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520章

作者:携剑远行

豫章郡王萧纶的行为属于叛乱,封地自然是要收回国有。而庐陵郡王勾结豫章郡王叛乱(嫌疑),封地亦是要收回国有,最后只剩下一个新分封的鄱阳王,在鄱阳郡苟延残喘。

这么多政治上的操作,必须刘益守亲自督办,谁也没法越俎代庖。

“胡僧祐在芜湖训练新军,都是两淮的良家子,熟悉水战,可堪驱使。杨忠部精兵不适合离开建康,如今建康周边暗流涌动,整顿户籍一日未停,将杨忠部调走恐有不测。”

王伟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侨置的太原郡,就在寻阳郡的东边,挨着长江。这里应该是要检查账册,清理黑户的。只是因为离得远,所以排在了第二批。主公可以带兵入驻那里开始清查户口,对当地大户们恩威并施。

想必那些墙头草肯定会出钱出粮支持主公对付萧纶。如今正好秋收,要是清查出什么来,那些大户一年都白忙活了,相信他们懂得怎么取舍的。”

陈元康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平叛的由头顺便清查黑户,双管齐下,这种手段简直不要太妙了。对于不合作的大户,直接给安上了“私通藩王,图谋不轨”的借口,你手里多少田宅户口都要吐出来!

“主公,新军求战心情,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思尤为强烈。都是两淮的良家子,有恒产者有恒心,请主公勿要疑虑。”

陈元康怕刘益守错失战机,如今从其他地方调兵已经来不及,胡僧祐在芜湖新编练的兵马是最近的,刘益守只要带着几个人去芜湖就能接管大军,直接出征。

若是要征调适合水战的部队,那必须要从北面的彭城调兵,等兵员到位都已经是冬天了!那个时候,萧纶只怕已经在鄱阳郡站稳脚跟。

各方势力看到朝廷无法迅速平叛,他们也会产生本不该有的想法。

“明白了,我今日就出发。你们以议政堂的名义下诏书,给韦黯发军令,让他带船队前往芜湖汇合。”

刘益守微微点头说道,显然已经是同意了出兵的方案。

“主公,建康这边要怎么处理呢?此番出兵,只怕明年春天才能返回。”

王伟有些迟疑的问道。

“我的要求就是三个字:不要停!等得胜归来以后,便宣布新的田亩税收制度吧。”

刘益守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其实不需要太担心,即使有人要搞事情,那也会等江州的战役结束后,看胜负情况再动手。

如果刘益守带兵大胜而归,谁会选择那个时候瞎出头被砍脑袋?与其担心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好好把手头的事情落到实处。

“对了,有关中的消息么?”

刘益守忽然想起贺拔岳来,不知道上次大败以后,他回关中有什么大动作。

“好像是苏绰牵头,在搞什么天子六军和府兵制,把关中本地豪强的私军部曲也拉到天子六军里面。”

王伟若有所思的说道,其中详情他也不太清楚。梁国的探子,多半都是在高欢那边探查消息,去关中的人很少,主要是关隘闭塞,商队寥寥无几,要过去也不太方便。

“没有八柱国什么的吗?”

刘益守好奇问道。

这话问得王伟和陈元康都是一愣,随即二人一齐摇头道:“主公,八柱国什么的闻所未闻,属下都是听主公说才知道。”

刘益守微微点头,前世宇文泰搞出政治上的八柱国和军事上的天子六军,互为表里,极为精妙。

贺拔岳显然考虑不到政治上的需要,汉人和鲜卑的军队杂糅在一起要如何保证向心力,贺拔岳没有办法或者说魄力去处理这个问题。

“宇文泰上次写战报回来,说攻占了晋安郡(福州),有没有下一步行动计划?”

说到宇文泰,刘益守忽然想起今年宇文泰一直带兵在福建一带活动,消灭那边的豪酋势力。如今萧映、陈霸先等人在广州造反自立,因为有冼夫人的牵制,所以暂时还没有带兵北上韶关。

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因为没有看到建康朝廷进退失据,所以广州那边的反叛势力,也在伺机而动,等待刘益守露出破绽。目前的局面,算是一种恐怖平衡。

宇文泰迟迟不带兵前往韶关,除了有自己的私心和军队疲敝外,不愿意过多刺激广州的反叛势力,应该也是考虑的原因之一。

如今更是多了一个原因!

“这次江州平叛,事关重大啊。”

想到这里,刘益守长叹了一声!

很多人都在等这一次平叛的结果。如果他能获胜,那么宇文泰也会乖乖的带兵去韶关,封住广州叛军北上的门户。

而陈霸先等人,也会暂时蛰伏下来,不会那样傻乎乎的送人头。刘益守的亲信嫡系,也可以在建康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在深水区里面游泳。

这种感觉,有点像前世一个普通家庭的高考生,在高考前几天去思考未来的出路。人生很长,看上去步子很多,然而关键的步子往往却只有那么几步,甚至是一步。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都要在他们年轻而懵懂无知的时候,去做影响太过深远的关键抉择。

刘益守若是没有前世的阅历与见识,如此年纪在这个识字率都不高的世道,如何能在关键时刻承受这样巨大的压力?

