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393章

作者:携剑远行

刘益守反问道。

羊侃一阵无语,顿了半天才讪讪说道:“你这么年轻,大概没那样的可能了。”

“只是建康人心未付,很多人都在暗地里蠢蠢欲动,你又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几个藩王到地方也会兴风作浪的,按我说,这波就不该放萧绎他们走。”

刘益守不知道要怎么跟羊侃去解释。

“还有啊,你玩的那些招数都很好,但时间长了就不管用了。如今北面有强敌,又不是四周安定。那些权术玩得太多,只会把国家玩垮。你对付了藩王,也必然导致地方上兵力不足,豪酋们兴风作浪。”

羊侃耐心劝说道。这话他可不是以老丈人的立场来说的,如今刘益守已经是政治上的亲密盟友,而且足以信任。出来混江湖的,当然要依靠自己人,哪怕十恶不赦的自己人,也比外人强。他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先等天子登基以后再说吧。”

刘益守长叹一声,下一步要如何,其实他还没有完全想好,先把萧欢扶上位,兑现自己的政治承诺再说。至于其他的,那真是走一步看一步。

“梁国之所以能立国,全因为占据三吴之地。如若不然,粮饷都是大问题。如今萧纲在吴兴,你真就指望他能安安分分的不动作么?”

羊侃疑惑问道。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都不明白刘益守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要是以萧欢的立场来说,肯定是巴不得自己这位亲叔叔快点死的。刘益守借着萧欢的手整死萧纲,难道不是应有之意么?

将其放走,还放到豪强遍地的吴兴,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去形容才好了。

“萧纲有六子六女在建康,尤其是嫡长子萧大器。萧纲若是不回建康重新登基,他连站稳脚跟都很难。现在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刘益守淡然说道。

萧纲的身份摆在那边,如果他没有奋起的心思,那么哪怕萧欢什么也不说,喜欢媚上的某些地方官员,朝廷中枢大员,也会想方设法的整萧纲。

比如说每年给的封地产出,截留一大部分,就可以让萧纲的生活窘迫起来。

再说这波三吴那边明显的想勤王萧纲,现在建康换了天子,难道不会秋后算账?就算刘益守什么也不做,三吴那边的豪强会放心么?

“果然,你放萧纲去那边,是故意为之。”

羊侃叹息说道。

“只是如今建康大定,再去折腾三吴那边,好像会被人诟病。吃相太难看了。”

他摇了摇头,觉得刘益守这波实在是有点那啥,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要么就把人给整死,要么就光明正大的不清算。说是不清算,马上又出兵,显得毫无政治信誉。

这一点对于当权者来说是致命的。

除非有理由正式出兵三吴,否则萧纲就能在那边豪强的支持下,阴搓搓的支撑很久。只要有机会,那边就会拥戴萧纲,并觊觎建康的政权。

更要命的是,三吴离建康太近了,而且水路很方便。要是萧纲在那边兴风作浪,说实话,羊侃在台城卫尉府都睡不着觉!

“岳父大人可以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刘益守慢悠悠的说道,对羊侃的疑虑不以为意。

“安排好?怎么个安排法?”羊侃疑惑问道。

“现在还不能说,说出来就不灵了。”

……

刘益守带兵入建康后,萧欢在合肥本来是不想前往的。原因无他,太危险了!在听说了前线的战报后,萧欢这才明白进建康城是多么不容易。

一直到刘益守多次派人去请,萧欢这才不情不愿的进入台城,却怎么也不肯住在皇宫里,最后多番妥协下,萧欢和亲随搬到东宫居住。刘益守每日请安,凡是大事都会向其禀告,态度甚为恭敬。

看到刘益守似乎并没有做曹操的打算,萧欢这才放下心来,等着被砸坏的太庙修好,然后举行登基大典。

建康城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无论是普通人在修整城墙,搬运土山的泥土,还是官僚的审核再上岗,都是波澜不惊,没有引起什么风浪。

这天,王伟和陈元康等人终于敲定了刘益守的官职,麾下众将的官职与赏赐,三人在书房内密谈,不日就会公布出来。

吴王,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赐……等等。

刘益守无语的看着写了一页纸的官职名称,无声叹了口气。

“这个官职太长了,像什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之类的,毫无意义。写上去等于是告诉别人我马上就要取而代之了!”

刘益守看了看王伟等人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吧?”

“主公,这是权臣的一种象征。主公现在哪怕说自己不是权臣,也没人信啊?”

