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470章

作者:携剑远行

“噢?竟有此事?”

听唐邕这么一说,高澄立马就不困了。

“元修不上套,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上套,就这样……”

唐邕又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越说高澄眼中的光芒就越亮。

“妙啊,妙极了!”

高澄哈哈大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

“废物!都是废物!”

元修回到邺城的皇宫里,屏退宫人之后就开始喝闷酒!

他想象之中的情况,是自己一到元氏宗室甚多的洛阳,这些人就会奉自己为主,揭竿而起,发檄文讨伐高欢。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他刚刚到洛阳,找到广陵王元欣,希望对方能捧自己起来,一同在洛阳兴义兵。没想到元欣反手就把他交给了洛阳太守高乾。

元修又像是发了神经一样,劝说高乾跟他一起反对高欢。

高乾被他炸得头皮发麻,直接软禁了起来。听闻高澄派兵追到了虎牢关,高乾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命人给元修定制了一套龙袍,随即套在元修身上,挟持他一同出洛阳来到虎牢关,以示自己对高欢毫无二心!

元修像是一件货物,被人卖来卖去的,心情当然是不爽到了极点!但是却连一点办法也没有。

正在这时,侍中杨宽求见。杨宽出自弘农杨氏,乃是元修的亲信。不过虽然当着侍中的官,手里却没有任何实权。

这跟南北朝的官制格局有关。侍中的权力是来自于皇帝,而非是国家机器,这跟尚书令等官职完全不同。

侍中只能说明你是皇帝的亲信,如果皇帝的政令不能出皇宫,那么你这个侍中的官职也就在皇宫里还是那么回事。

出了皇宫,就一钱不值了。

看到元修这个样子,杨宽叹了口气说道:“陛下何至于此?高欢跋扈,可以徐徐图之啊。”

“朕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元修恶狠狠的说道,眼珠子都鼓起来了。

杨宽环顾四周,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应该静待时机,高欢在晋州作战不顺,很有可能会抽调兵马北上晋州。那时候正是陛下的机会。”

嗯?

醉酒的元修,酒立刻醒了一大半!

“详细说说看!”

元修激动的拉着杨宽的袖口说道。

他愣是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自己身边居然还有忠臣!

杨宽不动声色的小声说道:“洛阳禁军统领源子恭,麾下有洛阳旧部数千人。源氏和他麾下的兵马乃孝文帝南下时洛阳禁军后人的老底子,跟高欢不是一路人。

若是邺城空虚,源氏可领兵带领邺城元氏一同南下洛阳,前往关中。”

“朕要把霸府给屠了!”

元修恶狠狠的说道。

“陛下不可啊,不可节外生枝。若是把事情做绝了,谁还肯跟陛下一起走呢?”

杨宽苦劝道。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元修微微点头道:“那这样,你去联络源氏的人。如果时机成熟,朕便带着邺城的宗室子弟前往关中!”

元修斩钉截铁的说道。

“陛下能振作起来,微臣实在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杨宽双手拢袖行了一礼说道。

“来,陪朕一起喝酒!”

元修哈哈大笑道,似乎曾经的那些不快,以及被高澄羞辱产生的杀意,都烟消云散了。

杨宽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夜里,他就入宫告诉元修,源子恭愿意为天子效死,并去邺城外召集旧部,到时候打着禁军的幌子混进城内,约定好时间再动手。

“你拿着朕的血书,一家一家的去邺城内的元氏宗室家中询问,看看谁愿意跟朕一起出奔。若是谁家不同意,等源子恭大军占据邺城后,便杀谁!”

元修咬牙切齿的说道,他才不会给高欢留下可以重新竖起来当傀儡的元氏宗室子弟呢!就算是亲戚,不听话那就必须死!

“陛下,这会不会太……”

杨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朕现在就去写血书,你速速去办,莫要走漏了风声。”

元修板着脸说道。

“喏!”

杨宽叹了口气,站在一旁慢慢等待。

元修命人找了点鸡血,写了封所谓的“血书”,交给杨宽,这才感觉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此事不会被高欢知道吧?”

