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33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说真的,胡长义很是担心这批武器能否顺利送到。但是想一想先烈们各种突破封锁线的招数,他又期待了起来。

在期待之余,胡长义继续投入到日常训练跟军工制造上。反正掷弹筒做出来了,缺的就是炮弹产能。

而见识到掷弹筒威力的张部长他们,会很积极的帮着想办法解决。所以,胡长义毫不担心炮弹问题。

而胡长义正在忙碌的,其实也跟掷弹筒没多大关系。他在干啥?其实还是五台山的和尚提醒了他。

没错,他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一群坏蛋追着人进入一家寺庙。然后和尚们一撩僧袍,冲锋枪就亮出来了……哒哒哒……

第367章 想造几支冲锋枪

正所谓方丈一笑,生死难料。而想要做到这个效果,冲锋枪是必不可少的。

八路军还真有冲锋枪,阎老西给的晋造汤姆逊。可是有枪无弹,徒呼奈何?总不能为了这些破枪,专门去弄些大口径的子弹去吧?没那个必要。

胡长义不知道电视剧里面的桥段能否在现实中实现,但是他知道冲锋枪在近战中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的,尤其是面对鬼子的三八大盖的时候。

这年头可以选择的近战武器产品有好多,手枪冲锋枪霰弹枪都可以生产。而且这三种枪也一直活跃在现代的军队中。

如果可以,胡长义很想把手枪冲锋枪霰弹枪都造出来,但是条件不允许。而这就要有所取舍了。

首先排除手枪,因为八路军中有着大量的盒子炮存在,而以后也会缴获更多,所以还不急。

其次是霰弹枪,这个早晚要上的,霰弹枪的弹壳可以用纸制弹壳,而且一些老汉阳造步枪也被改造成了霰弹枪,这个可以有。

但是,也不着急,因为咱们有霰弹炮榆木炮作为武器。

所以,在送走了给五台山的那些武器后,胡长义回到了办公驻地,在绘图室里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储物空间,找出来一份波波斯冲锋枪的图纸拿了出来。

好吧,可怜的主角,身负三级防弹衣跟插板、防弹头盔跟眼镜、甚至还有类似于储物戒的虚拟空间,却没怎么用得上。

波波斯冲锋枪,是毛熊家在宁列格勒被围困的时候设计制造的,广义上跟波波莎冲锋枪是一个体系,但是在设计师跟具体结构上缺跟波波莎冲锋枪都不一样。当然,用的子弹都是毛熊家的7.62×25托卡列夫手枪弹。

注意了,这个托卡列夫手枪弹实际上是7.63mm毛瑟手枪弹的苏制版本,只是比起7.63毛瑟弹来说,要稍微的长一点点,发射药也多一点。

可是呢,PPS冲锋枪是可以使用毛瑟弹的。这也是胡长义选择造这款枪的一个原因。

至于为啥不造PPSH—41?因为BBS性能更好啊。另外PPS是全钢结构,没有沉重的木质枪托,重量更轻,生产更容易。因为它本身就是在物资极度匮乏下的产物,所以更适合八路的兵工厂。

有人或许疑问,为啥没有木质枪托反而更适合八路?那就说一下木质枪托的问题。

枪托的木质,可不是随意的木头就行的!这个需要抗高温,扛形变,抗冲击,要有足够的硬度跟韧性……

所以,毛瑟步枪用的是欧洲核桃木,鹰酱家奢侈的用黑核桃木,毛熊微微一笑,就从西伯利亚跟外兴安岭的老林子中砍来了黄桦木,小鬼子也兴冲冲地从东北的老林子里弄到了合适的木头。

注意,这些木头产地基本上在高寒地区,而中国目前却没有这样的地方领土了。以前有,不过被螨清割让了,让小六子送人了……

所以,仅仅是一个枪托,就能制约中国的枪械生产。而中国能找到的合适的木头,也就是楸木能基本达到要求了。就八路军控制的区域来看,楸木还是很多的,这才能满足兵工厂的步枪生产。

说个题外话,二战时期综合精度最好的步枪,其实是毛熊家的莫辛纳甘步枪,也是十大狙击手用的最多的步枪。包括狙神张桃芳,用的也是莫辛纳甘。

而且毛熊在造枪的资源上,简直就是得天独厚的!人家的金属铬,金属镍储量丰富,可以随意浪费啊。别告诉我你不知道铬镍是枪管钢的最好合金元素。

为啥AK47那么耐操?枪管枪膛镀铬,这得多奢侈?

