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409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左团长可不是个小气的人,这次突围之后要转移进山的,进山之后就会得到一些弹药补给的,所以他很是舍得的就把现有的掷弹筒全给调了出来。

作为7分区的基干团跟主力团,22团跟17团,自然是能做到掷弹筒每个班都有一个的,而且还是鼎龙掷弹筒。今天的战斗,手榴弹消耗很大,子弹消耗的也很大,唯独掷弹筒榴弹消耗不大。所以,左团长就决定给战士们渐渐负担,轻装上阵!

在黑夜中,左团长嘴角带着笑,眼睁睁的看着佐藤联队的阵地上,一团一团的火光跟空中的照明弹相互照应。而在这样的火光中,三个连的突击组的战士们,趁着夜色的掩护,逼近了鬼子的阵地。而此时,掷弹筒的榴弹已经在延伸,鬼子们还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打!”这样好的机会,三个连长能放过了?于是,抱着半自动的班长们在前,抱着三八大盖的突击队员在后,机枪组立即抢占有利位置,堵着鬼子的阵地外围,对着还懵逼中的鬼子就是一通火力输出。一时间,枪声阵阵,好多的战士还把手榴弹投进鬼子挖掘的战壕中,爆炸声此起彼伏。

“各班,突击组突进100米!”火力压制完毕,突击组向前突进,把沿途还活着的鬼子就地击毙。

“八嘎……”佐藤这边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一支队伍从背后杀过来。而且,还是轰炸加机枪,手榴弹加刺刀,就没见这么不要脸的。

好吧,小鬼子把所有的防御方向,都对着村子这边呢,背后的防御措施确实不咋地。不说别的,就说那些死沉死沉的九二式重机枪,想要调转枪口就绝非易事。而且,小鬼子到现在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队伍,还在四散奔逃的躲避着掷弹筒的轰炸。

所以,三个连,直接就把佐藤联队的阵地给杀了个对穿,接着又杀了回来。再然后?赶紧趁着三边的鬼子没反应过来,撒丫子跑啊……

前后,不过10分钟的战斗,三个连速战速决,甚至连搜刮一些战利品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几个手快的从鬼子身上扯下了一些弹药盒,扛了几箱子弹药而已。当然,现在不是讨论得失的时候,赶紧撤离才是正经该干的。

沿着鬼子修的封锁沟,转道自家民兵修的交通沟,再从崎岖的小道转移,22团的主力终于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的集结村子。

等建立了防线之后,警卫连的队伍也匆匆的跑了回来,三个连长也确定了夜间突击战斗的损失。

“最后的突击战,咱们受伤了9个战士,没有伤亡!”赵参谋把汇总上来的消息报告给了左团长,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哈……咱们又是照明弹,又是掷弹筒轰炸,还是从背后打小鬼个措手不及,有这个效果很正常!”左团长手里拿着个煮鸡蛋,笑眯眯的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还真有你们的!”这个时候,就听着外面传来大家的笑声,似乎有啥开心的事情?

“咋回事?笑啥呢?让咱也乐呵乐呵?”左团长听得出是警卫连的同志们过来集结了,就开口问道。

“哈,团长,我们一班昨晚……您看,三个鬼子兵,自己跟上来的,用枪逼着就投降了!年那小表情,这还不知道为啥呢?哈哈……”1班长的笑声,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在场的战士们纷纷大笑出声,唯独三个鬼子兵瑟瑟发抖的看着周围……

第1242章 无题

战士们在笑,可是看向三个鬼子兵的眼神却是带着杀气的,正三个鬼子兵更是恐惧到了心底。

战士们也好,乡亲们也好,对鬼子兵是带着满满的恨意的!试问一下,在鬼子如此疯狂的扫荡中,那个村没有死人?哪个村没有被鬼子烧毁的房子?哪个村的大姑娘小媳妇没有被鬼子糟蹋了的?哪个村的粮食没有被鬼子抢了的?

总之,小鬼子所过之处,烧光杀光抢光,所犯下的罪行真就是罄竹难书!现在见到三个活着的鬼子,大家恨不得用枪托一下下给砸死了了事!

