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306章

作者:携剑远行

“孝先,你怎么看?”

段荣皱着眉头问儿子说道。

张保洛亦是看向段韶,他知道段荣的儿子年少有为,颇为精通战略,有大局观。这大概是将来高欢留给儿子的军方一把手。

所以他也不敢把段韶当年轻小将看。

“父亲,张将军,我觉得吧,这会不会只是个偶然呢?从之前我们得到的消息看,梁军的部署很混乱,没什么章法,更不是要攻略青徐。”

段韶也有些迷糊,主要是萧正德的命令太过于混账,不仅迷惑了自己人,就连敌人也被迷惑了。换句话说,陈庆之北伐余威还在,而且一直以来,在局部战场上,魏军对阵梁军常常会莫名其妙失利。

这种情况其实贯穿了整个南北朝后期。

“张将军,你那边斥候有没有打听到刘益守在彭城的军队如何行动?”

段韶沉声问道。

张保洛想了想,貌似彭城那边安静极了。如果要攻略青徐,彭城的军队怎么可能没有动作呢?

“你想怎么样?”

段荣不满的问段韶。

“我要亲自带兵占领薛县,按照既定计划,合围梁军。请父亲和张将军坐镇高平。”

嗯?

段荣和张保洛对视一眼,感觉段韶的胆子太大了。目前战局晦暗不明,梁军的战略意图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前出到薛县真的没问题么?

“父亲,现在是严冬,泥沼结冰,宛如平地来去自如。我们当然不觉得薛县有什么了不得的。可是到了春天后,这里冰雪消融,遍地鱼塘河网。要是没有薛县作为支撑点,这仗要怎么打?”

听到这话张保洛悚然心惊,段韶的言论太有前瞻性了。这一战不是三两天就能分出胜负来的,冬天觉得无所谓的事情,未必到了春天也无所谓。

这种“小小的麻烦”,到时候搞不好决定生死。

他拱手对段荣说道:“小段将军目光深远,不适合作为前锋。还是在下跑一趟薛县,如果有事,请段都督及时支援。”

“唉,又麻烦伱跑一趟啊!”

段荣叹息说道,却没有说不让张保洛去。兵贵神速,段荣点齐五千兵马就让张保洛出兵了。等他走后,段荣将段韶招到临时别院的书房里密议。

“此战什么时候是动手的时机?”

段荣好奇问道,他知道儿子心里已经有腹稿了。

“两人搏斗时,一人力气已经用老,再无回旋余地之时,就是另一人反击的时候。

据探子回报,羊鸦仁屯兵东海郡崆峒戍,往西可以支援下邳郡,往西北可以支援兰陵,往北可以支援北海郡,乃是极为要害之地。

无论我们怎么打,只要前线梁军能撑个两三天,羊鸦仁的援兵马上就能到。

所以此战要赢,一定要等羊鸦仁被调动到北海郡之后,那样梁军再无后手,我们便可以大举南下,将兰陵地区的梁军分割包围。

羊鸦仁带兵去北海的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让张保洛去薛县,只是不想让梁军从这个口子跑路。”

段荣满意的点点头,段韶说得很有道理,只是他还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刘益守在彭城屯扎重兵,他出手干预怎么办?”

“父亲可以下令,催促青徐本地兵马,如羊敦羊深之流,带兵攻打彭城,以攻为守。只要我们歼灭了兰陵地区的梁军,腾出手来就可以把刘益守在彭城的大军吊起来打!”

段韶狠狠的捏着拳头说道。老爹一天到晚在自己面前说刘益守多么牛逼厉害,早就让他不爽了。这回他就是要正面击败刘益守,证明自己的才能!

“父亲,下令士卒们好好休整,其他地方或许严冬要恶战,可是绝不会轮到我们先打。这场战争就像是做菜一样,先放什么材料先加什么佐料,顺序不能乱的。

高敖曹不把下邳郡拿下,不截断梁军退路,我们再怎么打,也奈何不了梁国那些王爷。父亲不必心急,冬天就好好休养吧。”

段韶安慰段荣说道。

话虽然很有道理,段荣心中仍然不安。毕竟,刘益守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段韶能看出来的问题,段荣不相信刘益守看不出来。

“希望如你所说吧。”段荣一声叹息,没有再说什么。

……

萧衍安排萧续镇守北海郡,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宠爱宗室。真正要说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海郡北面都是山,东面靠海,西面是萧纪的大军,根本不可能被袭击。