哦对了,还有捷克造的马四环步枪,这个枪也不错,适合改制狙击枪。就是数量太少了点。

所以,一个全部钢结构的冲锋枪,是适合八路军的。至于钢结构在冬天会冻手的问题,一层皮革也就解决了。还不行,就加层棉花么。

九寨,胡家村的绘图室里,胡长义看着PPS的图纸开始思量利弊。

造,肯定是要造的,就是现在出现合不合适呢?

“第二条子弹生产线已经稳定投产了。一天能保证一万发到一万两千发手枪弹的产能。所以,可以造了。因为队伍中的毛瑟手枪,是消耗不干净这个产能的。用不了多久,手枪子弹就会积压,这可不行!”

“为啥毛熊家会让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用PPSH41的?就因为他们积压了大量的手枪弹库存,留着还不如让新兵们打出去!”

“而咱们造出来了,可不敢给新兵们用!一扣扳机,一个弹匣子弹就没了,张部长非疯了不可!所以只能给突击组的老兵们用,以配合半自动步枪进行突击作战!”

“而且还要给原图纸设计改一下,降低理论射速,增加半自动单发功能,枪械外观也该动一下……在前散热管加一段护木,便于手持。小握把宽度降低……”

胡长义靠着自己的枪械设计大师能力,很快就优化出一款既适合中国人手型,又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冲锋枪出来。当然,设计基础还是PPS。

设计完了,就要安排生产。但是现在兵工厂在连轴运转,设备满负荷,工人也不够用了。而这个月还要保证八一式马步枪的生产,保证重机枪生产,还要抽空去修理所帮着修理坏枪,去炮弹车间帮着设计设备……

“所以,我需要更多的设备,更多的工人,更多的物资保证啊!还有,等这个冲锋枪造出来了,张部长会不会发疯?也是个问题啊!”

“但不管怎么说,造还是要造的!即便是只给游击队装备,一个班装备两支,也要造出来至少一百支才行啊。”

“所以……”胡长义开始绘制单独零件的加工图纸。能够在现有设备上加工的,那就在现有的设备上加工。需要冲压的,那就让傅云鹏他们去设计水力冲压的设备跟模具。反正,冲锋枪也是给将来的MG系列打前站的。

没错,胡长义可一直没忘了减速板的MG呢,这个才适合八路军作战。

第368章 快点吃,早点睡

“张部长,咱们的同志们还在各处采购吧?”胡长义找到了张部长问道。

“是啊,怎么了?你又需要啥材料了?”张部长一边说,一边拿出小本本跟钢笔。

“啊,材料还是那些材料!我就想问问咱们的同志们跟晋绥军中央军的那些军官们有没有门路啥的?”胡长义试探的问道。因为他知道秘密战线的同志们可是很厉害的。

“搞什么?你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你小子可不许到处狼窜!”张部长警惕了起来。

“哪儿能呢!我就是想,如果遇到坏掉的莫辛纳甘步枪,大家不妨收集一些送过来,我要那个枪管有大用!”胡长义说道。

“你要那东西干啥?你不会想仿造水连珠吧?那东西咱没子弹,白搭!不过水连珠就是长,拼刺刀沾光!”张部长很懂行。

“您放心,我对仿造水连珠不感兴趣,我只对它的枪管感兴趣!”胡长义神秘一笑说道。

“你小子,净出幺蛾子!这个事情交给我了,咱们库存的就有不少,你需要多少枪管?”张部长问道。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胡长义说道。

“还跟我整上词了!你倒是说说,你想干啥?”张部长实在是好奇了。

“哎呦对了,张部长,咱们现在跟晋绥军关系还算不错吧?咱们有人能跟阎老西对上话吧?”胡长义问道。

“可以啊,你现在跟我明知故问?”

