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632章

作者:烽火重燃

“啊!!!”

轰隆!

一阵撞响传出,之后再没有任何声音,小妾身死……

“后人,能为我们夫君正名吗,能还我们孙家一个清白吗?”

另一个小妾,主动跃入了井中,对当世再无任何留恋。

随即,最后一个小妾也跳了下去,临死前想着孙传庭的模样……

“呜呜呜……”

“呜呜呜……”

轮到自己女儿的时候,张氏的心底防线彻底崩溃了,她身子一软禁不住地跪倒在井边痛哭。

“娘亲,女儿……自己下去……”

两个女儿不舍地看着张氏,冲着井口喊道:“父亲、二娘、三娘、四娘,我们来了!”

“不要……”

“不要!!!”

女儿们跳入井中,再没有丝毫动静。

张氏泣不成声,临终前最后仰望了天空一眼,像是在对着老天爷,又像是在对这个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不断地呐喊道:

“还我夫君清白来,还我夫君清白来!!!”

轰隆!!!

……

弹幕刹那之间,少了许多,似乎陷入了沉寂。

孙传庭死他们没有多少感触,可孙传庭妻女宁死想要保住孙家的名声,却让他们感触万分。

不少观众的心底也跟着沉重起来,崇祯,这就是崇祯吗?

一家人的死,都证明不了一个元帅的清白?

百姓们没有记住他们也就罢了,可崇祯,他有什么资格遗忘和视若无睹?

就因为没有看到他的尸骨,就怀疑他是叛逃而非战死,这就是崇祯能做出来的事情。

这直接导致大明将士必定会和朝廷离心离德。

可这,怪得了将士么?

别说是那些卖命的人,就算观众们心底也看不下去了!

“你看到了么?”朱元璋盯着朱由检道。

朱由检想尽量装的像一点,让朱元璋以为自己的确是不知道这些,可他没有办法,当他看到孙传庭之后,他再也没有办法继续装下去了。

“晚辈,知道孙传庭是战死的,若非我当时盲目催促,若非我没及时派人支援,孙传庭不会败。”

朱由检想了想,干脆只能承认:“可是太祖爷,他若是没错,那错的就是我了,当时那般时局之下,我岂能承认自己错了?”

“作为君王,若是失去了威严,他还能算是君王,还能号令文臣武将么?”

“所以,晚辈只能用没找到尸体为理由,不予封赠,此乃帝王权谋!”

话刚说出,朱由检就像是卸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让老祖宗该打打,该骂骂好了,这样他心底才会舒服一些,不用藏着那么多事情。

更何况,唯有老祖宗想打想骂,才说明是恨铁不成钢啊。

若是他连打骂自己都不想,岂不是对自己彻底不抱希望?

这一刻,他甚至想,朱元璋能像刚才一样一脚踹过来。

然而,他终究没能等到,心绪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难道,他连挨打都不配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双手始终背在身后,他已经懒得教育朱由检了。

老朱家出了这样的后人是家门不幸,他之前毫不怀疑朱由检的努力是为了治理好大明天下,可现在,他犹疑了……

朱由检的努力,到底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权谋?

“朱由检,你为何要废除工商税,去加重三饷?”

语气瞬间寒若冰霜,朱元璋开始了又一波问责!

观众们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崇祯要大事不妙,纷纷打字道:

“来了来了,崇祯皇帝要倒霉了!”

“楼上,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件事情,等你知道了这件事,你就知道崇祯对百姓到底怎么样了!”

“嗯哼,我觉得我有必要科普一下,工商税主要针对的是富商,三饷针对的是贫农和一小部分中小地主!”

“我也来我也来,这段历史我可了解的不少!”

一个观众科普到一半,就立马有另一个接话道:“崇祯皇帝经历的小冰河时期,出现了刚才他提到过的各种灾害,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农民最最苦的时候!”

“可是崇祯皇帝呢,他口口声声说心疼百姓,却居然针对农民去加三饷!”

“所谓三饷,指的就是辽饷、剿饷与练饷!”

“辽饷加派是为后金入侵,辽东战事紧急,军饷不足而起;剿饷是为镇压农民起义筹措军费;练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练兵所用!”

观众们陆续为一些不了解的观众科普着。

朱元璋的话音随之响彻直播间:

“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崇祯四年,总共才十三年时间,辽饷加派的加派居然由二百多万两到达一千零二十九万余两,增加五倍以上!”

“朱由检,你是在拿大明的百姓当羔羊么?!”

“太祖爷,这实在是没有办法,朝廷没有那么多钱了,只能从别的地方多拿一些,否则外族入侵,大明江山必陷危难!”

“那你废除工商税作甚?!”

“辽饷中最重的就是田赋,你所处时代百姓们已经苦不堪言,你居然去加重对田赋的征收,他们本就吃不饱饭了,你这是逼着他们去吃树皮啊!”

朱元璋一脚踹了过去,朱由检胸口吃痛,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口鲜血暴吐而出!

第980章 怕死是么?皇帝?

要说历史上谁最心疼劳苦大众,朱元璋绝对可以算是第一梯队,他建立明朝之后,就制定了“安民为本”、“藏富于民”的主张。

修生养息,惠农于实处,光是他在位期间,全国就修治了塘堰40,987处,河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

除此之外,他还给大量奴隶以自由。

在元朝时,许多权贵拥有的奴隶竟可以达到上千之中,朱元璋于是规定一品官员家里不能超过12人,二品不得超过10人,三品不得超过8人等!

