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654章

作者:烽火重燃

太宗皇帝一声令下,诸位大臣立马沉心静气,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

程咬金嘿嘿窃笑,眼看着一条又一条鱼儿咬上钩来,脸上的欣喜丝毫掩饰不住,每当钓上两条之后,就总会偷偷地往太宗皇帝的鱼框里也放上一条。

太宗皇帝正好奇程咬金怎么能这么厉害呢,心里正想着该怎么超过他,可不能在众臣面前丢了脸面,见程咬金居然这么识相,顿时喜上眉梢。

“嗯哼”了一下,太宗皇帝本想悄悄给他使个眼色,却见程咬金目不转睛,就连把鱼框放到自己框里的时候,他的动作也是行云流水,像是经过特训一般。

看到这幕,所有观众再次禁不住笑了!

“哈哈哈,笑死我了,原来如此,怪不得太宗皇帝笑得那么开心!”

“什么叫智慧,这就是啊,连程咬金这样的人物都不敢抢上级的风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情世故吗,学到了学到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哈哈哈……”

还没等他们笑完这段呢,下一段,他们就看到,长孙无忌等人也都在撇头关注着程咬金,心想:这家伙何时变得如此厉害?

长孙无忌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程咬金放鱼的手,从中发现了端倪,不由摇头笑想:‘好一个程咬金,难怪要带陛下到边上去!’

‘不过这未免也太多此一举了,你就算带陛下坐中间,把鱼放陛下框里,我们也不敢说啥啊!’

话罢,玩味地撇了魏征一眼,发现魏征目光紧盯着程咬金的手,不屑地哼了一声,却也什么都没说。

画面一转,比赛结束,最终,程咬金排在太宗皇帝后面,长孙无忌排在三,秦叔宝居四……

程咬金这回啊,可在秦琼这边狠狠找回了面子!

“叔宝,看到了没,这就是俺老程真正的技术,连辅机都不是俺的对手哩!”

这会,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程咬金丝毫不拍太宗皇帝的马屁。

等其他人都走了之后,太宗皇帝把他带到了一边,问:

“咬金,你怎如此厉害?”

“陛下,这是俺特意研究出来的秘方,俺只告诉你,你可莫要告诉别人哦,只需要用酒米加盐或加油枯,鱼吃着有味,就不会去吃没加盐或油枯的酒米,会逗留原处不走,即使游走了,它们也还会游回来,上钩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哈哈哈……哈哈哈……”

太宗皇帝双手叉腰,笑声回荡在整个华清池。

他冲程咬金笑了又笑,悄悄地叮嘱道:“切记要保密,保密,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朕知,朕回头还得找长孙无忌他们钓鱼,你也一起来!”

“陛下,俺钓这一次就好了,钓鱼这事啊,可真不适合俺!”

程咬金摆出一副嫌弃的模样,既然这方法已经告诉陛下了,那陛下下次肯定会用,自己要是也用,那岂不是在和陛下角力么?

俺岂能和陛下争长短!

太宗皇帝一眼看穿他的心思,嘴上的笑意更深了。

观众们看得暗暗咋舌,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学程咬金这种作风?

第1017章 横扫高句丽

“怪不得人家能活得那么舒服,死了还被追赠为骠骑大将军,这是真活明白了啊。”

“从原则上来讲,程咬金这种作风显然是不对的,可在现实中,往往还是程咬金这类人更吃香,他们有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处世智慧,以至于日子往往越过越好。”

“但是在大事上,我们还是得坚守自己的原则,你看程咬金不也是这样嘛,他即便给太宗皇帝送把柄,也只是用吃牛肉的手段犯禁,而不是欺压百姓。”

观众们逐渐交流起了,原则和世故之间的联系。

若空有原则,好像往往混不太好,容易修桥补路无尸骸。

可若空有世故,很容易是杀人放火金腰带。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一个平衡点?

既不让人丧失原则,又能让人通过正规手段活得好一些?

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生存和致富的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浮现出自己的想法。

“刘仁轨这一仗,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顺手打的,他真正厉害的,反而是他治国方面的才能。”

秦俑把话题拉回正轨,说道:“白江口之战后,百济境内遭受两次战火荼毒,境内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刘仁轨于是请命治理百济。”

“他少时的所学,以及多年来的阅历和成长,再次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如同我们先前对话过的辛弃疾先祖,以及朱老祖一样,他曾经无论是在贫贱,还是升官中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了。”

“上任之后,刘仁轨令人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西新的道路。”

“他着力于村庄建设,修复堤坝塘堰,并且救济百济境内的贫困人家,鼓励农业生产,还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让百姓得以安居。”

“百姓们安居幸福了,自然也就不会想着造反了,巴不得能一辈子跟随大唐。”

“之后,大唐守军就开始垦种土地,筹划平定高句丽。”

太宗皇帝闻言,叹道:“朕看过你们后世的典籍,是说朕在贞观十八年的时候亲征过高句丽,连克盖牟等10城。”

“可惜,当时由于朕的打法过于保守,未采取直取平壤、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等建议,导致大唐未能出奇制胜,以至于拖到天气严寒之时,唐军又因粮草不济,只得班师回朝。”

“太宗皇帝,打法保守并非是主要原因,当时您已是大唐天子,虽有机会出奇制胜,但到底不再是曾经的天策上将,自然不能以身犯险,否则一旦被困,一些别有用心的异族必定联合发难。”

“当时最困难的一点,还是粮草问题。”