王伟嗤笑道:“在世人眼里,主公取而代之也是迟早的事,或者一不小心就全家奔赴九泉之下,难道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么?”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听过这首汉乐府的《陌上桑》么?”

刘益守翻了翻白眼,都懒得呵斥王伟等人了,一个个嗷嗷叫的猴急。

“连那种好色之徒强抢民女都知道问美人要不要上车坐一坐,难道我就直接在自己脸上写自己想篡位?”

“划掉,划掉,划掉,这些没用的全都划掉。”

刘益守将那张写满了称谓的纸上划掉一串,只剩下:吴王,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就连开府仪同三司都划掉了。

“淮南王英布造反,淮南王刘安还没造反就胎死腹中,淮南袁术率先称帝,这个淮南王很不吉利,天生就是造反的,给人观感很差。改为吴王正合适。”

刘益守微微点头,对“吴王”这个称呼很满意。

“主公,那些官职都是细微末节。三吴之地,我们要如何掌控?”

陈元康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次虽然只是跟三吴那边的兵马稍有交战,但对方展现出来的恶意,却是不加掩饰的。刘益守把萧纲丢那边,不过是希望将这些人全都一网打尽罢了。

说是这样说,落到实处,却依然不能只靠嘴炮。

“师出无名,容易破坏朝廷的威信。如今建康很多人都闭口不言,不过是忌惮我们兵强马壮。若是贸然出兵,又是师出无名。一旦战败,现在的稳定局面就维持不住了。”

刘益守对这些早就了然于胸,本来是不想说的,可手下谋士问起来,还是不能不提一嘴。

果然,陈元康和王伟二人都微微点头,赞同刘益守的想法。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打三吴有些投鼠忌器,不打又不行。毕竟,南梁的财税,多半都是来自三吴地区。

侯景之乱后期,侯景之所以战败,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补给不足。三吴地区的豪强都反对侯景,失去了财税重地,建康的政权怎么能维持呢?

“等萧欢登基后,我们会把军令下到三吴地区。一个是让那边支援钱粮到两淮和河南地区,二个是让那边出兵,如今新皇登基,正是一扫颓势,北伐收复旧都河山的时候。”

刘益守斩钉截铁的说道。

“北伐?”

王伟和陈元康大惊,如今可不是北伐的时候啊,出兵北面那是要动员全国之力的!

“不是北伐,是告诉三吴地区的豪强们,我们要北伐。”

刘益守摆了摆手,纠正二人的说法。

王伟和陈元康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刘益守的言外之意。

“主公是说,如果三吴出兵出钱,我们就直接笑纳,北伐亦是有了很多底气。若是对方不肯就范,我们则可以用各种手段对付他们,直到最后出兵三吴。是这个意思么?”

陈元康恍然大悟道。

这招够狠,三吴豪强出兵出钱等于肉包打狗,想来他们是绝对不肯出兵出钱北伐的。而一旦对建康朝廷的军令阳奉阴违,刘益守就有机会借口平叛,把妨碍北伐的大帽子扣到对方头上。

到时候怎么收拾这些人都可以甩开膀子干!

如果你会武功,那你一定是犯人;如果你不会武功,我会让你爽到极点!

刘益守果然不是好惹的,肚子里坏水咕咕往外冒。北伐就是梁国的“政治正确”,谁跟这个作对,谁就是坏人。

众所周知,既然是坏人,那就是一定要被制裁的。三吴的豪强想不想当坏人,还真是耐人寻味啊。

第414章 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台城太子府的大堂内,宾客满座。“准天子”萧欢坐在主座上,刘益守坐在他身边最近的位置,而大堂内的其他人,都是一些生面孔。

甚至萧欢自己都没见过,只是听过名字!

像什么徐擒、张率、庾肩吾、王规、刘孝仪、刘孝威这样的,都是写的“宫格体”诗名声在外,却从未见过本人长什么样。

“陛下,这些都是靖安侯当初招募的幕僚,才华了得。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陛下正好将他们好好安置。”

刘益守温言说道。

听到这话,在场的九个人都站起身,对着萧欢深深一拜,又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

当初萧纲手下有“入幕十文士”,如今萧纲被贬为靖安侯,“发配”吴兴。这些人都没有跟他一起前往,而是赋闲在家。

其中南齐宗室后人萧子显已经亡故,剩下的九个人,都被刘益守找到,一起推荐给萧欢,众人无不被他的大度胸襟所折服。

终于体会到一点当皇帝的快乐了!萧欢大喜,起身与这九人寒暄客套了一番,宾主尽欢气氛十分融洽。

“陛下,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还未准备妥当。微臣还有公务,就不打扰陛下的雅兴了。”

刘益守看时候差不多了,双手拢袖对着萧欢深深一拜。

“姑父慢走……”

萧欢想起身,刘益守客气的坚持说道:“陛下请留步。”

等他走出东宫,这才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源士康架着犊车已经在门外等了许久,刘益守上车后轻声说道:“公主从寿阳接过来了么?”

