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346章

作者:烽火重燃

“谁说孤要走?!”

帝辛怒道:“孤之所以返回朝歌,那是因为想在都城结束自己的一生!”

“孤要是想跑,他姬发小儿能奈孤何?”

一阵凌厉的风吹来,疯狂吹动周围草木,帝辛停下脚步,言语之间霸气侧漏。

高大威猛的他浩立于月下,眉宇之间未见丝毫惧意。

才思敏捷、勇猛高大、骁勇善战等等,这些,才是真配得上帝辛的词。

“如今周边之人皆被禁止,商王若真想杀姬发,待与晚辈对话完不迟。”

江逸提醒道。

帝辛撇了他一眼,思忖片刻:“不需要静止了,孤不会让侍卫干扰你我的对话,让姬发的人自己找上门便是,省得孤再跑一趟!”

江逸接受了帝辛的意见,于是所有人都恢复了行动。

姬发要真能找到这里,他倒真想看看帝辛会如何做。

近卫们正要继续攻击,帝辛怒喝道:“退下!”

“尔等守在周围,一旦发现周军立即来报!”

“遵命!”

近卫们立即四散了开。

帝辛这才问道:“孤问你,后世是如何评价孤的?”

“孤听闻,姬发为了寻找自己以臣伐君的正义理由,煞费心机与商王室的叛徒多次罗列罪名,中伤于孤,说孤宠信妲己、荒淫残暴、无恶不作,使孤的名声扫地,这才敢兴兵造反。”

“你说你来自三千多年后,想必那个时代,后人对商了解甚少吧?”

“你们可有被这些说法欺骗?”

话到此时,帝辛似乎自己都觉得这些事情有些太过可笑,竟是忍不住扬起嘴角,十分不屑。

江逸斩钉截铁的回道:“有!”

“难道无人为大商平反,揭开姬发小儿的罪过?”

帝辛勃然大怒:“周部落分明是夸大了孤的各种言行,甚至还刻意捏造,并以正义之名行趁虚而入的小人行径,联合戎狄各部外人造反,还犯下了你所说的那些罪孽,这才得以胜孤!”

“难道世人皆言商之恶,却不论周之恶嘛?!”

“你都来自三千年后了,那世道依然无人了解真正的大商嘛!”

帝辛逼近江逸,十分激动的问道:“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孤,孤要清楚的知道这些!”

帝辛可以允许自己失败,毕竟这已经是定局!

可他无法容忍,在几千年之后,世人依然觉得他是昏暴之君,觉得大商是昏暗的朝代!

列祖列宗辛苦建立的大商天下,这名声绝不能败在自己手中!

江逸郑重说道:“自周朝开始,对商王的贬低远远大于褒奖!”

“孤不需要褒奖,孤只要后世对大商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帝辛已经顾不上个人的功绩了。

江逸快速回道:“后世曾有学者研究撰写《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文中列举出了一些记载了商王罪行的言论----”

“其中出于典籍《尚书》的有六项,到战国时期增加了二十项,到西汉时期又增加了二十一项,东晋时又增十三项!”

“在那段时期,时代越离大商越遥远的,记载您罪行的反而越多,关于您恶毒的记载可谓是不断堆积……”

“可是为您发声者却少之又少,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您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江逸的声音充斥在这片密林,帝辛每听到增加两个字,眉头就往下越皱几分。

“当世无公道,后世难道也无公道嘛?!”

帝辛暴怒,反问江逸:“难道你们真的相信,最需要污蔑孤的周部落都没有罗列出来的行径,那些距离孤更遥远的时代罗列出的会是真实的么?!”

江逸同样觉得这十分离谱。

姬发之所以要罗列和夸大帝辛那些劣处是为了造反,后面几个时代的人虽然不需要造商纣王的反,但一个需要举‘义’旗造反的朝代都没能罗列出来的罪行,你后世的人在那凭空加来加的去能有多少可信度?

这就好似两口子为了利益彻底闹颁了,当时连离他最近的、掌握一个部落势力的人想扳倒他,夺走他的所有产业,却怎么都查不出他犯了这类大罪的蛛丝马迹。

结果在过了几十上百年之后,有群连你祖宗面都没见过的人说你已经死去的那个祖宗确实犯了这种大罪,而且十恶不赦,你是会让他被抬着出去,还是会信了他的鬼话来句----

啊,你说得对,我祖宗确实有罪,当年那群二愣子真特么愚蠢,想扳倒我祖宗居然连这么大的罪都查不出来,不知道好好利用?

从这里就可以毫不夸张的断定,关于帝辛的一些记载,夸张想象和趋炎附势的成分有太多了,说他是华夏史上最委屈的人都不为过。

所以,面对帝辛的这个问题,江逸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自然代表不了全部的后世,但却可以代表他自己,所以他的回答也十分严谨:“晚辈----”

“不信!”

第526章 帝辛的四大罪?

“我也不信!”

“没错,纣王说的很有道理,离古越远,偏离真相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对的,就像我们向来都把华夏的传统文明归结于周一样,说明周朝和商朝的礼制是有极大不同的,他们自然不可能说商朝之礼的好话!”

“再加上整个西周时期都学在官府,史料长期都被人家的官方垄断,怎么可能去推翻姬发所说的那些罪行?”

“纵观历史,就没有哪个朝代会说前朝的好比坏多的,大家都讲究师出有名,只不过纣王被一些人跨时代都要黑,未免太过偏激了!”

“呵呵,看呐,华夏人又在这洗地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仗着有点文明就可以颠倒黑白了嘛?”

