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 第539章

作者:携剑远行

刘益守如此热情,搞得冯宝都不知道后面的话要怎么说。

“冯太守前来可是为了陈霸先广州起兵一事?”

二人落座后,刘益守命人上好茶,然后沉声询问道。

见刘益守开门见山,冯宝只能叹息一声,微微点头道:“吴王目光如炬,一语中的。如今南疆动荡,我与冼夫人尽量不参与其中,但高州刺史李迁仕已经决意反叛朝廷,与陈霸先勾结。

冼夫人让我来建康避祸,她在高州、崖州二地组织汉俚两族的乡民自保,对抗陈霸先。”

冯宝有些难为情的说道。这番话虽然好听,可冼夫人为什么把老公送到刘益守这边来?

当然是为了向朝廷表示她绝无自立之心!

冼夫人若是投靠陈霸先,等于是让刘益守杀冯宝。如此她在高州崖州也很难站住脚了。

不得不说,冼夫人此举,也算是用心良苦,不经意间就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手腕。

“冼夫人巾帼英雄,本王也是深感钦佩。不瞒冯刺史,冼夫人乃是在下义姐,你与她都是国之栋梁,请安心去建康休养,不过多久在下便会带兵出征,从江州南下南康郡平叛。”

刘益守恳切说道。

冯宝大松了一口气,感觉这次真没白来。悄悄出行离开高凉郡的时候,他还觉得冼夫人这么快就押宝朝廷有些急切了。

因为这样会导致短期内被广州的叛乱势力围攻!

但当他跟刘益守见面后才知道,原来上次冼夫人微服来建康的时候,就已经把路铺好了,而且深信刘益守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如今让冯宝北上为“人质”表忠心,不是太早,而是时候刚刚好!这样的话,冼夫人和高凉郡势力就能顺利入局,参与刘益守主导的平叛战争。

都已经主动入局了,还需要担心战后的利益分配么?这些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此,那便谢过吴王了。犬子冯仆亦是跟随在下北上,吴王能不能安排一下,让他在建康读书。”

冯宝试探性的问道。

听到这话,刘益守才意识到冼夫人办事真是够果决的,送老公当人质怕难以取信于人,居然连儿子都送来了!这可真是诚意满满,站队站得脚步稳健!

“在建康好好述职吧,我会给安排官职的。毕竟,太守随意离境也是个痛脚,我休书一封给尚书陈元康,让他来安排吧。”

“谢吴王!在下也修书一封送到高凉郡报平安。”

冯宝大喜,看来这一趟不仅不用被软禁,反而还能升官啊。这位吴王真是太会来事了,难怪冼夫人笃定了刘益守将来必定君临天下。

……

赵郡平棘城以南的坞堡,便是赵郡李氏各支所居祖地。平棘城不仅是郡治,而且是赵郡李氏的大本营,在这一片地区,赵郡李氏的权势用只手遮天来形容丝毫不夸张,甚至还有点保守了。

事实上,赵郡李氏虽然也有迁徙到西南太行山麓周围各地,先后有到柏仁、元氏、高邑、赞皇等县,呈扇形分布状态,枝繁叶茂。

但是,自南北朝到隋唐,赵郡李氏的主要活动轨迹,全部都是在常山以南的平棘附近。朝代换了几个,他们家老巢愣是没动过。北周灭北齐,都没有影响他们在当地的权势地位。

李希宗自从上次被高欢强行联姻意外告吹后,反而被提拔为中外府长史,进入了高欢的幕僚团队。当然,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好事,李希宗本人却高兴不起来。

高欢哪里是想提拔他为官,那是盯上了他家那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和赵郡李氏的兵马了!

如今高洋十二岁,还没有到成亲的时候。但是一般男子十五岁的时候,家里就会把亲事定下来了。还有三年时间!

现在高洋又是搞什么“百保鲜卑”这样的花活,摆明了想重建鲜卑六军,对河北世家没什么好处。

现在河北世家很多人都是明着派子弟到高欢霸府和邺城中枢去当官。而背地里,却是怀着很多不可说的诡谲心思。

这天夜里,李希宗府邸来了一位乔装改扮的不速之客。

书房里,当来人摘下斗笠,李希宗这才惊呼道:“你居然敢回来?”

“哼,我如何不敢回来。”

此人竟然是被高欢安上“通敌叛国”罪名的李元忠!

李元忠与李希宗虽然都是赵郡李氏东祖出身,但已经是五服之外了!严格来算已经不是一家人。

但因为赵郡李氏的人基本上都是住在平棘附近,所以彼此间的往来走动也很频繁。在河北世家里面,赵郡李氏是凝聚力最强的一家。

李元忠之前不仅跟李希宗认识,甚至还很熟。

“当初那些事情…真是你做的?”

李希宗难以置信的问道。

李元忠撇撇嘴,不屑说道:“如果是真的,高欢还能放过我么?他就是想把战败的责任都推我身上罢了。”

“那你去了南边,回来做什么呢?”

李希宗迷惑不解的询问道。

“我乃武人,去了江东又无部曲亲信,甚至连家乡子弟也没有,岂不是要蹉跎一生?”

李元忠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无限悲凉。

“所以你是想……东山再起?”