“张部长,你说我要是设计制造一款性能不错,生产简单的冲锋枪出来,然后咱们拿着这个冲锋枪的制造技术,去跟阎老西做生意如何?一款造价在十几个大洋的冲锋枪,可比晋造汤姆逊便宜多了!”胡长义想的是把PPSH41给改一下外观,只用不靠谱的弹鼓设计,去从阎老西那边换设备。

“这个……还真不好说!你能设计出来?”张部长看着胡长义,倒是没有怀疑他的能力的意思,而是想要个答案。

“可以!我发现小鬼子根本就没有冲锋枪这个东西!所以如果咱们中国军队大量装备冲锋枪了,那么抗日形势会好一点吧……”胡长义说着说着就有些迟疑,因为他想起来豫湘桂大溃败的时候,中央军可是美械了。

“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给你报上去,问问首长的意思。如果成了,咱们也能换些东西回来!”张部长也同意这样干。

“换设备!一定要换设备!小型的,易携带运输的设备,换来就是赚的!”胡长义提醒到。

“嗯,我心里有数!不过你这边抽空还是把样品做出来,那样更有说服力……嘶,你小子不会是,想给咱们八路军也装备冲锋枪吧?”张部长突然就转过弯来了。

“啊?哦,哈哈,我就是给游击队装备一点就好!到时候是否大量造,还得看您安排!”胡长义打着哈哈,离开了张部长办公室。

“小孙,去给修理所去个消息,就说所有的莫辛纳甘坏枪都先别修,留着!我记得库存里还有些莫辛纳甘坏枪的,找出来!”胡长义对着新的机要秘书小孙说道。

“是,厂长!”小孙赶紧去传令去了。

剩下的时间里,胡长义并没有急于去造冲锋枪,而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在保证现有的生产不被打搅的条件下,先行设计加工技术跟模具。

然后,在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机加工车间的熟练工们接到了临时加班的任务,加工出来一堆他们不认识用途的零件出来。

与此同时,60根拆解下来的莫辛纳甘废旧枪管,也被袁守革拿着钢锯一根根的锯开。

没错,胡长义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自家再造冲锋枪枪管,而是秉承古法(毛熊家的做法),直接用现成的莫辛纳甘枪管一锯两半当作冲锋枪枪管。

至于精度问题,冲锋枪还要精度么?能保证100米内的精度就好了嘛。

胡长义这么一忙活起来,时间就过的飞快,眨眼睛就到了9月25日这天。

这一天,八路军漳南兵团攻克了滑县道口等城镇。而跟随漳南兵团作战的新一团、独立团跟补充团也已经各自分开,沿着既定的战斗路线,继续追击伪军前进。

道口镇,也就是道清铁路的开端,补充团在主力部队过去后进驻了这边。

“团长,不是说道口烧鸡很有名吗?怎么没见到有卖烧鸡的?”李铁牛扛着一门霰弹炮,走在道口镇的大街上,左瞧右看。

“你就知道吃!除了吃你还能干啥?你那点津贴,留着娶媳妇不好么?”刁启贤在一边怒其不争的说道。

“娶媳妇?娶了媳妇还得管她吃喝,哪有一个人自在?再说,俺原本是有个对象的,可惜还没过门,鬼子就来了……”李铁牛说完,低头不言语了。

“哎……狗日的小鬼子!”刁启贤也不言语了。

“好了,今晚大家住在这边,注意不要骚扰百姓!找不到地方住的,睡在大街上!好了,各营独立活动!”赵奉年说道。

“游击队的,跟我来!”赖东星说道。

很快,游击队的同志们就被赖东星带到了镇子南边的居民区。十几块钱花下去,游击队就有了住的地方,都是在百姓的家里。

这些天游击队跟着主力部队作战,取得的战果不错,但是也牺牲了四十多个战士,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毕竟这是在打仗,即便是土匪伪军战斗力弱,可是他们射出来的子弹也是能要命的!