观众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帝辛的说法很显然说服了不少人,即便有的人嘴上还在否认,但内心怀疑种子却是更深。

与此同时,各国的自媒体和秦氏集团发力了,开始大力在网络上宣传出了一些颠覆性的标题和内容!

“典藏华夏出现神级反转,帝辛是否真如昨日所言那般十恶不赦?”

“作为新时代的民众我们应该擦亮眼睛,理智的看待华夏帝辛的传言!”

“震惊!面对后世的质疑,帝辛的回复居然是……”

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或通过朋友之间的宣传,或通过特殊渠道进入了直播间。

虽说还没能完全让他们信服,但他们已经开始想要了解这些!

奥莉西丝看到这一幕彻底坐不住了,她走到了中年人旁边,发现中年人甚至连眼皮都不眨了,一直在疯狂的进攻。

又看了看其他人,奥莉西丝默默叹了口气,严重怀疑台里花几个亿请了些水货。

这个想法才刚冒出来,她就看到,一个黑客像是绝望似的“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暴吐出了一口老血!

她赶紧走了过去,看向了他的电脑,发现屏幕上清楚的显示着三串英文----“loser!loser!loser!”

“fuck!”

奥莉西丝端起凳子就把这台电脑给砸了,气愤的看向在节目里云淡风轻的江逸,恨得牙痒痒!

听到江逸说不信,帝辛的面色也仅有一丝的好转,转过身去说道:“光你一人不信有何用?”

“纵孤有千般委屈,怕也将成万世之定局。”

“不止晚辈一人!”

江逸斩钉截铁道:“商王何不想想,若真只晚辈一人,我又如何会知道您大多是被冤枉的呢?”

帝辛双眸一亮:“还有谁信孤?”

“后世有圣人孔子,为万世之贤者,他的弟子子贡早已怀疑您的罪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您作为失败者而被强加的,他曾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贤者孟子也认为商王在位时尚有贤人辅佐和善治遗风,因此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统治!”

“更有学者根据您所处时代的甲骨文资料,认为“纣时的制作、田猎、征伐、祭祀,莫不整齐严肃”,或许是英明之主,而最终的败亡则可能与争战过度及本人衰老有关!”

“在晚辈看来,商朝最终的败亡原因无非是被趁虚而入罢了!”

江逸说出了自己的论断:“若您带着的是扫灭东夷的商军主力,而不是那些罪犯奴隶,区区四万多的敌人,怎能灭商?”

“周部落仗着您的主力正在稳定新打下的疆土,以这般卑劣的伎俩赢得胜利必会遭人话柄,所以更加不可能记录商王您的功德,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脸!”

帝辛淡笑道:“呵呵,若孤的精锐都在,他姬发小儿怎敢来犯?”

“他不是自封周武王么,可连与孤光明正大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后生啊,你且告诉孤,那些说大商或孤不好的点都在何处?”

帝辛怅然道:“如果后世无法从公正全面的史籍中了解到大商的话,那就让孤,来告诉后世吧。”

江逸回道:“在《尚书·牧誓》中控诉您的罪状有四----”

“一是听从妇言,牝鸡司晨!”

“二是祭祀不修!”

“三是不任用亲族!”

“四是信用四方逃亡的罪人!”

“不知商王作何解?”

江逸顿了顿,问道。

帝辛闻言大笑:“哈哈哈,第一条是他们在说孤听信妲己之言么?周部落的人也是这样说的,偏偏还有人深信不疑!”

“区区妲己,不过是有苏部落的一个女子,充其量也就漂亮罢了,然再漂亮也不过是孤的战俘!”

“他们一面说孤残暴不仁,一面说孤听信女子之言,受制于一个战俘,这岂不可笑?”

“真要如此,孤还是那个可以开疆扩土的帝辛么?!”

“真要如此,孤都这个岁数了,在宫中好好享福不行么,还去打什么东夷?!”

“后生,你可知道,孤为何要打东夷?!”

“为何?”江逸问道。

“因为孤老了!”

帝辛无奈道:“孤若再不将东夷彻底打服,把中原版图扩展到江淮一带,把东南之地彻底收于华夏,就再没有那个心力了!”

“可是……孤万万没有想到,会有人趁这个时候,来亡我大商,大胜之后的孤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孤还让大商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名声,终究对不起列祖列宗!”

帝辛扶额,发出了重重的叹息声,瞬间苍老了许多。

那清晰可见的皱纹,仿佛无声诉说着眼前这位君王的苦闷。

“孤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东南之地已归于华夏,东夷之地和中原终于统一、巩固了……”

帝辛愁着愁着,就笑了,因为过于疲劳坐在地上的他,抬起眼眸,看着江逸,十分忐忑的问道:

“后世东南之地,可安稳否?”

“可再有东夷人,敢对你们不利?”

话到这时,江逸敏锐的捕捉到,帝辛原本无力的手,又紧握了青铜剑一分。

他可以想象到,如果说会的话,帝辛一定会为后世担心,一定会十分牵挂东南之地!

如果这时的他不是败局已定的话,他肯定也会像其他先祖一样,誓要将东夷之人全部杀绝的吧?

想到这里,江逸朝着他,行抱拳礼道:

“商王放心,后世东南之地……无忧!”

“当真?!”

帝辛条件反射般站起,下意识握着江逸的肩膀,眼中精光闪烁,激动不已!

这是他最后期待的事情了!

“若真如此,孤死何憾?!!”

“孤所受的那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帝辛松开江逸,仰天长笑,像是释怀了心中的所有苦闷一般:“三千多年,三千多年……”

“华夏的东南之地,无忧了!”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