“传令给宇文泰,今年就在晋安郡修整部曲,待明年春耕后再出兵韶关。

另外,建康中枢改制,空出了很多官位,伱询问一下,他那几个侄子外甥有没有才学合适,可以担当重任的,派来建康中枢为官。宇文泰既然是叔父和舅舅,就不要耽误下一辈的前程了。”

刘益守振振有词的说道,陈元康等人秒懂其意,连忙拱手道:“属下这便去办。”

比起好谋而无断的袁绍,刘益守有没有“好谋”不好说,但他决策的速度却是超乎外人想象,完爆袁绍。

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上,从不拖泥带水。

……

建康朝廷关于制度革新的邸报,已经送到了在晋安郡的侯关城(今福州市一部与闽侯县)中修整的宇文泰手中。

这一年来宇文泰过得可真是不容易。

闽浙多山,征战不易,其中苦楚一言难尽。能攻克晋安郡,全靠海路运作得好,绕开了陆地上的重重关卡。而且一击得手,非常侥幸。

时至今日,晋安郡的补给依旧是靠着海路从永嘉郡(温州市)运送,好在永嘉郡是建康朝廷的势力范围,要不然宇文泰消灭完晋安郡的豪酋之后就必须要退兵了。

这里的农耕水平非常低,远远落后于三吴地区,就连永嘉郡那边也比不上。不仅山多而且靠海,而且大片都是盐碱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背海闽浙之民过得非常不容易,在农耕时代,无法进行大规模海贸,这里根本就不是养兵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在海贸开发出来之前,晋安郡历来只有豪酋却没有军阀的原因之一。

“都来看一看这个。”

宇文泰将朝廷的邸报交给宇文护,自己则是在烤鱼。他们一行人在院子里架起了烧烤的架子,从海里捞起来的海鱼,清洗好撒上盐以后就直接烤着吃。

“叔父,吴王这是想干啥?”

宇文护看得不明所以的,感觉刘益守就是在瞎折腾。有这个时间,多去训练一下兵马不好么?

“你们呢?怎么说?”

宇文泰看着正在看邸报的贺兰祥等人询问道。

宇文护看不懂,他们同样也看不懂。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大概都能明白,累加在一起就不能理解了。

“吴王的手法,非常精妙,堪称是艺术。你们学一百年,估计也就能沾个皮毛,唉!”

宇文泰长叹一声,心中由衷佩服,随即产生落寞之感。

他想到的事情,刘益守办了,比如说抑制豪强土地兼并,开垦荒地,整顿吏治这些。他想不到的事情,刘益守居然也办了。

改同泰寺为书局,清理侨置郡县账册,指定度量衡和使用规范,重整律法规范税收,建立税警并在中央实行专税专办制度。

林林总总的,宇文泰只有竖起大拇指的份,自愧不如。

梁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动作非常大,而且是自内而外,并非仅仅寻求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宇文泰能够感觉到,刘益守正在扎扎实实的准备篡位,一点都不急躁,正在把各种小细节都落到实处。

自己是不是该为院子里这几位子侄辈谋一下官职了?

宇文泰心中暗暗思索,那个自立山头的梦,好像越来越远,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

“萨保(宇文护表字)啊,你在我身边,也耽误了青春,没有好好历练。要不我修书一封送到建康,问问吴王有没有官职可以帮你安排一下。

你也是该独当一面去处理政务了。”

宇文泰从宇文护手里收回朝廷的邸报,看着他殷切说道。

“叔父,这是……”

宇文护有点心慌,感觉宇文泰好像嫌弃他了。

“这是好事,能不能成另说。”

宇文泰轻叹一声,自己这几个子侄辈,这些年在自己身边,成长的只有武艺。他们被保护得太好了,思维都非常幼稚,丝毫不懂得政治的残酷性。

比他们年纪大不了多少的刘益守,却已经是政坛老狐狸,无数居心叵测之辈都被那一位吊打。

所以说人啊,还真是要不断历练才能成长。宇文护等人在宇文泰的羽翼保护下,成长太慢了!

“你们几个也是。”

宇文泰转过头对正在吃烤鱼的贺兰祥等人说道。

第540章 小高王之死

高澄一直以为,兰京是一个身材魁梧,却半点脑子也没有的人,不可能把他怎么样。这个人只会愤怒的对自己表达情绪,后来甚至连半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

然而兰京不仅不蠢,反而还很聪明。退一万步说,哪怕他从前很蠢,被刘益守收养的这几年,近朱者赤也该有些智商和心机了。刘益守身边除了源士康外,其他的自上而下都是老硬币!

