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508章

作者:携剑远行

刘益守一边说一边对阳休之做了个手势,后者心领神会的退到他身后,不再请求萧欢处置贺琛。

阳休之很明白,自己出马只是为了打断对方的谋划。不管怎么说,权臣单枪匹马的入皇宫,尤其是在这得胜归来的时刻,最是容易出事。

无论贺琛是不是在试探,萧欢是不是心怀不轨,此风断然不可长。

要不然,将来一定会有不测之事发生。

在类似事情上栽跟头的,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如赵高、韩信、何进、董卓、尔朱荣、斛律光、鳌拜等等,人数之多,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阳休之刚才请求把贺琛给斩了,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目的就是要吸引眼球,以暴制暴,让刘益守从“要不要独自去赴宴”的逻辑陷阱里面跳出来。

如果刘益守驳斥贺琛,则显得自己狂傲自大,不把萧欢放在眼里。若是听从了贺琛的建议,不仅将自己陷入被动之中,而且还被贺琛试探出了底线。

但听从阳休之的建议,因为一点小冲突就把皇帝身边的亲信侍中给斩了,那丢脸的可不仅仅是萧欢,世人更是会觉得刘益守气量狭小,做事没分寸。

看到贺琛悻悻退回萧欢身边,刘益守拱手对萧欢说道:“陛下,我这幕僚虽然言语粗鄙了点,不过有句话还是说得很在理的。

天子不是仅仅我刘某人的侄子,北伐也不仅仅是陛下的家事。

陛下是天下人的天子,是代天牧守万民。此乃大义,而非小节。

此前王师北伐除残去暴,今日凯旋,正是要普天同乐才是。若是仅仅开个家宴,搞得像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悄悄躲起来庆祝,倒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不知陛下以为微臣说的在不在理呢?”

刘益守微笑说道,成功的转移话题,一场风波顿时消弭于无形。在场众人包括贺琛在内,都对刘益守的心胸与临机决断感到佩服。

这位吴王殿下,还真是油滑得跟泥鳅一样,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姑父所言极是,所以姑父的意思是要……”

萧欢松了口气,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

“王师凯旋那自然是要普天同庆嘛,不过今日时候不早就算了。

明日打开台城所有南门,在入城的驰道两旁摆流水席,请建康和周边的父老乡亲都来捧场吃席,为陛下庆贺北伐得胜而归,如何?

普天同庆,这下贺侍中应该没话说了吧?”

怕萧欢找由头拒绝,刘益守又补充了一句:“流水席的钱,走尚书府的账。

这次北伐军从洛阳带回不少魏国那帮贼子搜刮的民脂民膏,犒赏三军后,便会上缴国库。

请建康的父老乡亲吃个饭,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陛下以为如何?”

还能这么玩么?

话都说这个份上,萧欢哪怕想拒绝也不行了。此刻贺琛也不敢跳出来反对,周围所有人都是面带喜色,他开口拒绝那样是要犯众怒的。

众目睽睽之下,萧欢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与民同乐,一同赴宴,朕还未有此经历。”

来到萧欢的御驾跟前,刘益守摆了摆手,示意御驾上的车夫立即退下。他对着萧欢行礼说道:“陛下请上车,让微臣来给陛下驾车回宫。”

驸马都尉的原本职能,本就是掌副车之马。刘益守给皇帝驾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倒也说得过去,不算是离经叛道的举动。

就连贺琛都说不出反对的字眼来。

然而刘益守能主动给萧欢驾车,无论他是真心还是演戏,这一幕给外人的感觉,就是君臣相得,亲密无间。

在这种强烈暗示之下,那些诸如“吴王得胜归来后准备废君自立”之类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那便麻烦姑父了。”萧欢在宫人的搀扶下上了御驾。

刘益守给足了萧欢面子,萧欢自然不可能拒绝这样给他长脸的提议。一行人在一万北伐精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返回了建康,整个队伍看上去颇有些壮观。

……

演了一天的戏,入夜的时候,刘益守终于回到了鸡鸣山上的府邸。一万北伐军接管了建康城的城防,老丈人羊侃很自觉的带着禁军屯扎在石头城,没有给刘益守任何难堪。

终于回到自己的别院,刘益守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心中一阵温暖。每次回建康的时候,萧玉姈都会在这里等他回来。

刘益守知道,这位梁国公主是对自己动了真情,一颗心都在他身上。然而,政治却是无情的。刘益守终有一天,还是要夺萧氏的江山,想起来,还挺对不住萧玉姈的。

某种程度上说,这位梁国公主也算是典型的瞎了眼吧。爱上了一个哪方面都好,就是想夺他们家江山的男人。

刘益守从不觉得他对谁有亏欠,哪怕玩弄高欢嫡女,他也是心安理得,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自居。唯独对萧玉姈心中愧疚又无法弥补。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歇着呢。”

刘益守推开书房的门温言问道,然后就看到羊姜坐在案头翻账本,头都没抬。那句“怎么是你”,被刘益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唉,你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羊姜抬头看了刘益守一眼,脸上并无任何兴奋,反而疲惫说道:“我父要在长江边的燕子矶那边建水榭,以招待宾客。这几天刚刚来找我借钱。伱看这事怎么办吧?”