奈何,三个鬼子兵投降的太快,直接就跪地上高举武器,让战士们想下手都没辙!八路,要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

“好了,把这三个俘虏带上,回军区的时候交给政委他们吧!”左团长看出来战士们的情绪,果断的下了命令。

天光放亮,在这个村子里休整了一番之后,队伍继续出发,汇合了梁政伟带着的另外一部分兵力,22团向着山区转移。半路上,追上了被17团护送的几万百姓,保护着百姓们进了山,藏匿了起来。当然,这是后话。

后话的后话就是当梁政伟把9号的战绩报告给军区的时候,军区首长竟有些不太相信!小牛不大论起来吹了?军区首长觉得这事情多少有些吹牛的部分。你才多少人?三个连顶天四百多人,消灭的鬼子伪军加起来三千多小四千甚至更多?你以为你是太行区第一机动支队?关键是,自己伤亡才大几十人,这吹牛没这么吹的把?

可是想了想左团长之前的战绩,似乎……这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啊?然后,大家就见到了22团的战士们带着的那些战利品,那些物资、武器。

好家伙,光是鬼子的领章就好几百个,大佐的就有一个,少佐两个,其他的军官也不少,这战绩是真的?然后没过几天,就有人从鬼子的报纸上得到了这次鬼子发布的作战消息。嗯,就是我26师团某部,在宋村发现八路某旅的驻地,一番围剿之下,八路被击毙3000余人,我方伤亡数百。

“哈哈哈……战果确定了,哈哈……”看到了小鬼子的报纸,大家反而相信了22团的战绩。没说的,宋庄能有一个旅的兵力?闹呢!就三个连加游击队民兵跟村民,能有多少人?恐怕连那些还在吃奶的娃娃算上,也凑不齐一个旅的人员啊!

而且军区这边的人员还从宋村以及县游击队这边看到了一些崭新的三八大盖、拐把子等武器,这些是新缴获的。另外就是在坟地边上,发现了一个大大的封土堆,鬼子把死去的伪军一堆就给埋了……好吧,小鬼子这是把这些伪军当成八路给算进去了?

宋村的战斗,无疑是残酷的反扫荡战斗中的一次大胜利,这样的胜利值得在咱们的报纸上宣扬一番的。于是,自家的解放报就给报上了。

当这个报纸到了胡长义的手里的时候,时间就已经到了6月下旬了。

看到这份报纸后,胡长义只是笑了笑,就把报纸放在桌子上,继续研究接下来的事情。在经过了最初的积累后,兵工厂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了。

而现在制约兵工厂的因素,一个是能源问题,比如电力,现在就只有九寨兵工厂有电力供应,其余的兵工厂还在用蒸汽锅炉作为动力。这就是黎城的工业锅炉厂存在的意义。有了这个锅炉厂,许多的设备就能带起来了。

还有一个限制的因素,就是人才问题!借用黎叔一句话:20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没错,现在兵工厂的高端人才基本上完成了最初的储备。冶炼、化工、机械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都齐全了,胡长义自己就是轻武器设计方面的人才,再加上航空方面的人才也就位了,这些算是完成了初期的积累。可是……中级甚至低级的人才呢?比如熟练的工人呢?熟练的技术员呢?

这些还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去培养!而现在是42年,两年后……或许能在抗战胜利前这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一个工业上的最初发展,至少在陕北,那些基础的小工业就该完成了,然后……嗯,这似乎不是他该考虑的问题?

那么,军工方面,身管火炮就该尽量实现自己生产了,坦克装甲车也该有自己的产出了,然后各种炮弹也应该有自己家的产能了。在这之前,子弹完全达到自给自足的声场能力是必须的!而根据记忆中的发展,在建国之战时期,鼎龙掷弹筒还能在战场上发挥威力,可到了立国之战就不行了。

立国之战,需要大量的反坦克武器,60mm的迫击炮,120重迫,然后就是各种的火炮了。当然,107也该大规模的投入战争之中,最起码要让鹰酱感受到107最为亲切的问候才行……而在那个时候,胡长义觉得自己就该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了吧?嗯,功勋值好像还不够?

“长义啊!”张部长的话,打断了胡长义的瞎捉摸。抬起头,就看到张部长笑眯眯的样子说道:“你是不是该去看看你的快反大队了?”

“我知道机动大队完成组建了,可是这事情应该不需要我亲自盯着吧?”胡长义有些茫然的说道。

“嗯,你这个支队长当的……”张部长摇头一笑说道:“去吧,现在兵工厂运行良好,刚刚把40挺高射机枪送去你们师部,你们师长让我给你送来了60斤大米作为奖励。另外,就是12.7mm的子弹生产线,也送去了老沟兵工厂一条,也足够你们师暂时的使用了。所以,去部队!”