让萧续去那边镀个金,并无不可。

所以这个战略安排,乱是乱了点,基本逻辑还是在的。

已经是深夜,寿阳城刘益守府邸的书房里依然点满了火把照得四周一片通明。

他和陈元康等谋士在墙上的大地图上模拟魏军的攻势,怎么看怎么觉得魏军不可能全歼梁军,其中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羊鸦仁的部队,就是战局里的定海神针。他要是不离开东海郡,不离开崆峒戍,梁军退路不会断掉。夺取兰陵或许很难,但是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陈元康看着地图上的几个城池位置发呆,怎么也想不明白高欢那边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羊敦等人写信来,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刘益守将手中的信纸扬了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高欢把青徐本地势力当牛羊一样趋使,让他们打头阵。那些人也不是好惹的,以羊敦为首的本地势力很快就想起了刘益守这个人。

然后把他们知道的魏军部署都漏了出来。

虽然羊敦等人知道的不多,但是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个此番高欢胃口极大,动用的兵马也远超之前刘益守估计的两万人。高欢大概有一战立威,打出十年和平的打算。

第二个则是彭城乃是佯攻,牵制刘益守的兵力为主,主攻另有其人,主战场在兰陵一线,而非彭城以北。

这等于是考试的时候提前圈定考试范围,让刘益守等人心中踏实了很多。可是这样一来就有些让人不能理解了。

原先刘益守没预料过高欢是想把梁军一锅烩了,所以魏军的种种部署,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看来,有羊鸦仁的部队在,高欢想把梁军一网打尽,实际上办法是不多的,至少现在没看出有什么好办法。

战略上不能出奇制胜,剩下的就看临阵如何,那样的话,又是另外一个故事。比如说当年萧衍六弟萧宏带着五万梁军精锐北伐,一场暴雨就吓得逃跑,导致大军惨败,这样的事情,刘益守无法考虑在谋算之内。

有人过个马路都能出车祸呢,很多事情是你没法去精准预料的。

“这样吧,如果北海郡丢失,萧纪侧翼完全暴露,而且北海郡是梁国边境重镇,绝对不能丢,所以羊鸦仁无论如何,也会北上救援。除此以外,我实在是想不出魏军要怎么调虎离山了。”

刘益守托起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听到这话,陈元康眼睛一亮道:“主公所言极是,也只有如此,会导致兰陵的梁军缺乏援兵,并且后路空虚。这样围歼他们就不再是说说而已了。”

刘益守的分析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屋子里不管是陈元康也好,王伟也罢,都很认同这个观点。只有北海郡出事,羊鸦仁才会走。

那么问题来了,魏军要怎么攻打北海郡呢?

北海郡其实算是两个郡,一个是以朐山为跟脚建立的城池,另一个,则是郁州,也就是跟海岸咫尺之遥的一个小岛(后世因为泥沙沉积,已经成为连云港市的一部分)。

再往北都是山,只有年久失修的官道连通,基本上不可能保证大部队行军。

萧续就算是蠢货,难道他麾下的人也都是蠢货么?就这么一条路,他会守不住?他难道不会派人去北面百里范围内的地方四处转转?

“主公,在下听说北海郡海产发达,经常有海产送到建康城的,我跟建康城里的世家子弟喝酒套近乎的时候,都吃过北海郡的海产。

这里海运应该很繁忙吧?”

陈元康忽然想起这一茬来。

既然海运能运货,那自然是可以运兵的!这一条航线应该非常成熟,开发得很完善了。

“我懂了!海路!魏军会从海路来!我怎么忘了啊,河北也是靠海的!”

似乎想到了关键,刘益守激动的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他拉着陈元康的衣服说道:“走海路,萧续这个废物,绝不会想到不善舟楫的北人也敢坐海船!

现在是严冬,岸边都结冰了,魏军不必在港口下船,他们只要在附近海岸边随便哪个方便的地方下来,稍微修整一下,甚至可以从南面往北打上去!萧续哪里能顾得到这么多!

北海郡丢了,萧续定然要退守海上的小岛郁州,然后拼命求援。那是萧衍的儿子,羊鸦仁能不救么?

羊鸦仁一走,定然有魏军长驱直入下邳郡!整个梁军后路断绝,直接等死!”

完犊子了!