元修有些怀疑的瞪着杨宽问道。

“天打雷劈,此事定然不会让高欢知晓,等他知道的时候,天子已经到了关中。至于那些宗室子弟,在下会让他们另签血书,保证不会走漏风声。”

杨宽信誓旦旦的说道。

“如此朕就可以放心了。”

元修微微点头说道。

辞别元修后杨宽走到了邺城皇宫门口,站住不动,袖口里的那份“血书”,仿佛有千钧之重。

元氏宗室多半住在皇宫以东的区域,而霸府则是位于皇宫以西,向东还是向西,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杨宽想了想,还是头也不回的朝着西边走去。

……

高欢带着大军北上到介休,还没来得及布置攻城事宜,慕容绍宗就带兵匆匆杀来。趁着高欢大军疲敝,且立足未稳,慕容绍宗亲率精兵两千强攻高欢军大营!

正如慕容绍宗所料,高欢也没想到对手居然如此果决,而且还用精兵快速决战。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带兵狼狈撤回南面的永安修整,折损了不少兵马。

此时斛律光已经带着斛律氏的人马撤走了,高欢的实力降低了不少,显然强攻介休是啃不动慕容绍宗的。

正面战场打不过,高欢的老硬币技能再度发动。

他派人悄悄潜入北方的晋阳等地散步流言,说什么北人只知名将慕容绍宗能征惯战,令人信服。至于尔朱氏是什么玩意,根本不足挂齿。

还说什么高欢军中诸将唯独害怕慕容绍宗,其他尔朱氏之人,土鸡瓦犬不足为虑,都是插标卖首之辈。

果不其然,谣言传到晋阳后,尔朱荣一边是对慕容绍宗有所猜忌,另一边是尔朱兆等尔朱氏大员嗷嗷叫的请战,不甘示弱。

于是尔朱荣下令尔朱兆带一千精兵入大营,替代慕容绍宗为主将,与高欢决战。

临行前,慕容绍宗反复提醒尔朱兆,说高欢如今困兽犹斗,急于求战,只需要坚壁清野,不让他们攻克西河郡即可。

不攻克西河郡,高欢军的粮草就只能由平阳郡供给,用不了几个月就会粮食耗尽而全军溃散。

尔朱兆表面上听进去了,实际上则是不屑一顾。因为他觉得之前慕容绍宗可以出战并大胜高欢,没可能自己出战会大败啊!慕容绍宗肯定是害怕他会立功!

慕容绍宗走后,尔朱兆便将对方的忠告当做耳旁风,带兵强攻永安县。

高欢军不堪一战,高欢甚至带兵仓皇逃窜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尔朱兆一路追击,在邬县以北不远处中伏。段韶带追兵一路掩杀,一直追到介休城才停下来。

经此一役,尔朱兆军精兵折损大半,已经无力进攻,只能困守介休城。双方于介休对峙,暂时寻找不到破敌的机会,局势一时间又平静下来。

高欢征讨河东的大军,被尔朱荣派兵困在平阳郡之地,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天,高澄用霸府的兵符调动邺城的军队,将留守的这一万人全部调到了滏水陉与滏水交汇的地方屯扎,并征调邺城周边的粮草,准备带兵北上晋州,并押送一批粮草到晋州。

对于这个举动,元修耐心观察了好几天,发现对方是真的带兵进入了滏水陉,他这才放下心来,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朔,迎富贵!

这一天是良辰吉日,滏水陉外已经看不到高欢军的嫡系兵马了!元修立刻颁布诏书,宣布高欢为国贼,天下共讨之!

源子恭带着新组建的禁军入城,把元氏宗室挨家挨户的敲门,让这些人带着家中家奴,带着兵器准备出征!

元氏宗室里当然有人不愿意跟着元修一起疯狂,比如说安德公主的哥哥,常山王元巶。

元修可不跟元巶客气,要知道,如果元修走了,元巶是极有可能担任傀儡皇帝的人。元修一直都想把元巶给宰了,可是高欢还将长女嫁给了元巶,元修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

如今机会可来了。

源子恭不愿意屠戮元氏宗室,元修便命自己的贴身亲信,直接将五花大绑的元巶斩首,然后让源子恭带着元巶的人头去敲邺城内元氏宗室家的门。

一时间元修的队伍极具膨胀,还有很多想浑水摸鱼的人加入其中。等邺城内的局势平静下来的时候,元修派源子恭清点了一下,自己的队伍形形色色的加起来,竟然已经超过了五万人!