“那行,我去盯一下部队去!”胡长义知道这段时间自己在兵工厂待着,部队上的事情是该抓一抓了。

骑上心爱的小摩托,一行人轰隆隆就到了孙家集,胡长义当先去了孙家集的办公室,这里堆积了好些文件,田鄂正皱着眉头琢磨事情。

第1243章 我似乎……

胡长义没有去打搅田鄂的思绪,而是拿起桌子上的文件,挨个看了起来。这些文件,有的是汇报训练情况的,有的是汇报驻地民情的,基本上不需要胡长义亲自去看的,就放在这里让田鄂跟胡四海来处理。胡长义看到的,其实是处理后的文件,他可以从这些文件了解支队的事情。

胡长义进来的时候,田鄂其实就发觉到了,只不过在看到胡长义在看那些文件,就专注于自己的思绪。等他想明白了事情,胡长义那边已经在喝水了。不仅如此,田鄂桌子上的大茶缸子,也给倒满了凉开水。

“老田,你这愁眉苦脸的,咋了这是?想娶媳妇了就打报告么!”胡长义知道老田家里有老婆孩子,故意打趣道。

“瞎说啥?二十多天不来支队这边,啥事情都压在我跟四海身上,你好意思说我?你这个甩手掌柜当的舒服!”田鄂喝了口水说道。

“好了,不开玩笑了,啥事?”胡长义开口问道。

“也没啥事,就是这个快反大队跟新兵训练的事情。快反大队这边,咋说呢,战马凑够了,可是骑马训练就不行了。好多老兵,牵马还行,可是骑马就真的不行,上去就摔下来。这个月,就有五个摔断了胳膊!再就是新兵训练,肉食供应上有些紧了!”田鄂说道。

“这个啊……是我有些想当然了?也不对啊,当初选择老兵的时候,可是选着那些年纪最小的战士来的,年轻人总会好一点吧?”胡长义说道。

“都想进入新部队,都想出去作战,你说呢?这事情四海同志也是没有甄选好,咱们这边也没有好的骑兵教官。”田鄂说道。

“额……这样啊……我听说选骑兵的时候,会先给战士们练习踩高跷。等战士们在高跷上走的四平八稳,还能上山下坡了,再进行骑马训练。我觉得吧,干脆从村子里找来几百副高跷,全支队的战士都踩上去走一遭,行的就进入快反大队就是了。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多人就挑不出合适的!”“我说老田,这样的事情,你应该比我清楚啊?当初选兵的时候怎么没经过这一茬呢?算了,现在也不晚,就这样干吧……”

听了胡长义的建议,田鄂也觉得有道理,便给记在了本本上。然后说道:“快反部队的骑马问题解决了,汽车训练的油料问题也不好办啊,咱们的汽油存量可是不多了,还要保证后勤保障队的使用。而且,快反大队的训练,总要有个具体的方向吧?这是我刚琢磨出来的。”

田鄂说完话,就在本子上,罗列了一些战术方向,然后递给胡长义看。

“这不是挺好的么?快反部队的性质跟机一支队的作战形式差不多,你写的这些已经很完备了。汽油的问题,咱们只能向鬼子伸手,这个暂时不好解决,那就先把训练放在骑马这一块。另外吃肉的问题你打算咋解决?”胡长义问道。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么?我的想法是给主力部队减少一日三餐的肉食,先优先保证新兵们。”田鄂说道。

“嗯,那就这样干!等下开会商量一下就是了。新兵训练,三个月,可不能练废了。那你先忙着,我去看看队伍的训练。”胡长义说完,转身就走,似乎不再关心支队的建设问题。胡长义这样干,似乎有点不对劲,但是憨厚的老田也没在意。

“我似乎……该把一些事情放开了……”走过训练场,胡长义觉得该把支队的事情完全放给田鄂他们,自己这个挂着名字的支队长可要可不要。

他其实是在给后面的事情做打底,万一他哪天突然就没了,支队的事情,兵工厂的事情,总要有人顶上去。嗯,好吧,还是兵工厂那边,真得有人顶在他的位置上。其实现在兵工厂的运转,很多都是在围着自己的想法来的,这可不行。

还好的是,九寨兵工厂不再是生产的主力,逐渐向研发上面靠拢了,这事情到不用太担心。胡长义就觉得,等哪天他不在兵工厂,兵工厂也能顺利运转的时候,他就能放心的离开了。当然,离开之前,许多东西还是要做到的。