“回主公,已经在府里等着您,高兴得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源士康笑道。

“那是当然的,不过这次我若是杀她几个兄长,恐怕她就笑不出来了,回府吧。”

刘益守一脸淡然的摆了摆手说道。

犊车缓缓前行,过了一会,源士康有些疑惑的问道:“萧欢身边并无羽翼,主公何苦将萧纲的幕僚介绍给他呢?”

源士康不太聪明,却是当之无愧的自己人,忠心程度是可以挡刀的那种。二人相识于微末,感情深厚。换做别人,刘益守都懒得搭腔,但是源士康发问,他就不能敷衍了事了。

刘益守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堵不如疏,萧欢身边总是会有人帮忙的。与其让他找到卧龙凤雏,还不如送他几只孔雀。世人看到我如此对待天子,定然可以减少将我视为乱臣贼子的诸多诋毁。

将来真正的人才想靠近萧欢时,今天太子府里的那些人定然会加以排斥,甚至做我的眼线。

如此惠而不费之事,做一做又何妨呢?”

刘益守的解释通俗易懂,连源士康这种政治智商欠缺的都听明白了。

他心中暗想:刘益守好像除了钓鱼和单打独斗不行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一套接一套,让人防不胜防。

他做的那些事情,你说是阴谋吧,好像又没有那么阴,你说是阳谋吧,里面又暗藏无数小套路,让你完全无法招架。

就好比说今天这样的情况,萧欢能够拒绝这些人的投效么?

恐怕还是不行的,一旦拒绝,外人会认为他不能容人,比刘益守的格局差了太多,甚至连萧纲都不如。

然而一旦接纳,这些人除了写诗写文章外,毫无治国的才能,甚至连权术水平也不行。他们还会排斥后来者,使得真正的人才得不到萧欢的重用。

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萧欢不能接纳的人,自然而然就会跑到刘益守这里。因为这位大都督不仅有容人之量,还有识人之明。

这一来一去,此消彼长,后面会如何已经很明显了。关键是,徐擒、张率这些人本事没有多大,名声倒是不小,也有文学作品在世家圈子里传播。属于“大才”的范畴。

这种情况就很类似于盛唐时李白诗写得好就能当官,还显得理所当然一样。

刘益守此举,不仅是抬高了自己的形象,还堵住了萧欢的前途,可谓是一箭双雕。

源士康忍不住叹了口气,几年前二人第一次在寺庙里相见,如今几年过去了,自己变化不大,刘益守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连他这个一直跟随的老属下都完全认不出来了。

“主公举重若轻,英明神武,属下难及万一。”

憋了很久,源士康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这马屁我爱听,伱可以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再拍一次。”刘益守哈哈大笑道。弄得源士康涨红了脸,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很久之后,刘益守才幽幽叹息道:“若是写写文章就能管理天下,那这官当得也太轻松了点,如今天下大乱,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啊。”

……

小别胜新婚,萧玉姈如今才领悟,如果一个女人深爱她的男人,房事的时候是什么下流不堪的事都能做出来的。

疯了半个晚上的她,全身都被汗水打湿了,连手指都动不了,瘫软在刘益守怀里。

“听说这次我三哥的妃嫔,阿郎是一个都没要呢?”

萧玉姈用手指无力的戳着刘益守胸口问道。

“对,都分给陈元康他们了,除了斛律羡以外。”

刘益守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

“她们在家里开了赌局,赌你这次会要几个。”萧玉姈轻笑道。

“谁赌我一个都不要的?”刘益守好奇问道。

“只有冯娘子说你一个不要。她解释说当初你在洛阳有机会弄几十个美人回府,都放弃了。如今更不可能收那些别人弃之不用的女人。她说你是个内心很傲气,平日里又看不出来的人。”

萧玉姈认为刘益守怎么说也要收几个意思一下,要不然主公都不玩,下面的人怎么好意思甩开膀子玩?没想到刘益守还真忍得住。

今夜对方把她折腾得死去活来,一看就知道是很久没碰女人了,战斗力惊人。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