“借,他要多少借多少。”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坐到了羊姜身边。

“你是不是打仗打傻了?我们的钱不是浪水打来的啊,我看我父才是你的女人吧,你把他娶回家算了。”

羊姜没好气的说道,把厚厚一个账本拍到刘益守脸上。

“没事,这次从北方抢回来很多金银财帛,只管借便是了。”

刘益守微微一笑,却是不说破。

羊侃以贪财自污为保护色,实际上是在偷偷帮刘益守做事,不动声色。虽然羊侃还没跟他说在燕子矶那边搞什么名堂,但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

“怎么了,见到我一点都不高兴呢?”

刘益守伸手将羊姜的细腰揽住,亲了亲她的脸颊问道。

“你出征的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唉。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羊姜长叹一声,把头依靠在刘益守的肩膀上。

“现在到处都是风声,说你想谋反,班师回朝以后就会改朝换代,把我们家那位公主气出大肚子病来了。”

“大肚子病?”

刘益守悚然心惊,紧紧握住羊姜的手问道:“怎么回事,严不严重?”

大肚子病就是血吸虫病,这个年代几乎是不治之症。萧玉姈要是得大肚子病那就真成悲剧了。

“呃,大肚子病就是……你走后没多久她又怀上了,现在肚子也大了,所以这次没来建康。”

羊姜用手指戳着刘益守的大腿讪讪说道。她只是在开玩笑,没想到刘益守这么紧张。

原来是这个啊。

刘益守松了口气,一脸无奈的看着羊姜。自家女人又打不得,要怎么收拾才好呢?总不能脱光衣服在身上画乌龟吧?

“现在建康的局势很不好。这次我来建康,就是怕我父昏头。我在他府邸里偷偷看到很多人来拜访,都是在劝他趁你回来得意忘形以后发动兵变的。

我在建康已经等了你好几个月了。”

羊姜忽然正色说道。

“其实你不用做到这一步的,那些事情,你父心里肯定有数,你也别把我当傻子啊。”

刘益守叹了口气,轻轻的在羊姜额头上一吻。

“这不都是在怕么,看到你回来我就安心了。你别太相信我父了,为了家族,他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他还有羊氏这个家,而我就只有你了。你没了,我们那两个不听话的小崽子也要没,你让我怎么办呢?”

羊姜扑到刘益守怀里呜呜呜的哭泣起来。

刘益守对高伶是采用玩弄的手段将其占有,并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同意。哪怕高伶不同意,也丝毫不影响刘益守办自己想办的事情。

而羊姜始终都是她自己的决定,刘益守既没有逼迫她,也没有诱惑她。整整一年时间,都是相敬如宾,不曾上下其手。

某种程度上说,是羊姜看懂了刘益守的为人以后,自己选择了跟他在一起并生儿育女。

“放心,我已经回来了,这些事情,你不用再管了,我会处理的。”

刘益守拍打着羊姜的背,眼中寒光闪过。

南朝世家内斗内行的毛病又犯了,国势这才刚有起色,很多人就担心要出强势君主,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

刘益守之前跟他们多次交锋,严重侵害了这些人的既得利益。在检地土断、占山格、土地兼并等方面几乎势成水火,天然敌对。

抛开所有政治立场不谈,哪怕刘益守是个大老粗,他也要通过把南朝的旧世家干死,将他们的利益分配给自己人,形成自己的统治基础,完成改朝换代。

所以问题其实不在于刘益守如何,而是南朝世家不希望往前走,又不肯实实在在的出让核心利益。

而刘益守必须朝前走,必须要一统天下,并不满足在南面做个土皇帝。

双方眼光不同,目标不同,根本就谈不拢,只能一方把另一方干死,实在是没有第二个解决办法了。

这些人本来天天都诅咒刘益守死在女人肚皮上,如今却看到这家伙在梁国玩得越来越顺,地位越来越高,实力越来越强。

他们似乎也不指望刘益守会自然的倒台了。如今这些人私下里联络南面各路军头,在台面下准备搞事。

平时他们当然不会跳出来挨打,也不敢跟刘益守正面对抗。然而一旦发生刘益守带兵出征受挫这样的事情,这些人就会跳出来唱对台戏了。

他们还在联络如羊侃、韦黯、陈霸先这样手里有兵权的实力派,正反两手准备。

“阿郎,这些人你要怎么对付呢?他们只要不起兵,你也拿他们没办法吧?他们反倒是可以到处说你的坏话,说你要改朝换代。”

羊姜有些担忧的问道。

“不会不会,我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怎么会玩不过他们呢?要是玩不过他们,那我也干脆别活了,找个凉快的地方上吊比较好吧。”

刘益守无所谓的说道。

如今他掌控建康中枢,手里还有雄兵无数,还会怕那些跟肥猪差不多的南朝世家?