若是庶民之家存养奴婢,必得仗罚,这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极大的恩典。

他对农民的田地税赋征收仅为三十分之一,他在位31年,杀掉的贪官污吏超过十五万人!

世人皆说他残暴不仁,但唯有当时的百姓知道,朱元璋究竟是怎样一位君王!

否则,何来的洪武之治?

因此,当朱元璋得知朱由检居然敢对农民加那么重的税赋时,早就想提刀砍了他了,甚至觉得,他的后世都应该去体验一下当农民的艰辛!

农业是国本,农民更是国本之基,践踏农民,那就是在践踏自己吃过的每一粒粮食!

往上数几代,谁的祖宗没有当过农民?

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结果穿上好衣服,吃饱了饭就瞧不起农民,这样的人和白眼狼有个屁的区别!

“朱由检,你应该去种地,应当去好好尝尝农民的艰辛!”

朱元璋说着,忽地心生一计。

咱要给老四再留份遗诏!

日后,凡我朱家皇室后裔,皆要做一年农民,让他们去和农民耕种,能够真正体会到百姓之疾苦!

咱看这朱由检就是体会不到,才敢如此搜刮百姓!

说干就干,他打算等会就把这些记录在遗诏上。

那老四,要不要也让他去种种田?

“唉,听朱老祖这么一说,我已经彻底不心疼崇祯了!”

“就是啊,崇祯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结果赋税一重再重,我现在可真是失望了……”

“楼上的不要伤心,这还只是其中一饷呢,等会有你们气的!”

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崇祯丧失了同情心,这样的皇帝不是活该被造反么?

不造反,难道看着他一步步把百姓逼死?

如此看来,朱由检也就是嘴巴说得好听,事实上跟一些昏君暴君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这家伙很会立人设,每当出一个压榨百姓的政策,就会动不动就会来句,朕是迫不得已,朕只能先苦百姓一会之类的话,来为自己压榨百姓的事实提供理论基础,看似无奈,实则步步蚕食。

就拿剿饷来说,开始于崇祯十年(1637),崇祯皇帝在试行之初就假惺惺地说过:“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

可到崇祯十二年时,这一饷还在进行全征,崇祯对自己做下的承诺简直只字不提,不断地压榨并挑战百姓的底线。

再就是练饷,同样是为了针对农民起义军!

一方面不断地加重赋税,把农民逼得走投无路,一方面越发冠冕堂皇地搜刮农民的钱去镇压那部分走投无路的农民,这不是把大明百姓往死里逼么?

到了崇祯四年(1631年)时,辽饷足足达到1000多万两,再到崇祯十年(1637)时,又加剿饷二百八十万两!

等到崇祯十二年,再加练饷七百三十余万两,加派总数高达2000余万两,远超一国正常赋税的全年收入!

甚至,直到崇祯十五年还在加征!

980、

虽然崇祯皇帝表面上废除了几个,但无不从其他税中找补,看似税少了,实则依然在增多!

百姓又不傻子,税是越多还是越少,心里会没点数?

可崇祯就是这样,一边口口声声地说不想累民,一边又把百姓累得踹不过气,在镇压起义方面完全是既不治标又不治本!

这样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虚伪至极的皇帝,就算是平了李自成又如何,难道就不会东自成、南自成么?

这种种不把百姓当人的举措,换来的是当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军进攻燕京前哨重镇宣府时,百姓“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而迎”!

一些被农民军派遣到山之东、河之南等地方州县中去就任的官员,更是获得了“先造牌至,士民苦征输之急,痛恨旧官,借势逐之,执香迎导,远近若狂”的待遇!

纵然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纵然看似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崇祯,真正为百姓做了些啥呢?

如果靠嘴说说就有用的话,那这世间的压榨岂非皆可谅解?

再让崇祯多做几年皇帝,大明的百姓怕是连树皮都没得吃了!

因此,一向以百姓为本的朱元璋得知,如何能不懊恼?

他今天就是要当着古今观众的面,细数崇祯的亡国之罪!

也许祸根从万历就开始埋下,但崇祯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罪过!

“你说,你有没有拿大明的百姓当人,你这个不肖子孙!”

朱由检刚刚起身,朱元璋又一脚踹了过去,这回朱由检直接被踹到了三米开外,整个人虚脱至极,想要站起却没有多少力气!

王承恩赶忙跑到朱由检身边,流泪护着他:“太祖爷,陛下真的是无可奈何,陛下真的是没有办法!”

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朱由检缓缓起身,始终不敢站起,朝着朱元璋跪下。

“你自行掌嘴!”

朱元璋怒瞪王承恩,什么时候他说话轮得到太监插嘴了?

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啪!啪!”地扇起了自己的耳光!

“你是不敢得罪士大夫和工商,所以就拿百姓开刀是么?”

朱元璋步步逼近朱由检:“你很喜欢鱼肉百姓啊,你敢说苦百姓一年,为何不敢说苦士大夫一年,为何不敢说苦工商一年?”

“你杀了魏忠贤,导致士大夫独大,所以你不敢惹他们是么?”

“你怕死是么?皇帝?”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