秦俑只手一挥,一副高句丽的地形图骤然显现。

观众们定睛看去,发现大唐陆地战线是由上而下,安市城在建安城上方,国都平壤离安市距离遥远,在安市城和建安城的右下方。

在平壤和建安之间,还有一座乌骨城。

从安市和建安到平壤那一块区域上,除去乌骨城之外,高句丽再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城池。

若是打下安市城,再取建安,攻破乌骨城,唐军便可一马平川地直取平壤,

况且在这张地图上,不少地图都打上了“X”,大唐军队已经和安市成对峙状态。

秦俑指了指安市城,说:“当年,你认为安市城险兵精,建安兵弱粮少,主张出其不意先攻建安……”

“但大将李勣认为,越过安市攻打建安的话,高句丽军一定会截断唐军粮道。”

“太宗皇帝因此专攻安市,但安市城池过于险要,以至于久攻不下。”

“当时,又有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献策,希望陛下能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其余挡道小城必溃,平壤则不可守,其他大臣也大多主张如此这样做。”

“但长孙无忌认为,既是天子亲征,万不可冒险侥幸,应该先破安市,再取建安,才是万全之策。”

秦俑叹了口气,唉,可见当了皇帝之后亲征,反而容易束手束脚。

这场战争,要是大唐放开手去打,没准真就赢了。

出征高句丽的武将阵容有多强?

李勣、李道宗,外加当时初露头角的薛仁贵!

这时的大唐,依然是名将辈出,李勣、李道宗这些老将正直鼎盛!

阿史那杜尔等源于突厥的名将逐渐崛起、薛仁贵等新秀脱颖而出,盛唐武功的新篇章,早在这时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灰色之境出现了一段快闪,上面清楚地显示着大唐铁军横扫高句丽的盛景!

“杀!!!”

战场伊始,李勣和李道宗刚出手就灭了高句丽数千人!

之后双方会战盖牟城,在盖牟城打了一波精妙的配合,俘2万余人,获粮十余万石!

另一边,大唐刑部尚书率领张亮水陆大军部渡海袭占卑沙城,俘虏了八千多人。

战争只刚打响,大唐天团可谓横扫辽东!

一个刑部尚书都能统兵四万,战船五百艘,在被偷袭的情况下还能反杀敌军,可见大唐的文官当时是何等的能文能武。

之后,盖苏文又率领步骑4万援辽东,李道宗仅率4000骑兵迎击!

李勣引兵相助,和李道宗再度会合,大败高句丽援军,斩敌千余人!

另一条战线,太宗皇帝渡过辽水之后,撤下栈桥以坚军心!

他亲自率领精兵围攻辽东城,派遣锐卒登冲竿攻上城楼,又借着风势烧毁辽东城西南楼,一举攻破辽东!

城破之后,太宗亲率士兵,杀高句丽兵万余人,俘获城民4万口!

唐军大截之后,又向白岩城进军!

高句丽乌骨城守将遣兵万余援白岩城,唐将契苾何力仅率劲骑800反击,带伤追击数十里,斩千余人!

又到六月,李勣攻白岩城西南,太宗临其西北督战,打得高句丽守将孙代音不得不献城投降!

到这,唐军已经连克高句丽十余城!

高句丽损军五万以上,被俘虏七万以上,被缴获马匹、铠甲、兵器等不胜其数!

反观唐军,仅损失两千士兵和八千匹战马,一直打到安市,野战和攻城战胜率达到了百分百!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完美的体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横扫!

第1018章 脱甲为臣,披甲为将

只可惜,当时还有不少武将要镇守大唐,防范其他异族,否则再多调几个过来,打高句丽完全不在话下。

安市,一块真正的硬骨头来了。

得知唐军势如破竹,高句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领兵15万援救!

“先灭援军,再取安市!!!”

画面之中,太宗皇帝一声令下,唐军迅速对援军展开战略部署!

当高句丽援军进军到了距离安市城只有40里时,为了防止援军产生疑虑,太宗皇帝立即派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千骑与之交战!

阿史那社尔战而佯败,退走之后,本以为高句丽军队会跟过来,谁知对面的将领居然乘势追至安市城东南8里处依山列阵!

一般团队到了这估计得头疼脑热,敌人援军就在背后,安市城内又有不少士兵,现在打也不是,不打不也是。

但这,岂能难倒大唐天团?

“陛下,高句丽倾国出动,平壤守军必定稀少,末将愿领精卒5000击之!”

李道宗想学李靖,也来一波奇袭!

可惜,这时候的太宗皇帝,虽然还有亲征之勇武,但比起年轻时候的锐气,终究还是少了许多,最终并没有采纳李道宗的意见。

不过,天可汗到底是天可汗,他仍然能想出破敌之计。

他身穿战铠,背上披风,左手搭在唐皇剑上,直冲两边文武说道:

“区区一个小阵算什么?”

“立即派遣使者,前去安抚高延寿,让他们放松戒备!”

“李勣!”

“末将在!”

李勣上前抱拳接令。

“朕令你领步骑一万五千于西岭列阵!”

“末将领命!”李勣退到一旁。

“长孙无忌!”

“末将在!”

长孙无忌这时居然也穿着铠甲,上前接令道!

气质儒雅之中透露着杀气,长孙无忌的眼神再不像在朝堂上那般温和,反而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

“朕令你领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自北山出狭谷,攻延寿侧后!”

“卧槽,长孙无忌也带兵?”

观众们惊呆了,这不是个文臣吗?

“就是啊,他不就是个礼部尚书嘛,大唐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要是说兵部尚书能打也就罢了,这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都用上了?”

一些了解长孙无忌的观众笑着打字道:“各位,你们猜猜长孙无忌的爹是谁?”

“谁啊?”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