陈元康和王伟二人对视一眼,都被局面的崩坏给震惊了。如果真要到那一步,不仅萧氏几个王爷要完蛋,连羊鸦仁也要等着求救了。

正在这时,书房外一阵鸡飞狗跳。源士康急急忙忙的冲进来,领着一个信使,之前见过,是羊鸦仁的亲兵。

“刘都督!北海郡被魏军偷袭,五皇子带兵退守郁州,我家将军已经带兵去救援了,请都督即刻支援下邳,迟则生变!”

信使没讲什么客套,或许是因为羊鸦仁也意识到大事不妙。

“下邳城,已经救不下来了。”

刘益守缓缓摇头说道。还好赵贵在吕县,宇文泰在下相,把下邳西面和东面的口子都堵上了,战局恶化,只在泗水以北。

“你快去追你家将军,或许能追上,让他赶紧退到北海郡以南的僮县(江苏沐阳),北海郡也没救了。他要是不退,那边又会多一个更大的口子,到时候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刘益守无奈说道。他又不能未卜先知,又不能撒豆成兵。战局整体恶化,现在只能收缩兵力。

第322章 霸王一枪飙血

夜深人静,明月高挂。一支步骑混合的队伍,沿着沂水向南行进。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骑士,仿佛小型的山岳在移动一样。

这支队伍隔一段才有一人点着一支火把,能看到方向又不会太显眼。

“还有多久到郯县?”

说话的这位魁梧骑士,正是负责南下穿插的高敖曹。

“回高都督,不远就是郯县了。”身边的亲兵答道。

“慢,还是太慢了!”

高敖曹冷哼一声,对亲兵说道:“传令下去,所有骑兵跟我走,绕过郯县攻打下邳城,其余步卒,攻克郯县后跟上来!”

“都督,我们只有两千骑兵,会不会太少了?”

亲兵大惊,不敢相信高敖曹玩这么大。

“两千已经足够了!”

高敖曹冷哼一声,这已经是他们全部的家底了,要是输了,倒也真不用再回河北,直接在青徐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尽得了。

很快,大军一分为二,骑兵扬长而去,步卒由高敖曹之兄高慎率领,继续行军,很快便到达了郯县。

郯县虽然之前被梁军攻下,可是萧纪并没有留多少人在这里驻守,因为羊鸦仁的队伍就在南面东海郡的崆峒戍驻扎,到这里最快一天路程,实在是不需要担心什么。

打仗就是这样的,占据的城池多了,你不可能每一座城都留很多人驻扎,这样的话,机动兵力没有了,也就不存在进攻的可能性。

要加强一个地方的兵力,就必然会削弱其他地方,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郯县本就是新占之地,梁军并未站稳脚跟,城防也不甚熟悉。高慎指挥大军蚁附攻城,短短半个时辰,大军就攻上城墙,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留下五百人守城,高慎带兵继续南下,准备跟高敖曹汇合。

……

书房里,刘益守让斛律羡坐在自己对面,给对方倒酒,让这位射雕少年受宠若惊。

“我对草原的事情不太熟悉,所以有些事情要询问一下你。”

刘益守和善的说道。

“主公请问,请问,在下知无不言……那个,言无不尽。”

斛律羡紧张的说道,最近看了不少书,说话还是有进步的,他自认为。

“听闻你父行军打仗,皆是用匈奴之法,看马蹄印,看动物粪便即知敌军人数,可有此事?”

居然是问这个。

斛律羡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但草原上打仗,不过围猎二字而已。”他说得轻松,刘益守却大为震撼。

这“围”和“猎”,当真是道尽了战阵精髓。

“打仗的事情我不知道,不过打猎我知道。有些猎物想跑,有些想躲,打猎的时候,我们没有说谁会单枪匹马去捕猎的。

人多将猎物围困起来,箭术好的关键之人负责射杀。我兄长(斛律光)就是做这样的事情。”

草原上常常出现战术大师,不是没有理由的,毕竟他们的生活就是天天跟类似打交道,很容易触类旁通。

刘益守知道自己缺乏那样的生活经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虚心向有长处的人请教学习。

“酒等会再喝,伱随我来。”

刘益守拉了斛律羡一把,两人走到书房墙上那张大地图跟前,上面插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旗子,有红蓝两色。

“呃,主公,这些旗子是怎么倒立在图上的?”

斛律羡好奇问道。

其实是磁石,只是你的关注点很奇怪。刘益守心中暗道。

“前不久寿阳城内有一小儿不慎将针吞入喉咙不可取出,崔冏在磁石上开孔,打磨后用线穿过然后让这小儿吞下,小心将针取出。

这些旗子下面的底座,都装有打磨好的磁石。”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