事实上,兰京在高澄面前表露出的情绪,至少在他得知离开无望后,演给高澄看的愤怒都是伪装出来的!

而高澄总是把兰京当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傻子,经常跟亲信在兰京面前“大声密谋”。他们以为兰京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对方一直在暗暗思索逃走与报复的办法。

这次的“丛林逃脱”,其实并不是高澄提出来的,而是兰京故意对高澄挑衅,说自己可以作为猎物,提前入森林,等着各路人马来搜捕,如果没被抓到就放他走。

高澄觉得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他也很想看到兰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后的绝望表情,所以这才答应了兰京,对高欢提出了那件事。当然,放走对方是不可能的,哪怕他答应了。

高澄觉得自己猜透了兰京的想法,对方或许是想在林子里刺杀自己,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个无脑莽撞之辈,故意要进林子里抓他。

实际上,高澄根本没打算入林子,更没有打算进去抓人,他相信兰京也玩不出什么幺蛾子来,最后肯定会被段韶之类的武将抓获。

而这次高澄的真正计划,是为了尝尝李祖猗到底是什么滋味的。高澄的一切部署,都是为此而来。高澄因为瞎了一只眼,所以对自己的相貌有自知之明。

但凡定亲前要见面的,对方绝对看不上他。

所以高澄便想趁着这次秋狩的机会,将李祖猗给办了。无论后面婚姻成与不成,反正他也不吃亏。

要办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很多预设的前提条件。

比如说把李祖猗的帐篷,安排在营地的边缘,方便高澄进入。

比如说把那附近的守卫全部调到别处,免得他们妨碍高澄办事。

比如说要想办法把李希宗给拖住,让他不能回军帐去捉奸。

高澄与麾下苍头薛丰洛经常在一起大声密谋,完全没顾忌到时常在身边晃悠的兰京。

在得知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高澄的终极打算后,兰京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如果成功,他不仅可以从霸府逃走,甚至还能干掉高澄。

就算是失败,他也能搅和得高欢一家不得安宁!

……

这些时日,临水县周边的天气非常宜人,秋高气爽正是游玩的时节。

高欢组织的秋狩也如期进行。这次来了很多女眷,娄昭君也带着家人到场。不过高澄一个也没有见到,包括他心心念念的李祖猗在内。

通过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高澄已经把李祖猗落脚的军帐安置在了一个离林子比较近的边缘位置,而且在规划流动哨的时候,故意将那边弄成巡逻盲区。

并打算在晚上调走值守固定哨的士卒。

相关安排进行得很顺利,一切都如高澄预料的那样。虽然兰京在林子里已经一天却并未被抓获,让他感觉有些蹊跷,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他的下半身已经饥渴难耐,迫切希望在李祖猗身上发泄一下。

这天夜里,李希宗被高欢叫到军帐内饮酒,商议联姻之事,高澄亦是在高欢身边,礼貌恭敬不似平常。

而李祖猗则是被单独留在李希宗的军帐内休息。

李祖猗所在的军帐内,一个华贵艳丽的年轻女子正在铜镜前梳头。她虽然身段婀娜,容貌不俗。但腰间佩刀,眉宇间一股英武之气。

和传说中柔弱可人的李祖猗很有些不相称。

事实上,李希宗虽然被高欢叫住强行联姻,但他对高澄本人却很是反感。不仅因为对方恶名在外,又瞎了一只眼。

而且还因为对方是世子,若是联姻,则要与高欢一家深度捆绑,这是李希宗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至于高澄与庶母郑大车通奸的丑闻,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北方世家圈子里面几乎是人尽皆知,不提也罢,李希宗想起来就觉得恶心。

所以这位赵郡李氏的世家大佬,根本就没想把捧在手里怕化了的宝贝女儿李祖猗带到秋狩的场地来!

高欢精明,高澄阴险,他也不笨,明明知道风险巨大,又怎么会把娇柔的女儿带入虎口呢?

那么跟他一起来的女眷到底是谁呢?

此番跟随他而来,伪装成“李祖猗”的,是家族中与其年纪相仿的女子,名叫李昌仪!她来这里也不是为了高澄,而是为了与她已经定亲的渤海高氏出身的高慎!

李昌仪性子野,喜好骑马,武艺不俗还写得一手好字,并不介意抛头露面。

她跟着李希宗一起来秋狩,不过是想看看未婚夫高慎是怎样的英雄人物。出行坐马车戴面纱,倒是没让不熟悉的高欢等人认出来。

至于高澄么,李希宗让她帮忙掌掌眼。但心思缜密的李昌仪很明白,李希宗对这次的联姻没有任何兴趣!全程都是在敷衍高欢。

心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昌仪忽然感觉铜镜里面有个人影晃动,她匆忙间回头,却发现一根短矛的矛头已经抵住了自己的脖子。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