九支队的训练,其实没啥好看的,400米的障碍训练,穿着单层作训服的战士们一个个挥汗如雨,有些干脆穿着跨栏背心大裤衩子,脚腕上缠着沙袋来回飞奔。整个训练场,充满着男性荷尔蒙的气息,也充斥着硝烟的气息。嗯,那是靶场那边飘过来的。

三大队的训练没啥问题,反而是快反大队的事情有些混乱。彭子珍军功够了,但是缺乏带这么多人的经验,也因为骑马的问题,有些混乱。

所以,胡长义很是果断的叫停了快反部队的训练,让大家休息后,进行第二次兵员遴选。

第二天,跑完了早操后,快反部队的战士们就列队来到了大教场上,跟三大队的战士们的队列站在了一起。然后,胡四海就带着干事们,把一辆辆平板车给拉到了边上。车上,是满满当当的高跷,还都是那种一米多高的高跷。

“好了,现在进行快反部队的第二次遴选!”胡长义站在高台上,拿着铁皮喇叭,对着地下说道:“各班组,两两一组分开,一组一副高跷,相互帮忙协作。要求,踩着高跷,绕着九寨5公里,走完不摔跤的算是合格。全支队,选取成绩最好的800人作为快反部队的备选战士!”

胡长义说完了,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些班排长们就很自然的把队伍分开,大家一起踩高跷。至于说为啥两人一组才分到一副高跷?还不是害怕有些真的不行的,踩上去摔个大跟头?一米多的高跷,人站着失去平衡,摔一下……谁摔谁知道。

几百人踩着高跷,在战友的照顾下围着村子走,这样的情形顿时让刚回家吃了早饭的百姓们看起了稀奇。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咋又踩上高跷了?

不过看到战士们高来高去的走在乡间的大路上,立马就有一群七八岁往上的孩子疯跑回家,把自己的高跷绑上了,跟着队伍走了起来。

好么,这成了军民联欢了?

第1244章 这一次,很肥啊。

骑马的事情,在经过一天的选拔之后就结束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在百姓们的眼里看来,玩闹的性质多过于其他。毕竟,大几千人在各个驻地踩高跷行军,这事情说出来就足够好玩的了,就别提跟着绕圈的孩子们,更是给大家带来无穷的欢乐了。

一天的时间,选出踩高跷成绩最好的800士兵,然后这800人就抛开现有的位置,来到孙家集进行为期三天的二次集训。

胡长义作为支队长,就有这样的魄力,完全可以调动整个支队的士兵进行这样的集训。这事情,田鄂不能这样干,最起码前些天不能。道理么,很简单,田鄂担心的是鬼子突然到来,而调动兵力会让基层的军心不稳,会造成损失。

而胡长义来的时间也恰恰合适,却不会担心这个问题。首先胡长义知道小鬼子不敢再轻易的挑衅晋东南的八路,其次就是在他甩手不管支队建设的这些时间里,原先抽调800老兵造成的影响已经过去,各个基层单位的恢复也完成了。现在,再行抽调800人,也就是混乱一下而已。

关键的关键,最后遴选出来的800老兵,其中有300多就是现在快反大队的战士,真正从三个大队抽调的,也就400多人而已。

希律律……孙家集村外山下的跑马场中,战马的嘶鸣声阵阵响起,马蹄声哒哒哒的响着。在经过三天的熟悉之后,二次遴选的战士们分批次的上马骑行,然后在孙德胜的注视下,挨个从大家面前跑过去。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所以,胡长义一个电话,就从机动二支队把孙德胜给借调过来两周的时间。目的,自然是负责一下快反大队的骑兵问题。孙德胜是个老骑兵,眼神犀利,谁适合骑马作战,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一天后,新的400快反大队士兵确定,孙德胜带着他们进行骑兵训练,彭子珍也带着装甲突击连的战士们跟着。

话说,装甲突击连的这些老兵们,竟然都会骑马的。这或许跟之前的经历有关联。嗯,原先警卫排成天跟着胡长义去兵工厂,这就让骑兵排的战马有了很大的空闲时间。于是,在靶场跟厂房帮忙的装甲突击连老兵们,也就有了骑马的机会。另外,装甲突击连的最初士兵,大多是运输队的。

挥挥手解决了快反大队的事情,胡长义又回到了胡家村,继续管理兵工厂这边的事情。

算算日子,1942年也过去一半了,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也已经到了,可是九寨这边确实没感觉到多大的压力。当然,现在冀中人民还在鬼子的铁蹄下声声哀号。虽然鬼子主力部队退出了冀中区,但是伪军和一些小规模的鬼子还在。所以,总部决定开会,派兵,收复冀中区。