不过跟刚出来的时候不一样的,现在的游击队经过了连番作战,新兵蛋子们已经成长成了老兵。

虽然还达不到老兵油子的水准,可也是合格的铁血战士了。这一点,从他们沉稳内敛的气质就能看得出来。

他们坐在那边不说话,可是不经意间就能透出一股杀伐血腥的气场,让生人勿近。

“大米干饭把子肉,我老范说到做到!”晚上的时候,范大厨带着一群炊事兵,把白花花的大米饭跟香喷喷的把子肉分给了每一个战士。

“快点吃,早点睡,别声张,夜里有行动!”借助着分饭的功夫,新的命令下达给了战士们。

第369章 游击队在行动

一支全是老兵组成的队伍,其行动力跟战斗力是十分可怕的。

白白的大米干饭被浇上一勺子肉汤,大片的把子肉颤巍巍的拍在大米饭上,战士们端起来就吃。

没有人再去攀比为啥身边的精确射手副班长为啥会有两片肉,为啥那个李月轩得瑟的会有三片肉。想多吃,那就在下一仗的时候好好表现,多杀敌人就是了。

大家在用最快的速度吃饭,范大厨领着人送来了小白菜蛋花汤。吃完饭,喝饱了汤,把随身的水壶放在一处,大家铺开背包开始睡觉。

门外,自然有警卫排的战士们负责站岗放哨。

在大家熟睡的时候,范大厨再一次带着人进入了一个个院子。然后,一碗碗孙郎中开方子熬出来的汤药就被叫醒的战士们喝掉,边上还有炊事兵给战士们的水壶中蓄满开水。

然后,整个游击队的营地就陷入了安静之中……

“团长,这个是游击队范大厨送来的,您看?”补充团驻地,范大厨也送来了汤药,但只有一碗。

“老范啊,麻烦你了!好久没喝到郎中的汤药了!”没等边上的人拦截,赵奉年咕嘟嘟喝了药,然后长叹一声:“你们都别紧张,郎中跟老范是最早跟着进入游击队的。郎中救下的战士,得有好几百了吧?”

“如果算上772团集体受风寒咳嗽的那一次,可就不止几百了。如果单单算郎中在战地医疗站救活的伤员,得有二百多了!”范大厨说道。

“嗯,你们都是有功劳的,回去吧,炊事兵不容易!”赵奉年说道。

“还行吧!长义把所有的刺头都分到了炊事兵,足足有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我打下手,忙得过来!”范大厨憨厚一笑。

“那你能管得了?”赵奉年问道。

“有啥管不了的?我老范是个厨子,可也有两手武把式的!再说都是年轻的娃娃,就当亲弟弟对待呗。人心都是肉长的,感化一下,刺激一下,也就成长起来了!”范大厨说道。

“这是长义给你出的主意吧?不过那小子怎么就对炊事兵这么上心?非得让炊事兵战斗力是最强的?搞不懂长义那小脑袋瓜子里在想些啥!你回去吧,今晚准时行动!”赵奉年抬了抬手说道。

“行,我回去了!这次剿匪结束,恐怕我们就有长居九寨了,队长还有啥吩咐没有?我给长义带回去?”范大厨看着这位把自己带上抗日救国的的道路的人,满眼都是感激。

“告诉他:保重自己,多造武器!杀鬼子的事情,我们来!杀鬼子的武器,他来弄!”赵奉年想了想说道。

“行,我一定带到!”范大厨点了点头,回去了游击队驻地。

时间一晃就是八个小时,已经到了夜里两点多,沉睡中的战士们被叫醒了。

没有人恼怒,没有人惊慌,而是快速的呼啦了一把脸,就把背包打起来,把集中在一起的水壶挂在身上。

这个时候,匆匆睡了几个小时的范大厨,带着炊事兵们又来到了院子里。

“人参鸡汤,一人一碗,白面馒头,一人俩,赶紧吃,你们只有十分钟!”范大厨动作很快,一箅子馒头几下就能分到战士们手中。

依旧是没人说话,战士们一手馒头一手汤碗,吃的飞快。新蒸的馒头本就好吃,再加上略带人参味道,咸淡合适的鸡汤,几乎是三五口就能解决一个馒头。

十五分钟后,范大厨他们已经回到了伙房,做饭的家伙事也已经被他们绑好了准备背着走。

而在道口的街道上,600多的游击队员们已经集结完毕。队伍中有三个连,连长是周长发张恨水他们;有一个警卫排,排长是林志守;有一个由精确射手加机枪组加火箭筒掷弹筒组成的突击加强排,排长是李月轩,副排长是李二牛。

此外,还有雷大鹏他们组成的重火力排以及专门玩定向雷地雷工兵排,排长是老毕。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孙郎中他也在队伍中,带着一个人数足有35人的队伍,这是游击队的战地救援队。

可以这么说,游击队已经是一个从一线作战到后勤保障都齐全的战斗单位了。而且还都是见过血杀过人老兵组成的。这样的一个营,如果放在别人手里,分分钟给扩编成一个团。

但是现在,游击队依旧是一个营的规模,也没有人想着把游击队带走扩编。

在队伍的最前方,赖东星从头到尾的看了眼自家的队伍。哪怕他只能借助着昏暗的手电筒的光芒把队伍看个大概,也足以让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