指鹿为马的故事听过没有?

刘益守觉得这些人完全看不起自己,他马上就要让那些人知道,什么叫做和谐社会的铁拳。

“阿郎,那你要怎么对付这些呢?直接把他们抓起来下狱,然后家产充公么?”

之前看账本看得昏昏欲睡的羊姜忽然不困了,好奇问道。

“你那是什么眼神!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啊,搞得我像是欺男霸女的街头恶霸一样。我办事从来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抓人啊!”

看到羊姜那副“大哥我们下一个砍谁”的表情,刘益守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对他的极大蔑视和侮辱。

多了千年的见识,他还需要像侯景之流那样一路打砸抢?太看不起他了吧?

“咳咳,是这样的。我贵为吴王,当然要以身作则,依法治国,纠察不法。又怎么会知法犯法呢?你那种危险的想法,要不得。”

刘益守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满身正气的说道。

第528章 和谐社会的铁拳

第二天,被刘益守折腾了一晚上的羊姜,换上男装,装作侍从,跟在对方身后参加建康台城的城门处,举办的流水宴。

流水席从太庙所在的地方,一直向北延续到大司马门以内,形成了一个“回”字型的超大宴会区。一大早上就开席,不仅参与北伐的军士将校都参与,而且来自建康城内各处的百姓都有幸来此地与天子同乐,拿一份吃食就走(主要是这里权贵太多,普通人不敢逗留)。

至于建康宫内的文武百官,那更是一个都不缺。给流水席上菜的服务员都有千余人,完全是把建康宫内的宫人全部都动员起来了。

这样的盛况,或许只有当初萧衍邀请梁国各地僧侣,入建康城内讲经可以比拟了。但那个时候凑热闹的都是和尚,如今在这里吃流水席的都是建康城内的百姓。

今日之盛况不仅刘益守感觉满意,就是萧欢也品尝出了几分“盛世之君”的自豪感。不仅吃出北伐得胜归来的喜悦,也冲淡了因为刘益守带兵回归,造成的紧张感。

就连参加流水席的贺琛也不得不承认,比较起来,确实是他气量狭小了。刘益守这厮是真会玩,吃过一次超大规模的流水席,这下谁都知道他刘某人北伐得胜而归。

贺琛当初所说的“天子家宴”,现在看更像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笑话。

不知道是灵感迸发还是早有预谋,刘益守还派人在流水席里面挑了点好菜,放到太庙里面去祭祀萧衍。虽然这举动看上去无比恭敬,但贺琛总感觉刘益守是在恶意嘲讽。

宾主尽欢的流水席,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曲终人散,之后一连两天,刘益守都没有任何动作,这让心有惴惴的某些南朝世家中人渐渐放下了惶恐。

然而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建康宫内召开大朝会,刘益守不出意外的上朝,并且上书了一道令人意外的奏章。

建康宫的太极殿内,萧欢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出列的刘益守,手里翻看着宫人转手递上来的奏章,里面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认识了,他完全不知道对方到底想干啥。

“陛下,梁国立国数十年,当初是继承了前朝齐国的地盘,包括原有郡县的名称和构架,都是直接继承了下来。

若是把国家比作人,这些东西便如同打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只是勉强穿在身上,根本算不上是舒适。

从前国势倾颓也就罢了,没什么精力去管类似的事情。但如今北伐成功,国家振奋,民心凝聚,正好是处理这些积弊的时候。

所以微臣请陛下批准,将那些原有的侨置州县改回原名,然后重新修建当地各级府衙县衙,重新整顿户籍,重新将那里的政务里里外外的梳理一遍!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需要改名与整顿的侨置州县名单,在奏折最后,已经列出来了,请陛下定夺。”

刘益守出列,行礼之后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那些侨置州郡的名单有大几十个,规模着实不小。

在场参加朝会的官员们彻底傻眼了,除了陈元康、崔暹等刘益守的“自己人”外,其他的臣子无论是立场中立的,还是暗通南朝世家的,都没有料到刘益守回建康后烧的第一把火,居然是侨置州郡改名!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