实际上,在5月21日22日这两天时间里,冀中区就发布了反敌“清剿”恢复地区的指示,指示第6、第8、第9军分区主力部队返回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第6、第8军分区部队返回后,遭到日军重兵围攻,损失不小。第9军分区部队进至肃宁以西,得悉这一消息后,即返回白洋淀地区。

原因么,自然是冀中区这边发现鬼子调集重兵围攻太行区,就错误的判断了冀中区鬼子的实力。然后,就是调动主力部队离开冀中,留下基干团,继续带领游击队跟民兵们进行游击作战,牵制鬼子的扫荡。好吧,所谓的基干团,就是小团的一个称呼。

这样,也就有了7分区22团宋庄战斗的胜利发生。而在宋庄一战后,22团成功的调动了鬼子的大量兵力,带着他们一路走,却是给其他地方的反扫荡工作争取了战略上的缓冲空间。毕竟,小鬼子一下子就没了这么多的兵力,还有大几千的兵力跟着22团身后跑,其余的地方自然就兵力少。

这些事情,胡长义管不着,他能做的,就是督促兵工厂的生产,继续向着子弹生产线进行转移。

现如今,兵工厂不再向晋西北军区提供弹药了,武器也不需要提供,这就是个很好的进步。而且还有个好消息:南泥湾的粮食,今年又大丰收了,在陕北的其他方向,也得到了一些不错粮食产区,这足够保证相当一部分军民的需求了。不足的是,想要把粮食从陕北送过来,有些难!

虽然36师团损失很大,但是晋东南跟晋西北之间,还有好几个师团、独立混成旅团的驻地呢。而为了强行封锁太行山,鬼子把一些普通的百姓都被鬼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些保安队伍之类的组织。百姓们分成队伍,每人发一个棍子当武器,就编成军队。

这一点正是前年鬼子在晋东南实行的封锁政策的加强版,实行的更彻底,极大的削弱了八路对这边百姓的影响,也阻断了交通跟物资交流。

鬼子做的很绝,就连神通广大的晋商,都很从正常的渠道通过鬼子的封锁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争取冀中平原!”总部,副总指挥他们开会商量冀中的问题,做出了这个决定。

为啥是冀中,而不是冀南豫北鲁西这边?原因很简单,冀中更广阔,耕地更多,更肥沃,群众基础也更好。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气候问题,今年河南这边滴雨未下,夏粮收成仅有往年的两成。大旱之后就会有蝗灾,这个灾情,豫北这边也受到了影响。

“那就全面反击冀中吧!”副总指挥拍板了,其他的首长们也纷纷同意。

“现在的情况是,小鬼子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扫荡后,后勤的供应跟不上节奏,很多装甲车、坦克也没有油料了。所以,他们把主力撤出了冀中,只是留下了小量的部队跟伪军,继续在冀中平原扫荡!而我们,却是积攒了足够的弹药,也是时候发起反击战了!”参谋长说道。

“严格算起来,小鬼子的兵力损失也不少!光是独立团跟机一支队的两场战斗,就让小鬼子一个师团伤筋动骨。还有新四旅新七旅的突围战,近期冀中7分区的宋庄战斗,还有其他大小的战斗,鬼子兵力损失超过了15000人。这个损失,是击毙的数量,不是伤亡数量。”

“另外,就是伪军的数量。虽然伪军的数量逐年增加,但这一次反扫荡战斗,歼灭的伪军也超过了一万多,毙伤的就更多了。所以,是时候反击了!现在反击,我们还能争取一些秋粮的收成!”师长扶了扶眼睛,然后开口继续说道:“现在,冀中区全面被鬼子占领,这可不行!”