其中绝大多数是乌合之众,只有源子恭麾下两三千人可堪一战。

但是元修不管这些,他觉得自己已经充满了力量。于是元修让杨宽下令,全军渡河,直取虎牢关,准备攻克洛阳!

一场里里外外都是阴谋乱局的叛乱,如同笑话一般在无脑冲动的杠精皇帝元修的策动下,爆发了!

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第491章 犹豫就会败北,冲动就会白给

一支拖家带口的队伍从邺城南下到枋头,带队的元修并不敢进入枋头城,因为这里离邺城太近了。元修心里还是有逼数的,枋头是河北世家的地盘,他们在那里势力深厚。

那些人跟自己并不是一条心的。

虽然元修“召集”起来的人超过了五万人,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只有源子恭的几千兵马可以一战。

不过幸运的是,元修派人去滏水陉的出口处侦查,发现那里并无高欢军的主力。在发动政变的那一天,霸府里的高欢亲眷都出去踏青了,不在府里。就连唐邕这样的重要谋士,也不在其中,只剩下小猫三两只。

得知这个消息后,元修十分紧张,认为高澄早有准备,所以下令麾下众人快点赶路,迟则生变!

没想到几天过去了,高澄的人并未追来。得知此事后的元修,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行军的速度又慢了下来。

一路上就有不少人掉队,走到黄河北岸的时候,就只剩下不到四万人,其中不少元氏宗室都趁机溜号。元修能直接掌控的兵马也就数千人,没办法去管这些逃兵。

结果终于到黄河岸边了,元修却猛然间发现,黄河北岸的渡口,没有船了!不是船只不够,而是一艘船都没有,像是有人提前把那些船都弄走了一样。

纸包不住火,这件事传开了以后,元修麾下这支来源复杂的队伍顿时像是炸了锅一样,人心惶惶。元修命源子恭在黄河岸边扎营,将所有人都圈禁起来不允许外出。

本来就有很多人是被元修胁迫同行的,如今有此遭遇,这些人便秘密联络起来,想趁机杀掉元修后再逃到洛阳,最后辗转去关中。

没想到事情败露,元修气急败坏的命源子恭将那些密谋杀掉自己的人全部砍头,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辈。

值得庆幸的是,高澄的人马依旧没有出现,似乎真的北上支援在河东陷入苦战的高欢去了。

又有人建议元修立刻返回邺城,并坚守城池,号召北方各州郡勤王,组织一支大军自立。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被元修直接否决了。

高欢麾下精兵不少,且能征惯战。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这么做就是在赌高欢被尔朱荣击败,无法翻身。

说实话,如果高欢这么弱,这么容易就兵败身死的话,那他就不叫高欢了。

对于这一点,元修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他的如意算盘是:先带兵到虎牢关,到洛阳。因为那里的人不知道自己队伍里的虚实,可以骗开城门,并在洛阳收拢元氏族人的人心。

到时候以洛阳为根基,以虎牢关为屏障,他便可以派人联络关中贺拔岳,让贺拔岳派兵来搅局了。

这么做虽然风险极大,但总比在邺城坐以待毙要强太多了。现在待在邺城,跟等死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船只没找到多少,在扎营的第三天晚上,元修就遭到当头一棒!

“陛下,屯粮之地走水了!”

元修正在军帐内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源子恭急急忙忙的走进来大喊了一声,惊扰了他的美梦。

“走水了?”

元修揉了揉眼睛,刚才他还在梦里霸占了元明月,王伟那个倒霉蛋跪在地上求饶求放过,没想到就被源子恭吵醒了。元修的心情顿时就变得异常糟糕起来。

“走水?哪里走水了?”

元修还没把“走水”与“失火”联系起来。

“陛下,粮草被人烧掉,我们要断粮了!”

源子恭压住怒火提醒了一句。

这时候杨宽也跑了进来,对元修拱手说道:“陛下,粮草被烧,还是早些渡河吧。”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