前三碗斋饭说道:“随便挑一个吧,这可是佛祖的旨意。”

神特么的佛祖!我又不是那些蠢货!

慵懒青年将五十文钱放到桌上,随手拿了一盒就走了,面前这个大帅比,让自己十分不舒服。特别是他看自己的眼神,非常眼熟。

嗯,就是自己照镜子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那种“我明明耍了你,可惜你拿我没什么办法”的自傲。

作为“碗”的面饼,烤的焦脆,配合柔软香糯的米饭,还有咸中带酸的菜丁。

真是美味!东西少,质量倒还凑活。

魏国不禁盐,这大概是北魏王朝比以往中原王朝强得不多的地方……之一。

可惜的是,并没有吃到铜钱。

慵懒青年吃完这一盒分量并不大的斋饭,在心里算了个账,发现这一盒斋饭的成本,似乎就是在十文上下徘徊。

这不是在吃饭,而是在抽奖!吃的不是饭,而是吃的感觉!

“有点意思啊。”

他躲在一旁静静的观察排队的人群,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些令人疑惑的地方。

“中奖者”,总是那么几个人,每到差不多一个时辰,就会换一个人出来,说自己吃出铜钱了。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