李希宗有点明白李元忠到底想做什么了。

“那个先不着急,我这次回来平棘,先给你们打个招呼。”

李元忠嘿嘿一笑,带上斗笠就准备离开。

“元忠啊,别急别急,你先回来,我有话问你。”

李希宗连忙招呼李元忠坐下,又上了一壶好酒。

“说一说,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李希宗沉声问道。

“先在北方蛰伏,隐姓埋名的拉一支队伍起来,就在常山一带活动。等天下有变,就是我重新出山的时候了。”

李元忠冷笑道。

“可是你一个人……”

李希宗感觉李元忠在说胡话。

“谁说我是一个人的,我身后是梁国的吴王。那一位,深不可测,比高欢厉害多了。”

李元忠感慨叹息道。

第558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

大军出征在即,斛律羡作为精锐斥候队“落雕”的头头,自然也是不可能缺席这次南征的。

因为担心自己是北人,不适应南面的湿热气候,所以他特意找崔冏开了不少治疗湿热病症的药方,以备不时之需。

这天,正当斛律羡打算到城外大营最后一次检查麾下部曲军备配置是否办妥的时候,刘益守派源士康叫他到府邸一叙,说是有赏赐!

“源将军,真的有赏赐么?只是之前的战功,主公不是每次都战后即刻兑现过了么?”

斛律羡疑惑问道。

他知道自己是刘益守麾下的核心武将,嫡系出身,重点培养。但是刘益守这个人怎么说呢,军功和感情是分开的,绝对不会因为你讨他欢心,就无缘无故的赏赐。

“放心,绝对是好事,主公有好东西要给你。”

源士康忍住笑说道,让斛律羡更是疑惑了。

二人来到寿阳旧府邸,老远就看到刘益守在做引体术,这是一种和太极拳有点类似的拳法,只有一种作用,那便是健身。

实战一点鸟用没有。

源士康和斛律羡二人就在一旁观摩,等刘益守打完一套引体术,他们这才上前行礼。

“沙雕王,你和麾下落雕队战功卓著,这次军改,其他精锐部曲都是砍编制,只有你部扩编到五百人,依旧是你当都督,怎么样,接不接兵符?”

一来就是大惊喜,斛律羡立刻单膝跪地行礼道:“主公如此厚爱,在下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什么《春秋》啊,《出师表》啊都不是白读的,如今斛律羡说套话也是张口就来,虽然比不上阳休之角度刁钻,但也是中规中矩,远不是当初刚刚北来时那样粗鄙不堪了。

“不用客气,来来来,我给你们准备了新装备,随我到书房一观。”

一行人来到书房,斛律羡四处打量,看着墙壁上挂着一些弓还有单兵弩,心中大喜过望。

“主公真是贴心,在下这把大弓也用了些年头,颇有些损伤,也是时候换一张新的好弓了。”

斛律羡拍马说道。

“弓?”

刘益守一愣,没料到斛律羡会这么说。

他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类似的事情,你派个亲兵跟杨胖子说一声就行,寿阳城内有匠作阁,专门给将校定做兵器的,在那边挑一把好弓就行了,这样的小事情我哪里管得过来。”

不是弓箭?那还能是什么?

斛律羡迷惑不解,却又不好开口询问。

“看,惊喜不惊喜?”

刘益守打开地上的一个大木箱子,然后拿出一张又一张的……面具,摆在桌案上。

“你们玩弓弩的不适合戴那种把头套住的头盔,影响视野。所以我只能打造一批面具了。来来来,作为一军之都督,你先挑。

这么多款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刘益守兴致盎然的指着桌案上的那些面具说道。

这些面具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个类别。

其中一类青面獠牙,阴森恐怖,好似恶鬼,看了就让人感觉胆寒。

另外一类,却是异常滑稽可笑,很多都是动物的头像,但表情都是清新爽朗中带着浓厚的嘲讽,让人看了就想打它一拳。

“这……”

一时间,斛律羡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看似受宠若惊,实则崩溃欲哭。

“这些面具怎么样,和你的风格很搭吧。”

刘益守把胳膊搭在斛律羡肩膀上问道,自己戴了一张类似“奥特曼”的面具,两只凸起的大眼睛挪到人眼上部,像是顶着两个半边鸡蛋。

他看着斛律羡问道:“怎么样,有没有觉得戴上面具以后就充满了神秘感?”

我神你老母啊!

要不是刘益守是主公,斛律羡估计直接开骂了。

“呃,主公,可不可以不要?”

斛律羡小声问道。

“不仅不能不要,而且出征就必须戴上。当然了,返回驻地后可以不戴。”

刘益守摘下奥特曼面具,一本正经的说道,完全不给斛律羡拒绝的缝隙。

“从这里面挑一个,哦,这样吧,要是你自己有心仪的款式,我也可以让工匠帮你定制也行。

反正,总之,打仗不戴是不行的。”

刘益守拍了拍斛律羡的肩膀,一点也不在乎对方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那就选这个吧。”

斛律羡挑了一个笑脸狐狸的面具。

“这个啊……好像有点普通,不太适合你,我看你就换这个吧,这个看着威武霸气。”

刘益守指着桌案上那个青面獠牙鬼的面具说道。

“呃,不用了不用了。我这个就好了。”

斛律羡连忙摆手拒绝,飞速的拿到那个笑脸狐狸面具,抓手里不放。

“嗯,那就这样吧,等会你派人来这里领五百张面具。唉,你知不知道我为了设计这些面具花了多少功夫啊……”

刘益守转过身碎碎念,斛律羡忍不住轻叹一声。

自家主公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心思捉摸不定,你完全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很严肃,说一不二,有时候又好像只是在跟你开玩笑。

“对了,陈霸先的兄长就是死在你箭下。此番出征广州,估计他会找人刺杀你。危急时刻换上一张面具跑路。”

说完,刘益守把那张奥特曼的面具扔了过去。

这踏马什么审美啊!

斛律羡要疯了,如果说桌面上那些面具他都勉强能接受的话,那刘益守现在丢过来的这一张,就不知道是个什么鬼玩意了!

上一篇: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