“没错,是该反击一下了!虽然我们的主力部队跳出来了,但是兵力损失也是不少,超过了一万多。百姓们的伤亡更大,财产损失更是无以计数。这些血债,必须得让鬼子们偿还!”冀中区的首长说完了,低下头看了看记录本,接着说道。

“根据我们统计,至1942年6月上旬,日伪军占据我们冀中的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村庄;共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呵呵,但是小鬼子想不到的是,这些封锁沟,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们的交通沟。”

“那就行动吧!弹药很快就送到,还有你们最喜欢的高射机枪,也有40挺一起送来,这次都给冀中区的队伍,你们自己分!另外,就是5月跟6月的半自动步枪,有4000支的产量,班用机枪400挺,连用机枪200挺,都给冀中区!”副总指挥手握还写兵工厂,阔气的说道。

这一段话,让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半自动、轻机枪、连用机枪,以及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枪的高射机枪,可都是好东西。有了这些武器,那么即便这些部队都是以基干团的组成在活动的,那火力强度上也能跟同等规模的日伪军战斗的时候占尽优势。

轰隆隆……嘎吱吱……从各个兵工厂到总部的路上,卡车一排排,牛车驴车一辆辆,甚至还有壮硕的汉子光着棒子推着木质大推车。这些车上拉着的,当然是最新生产的武器弹药了。而车队规模最大的,当然是从九寨兵工厂出来的车队。

“报告首长:九支队后勤保障队队长郭德柱奉命运送物资到达!”总部门口,郭德柱亲热的跟参谋长敬礼。

“是小郭啊,赶紧让同志们卸车,清单呢?”参谋长直接伸手。

“嘿,在这儿呢!”郭德柱把张部长亲手填写的物资清单交给了参谋长。

“子弹:6.5mm口径步枪子弹150万发,7.92mm口径步枪子弹60万发,7.63mm手枪子弹50万发,12.7mm子弹28万发,120重迫炮弹5000发,82迫击炮炮弹9000发,掷弹筒榴弹1000发(紧急加班生产),军品手榴弹40万个,民兵手榴弹10万个,备注:手榴弹全力加工军品,没炸药了。”

参谋长看到括号的内容就是一笑,很明显这个掷弹筒榴弹是九寨兵工厂新造的。而且那个军品手榴弹,更是部队上最喜欢用的。

嗯,九寨兵工厂已经不再大规模生产掷弹筒榴弹了,仅仅留下一点产能保证九支队的使用。现在能在这么多大炮弹中加工1000个,很不容易。

“怎么没有火箭炮?”参谋长粗略看完了清单,就开口问道。

“这个……俺们张部长说了,有2000个长炮榴弹给冀中区用就够了,用不到火箭炮这样的好东西!”郭德柱把张部长的原话给参谋长说道。

“这个老张,这几百几十万的子弹都出来了,火箭炮就压着不给了!”冀中区的首长笑骂道。

“老张也不容易!这边资源受限,炸药的生产一直上不去产量,你们还得多想想办法帮衬一下!不过有了这些武器弹药,冀中区的小鬼子跟汉奸们,我不想看到他们能蹦跶到秋上!那些据点啥的,都给我拆了!”副总指挥也出来了,直接对着首长们说道。

“老总放心!有了这些……”大家指了指好大一堆还分了好几大堆的弹药箱子,一个个的信心十足。讲真,之前都知道太行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军区都是只能得到一小部分的弹药补充。今天一见到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大家才真正感受到太行区的富裕。

当然,大家感受更多的,却是兵工厂带给大家的震撼。他娘的,要是咱们的兵工厂的数量再翻一番,产量再打个滚儿,那得有多少武器弹药给咱们用?现在精兵简政了,咱们呢,手里的部队也都是人手一枪,子弹也有那么十几发甚至四五十发。

但是,谁还嫌弃自己战士们手里的弹药多啊?谁不想一个战士分一项手榴弹使劲仍?还是大威力的军品手榴弹?谁不想战士们抱着冲锋枪冲锋,班长们抱着半自动压阵,边上还有轻机枪连用机枪压制,最后还有高射机枪拆碉堡?即便是没有高射机枪拆碉堡,长炮榴弹一炮一个也行啊!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这些首长们内心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又加重了,加深了,深入骨髓了,都在暗暗发誓,兵工厂要啥资源,加倍给弄回来!就这个话,咱们说的,冈村宁次都挡不住!

首长们就在总部这边,排排坐分果果,把陆续送来的武器弹药给分配完毕。然后,就是运输队把这些物资翻山越岭的送到各个部队的驻扎地,接着就是战士们分配到个人。

战士们早就知道要打回冀中区这条消息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大干一场,好多战士们的刺刀都磨得飞快,就等着饮血了。

嘿,没成想,好多的武器弹药送来了!那还有啥可说的?分呗!啥?半自动800支给了我们分区,我们团能分到100支?那个啥,各班的班排长先装备半自动,多出来的突击组都换上。那边是子弹,一个人别带多了,200发正好。